李秋玫
-
即將上場 Preview
給孩子屬於他們的「藝術之美」吧!
四月是屬於孩子們的月份,就算景氣差、物價高,孩子們的成長仍然不能忽略,藝術在他們的童年更是不能缺席。本刊特別精選介紹本月精采的兒童劇與親子音樂會,讓辛苦的父母們可以帶著孩子,一同隨著表演返回童真,輕鬆一下!
-
即將上場 Preview
笛聖、女王、新星 三場笛音饗宴
應新象文教基金會之邀,不同世代的三位傑出長笛音樂家:葛拉夫、艾咪.波特與洛依克.許奈德,將於四五月間訪台,為台灣的長笛愛好者帶來三場精緻的長笛饗宴。其中波特與許奈德的演出,將由本地鋼琴家徐嘉琪、湯婉君擔任伴奏,並有本地長笛家馬曉珮及陳雅菁一起合作二重奏,藝術交流的意義非凡。
-
即將上場 Preview
口技伴奏 五男搞笑歡唱
閉上眼睛欣賞,彷彿聽到歌聲和數種樂器的演奏,但睜開眼睛時,看到的卻是b vocal的五位歌手在台上歡快地盡情歌唱。沒有任何「樂器」、沒有任何「伴奏」,靠的只有變化萬千的人聲。無怪乎此團體的名稱並非「合唱團」,而是「人聲樂團」。
-
即將上場 Preview 多年默契當基底 陳郁秀鋼琴祝福
NSO首席絃樂團 創團起步跳《絃舞》
歷經二十一年的淬煉,NSO國家交響樂團將由絃樂各聲部首席領軍,以既有的超高默契及豐富的演奏經驗,向愛樂者宣告「首席絃樂團」的誕生。創團音樂會除了邀請作曲家李哲藝創作《絃舞》一曲,以接近年輕人熟悉的「熱門舞曲」概念來展技之外,更有兩廳院董事長、鋼琴家陳郁秀女士支持,親自與樂團合作莫札特第十二號鋼琴協奏曲給予祝福。
-
即將上場 Preview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新任「準音樂總監」
費雪狄斯考上任 揮灑事業新樂音
出身音樂世家的費雪狄斯考,曾與小澤征爾、杜拉第等合作,豐富的演出經驗與曲目,令人對他接下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準音樂總監」後的表現相當期待。集中於四、五月份的「準音樂總監系列」中,費雪狄斯考與北市交的四場音樂對話「MUTATION 變奏 Veranderung Variation」將為觀眾們闡述他的東方觀點。
-
即將上場 Preview
他的熱情,讓世人聽見台灣的聲音
旅居海外多年的知名台灣作曲家蕭泰然,始終致力於將本土音樂融入西方音樂創作,二月底時才由NSO演出他的名作《一九四七序曲》,這個月則有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推出他的作品演奏會,讓聽眾透過樂音,更理解這位為台灣發聲的全方位音樂家,一生為音樂付出的熱情與浪漫!
-
藝號人物 People 專訪旅義豎笛演奏家
李逸寧 笛音環繞的亮彩精靈
一頭捲曲飄逸的長髮,亮麗的外型與優雅的氣質,是豎笛演奏家李逸寧給人的深刻印象。自年少即負笈義大利研習音樂的她,以精湛的技巧與動人的詮釋,讓世人入迷。本月她將返國與NSO攜手,在簡文彬的指揮下演出;除了再次有機會聆聽她的迷人演奏,本刊也趁此機會告訴你,認真、執著的李逸寧,如何以醇美的豎笛聲感動了無數樂迷的心,也以果敢、自信的勇氣寫下了精采的生命。
-
專題
駱錦明 打造科技園區裡的藝術天地
沒有一般企業家的架子,談起藝術收藏也總是有說不完的精采故事。由於自己的生肖和姓氏的關係,不僅馬的雕塑品成了他的最愛,就連銀行的商標也都是馬的標記。無論雕塑品、畫作、玉石等,台灣工業銀行董事長駱錦明都有他的一本藝術經,當然,對音樂的喜好程度,也使得他不僅要讓自己的辦公室內充滿著音樂的聲響,更要在新大樓裡,建造一個精緻優美的音樂廳。
-
藝@CD
卡拉揚大全集 指揮藝術盡在其中
在這套錄音當中,總共可以分成五個部分,分別為八十八張管絃樂,七十張歌劇,八張傳世經典,五章交響全集及一張精選小品。卡拉揚生平最知名的詮釋,記錄著二十世紀樂壇的盛事,他的指揮藝術與音樂情感,都在這部大全集中
-
即將上場 Preview
昆蟲帶路,玩進葛利格的音樂花園
易卜生劇本裡的皮爾金這個人物,是挪威國民童話裡的主角,一個可說是痞子的農夫,作曲家葛利格依據寫實主義文學家易卜生的戲劇《皮爾金》寫出動人組曲,本次NSO與如果故事劇團的演出以各類昆蟲作為人物角色的方式,更增添孩子們奇幻的想像空間。
-
即將上場 Preview
管絃好友來合奏 打得心花怒放
「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是以打擊樂為主,邀請多位音樂家如王世榮、徐家駒、陳威稜、葉綠娜與魏樂富、劉慧謹、蘇顯達等一同演出;樂器不僅囊括西洋樂器的低音管、單簧管、鋼琴、長笛、小提琴,更有琵琶的傳統音色融入打擊群,表現手法及音色拓展更多元、更寬廣。
-
即將上場 Preview NCO「音樂開門系列」首部曲
廖輝英與國樂團 同台對話「世間男女」
國家國樂團今年開始推出「音樂開門系列」,將與多位國內作家合作,透過作家細膩而敏感的氣質,與傳統音樂的旖旎相互輝映;演出將以作家的感性談話與國樂小合奏穿插交替呈現。首場邀來知名兩性作家廖輝英,她認為這次的合作演出,具有藝術的價值和兩性探討的雙重意義。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帕華洛帝之後,誰是天籟接班人?
環視當今樂壇,號稱為帕華洛帝的接班人還真不少:里契特拉(Salvatore Licitra)曾經幫帕老代打,維多里歐(Vittorio Grigolo)有帕老親自給的小名,波切利(Andrea Bocelli)更得到帕老讚賞究竟誰是正牌帕華洛帝接班人?本刊趁著里契特拉四度來台的前夕,先來好好比一比!
-
藝號人物 People 八十年音樂路執著不悔
林克昌 捍衛藝術真理的鐵漢
早在一九六○年代就聲譽卓著的指揮家林克昌,音樂素養有目共睹,但因為對藝術的堅持,寧可捨棄輝煌的名位,但他迄今不悔,因為藝術的真理才是他畢生追求的目標!今年適逢他的八十大壽,NSO再度邀請他訪台指揮演出,並以「向大師致敬林克昌八十年音樂之旅」為音樂會標題,讓台灣觀眾再次感受這位「東方卡拉揚」的音樂魔力!
-
音樂新訊 喇叭加鐵管 打擊樂化身「推銷員」
朱宗慶打擊樂團2「Show Off愛現」
在音樂表演嘗試過各種跨界合作、搞怪演出過後,又有什麼新點子能夠吸引觀眾的目光?而各式的音樂會行銷手法,有什麼比得上直接在舞台上做推銷來得令人驚喜? 就從許多連樂團邊演邊跳、邊拉邊唱的表演看來,音樂會炫技的演出不僅在影片出現,就連現實中,不安於座位上的情況也早已蔓延。朱宗慶打擊樂團二團年度音樂會及是以「Show Off愛現」為主題,將沉悶的音樂會變得活潑熱情。最特別的,是團員們化身為超級業務員,詮釋全方位的美國作曲家麥克.道格提的《二手車推銷員》使用響亮的鐵琴與車場內的喇叭、鐵管「打」出爾虞我詐的二手車買賣,用詼諧的口吻說著,「您看看這輪胎,我可是從不騙人的二手車銷售員,破產、離婚,沒問題我們可以貸款給您!提供您電控窗、電動鎖,但不提供保證書」。 在音樂上呈現多元風格,不僅融合口白在曲子內,也結合現代爵士風格,更有改編為木琴版的巴赫名曲。站著打、坐著打、跳著打,就是為了讓觀眾在感動中體驗各種表現,並將各種精湛的手法展現到極致。(李秋玫)
-
音樂新訊 在多元樂音中,體驗土地之愛
台灣音樂之美—2008群策會感恩音樂會
以多元化的社會建構的台灣,包含著許多不同的族群,當然也囊括著各種美麗的聲音。這個由民間團體群策會所舉辦的感恩音樂會,一直以來即以推薦台灣作曲家作品為主軸,將此一類已經於國際上受邀演出的音樂回過頭來介紹給國人,使其有機會欣賞與認識,其間並佐以通俗改編大眾喜愛的客家、台灣、原住民等多元音樂和合唱曲目。 「群策會感恩音樂會」這次首度納入了西方名曲,在二二八前夕特以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慰藉各界心靈。而貝多芬以十六世紀艾格蒙伯爵領導荷蘭脫離西班牙統治的獨立運動為背景所創作的《艾格蒙序曲》,以及西貝流士在芬蘭被俄國所侵吞後,為自由革命的人們及激勵民族意識所寫的《芬蘭頌》在此時演出別具意義。下半場轉以台灣作曲家馬水龍、李和莆、李哲藝及金希文的作品,更將最貼近台灣的音樂,輔以象徵團結的合唱,共同頌讚這片土地。(李秋玫)
-
即將上場 Preview
跨時又跨界 一趟超越想像的魔幻旅程
台灣絃樂團這次的新作不僅將不同的藝術種類相結合,還將音樂、圖像、影像、故宮字畫及東西方古老的圖騰與現代相輝映,可謂兼具「共時性」與「歷時性」,「跨界」組合得淋漓盡致。
-
即將上場 Preview
以愛之名 唱誦島嶼的重生
今年的二二八,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特別邀集了三大樂團國家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與國家國樂團,規劃了「台灣百合藝術系列」音樂會三場演出,分別由世界級指揮大師馬卡爾、瓦薩里,以及NCO新任總監溫以仁指揮,曲目融合國內外經典與本土新曲,精采可期!
-
焦點專題 Focus 候選人簡介
六位樂壇新星,誰能笑傲江湖?
連續幾個交響樂團對外公告下屆音樂總監與指揮後,令眾人難以置信,這些陌生的名字有的從未與樂團公開合作,有的媒體幾乎沒聽過,更在樂迷閱歷之外。 環顧古典樂界,新銳指揮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頭來,這些不到四十歲的新興指揮們,不乏音樂世家出身,更有幾位是當代重要指揮家之子,不僅贏得各項國際大賽,更準備接下各國大團,並在二○○八到二○一○年樂季大展身手。 為預測明日之星,本刊特別舉辦票選活動,從台灣地區具有影像、錄音與相關資料的條件允許之下,以四十歲以下作標準,選出六位菁英作為候選對象進行票選。當然,新銳指揮決不只如此,才器能力或許超過六位,但無法搜尋完整影音者,為了公正,僅能列入遺珠之憾,只作簡單介紹。 這些稚嫩的臉龐、羞澀的笑容、操著南美洲口音、戴著近視眼鏡加上小捲捲頭,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和能力呢?在投票前,先一起拿著放大鏡找一找吧! 弗拉基米爾.尤洛夫斯基Vladimir Jurowski 36歲,1972年出生於莫斯科 弗拉基米爾.尤洛夫斯基的父親是同樣身為指揮家的米凱爾.尤洛夫斯基(Mikhail Jurowski),從小就受到父親的耳濡目染,在家鄉莫斯科音樂學院(Music College of the Moscow Conservatory)完成基礎音樂訓練,在一九九○年舉家遷往德國之後,他持續在德勒斯登與柏林接受高中的音樂課程,師從名指揮家、柏林歌劇院音樂總監羅特(Rolf Reuter),並與俄羅斯鋼琴家史凱金(Semion Skigin)學習聲樂指導課程。一九九五年,二十三歲的尤洛夫斯基在威斯福特慶典(Wexford Festival)中指揮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歌劇《五月的夜晚》May Night,開始受到國際矚目,同年在皇家歌劇院柯芬園演出威爾第歌劇《納布果》Nabucco,讓他大放異彩。許多知名的歌劇院也紛紛與他合作,如皇家歌劇院柯芬園、巴黎巴士底歌劇院、威爾斯國家歌劇院、德勒斯登歌劇院等
-
焦點專題 Focus 結果分析
三雄勝出 指揮台上光芒萬丈!
鄰家男孩 哈汀 奪魁 小捲捲 尤洛夫斯基 摘榜眼 青春無敵 杜達美 獲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