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九六○年代就聲譽卓著的指揮家林克昌,音樂素養有目共睹,但因為對藝術的堅持,寧可捨棄輝煌的名位,但他迄今不悔,因為藝術的真理才是他畢生追求的目標!今年適逢他的八十大壽,NSO再度邀請他訪台指揮演出,並以「向大師致敬—林克昌八十年音樂之旅」為音樂會標題,讓台灣觀眾再次感受這位「東方卡拉揚」的音樂魔力!
越洋電話的那頭,從師母手中轉接過去的聲音,熱情中帶著活力,依著問題侃侃而談,到激動處,中英文轉換又互相夾雜的話語,顯露著身為印尼華僑第四代的身分之外,更像極了一個盡力詮釋內心的音樂家!「聽起來非常有趣,我是一位音樂家,對於音樂非常敏銳,但對語言,卻時常抓不準它的重音。」親切又愉悅的聲音,實在無法與傳說中那位大膽直言、嚴格地令人戰慄的指揮家有所聯想!
堅持藝術,寧捨名位
曾任雅加達廣播交響樂團、北京中央廣播交響樂團、香港愛樂管絃樂團、長榮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以及日本群馬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上海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等,堪稱為華人驕傲的林克昌,早在一九六○年代時,便已經是享譽國際的指揮家,現今被媒體號稱為「亞洲三傑」的小澤征爾、梅塔和朱暉在當時才剛剛出道,更不用談年輕一輩的指揮家了。
堅持藝術、堅持自我理想,林克昌堅定的語氣仍帶著強烈的個性。擔任香港愛樂管絃樂團總監時期,在第一屆香港藝術節時推出全套大陸作曲家的管絃樂作品轟動一時,並致力於讓香港愛樂成為中國人的樂團。然而這跟總督所期望的以香港人為定位,以及樂團百分之七十五為外國人的要求大有出入。曾在一個為自己封爵的晚會上指揮樂團,卻遲遲等不到女王現身,而場內上流社會的人士更無視於樂團存在地高聲喧嘩,台上的林克昌忍無可忍,遂結束樂團演奏,逕自離開。得罪了高層,林克昌失去了英女王原本要授與的爵士頭銜,更在第二年遭到解聘。他的東方情懷、大膽的作風更使得他遠走他鄉,放棄了出任柏林三大名團之一的美占區廣播交響樂團(RIAS)音樂總監的機會。喪失了這一切,林克昌不道歉也不後悔,因為他認為不尊重藝術也不尊重音樂的做法與自己的信念相悖,並不會因為這些機會與頭銜減損自己的原則。
小提琴家背景,讓指揮更加分
林克昌小時候家庭經濟並不富裕,環境也不優渥,但愛音樂的父親為了讓孩子們學習樂器,不惜花費家中所有可能的資金聘請老師教導。八歲才開始學習小提琴的林克昌,教師皆非專業演奏家,其中更包括了輕音樂團的琴師和江湖藝人等等。在如此艱困的情況下,他居然在十五歲即進入雅加達廣播交響樂團,十七歲更晉升樂團首席。如今看來實在不可思議,但林克昌卻表示,天分並不是絕對的重要,和這些老師們多方面的學習之外,對音樂的喜愛和熱忱,才是艱苦奮鬥中最大的原動力。
身為小提琴大師埃奈斯庫(Georges Enescu)的弟子,留學荷蘭和法國的林克昌終成了華人中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家,在一九五四年參加羅馬國際大賽,並成為最後的三位決賽者。而對於一個出色的指揮,林克昌認為小提琴的背景有相當大的幫助。他表示雖然現在很多鋼琴出身的指揮家相當優秀,但可惜的是,鋼琴並不是一個樂團的重要樂器,因此訓練的方式便有所不同。「一個樂團從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到低音大提琴算來,有百分之七十都是絃樂器,所佔的分量是相當大的!」林克昌說,從走過一個演奏家、樂團首席到指揮的經驗,每一步都是清清楚楚,並且紮紮實實。最重要的是,當樂團所發出來的聲響不盡人意時,他還能夠從最基礎的指法、弓法發現問題,並得以提供、甚至示範解決的方法。在要求絃樂音色統一和精準之外,分部練習、多次排練、音樂內涵可一項都不能免,一定要達到他常掛在口中「高級音樂」的水準。
要求嚴格訓練紮實,重視「音樂背後的東西」
「妳知道在一些地方如澳大利亞,他們說我是一個好的指揮,但是要求實在太高。」他無奈地笑著:「這是沒辦法的是,因為我同時也是一個具有國際水平的小提琴家,我自己拉得好,自然就會要求別人也將琴拉好,但我的嚴格要求不一定每個人都受得了!」他繼續說:「我是一個嚴肅的人,我不會偷工減料,我要他們將樂譜帶回家練好再來。就算有困難的部分,也一定要大家都會拉,而不是只有少數幾個人隨便矇過就好。」“Don’t smuggle! I want to hear all the notes!”無怪乎無論到何處、帶哪一個樂團,團員們總是戰戰競競!
除了技巧,林克昌也非常重視音樂背後的東西:「基礎很重要,但不要只會音符!」音樂是多方面學習的累積,他舉例說,有相當多俄國音樂家都曾表示,在國內受到相當良好的基礎訓練,但到了國外才知道該如何表現音樂。林克昌也對當前許多大陸演奏家,音樂學院都沒有畢業就離開學校、選擇演奏事業的狀況非常憂心,他懷疑:「那麼年輕,什麼都不懂,就只有技術好而已。」如此一來怎麼有機會了解更深入的內涵?所演奏出來的音樂怎麼會美?他更進一步指出,有些年輕指揮家直接跳過莫札特、貝多芬而直接指揮馬勒,這是相當匪夷所思的!他還聽說有指揮家說過:「我不要聽別人指揮的錄音,我不要受別人的影響!」這種限制自己學習的做法,是相當危險的!他認為這些人的舞台只屬於指揮好的樂團,除卻了優秀的樂團之外,他們是無法將樂團的素質提高的。換句話說,「一個樂團能不能夠提升水準,就看這個指揮,所以指揮對樂團是非常重要的!」音樂的修養、平衡聲響的耳力、複雜的音樂性、指揮的敏感度等等,都是指揮所需要具備的條件。「指揮台很容易站,但能力如何就有很大的差異了!」
學習從不停下腳步,銀髮不改音樂鬥志
「東方的卡拉揚」、「黃土地上的貝多芬」,對於這些讚譽,林克昌直說不敢當,只求不斷地學習,即使已屆八十高齡,林克昌仍舊每天都保持著聽CD的習慣,並訂閱國內外古典音樂雜誌。師母在一旁也回答:「他每天都在自己的房間裡聽音樂、研讀。」林克昌則笑說:「妳應該來看看我的總譜,上面的每個記號都作滿註解!」從不停止學習的他指出,就像這次從指揮柴科夫斯基中,又發現新的東西,「這就是進步!」但也許是對自己要求太嚴苛的關係,林克昌從不滿意自己的表現,更有趣的是,由於如此,即使觀眾風靡,即使大家都認為很好,他還是常常沒有勇氣聽自己的錄音效果。而學習要到什麼時候才足夠呢?林克昌說:「我要學習到最後一口氣!」
傑出卻坎坷的路途走到如今,卻有來自大陸的聲音:「林克昌老了,步伐都不穩了!」這句話真的深深地傷了他的心,感歎批評者修養不足,他氣憤地說:「指揮與老不老沒有關係,好不好才是重要,一個表現優異的指揮年紀大了更厲害吧!」他也認為反觀台灣,很多人到國外去學習後,視野與見識更寬廣,排練中很快就理解什麼樣的指揮好,什麼樣不好,這是非常不一樣的。而對於林克昌的即將來台,演出的節目名稱為「NSO向林克昌致敬」,問這樣的主題是否將會影響本次的演出和排練?師母忙笑著說:「我看哪,他這個訓練方式是不會變的。」
將在台灣過八十歲生日的他,非常感謝並感動NSO還記得這個日子,且邀請他再度來台指揮。兩年前指揮NSO,林克昌感覺他們進步非常的大,最特別的是他們的合作與全心全意,讓人非常喜歡,也很願意和NSO一起工作。他認為,NSO已經具備國際水準的資格,也希望台灣人以NSO為傲。當我告訴林克昌在台灣也擁有許多樂迷,樂團團員也喜歡他時,他則笑開來:「每次有人這麼講,我就會跟對方開玩笑地說『他們有多喜歡我?』因為我實在是太嚴格了!」
對音樂的狂熱永遠不減退,堅持選擇藝術的真理,林克昌是位鐵漢,更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