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般企業家的架子,談起藝術收藏也總是有說不完的精采故事。由於自己的生肖和姓氏的關係,不僅馬的雕塑品成了他的最愛,就連銀行的商標也都是馬的標記。無論雕塑品、畫作、玉石等,台灣工業銀行董事長駱錦明都有他的一本藝術經,當然,對音樂的喜好程度,也使得他不僅要讓自己的辦公室內充滿著音樂的聲響,更要在新大樓裡,建造一個精緻優美的音樂廳。
座落在內湖科技園區,有棟圓弧造型的新大樓剛剛完工,雄偉氣派下卻又透露著溫暖的氣息。側邊V字型下降的鏤空設計加上大片的落地玻璃,晚霞照來時,宛如是一件大型的藝術品。走進內部,寬敞挑高的空間有著大企業給人的震懾,但雕塑品、藝廊、大型銀幕甚至音樂廳的存在,早已化解了空間的冷峻。向外看去,花園造景中有隻豹子雕塑,悠閒又帶著頑皮的姿勢歪斜地躺在大石頭上。入夜後,基隆河畔的夜景,是晚歸的員工們辦公桌旁的陪伴……。不說,絕對想像不到,這棟建築物原來是台灣工業銀行總部大樓,而一手打造這區藝文新空間的創造者,便是銀行家——駱錦明董事長。
愛音樂,愛到蓋一個音樂廳
沒有一般企業家的架子,駱錦明談起藝術收藏也總是有說不完的精采故事。由於自己的生肖和姓氏的關係,不僅馬的雕塑品成了他的最愛,就連銀行的商標也都是馬的標記。無論雕塑品、畫作、玉石等,駱錦明都有他的一本藝術經,當然,對音樂的喜好程度,也使得他不僅要讓自己的辦公室內充滿著音樂的聲響,更要在新大樓裡,建造一個精緻優美的音樂廳。
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音樂已經不可考了,但記憶中雖然聽過各種不同的音樂,但卻對古典音樂特別地偏愛。「那時候聽音樂可不像現在那麼方便!」記得在中學時,有個名為「田園交響樂」的咖啡館,店裡有相當好的音響,播放的就是那種黑膠唱片裡出來的聲音,想要好好聽古典音樂,就得到那裡去。而在平時K書無聊時,聽廣播、將音樂當成背景也漸漸地變成了一個習慣。後來到了國外,才有聽現場演出的機會。但在紐約唸書的他,買不起歌劇的門票,也只能從小廳的音樂會開始欣賞。當然,唱片是不可多得的珍藏,雖然時常在唱片行流連忘返,卻沒有能力恣意地消費。在捨不得購買的當時,他發現唱片行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打折,同樣的唱片在打折期間居然只有半價,於是他便開始天天中午不吃飯,趁著實習的空檔跑到唱片行「看」,選上他中意的唱片,接著等待好時機。
藝術買不起,但是看得起!
在「貓王」、「披頭四」等流行的時候,駱錦明也從不排斥這些熱門音樂,但古典音樂以外最令他難以割捨的,便是鄉村音樂。由於求學的緣故,在阿拉巴馬待過一陣時間,環境中到處都聽得到這種曲風,鄉村歌曲的歌詞、旋律及演唱的樣子印在心理,時間久了,竟有種親切的感覺。「鄉村歌曲很有mood!」當時種種美好的回憶,也許就隱身在這輕柔的旋律中吧!
曾經在大都會歌劇院中場休息時間以電話完成拍賣交易,也曾「慧眼」視出一百三十多年的歐洲名琴,但酷愛藝術的駱錦明,卻始終對藝術抱持著謙虛學習的心境。「我們買不起,但看得起!」他認為博物館裡有無窮的寶藏可以欣賞,何不多看多學?因此每每到國外,第一件事就是和同樣喜歡藝術的太太一同參觀博物館。戲稱自己是「博物館走透透」的他,年輕時還曾經徒步逛博物館,一走便是一整天,直到現在兩人仍舊是樂此不疲。「不是逛博物館,就是聽音樂會」,駱錦明認為這兩樣,都是相當便宜的消費。能不能買到收藏品靠的是一份緣,但對於藝術,就要多看多聽,才會有一番體會。他還想起有一年為了要聽維也納的新年音樂會,除了費盡心思買票之外,旅館住宿也是個大問題。最後到了當地,在冰天雪地一個森林裡,和太太在只有兩桌客人的餐廳裡欣賞窗外雪景,冷清之下那種意境之美,著實令他的內心感動不已。
多元音樂廳,要讓年輕人發表
為了更進一步地了解音樂,由李前總統夫人發起成立的「樂音雅集」,也是駱錦明學習音樂、欣賞音樂的最佳管道。這個從歌劇解說開始的團體,到如今已超過十年之久,邀請過相當多名師講解、現場演奏,內容包羅萬象,音樂會的參與也從國內拓展到全世界。然而拓寬了眼界之後,駱錦明惦念的,卻是希望將這美好的事物與社會分享。因此銀行除不定期贊助藝文活動之外,更在落成的新大樓中開闢了音樂廳,提供演奏家演出場地,也增加年輕人發表音樂的機會。難得的是,座椅旁邊設置了簡易的隱藏式桌面,可讓音樂廳搖身一變,成為演講、研討的場所。
親自坐在座椅上感受位置,他細心地翻視扶手的機關,頂上美麗的嵌燈是他的精挑細選,音響效果也是他絕對的要求。「有潛力的音樂家,一定要將才華展現給眾人看!」也許在這小小的展演廳內,可以讓未來的音樂家受到注目,也可以激起其他企業與藝術結合的創意。駱錦明的用心,提供了藝術家真正的舞台,也為這繁忙的科技重鎮,添上了濃濃的藝術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