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解碼季利安 Decode Jiří Kylián
英國舞評人辛克萊(Janet Sinclair)曾說: 許多編舞家是被造就的, 靠著他們的決心和勇氣, 其他天生的則非常少數, 季利安就是屬於後者少數中的少數。 在逾四十年漫漫創作長河中, 這位含金量超標, 將熠熠生輝的金沙源源不絕地淘進作品中的傳奇編舞家, 自廿八歲接掌荷蘭舞蹈劇場以來, 以過百支舞作, 自在遊走古典與現代, 以一顆輝煌的心, 觀照愛慾、生命、死亡等生而為人的各種關係,並不斷衍生、變奏。 他精準,優雅,大膽,幽默,且挑釁。 但這位傳奇大師究竟是躍上了哪些巨人肩膀,而立在現代芭蕾風潮浪頭上? 他的身體、音樂、影像密碼訴說些什麼? 他如何看待本次來台的四支舞作? 新作《幸運餅乾》創作靈感從何而來? 荷蘭舞蹈劇場的現役舞者的真心話大曝光? 歐豬五國感冒後,荷蘭藝術圈現況為何? 在黑幕揭曉前, 讓我們一同撿拾散落河床之上的閃耀線索, 逆流而上解碼季利安, 一窺他由裡到外的天生光華!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原歌變奏
「如同不經琢磨的寶石,原住民音樂量的豐富,超過人口占百分之九十八強的漢族民間音樂,量之豐富包羅了整個歐洲的歌唱形式。」民族音樂學家史惟亮的話語,道出了原住民音樂的璀璨。為了這個塊瑰寶,學者們上山下海投身採集,然而隨著時代的更迭與耆老的凋零,田野調查工作更像是一段與時間的百米競賽。 但是,當狩獵、農耕、織布、祭典已不再是生活中心,傳統的土壤,又以什麼方式重生? 從近年來部落歌手的自覺,將日據時代遭受禁唱、歧視的古謠保存、傳承、再進一步推廣,讓古謠不再是全然地承襲舊傳統,而有更多有意思的變種。再加上不同世代的音樂家透過西方當代音樂的形式與語法,進行原住民音樂素材的融合與重製,持續展現台灣原創音樂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最後,從部落到劇場舞台,以舞蹈、劇場、音樂劇等方法,在在蛻變出更強的生命力。 碰撞、轉變、再生珍貴的原住民文化其實並不古老,而是與時並進,只要願意換個角度去發掘,就會發現它永遠光彩閃亮。
-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聞觀點 由你決定
「2013十大表演藝術新聞事件」全民票選
二○一三年最令人關心的表演藝術新聞是什麼?是屏風表演班的暫停活動?還是新舞臺的命運未卜?在世界各地發光發熱的台灣表演藝術團隊及藝術家,還有發生在國內的大小事,透過新聞回顧,讓我們一起檢視台灣表演藝術發展,觀察台灣表演藝術發展的脈動。 由表演藝術聯盟整理出廿五則二○一三年度表演藝術新聞重大事件,歡迎關心、愛好表演藝術的朋友,共同參與票選出「二○一三年十大表演藝術新聞事件」。此外,將隨機抽出卅名幸運者,獲贈精選獎品。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4看表演備忘錄
過完春節,你準備好開始趕場看演出的日子了嗎? 今年,國內的表演團隊端出了哪些好菜色?哪些國外天團、大師即將造訪台灣?什麼演出最令人期待?又有什麼趨勢值得共同關注? 《PAR表演藝術》雜誌的編輯們,從四面八方為讀者搶先蒐羅即將在今年首演的節目,製作了二○一四年表演行事曆。並從編輯的觀點,提示每月重點節目。希望這份備忘錄,提供觀眾實用的看表演指南。 另外,我們也展開大調查,找來了十位表演藝術圈的重度觀眾,從他們的角度,圈選出年度最想看的三個製作,看看哪個演出最有人氣,未演先吸睛。 現在,快拿出你的行事曆,量身打造自己的看表演備忘錄吧!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表演日誌— 重點節目精選
2月注目焦點 頂尖交響樂團輪番上陣 交響天團來台的消息總是讓樂迷熱血沸騰,今年二月中開始,就有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揭開序幕。兩場節目首先帶來廿世紀美國經典伯恩斯坦《西城故事》交響舞曲,以及爵士名作蓋希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作為開幕;第二場的「柴可夫斯基之夜」則將上演作曲家的《第五號交響曲》。而此次除了曲目之外,新任音樂總監艾倫.吉伯特(Alan Gilbert)的首度訪台,則是音樂會的焦點。 接著,三月初則是倫敦交響樂團的到來,由指揮丹尼爾.哈汀領軍,和鋼琴小天后王羽佳合作,演出拉赫瑪尼諾夫《d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浦羅柯菲夫《g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及馬勒的《D大調第一號交響曲》等,並且首度在衛武營演出。 三月份的布達佩斯節慶管絃樂團由伊凡.費雪領軍,第一場曲目安排有大家耳熟能詳、充滿異國風情的《韃靼人之舞》;另一首曲目則是張力十足的葛拉祖諾夫《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由現今最傑出小提琴家之一的卡普松擔綱。第二場曲目則從舒伯特交響曲到布魯克納作品。而楊頌斯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雖然要等到十一月才來,但名家、名團加上六年前來台演出的完美印象,更是令人引頸期待。(李秋玫) 3月注目焦點 世界音樂風 整個三月,充滿著是一種異國的情調。首先登場的是來自馬賽市、由男子五人合唱組成的「拉布蘭之心」。他們使用南法地區的方言Occitan古語演唱,地中海區的古老歌曲,利用複音音樂的形式淬煉出人聲加擊樂,獨特又狂放不羈的新式曲風。 接下來月中的「寂靜之眼跨界音樂會」,台灣旅法古琴家游麗玉琴樂彈唱,除了結合鋼琴、笛簫之外,更有法國鬼才藝術家Franois和Bernard Baschet於一九五二年所發明的水晶琴,組成四重奏,呈現一場古老東方和現代西方的詩樂之旅。 而「來自印度的天籟」則是以西塔琴的演奏為主題,邀請Imdad Khan樂派的第七代嫡系傳人、被譽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印度古典樂手煦珈康(
-
藝視窗 News
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辭世
【台灣】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4布袋戲製作及發表專案」徵件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為推廣布袋戲及提升創作品質、行政能力與在地連結,邀請國內編劇、導演,結合音樂、舞台美術設計者共同創作,鼓勵布袋戲團隊製作具現代思維並適合於廟口演出的作品。入選者將獲66萬製作發表補助,並於今年10、11月舉行成果匯演。專案說明會訂於2月7日(台南場)及2月12日(台北場),歡迎團隊至goo.gl/LXo8Gh報名,申請辦法及表格公布於國藝會網站補助廣場,收件自103年3月1日至3月20日,或洽詢02-27541122分機208陳小姐。(王婧) 台北愛樂合唱團家族2014團員甄選 2014台北愛樂合唱團家族團員甄選即將展開,甄試地點假「台北愛樂藝術中心」進行。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甄試時間為2月16日;台北愛樂合唱團及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則為2月23日進行。前兩者條件限制為19歲以上,後者則是18至26歲之間。甄試內容需準備自選曲一首(可自備伴奏),並需面談。歡迎具歌唱經驗及視譜能力,音樂性佳者報名參加。詳情及報名費請上官網www.tpf.org.tw (李秋玫) 表演學堂「小說與劇本實務班」即將開班 綠光劇團表演學堂將開設小說與劇本實務班,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文學獎、新聞局優良劇本獎及任職《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的許榮哲,將剖析結構、情節、對白、剪裁等,帶領學員一探故事背後的創作原理與歷程。歡迎18歲以上、喜愛小說劇本創作者報名參加,上課時間為3月5日至5月21日每週三晚上,將於5月21日舉行表演呈現。報名方式及表格請至綠光劇團表演學堂官網下載,或洽詢02-23956838,greenray@greenray.org.tw曾小姐。(王婧) 藝文單位徵才 NSO徵求節目行銷專員:工作內容為規劃、籌備、執行行銷企劃案,撰寫宣傳文案及新聞稿,追蹤並分析行銷活動
-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充滿變動 回歸初衷
跨過了馬雅曆法的二○一二末日說,世界並未毀滅,但迎接我們的,是更具挑戰並充滿破壞能量的二○一三年。回顧過去這一年,從洪仲丘案、黑心食品、九月政爭、廣大興案到大埔事件,都讓人有混亂、憂懼、迷惘的感受。 對表演藝術圈來說,去年亦是不平靜的一年。屏風表演班在經營高點宣布解散、營運十六年的新舞臺恐吹熄燈號、華山藝術生活節將成絕響、兩岸服貿協定的未止爭議也為國內的表演藝術環境,帶來諸多騷動和不確定的因素。 《PAR表演藝術》雜誌在編輯群總結整理後,從生態和趨勢兩個面向,為讀者歸納出二○一三年十大值得關注的表演藝術事件和現象。 就生態面而言,文化部掛牌上路將近六百天,和表演藝術領域相關的政策,如「國家品牌表演藝術團體扶植計畫」、延續文建會時期的「活化縣市文化中心劇場營運計畫」、「表演藝術團體和場館媒合計畫」、「華山藝術生活節」等都有一定效益,但如何持續累積,宣示文化部的視野和格局,有待共同監督,持續檢視。 台灣唯一一座由民間經營的專業劇場「新舞臺」,因所屬企業母體的搬遷,面臨關門的命運,讓表演場館不足的問題,更形雪上加霜。儘管表演藝術界發起搶救行動,台北市政府也積極介入,新舞臺的存廢,至今仍在未定之天。另一方面,屏風表演班也因靈魂人物李國修的辭世,無限期暫停演出。沒有李國修的屏風,如何繼續延續?或說結束在最美的高點,才是真正的「功德圓滿」? 懸而未決的《服貿協議》,其中與表演藝術有關的劇場經營,不免讓人憂慮資金背後,對於自由言論的壓制及避之唯恐不及的審批制度。中國市場大機會多,國內的表演團隊前進大陸,面對牢不可破的體制,必須抱持相當大的決心,不過,就算有所妥協,又能有多少效益?兩岸表演藝術的往來互動,若不建立公開且透明的交流平台,未來還是困難重重。 大環境紛亂變動,反映在創作上的,是藝術家對於創作價值的思索與回歸初衷的探問。 二○一三年最賣座的紀錄片《看見台灣》教我們重新思考人和土地的關係。這股潮流,亦出現在表演藝術中。創作者們走出排練場,或踏足城市廢墟,或回返原鄉,或從勞動中學習;或在部落發展創作;而地方藝術節如台南、淡水,也以在地空間人文與劇場結合,展現獨到特色。除了回歸土地人文,台灣現代劇場近年隨著新生代劇作家崛起,以及大量
-
特別企畫 Feature
永恆的同志神話《孽子》Crystal Boys 2014劇場版幕後特輯
在禁忌猶深的一九七○年代,白先勇以《孽子》深度刻劃同性戀者的「黑暗王國」,小說首頁,題獻給「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裡獨自徬徨街頭無所依歸的孩子們」,點出了他的創作初衷。 《孽子》寫同志情感,但又不局限於同志。白先勇曾說:「在《孽子》中,我主要寫父子關係,而父子又擴大為:父代表中國社會的一種態度,一種價值,對待下一輩、對待同性戀子女的態度父子間的衝突,實際是個人與社會的衝突。」 或許,在同志題材不再如當年布滿荊棘的當前,像《孽子》這樣,以同志情愛挑動華人社會價值、激盪父子關係,寫出了足以超越階層、時代和地域的「人性」,才是《孽子》之所以為經典,無論原著或翻拍成電影、電視劇,都能感人肺腑的的原因。 此次搬上舞台,《孽子》由電視版的導演曹瑞原和知名劇場編劇施如芳攜手合作。全劇以「父子親情」為主,以「同志情愛」為輔,並藉由神話般的「龍鳳戀」貫串全劇,從親情和愛情兩個線索,架構出劇場版的《孽子》。 相隔卅年,《孽子》如何在重現當時的大時代氛圍之外,與廿一世紀的觀眾連結,讓這部小說在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媒介繼續擴散,繼續蔓延,且能滲透出新的體悟與衝擊?在大幕升起之前,且讓我們先走進排練場,聽台前幕後的創作者們,現身說法。
-
企畫特輯 Special
分享 是他們內心最美的聲音
繼十二月底的小提琴家三浦文彰之後,由鳳絃樂集主辦的「銳不可當」系列音樂會第二砲,就是曾獲得多項大獎的日本小提琴家成田達輝。首度造訪台灣,成田達輝開出鳳絃樂集創辦人凃鳳玹也歎為「恐怖」的曲目,可以看出他並不打算討好觀眾,而是選擇極有挑戰的曲子來展現自己,希望將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帶到各個角落。而刻意邀請崛起中的明日之星訪台,鳳絃樂集的凃鳳玹與簡荿玄的確別有用心:讓台北成為明日之星的一站,也讓國家音樂廳被國際矚目。
-
企畫特輯 Special
中演院線來台參訪 兩岸表藝交流新局面
去年十一月,中國「中演院線」一行共十六人,來台參與由廣藝基金會規劃的「藝遊兩岸」考察團,藉以觀摩學習台灣文化軟實力。透過深度的交流,主辦單位廣藝基金會希望能讓兩岸劇場的營運專業落差拉近,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強調,許多台灣表演團隊近年也陸續到中國巡迴演出,雖然少了語言隔閡,但在劇場工作中各技術層面、專業水平,甚至於工作態度,兩岸仍有著很大的落差。「幫助對岸的同時,也是在幫助台灣,最終目的,是讓台灣的團隊能夠順利登陸。」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3表演藝術回顧
十大現象觀察 盤點地下管線後,文化部的下一步? 新舞臺吹起熄燈號!? 李國修辭世,屏風表演班休團 貼近土地、深入城市的劇場 新作搬演雲湧,讀劇蔚為風潮 視覺藝術人才帶來劇場新向度 「微型劇場」的空間與創作思考 小品音樂劇繽紛展現 新生代接棒,戲曲題材觸角廣 劇場登陸,「服貿」是福是禍? PAR PEOPLE OF THE YEAR 陳武康 「驫舞」邁入十年 名揚國內外將登大舞台 李銘宸 日常物件打造奇觀 開創劇場新美學 吳曜宇 初次比賽一鳴驚人 聰慧潛質前途看好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3
陳武康 「驫舞」邁入十年 名揚國內外將登大舞台
曾被費爾德稱為是其作品「最佳詮釋者」的陳武康,不只是一名傑出的舞者,同時也作為風格獨具的藝術總監,帶領「驫舞劇場」走過十個年頭。二○一四年,即將跳上國家戲劇院大舞台的驫,又將奔騰出什麼樣的風景,我們拭目以待!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3
李銘宸 日常物件打造奇觀 開創劇場新美學
台灣新銳劇場創作者代有人出,然而若要論美學的開創性與題材的開闊性,李銘宸絕對是一個必須要記住的名字。這個即將掀起台灣劇場下一波浪潮的新世代導演,值得我們繼續觀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3
吳曜宇 初次比賽一鳴驚人 聰慧潛質前途看好
不受傳統框架限制、勇於接受挑戰,他聰慧的潛質並非得獎才存在,而是一直都在。對這位剛要向指揮道路踏出步伐的年輕人,PAR給予百分之百的期待!
-
藝視窗 News
2017世界劇場設計展由台北取得主辦權
【台灣】 2017世界劇場設計展由台北取得主辦權 2013年9月甫於英國落幕的「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簡稱WSD)歡鬧無比地誕生了幾位台灣之光,同年12月OISTAT國際劇場組織正式宣布,這場四年一度的全球劇場設計界重要盛事,2017年將落腳台北,由台灣技術劇場協會(台灣會員中心)與臺北藝術大學合作主辦。 綜觀而言,本次台北獲選為WSD2017主辦城市的重要原因,除了上述兩個主辦單位都擁有辦理國際展演的豐富經驗外,人文薈萃的北藝大校園也是辦理WSD活動的完善場地,而計畫主持人王世信亦為國內知名舞台設計師,屆時勢必能展現不同於歐美國家的劇場設計風貌。(張慧慧)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籌備委員會成立 台灣最重要的表演藝術旗艦「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正式展開籌備工作。文化部於2013年12月16日邀請藝文、法律、經營專家正式成立籌備委員會,針對組織設計、營運擘畫、市場研究、觀眾培養等,協助文化部研擬相關法規與營運制度。龍應台部長表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一法人多館所」新制度,以及北中南三個大型量體的劇院,該如何運作是很大的挑戰。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刻正於立法院審理中,中心下轄台北國家兩廳院、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籌備委員會成員包括行政院政務顧問暨台北故事館總監陳國慈、雲門舞集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林懷民、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朱宗慶、資深音樂人陳樂融、大小創意齋負責人姚仁祿、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童子賢。 台中、高雄兩個劇院將在2015至2016年陸續完工,龍應台表示,北中南三個國家級劇院,將在資源整合共享的基礎上創造各館的獨特性,發揮既合作又競爭之效。(莊珮瑤) 2014英國愛丁堡藝穗節開始徵件 文化部為鼓勵優秀表演藝術團隊走入國際舞台,拓展台灣表演藝術國際空間與創作能量,參與2014年8月1日至8月25
-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文本及其反動
談到英國劇場導演,台灣觀眾最熟悉的,莫過於曾來台搬演《春琴》的「合拍劇團」導演賽門.麥克伯尼,以及明年台灣國際藝術節即將三度訪台的「與你同行劇團」導演迪克蘭.唐納倫。事實上,英國劇場長期以劇作家為主體,再加上劇院制的產業生態,作為導演,要在競爭激烈的倫敦劇場界嶄露頭角,可不容易。 以英國最具指標性的英國國家劇院來說,自二○○一年接任至今的藝術總監尼可拉斯.海特勒,從莎士比亞歷史劇、復辟時期喜劇到當代劇作家的新作,都難不倒他。在藝術成就之外,海特勒也被喻為國家劇院自上個世紀中期創立以來,最有建樹的一任總監,他不僅讓劇院的票房收入與名聲大幅成長,許多創新的計畫和挑選合作的導演、劇作家,都讓新世紀的國家劇院進入了新的階段。 演員出身的麥可.格蘭迪奇,是海特勒今年宣布離職之後,呼聲最高的繼任者人選之一。卸下丹瑪倉庫藝術總監一職,不願受限於劇院行政羈絆的格蘭迪奇,追隨麥克伯尼和唐納倫的生涯步伐,在二○一二年創立了自己的劇團。因為與演員之間良好的工作關係,他的作品總是吸引影視明星擔綱演出,戲劇類型從悲劇、喜劇、鬧劇到音樂劇,展現出他對新舊文本、戲劇形式的掌握能力皆不下於海特勒。 二○○七年和湯姆.莫里森共同執導《戰馬》獲得空前好評的瑪莉安.艾略特,在以男性為主的倫敦劇界,格外受到重視。艾略特是典型的英國劇場導演,目前擔任皇家宮廷劇院共同藝術總監,作品涵蓋各種文本類型,跨幅頗大。評論認為她的女性視角和對於不同劇種的挑戰,給予倫敦劇場新的氣象。今年她以《深夜小狗神秘習題》獲得奧立佛獎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 同樣身為女性導演, 凱蒂.米契爾的知名度和作品都不限於英國本地。她近十年以文本結合同步錄像的實驗,為劇場帶來新的劇場觀看方式,在歐陸地區引起極大的共鳴回響;但在英國本地,觀眾和評論家對她則是評價兩極。尤其是她的文本處理方法與舞台呈現手法,在以劇作家和演員為主體的傳統英國劇場裡,米契爾總是不示弱地踩著保守派的神經界線。 一九八四年成立的「強迫娛樂」劇團,從柴契爾時代下的藝術抗爭勢力崛起,代表了相對於主流劇場的另類勢力。這支英國當代實驗劇場中最老字號的劇團,由六個藝術家為主要成員,他們不從既有的文本出發,作品通常難以歸類,時常以極為奇特的形式作為內容主體,挑戰觀眾的觀看經驗,即使由提姆.艾契爾掛名藝術
-
特別企畫 Feature
全球舞台超級戰區倫敦劇場全攻略 THEATRE SCENE IN LONDON
去年在倫敦登場的奧運盛事,全球矚目的焦點除了競技場上的賽事外,還有讓人驚嘆連連的開幕大秀。 這場以不到京奧三分之一的經費,巧妙結合各種戲劇元素,展示英倫文化特色的演出,導演丹尼.鮑伊,即是出身皇家宮廷劇院。 丹尼.鮑伊說,在有著悠久和輝煌戲劇歷史的英國,劇場,對所有從事表演台前幕後工作的人來說,無疑是最佳的訓練途徑。 早在十六世紀,倫敦就已出現專業劇場, 而長期上演莎士比亞劇作的環球劇場,更是舉世聞名。 長達數百年的發展,今日的倫敦劇場分工精細的產業規模,從演出製作、行銷管理、媒體評論、學術研究到文化政策,環環相扣,形成健全的表演藝術生態。 例如,今年十月剛過五十歲生日的英國國家劇院,無論是經營、策展、美學高度、產業連結度和趨勢性,都可作為世界上任何一間國家劇院的典範,也是廿世紀中至今深深影響英國劇場發展走向的劇院。 此外,以劇作家為重心的皇家宮廷劇院,輸入國外表演藝術的巴比肯中心,歷史悠久的老維克劇院,年輕活力的楊維克劇院,以及西區上演音樂劇的商業劇院等,在倫敦劇院地圖上,多元發展、各自精采。 不同於其他歐陸劇場現象的是,莎劇作為英國劇場的傳統,至今英國劇作家仍享有高於導演的地位。在倫敦劇壇能夠大放異彩的導演,幾乎都具備賦予經典文本當代風貌的詮釋能力。 除了國內觀眾熟知的合拍劇團導演賽門.麥克伯尼、即將於明年台灣國際藝術節三度訪台的迪克蘭.唐納倫之外,本刊特別為讀者引薦六位倫敦劇壇的超級巨星,從他們的作品介紹解析中,一探倫敦當代劇場的新風貌。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音樂揚帆.2013 NSO@歐洲
NSO要去歐洲巡演了 十六年前去過歐洲,那時樂團的成熟度不高,還沒有自己的特色。但經過那麼多年淬煉,樂團早已有了穩定的聲音。尤其近十年的成績,讓合作的國際大師紛紛驚豔於它的好。於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出去讓更多人認識;於是在外演奏,讓更多人聽見它。 要聽見什麼聲音 就是台灣的聲音,多元,又那麼包容;傳統,又有年輕的活力。既然樂團是又中又西,那麼演奏德弗札克、貝多芬時,也該有個台灣味吧!兩套半的曲目他們準備好讓觀眾有新鮮感,也表現吞吐量。給自己更難的功課、挑戰更高的難度,卻不證明樂團「會」什麼,而是問自己「帶過去」什麼。 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 四個國家、五個場次,從巴黎到米蘭,從烏迪內到成為台灣第一個進入日內瓦的交響樂團,最後在柏林愛樂廳劃下終點。或許十六年前他們會想:「你們能做的,我們也能做。」但十六年後,他們會說:「我們能做,而且更有特色。」 運走六千三百公斤的樂器箱、打包一百廿多個行囊,跨出步伐、帶著自信 NSO,出發!
-
藝視窗 News
聯合國機構「國際戲劇協會」接受「台灣中心」成立分會
【台灣】 聯合國機構「國際戲劇協會」接受「台灣中心」成立分會 台灣申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下最高表演藝術機構國際戲劇協會(The 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簡稱ITI),已於日前核准通過。國際戲劇協會成立於1948年,會址設於巴黎,現有會員85個,以促進國際間表演藝術交流、協調、互助為宗旨,辦理世界戲劇日、舞蹈日及表演藝術學院。以「台灣中心」設立分會,將有助於台灣表演藝術更被世界認識。 廿餘年來,由於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而未能加入,近年因中華戲劇學會前理事長胡耀恆、辜懷群、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前理事長張維文等持續不懈而終有成果,協會年初已邀集台灣表演藝術界、學界人士四十餘人共同擬訂分會會章,活絡組織運作,並選舉會長一人及副會長四人,分別代表戲劇、舞蹈及音樂劇等表演藝術團體。該中心歡迎各界表演藝術團體加入,詳情請電洽02-25673679,或e-mail至thomas@koo.org.tw。(王婧) 「OneBeat 國際青年音樂家交流計畫」開始受理報名 由美國國務院教育文化事務部與夥伴單位Found Sound Nation共同策畫推動的「OneBeat 國際青年音樂家交流計畫」,已開始徵選全球最優秀的音樂家前往美國,進行駐地交流與合作巡演。 此計畫從2012年首度執行,目的是利用為期4週的時間,讓世界各地的音樂人跨越文化藩籬相互溝通了解,並且共同創作。去年來自21個國家、30位音樂家已在贊助下至紐約駐村一個月,其間除了共同創作之外,並巡迴演出成果;今年秋年,即將啟航的音樂家也增至25位。 明年度(2014/2015)的活動目前已經開跑,只要年齡在19至35歲間,具英語基本溝通能力者,皆可提出申請。不限樂種及學習背景,包括一定程度的古典、爵士、傳統、前衛,甚至嘻哈、電子、DJ、聲音裝置藝術等專業人士皆可報名。期限至2014年1月15日止,一律採線上報名。詳細的國籍限制及兩階
-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卡夫卡裡的吳興國
「最親愛的父親,你最近問我,為什麼我說我怕你。同往常一樣,我對你無言以對,部分由於我對你的畏懼,部分由於解釋這種畏懼涉及太多細節,突然談及,我一下子歸納不起來。」 卅六歲的卡夫卡,寫下長達五十餘頁的〈給父親的信〉,一開頭便述說父親在他內心種下根深柢固、無法抹滅、難以理性排解的恐懼。信中提及卡夫卡對父親最鮮明的一次童年回憶,是某天夜裡卡夫卡吵著要水喝,父親難忍他的吵鬧,遂將他從床上拖下來、關在家門外。從此,卡夫卡成為一個循規蹈矩的孩子,壓抑所有情感與情緒。這份赤誠的自我剖白,目的不是控訴,而是愛的嘗試卡夫卡一生試著尋求和父親和解,盼望得到父親的認可,不過母親卻不敢將這封信轉交。 卡夫卡心靈苦痛的源頭,很大一部分源自暴君式的父親。雖然他順從父親的指示,學了法律,後來在一家保險公司謀職,工作時間不長,回家還可以寫作。但,父親的巨大身影卻始終籠罩在他的作品中。例如,《蛻變》裡對變成一隻蟲的兒子不聞不問的父親,《判決》中破口大罵要兒子去投河的父親,《審判》中迫害受害者的父親,《城堡》裡面對苦苦哀求仍無動於衷的父親。 卡夫卡筆下的父親形象從來不是父愛的化身。矛盾的是,無論是企圖透過旅行或婚姻離家,卡夫卡終究無法脫離父母而獨自生活,總是又回到位於布拉格的家中,乃至於去世後都還與父母葬在一起。 相較於卡夫卡,在吳興國的生命歷程中,父親的角色始終缺席。然而,「父親」一詞對吳興國而言,更像是個隱喻,是他從十二歲就開始學習的京劇,是他數度意圖切割的傳統包袱。 年輕時,吳興國從劇校畢業,以優異成績保送文化大學戲劇系,他努力丟掉身上的「舊東西」,不唱西皮二黃,改聽搖滾樂,不練京劇的唱念做打,跑去雲門舞集跳西方的現代舞。退伍後,吳興國重回京劇。拜當時台灣京劇四大老生之一的周正榮為師,轉攻老生。吳興國只從周正榮身上學了六年京劇,因為吳興國嘗試在京劇中加入創新元素,周正榮卻謹守傳統,雙方心結愈積愈深,情同父子的師徒,終告決裂。 創立「當代傳奇劇場」後,吳興國努力走自己的路,陸續將莎士比亞、希臘悲劇、貝克特、契訶夫等西方經典搬上戲曲舞台。表面上,吳興國看似在革京劇的命,是京劇的「叛徒」,實際上,吳興國卻是以反叛的方式延續傳統。二○一○年,吳興國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