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康
-
企畫特輯 Special 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系列報導之二
台荷交流的即興樂音 日台劇場的電影變奏
獲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補助的兩個計畫:「尼可樂表演藝術-台灣國際即興音樂節及國際連結平台計畫」與「莎妹劇團x第七劇場交換手札,杜斯妥也夫斯基計畫」,分別在十一、十二月演出。前者以「台灣國際即興音樂節」推出「聚焦荷蘭」的主題展演,後者則是接續前兩年的合作,推出以侯孝賢二○○三年為紀念小津安二郎導演而拍攝的日語電影《珈琲時光》為本的同名劇場作品。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國王,與他們的辦公室
改編自莎劇的《戰爭之王》,在四個半小時中,依序呈現了亨利五世、亨利六世、愛德華四世、理查三世及亨利七世等英國國王的故事,為此導演凡.霍夫與舞台空間設計楊.維斯維爾德特別建構了超大型舞台,以「台中台」的格局,呈現角色與劇情的虛與實。維斯維爾德從邱吉爾於二戰時期指揮軍情、躲避空襲的「戰情室」發想,為包括愛德華四世在內的四位君主開闢了一個大房間,那是屬於他們的辦公空間,設計師也透過舞台上擺放的物件、大小道具,形塑且連結角色的內心狀態。
-
戲劇 人力飛行劇團 x 一舖清唱《阿飛正轉》
無伴奏人聲音樂劇 一探喜鵲們的理想人生
由香港一舖清唱與台灣人力飛行劇團共同製作的演出《阿飛正轉》,名稱雖與王家衛經典電影《阿飛正傳》雷同,故事說的卻不是梳貓王髮型、穿飛行夾克的香港阿飛,而是從為牛郎織女搭橋的喜鵲延伸,說的是一群積極進取、奮力不懈地向上再向上的「社會新鮮鳥」的故事。
-
藝術節 2018利澤偶聚祭
與偶相伴 來趟藝術村的輕旅行
由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在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所舉辦的利澤偶聚祭,將在十一月中的週末連續舉行三天,這次仍邀請國內外精采偶戲演出,還有藝術對談,以及延伸到利澤老街的藝術家市集、魔幻箱劇場等。秋高氣爽的時節,來趟輕旅行,與偶散步看戲,愜意又自在。
-
企畫特輯 Special
六檔好戲 讓「豬」年一切順利~
於去年正式開幕的臺灣戲曲中心,正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傳統」系列節目。除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已行之有年的「亞太傳統藝術節」及「承功─新秀舞台」,今年上半年的臺灣戲曲藝術節、將在十二月登場的「戲曲夢工場」等,則為全新規劃的年度活動;而在新曆年跨年時分,戲曲中心也再次以「賀歲」為名,於明年一月一連推出共六檔表演,讓各類傳統藝術愛好者、大大小小的觀眾們,都能一同進劇場、看好戲,迎接「豬」事順遂、喜從豬來的二○一九年!
-
企畫特輯 Special
持續探索、專心創作 實驗室裡放膽玩藝
今年獲選為「松菸Lab新主藝」的三組創作團隊,分別是周能安《超極★安龍輔助大典》、姚尚德《福壽螺到底該怎麼處理》及鄭皓《動量的條件》;三組製作人馬皆為有持續發表新作、已然趨於成熟的創作者們,他們善用此次入選Lab新主藝的契機,在松山文創園區提供的空間、經費和陪伴創作顧問等資源下,或延伸作品實驗、或嘗試不同表演型態、或深化概念發展,以期在這個表演的「實驗室」中,放膽一搏、埋頭實作,以在他們不同的創作生涯階段裡,釋放無比能量。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不入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到「奼紫嫣紅開遍」
沒有官方資源,崑曲卻能在台灣落地生根,進而開出奇花異卉,可說是因緣巧合,加上藝術家的熱愛與努力。近年來,除了指標性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與《玉簪記》,還有致力崑劇跨界創作的二分之一Q劇場,因崑劇小生溫宇航加入而帶出崑劇創作路線的國光劇團,多元的演出,讓台灣觀眾從「不入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到看到滿園「奼紫嫣紅開遍」,崑劇在台灣,已然從荒蕪中雕塑出屬於台灣的崑劇美學。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不可思議的福分 一以貫之的敬業 郎祖筠憶國寶級相聲大師吳兆南
國寶級相聲大師吳兆南,於美國洛杉磯時間十月十四日凌晨一時卅分在家中安詳辭世,享壽九十三歲。除了留下深銘人心的表演與相聲經典段子,他也在晚年收了江南、侯冠群、郎祖筠、劉增鎧、劉爾金和樊光耀等徒弟,弟子們並以師父之名,成立了「吳兆南相聲劇藝社」,演出大師傳授的絕活。本刊特邀吳兆南唯一的女弟子郎祖筠,口述回憶她與吳大師的師生情誼。
-
戲劇新訊
《物怪之里》 從都市奇譚編織出的妖怪百相
自二○一三到一四年,再現劇團的葉志偉及表演者們,開始了為期約九個月的工作坊,這個後來以「台灣妖怪演劇計畫」為名的企畫,第一階段稱作「獅化」 他們前往板橋學習舞獅,暫時將過往現代劇場的訓練和本領擱置一旁,在習練「人變獅」、「人扮獅」的過程中,理解舞獅的身體運用模式,葉志偉曾在講座中提及,舞獅的表演形式,基本上是「披上皮毛、拿起籮筐,透過人的身體跟物件的結合,來變成野獸」,這也是他們由此發展「人合物為獸」的契機;而「獅」這種動物,其實原非東亞一帶所有,對於過去發展及表演舞獅的人來說,沒有真的看過獅的動作及形象,只得用想像中的神獸樣貌去拼湊、取用現實的動物如犬、如貓的動態去捕捉獅的姿態。 綜合上述兩種概念,再現劇團在今年年初舉辦「造物:城中之獸」工作坊,分別以舊時文獻、傳說軼事和當前新聞報導、都市風景,構建各種曾有聽聞但無具體形象的「妖」,抑或時有所見但未嘗將之視為獸的「怪」,藉由演員結合物件的穿戴和操控,成為新的角色群 隱沒於當今生活中的「台灣妖怪」。葉志偉也說,計畫雖關於「台灣的妖怪可以是什麼?」然而在題目之下的提問,其實不脫「我是誰、台灣人是誰」,那個屬於物怪的族群和我們的關聯是什麼、如何又為何劃分。年底的正式演出《物怪之里》,即以工作坊所創作出的角色們及其特性,延伸為文本,藉由與妖怪相關的犯罪案件,帶出牽連者眾的都市奇譚,一個屬於台灣的日常神話。
-
戲劇新訊
《單兵基本教練》 人世拼鬥,鄉關何處? 為君藝造《單兵基本教練》
崔顥的兩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道出了在時間與空間交會的當下,內心的惆悵與感懷;而當家國之界已漸趨模糊、定義共識一言難盡、你我他者分合不定的今時此刻,且莫說軍人為何而戰、保誰的家、衛哪方國,個人如何自處、該以何為據,在進退兩難、模稜兩可之中,更似崔顥那般,早在茫茫江上失了方向。由陶維均和崔台鎬共同編導的《單兵基本教練》,假軍事作戰的教習名稱為題,卻以相應的英文劇名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承載如「鄉關何處」的創作概念,並以單兵的「單」字為依歸,點出個人處境。 崔台鎬表示,最初的演出構想雖發自兵戎生活,卻試圖跳脫回憶發展出「認同」的題旨好似眾人對兵役的觀感紛亂複雜、矛盾難解,更遑論關於戰爭、軍事,乃至於國族的各種態度。陶維均則取《禮記.大學》所述,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視為單兵,或說個人因以為據的處世順序與社會結構;繼二○一三新點子劇展編作源自椎名林檎歌曲的演出《本能》後,陶維均此次則言「本性」不管是分工保衛群體、戰鬥掠奪資源、以階級區劃職責等,皆屬動物本性,而在線上手遊裡四海一家、捉對廝殺,或在工作生活中黨同伐異、口誅筆戰之後,誰也不能取代你的各位單兵們,如何繼續在人世間拼鬥存活?「基本教練」實為一種「生活手則」。
-
特別企畫 Feature 《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劇作家
虛淵玄 慾望與私心 是構成角色的基本
台日跨國布袋戲動畫《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的幕後推手虛淵玄,是日本知名的遊戲腳本作家,也是小說家,手底下創作出許多讓粉絲心繫動容的角色與故事,他透露:「對我而言,慾望與私心是構成一個角色的基礎,這也是我所有作品的共通點。劇作家在寫作時,必須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與他所創作的所有角色、與他們的慾望和私心產生共鳴。所以,我深愛自己目前創作過的所有角色。」
-
特別企畫 Feature 寶塚版《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編導
小柳奈穗子 搭起跨文化橋梁 打造令演員更添閃亮的角色
二○一三年寶塚歌劇團首度訪台,演出《怪盜楚留香外傳花盜人》一段,即是由小柳奈穗子擔綱編導,也是這次造訪台灣的因緣,讓她遇上了霹靂布袋戲,讓她興起讓霹靂與寶塚這兩款華麗同台的念頭。這次改編的《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對小柳來說是具有獨特文化風貌的作品,讓身為觀眾的自己感受到強大的吸引力,她希望以她自己的方式、用寶塚的風格完成舞台作品,讓所有熱愛寶塚歌劇的觀眾都能看見、皆能了解其中的美好。
-
特別企畫 Feature 星組之星 再度照亮台灣舞台
紅悠智露 綺咲愛里 禮真琴
寶塚歌劇團的第三度訪台,由旗下的星組擔當演出重任,二○一三年的首度造訪,也是星組主演,當年的二番手紅悠智露,已於前年十一月升任星組首席,這次領軍全組海外公演,可說是責任重大。今年三月份,紅悠智露與同組首席娘役綺咲愛里與男役禮真琴來台舉辦記者會,本刊特地趁次機會專訪三位明星,請她們一談工作甘苦與對即將訪台演出的想法。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味異次元武俠 寶塚經典歌舞大秀
寶塚歌劇團第三度訪台,派出首訪時備受台灣粉絲歡迎的「星組」,由首席男役紅悠智露領軍,除了改編自霹靂布袋戲系列的異次元武俠音樂劇《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以巧妙的編整串接讓觀眾能夠領略原劇的重點外,也帶來為星組首席紅悠智露量身打造、連曲目都從「紅」字出發的華麗大秀《Killer Rouge/星秀☆煌紅》,更為此次公演特地加了不少台灣歌曲誠意十足的寶塚歌劇團,這次也將首度造訪高雄,讓閃亮魅力席捲南台灣!
-
戲劇 阮劇團與李銘宸《再約》
熱炒店裡的浮世場景 無路可出的人生片段
由阮劇團製作、李銘宸執導的《再約》,是阮劇團第三屆「劇本農場」計畫的作品之一,描繪在熱炒店一隅,一群約了聚會的同學、同事,那些如同萬年連續劇情節的過往,以及看似要解決卻什麼都無法解決的現在。李銘宸將以四面式舞台,呈現這個上下場繁多、看似流動不止,卻無路可出的浮世場景。
-
戲劇 果陀劇場《悲憫次神的兒女》
充滿聲音的寂靜 不發聲亦能相守
果陀劇場新作《悲憫次神的兒女》由資深劇場導演楊世彭執導,屈中恆與王曉書主演,這個曾為聽障女演員麥特琳奪得奧斯卡影后的劇本,描述聽障人與健聽人之間的磨合過程與愛情故事,楊世彭將以寫意舞台讓男主角的回憶流轉其中,且在視覺部分表現澎湃豐富的靜謐與喧囂的簡約。
-
焦點專題 Focus
荒蕪之地上 自無形而顯現的壓迫與渴望
《葉瑪》是西班牙詩人羅卡所寫的「農村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以農婦葉瑪為主角,因渴望生子,而引發種種與家庭、外在環境之間的苦痛與掙扎。在人物對話或吟誦歌謠詩詞的字裡行間,羅卡於本劇中所使用的文句,沉靜簡單,卻有股巨大的能量,甚至令人感到無比壓力與暴力
-
焦點專題(二) Focus
老靈魂的日常 新秀演員與她們的關鍵字
她們平常就像一般女孩,輕盈俐落地走在路上,是城市中的亮麗現代風景,但另一面的她們,卻又在各類戲曲劇種的舞台上現身,秉持著老靈魂的堅持,在戲曲表演的路上,認真前行。在登上「承功新秀舞台」之前,讓我們先來認識她們,一探她們的幕後人生
-
戲劇新訊
加入台灣創作視野 《勇氣媽媽》啟迪青少年的國際議題理解
去年,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邀請了墨西哥繩索劇團(Colectivo Cuerda Floja)的共同編導荷西(Jos Angel Soto)與安娜(Ana Laura Herrera) 兩位創作者來訪,展開布萊希特劇作《勇氣媽媽》的創作排練和第一階段呈現,今年他們共同工作完成的《勇氣媽媽》,將於十月底至十一月初在「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登場,除了售票演出、教育推廣場次,並搭配布萊希特專題講座和「紙.有偶」創作特展外,到場觀賞此作的觀眾,也能選擇購買布萊希特著作套票,或憑票享有十一月「利澤偶聚祭」的節目票券優惠。 一台篷車一家人,在戰火中,奔波來去的勇氣媽媽,不為別的,只要活著、只求她的生意常存;在劇中世界的種種殘酷與現實裡,她的處世之道乃至於孩子們的命運,都使她的所作所為更顯殘酷,也更加「現實」。繩索劇團原先已有屬於自己的《勇氣媽媽》演出,在去年與台灣演員合作時,受邀前來的荷西、安娜,和無獨有偶藝術總監鄭嘉音,也逐漸在此回作品中,加入更多屬於台灣創作者的視野、與社會連結的角度,從不同於原作、也相異於墨西哥版本的面向,切入這個經典的故事與角色。不僅如此,荷西在排練場的玩心和妥善利用道具表現寓言的手段,也為這個看似長久處於困境的家庭和情節,增添了許多詼諧與荒謬的元素。透過這樣的作品,也促進並啟迪青少年對於國際議題的理解和印象。
-
戲劇
嚐百草猛嗑藥 迷幻背後的生命「平衡」
編劇馮勃棣與導演Baboo的新作《神農氏》,看似大書「藥物」與「成癮」,內裡其實在探究人因無力改變外在、只好藉由藥物尋求內在平衡的狀態與依存關係,甚至也包含了對於信仰的詰問。劇本借用「神農嚐百草」的上古傳說,假想這個以吃藥為己任的、因嗑藥而身亡的人物,並將他置放於現世時空,一窺他眼中、腦中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