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導戲曲.現代劇場導演的古典奇遇 跨界導戲曲 現代劇場導演的古典奇遇 新編戲蔚為傳統戲曲的市場主流,編、導、音樂,乃至舞台美術,都力求創新,現代劇場導演跨界執導,成了近年戲曲舞台最值得關注的趨勢。 從「演員中心」到「編劇中心」再到「導演中心」,戲曲表現以演員唱唸為主,舞台美學又以虛擬為手段,講究風格的現代劇場導演遇上傳統戲曲,如何以今日的審美經驗介入詮釋、與傳統對話,同時實踐創作理念? 不同於中國「大腕級」的舞台劇導演執導戲曲展現的「破立」氣魄,台灣現代劇場導演跨足戲曲,目前看來,「姿態」都相當謙卑,對戲曲原有的美學保持一貫的尊重。 以一系列「小劇場崑曲」實驗深獲矚目的戴君芳、曾受邀三度執導豫劇的呂柏伸、多次與外台歌仔戲合作的傅裕惠,以及即將上演的全本崑曲《南柯夢》導演王嘉明,看四位現代劇場導演,尋找他們在傳統戲曲的新位置、新座標。
焦點專題 Focus 票房長紅的5個問號 劇場行銷大不易 Sold out!票房長紅的5個問號 分眾市場,客製化劇場時代來了嗎? 預算有限,早鳥折扣下殺觀眾買單? 網路崛起,臉書行銷取代傳統媒體? 口碑效應,名人證言推薦給不給力? 體驗行銷,校園企業推團票效益佳? 物價高漲薪水不漲,演出爆量荷包緊縮 劇場人,你準備好迎接更嚴苛的市場挑戰了嗎?
箏樂新潮流 箏樂的新意與新藝 回溯歷代的古箏型制,有從古時的五弦、十三弦到今日熟悉的十六、十八、廿一、廿五、廿六弦;在樂曲上,隨著弦數的增加,樂曲也從傳統古曲到繁複的現代創作。無論是外觀或內在看來,都說明了這項樂器的不斷創新與發展,相較於其他傳統樂器的改變,歷代樂人對古箏所做出的貢獻,可說是首屈一指。
2012-2013新樂季 全方位聆賞秘笈 2012-2013新樂季 全方位聆賞秘笈 放完暑假,樂團團員們歸隊, 各樂團的新樂季也紛紛出爐。 放眼國外, 歐債的經濟危機愈排山倒海, 樂團愈要找尋名目慶祝一番! 生日、新年、紀念日、連作品問世百年都得要大肆宣傳。 環顧國內, 節目依舊爭奇鬥豔、各顯神通。 哪些老朋友?哪些新面孔? 東方怎麼作?西方怎麼想? 要和哪些節目共度歡樂時光? 新樂季的全方位聆賞秘笈, 就待我們慢慢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