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城市灰姑娘》是一段現代女人尋找內心自覺的舞劇。
舞蹈新訊

等待實現夢想的女人 三十舞蹈劇場《城市灰姑娘》

擅長以知性思維詮釋女性經驗的三十舞蹈劇場,改編灰姑娘童話,將時空拉至現實城市,訴說一段現代女人尋找內心自覺的舞劇《城市灰姑娘》。蠻橫霸道的後母、姊姊角色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場更激烈的成就競賽,不斷地比高比美、比強比魅、比學歷能力,還要穿梭兼顧於家庭公司之間,身處芸芸眾生,女人的夢想就是什麼?何時能夠成真? 編舞家吳碧容與張秀萍當初挑上「灰姑娘」的文本改編,動機非常單純,想藉由這個麻雀變鳳凰的經典童話,反映社會媒體對於女性慾望的塑造。然而隨著舞作一路抽絲剝繭下來,她們發現灰姑娘的角色原型,講的就是自己及現代社會每一個默默無聞的女人故事不是天才,但卻一直很努力,等待機會、期望實現夢想的故事。舞台上或許沒有王子蹤影,但卻道足女人的心靈感受。(鄭淑瑩)

文字|鄭淑瑩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音樂新訊 NCO再創國樂新視聽

「英雄‧美人‧花月夜」融入說書、「線性與意境」舞台上揮毫

NCO(實驗國樂團)近年來不斷為國樂注入創新元素,嘗試結合各種藝術領域,賦予傳統音樂不同的風貌,演出效果令人耳目一新。本月將有兩場音樂會,以彈撥樂器為主軸的「英雄‧美人‧花月夜」搭配說書人,帶領觀眾進入美麗的歷史夢境中;「線性與意境」則強調書法、文學與音樂的交會交融,邀來書法名家杜忠誥舞台上即席揮毫,在墨韻、詩情與音符間,交織令人驚喜的火花。 「英雄‧美人‧花月夜」由青年作曲家劉學軒策劃,從楚漢相爭時代絕美的《霸王別姬》、雄兔雌兔撲朔迷離的巾幗女傑《花木蘭》,到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與王昭君、楊貴妃的淒楚命薄,歷史上胭脂水粉的紅顏與風流倜儻的才俊,譜出一篇篇波瀾壯闊的愛情與戰爭史詩,將透過說書人的穿針引線,融合戲劇與燈光變換營造氛圍,讓人跨越時空,產生無限追憶遙想。 禪者林谷芳所構思的「線性與意境」音樂會,以「點線墨趣、風華紙蘊」為視覺意象的音符與旋律,「絲竹管絃、交響和鳴」為聽覺盪漾的經緯與鋪排,在詩情詩性的相融下,展現聆賞國樂的另一番境界。演出曲目包含馬致遠的元曲小令《天淨沙》與劉明源的中胡名曲《草原上》;秦腔《秦川抒懷》與豫劇曲牌《大起板》;羅冠中三國演義的卷首詞《臨江仙》、生命血淚的喟歎《二泉映月》、浪漫異想的《西湖夢尋》。(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指揮大師馬捷爾與NSO

如果不是每個月只能介紹一個,我會把眼光投向諸如「小巨人」國樂團與長榮交響樂團同台、呂紹嘉與NSO的蕭斯塔可維奇第四、安寧與簡佩盈的雙鋼琴,不過,馬捷爾來台,大師就是大師,國家既然投了資,就不能不提醒愛樂者用點心思。 馬捷爾今年已經七十六,相信古典愛樂者沒有人不知此號人物。概述幾個馬捷爾印象:一、天才!七歲開始指揮,九歲指揮紐約愛樂,十一歲應托斯卡尼尼邀請指揮NBC。二、博學!什麼都學,文學、數學、哲學、藝術是唯一敢罵同儕不多讀點書的指揮家。三、基本功強!作為曾在樂團待過的小提琴手,總有一種「深知其中甘苦」的自負(像林克昌一樣),他也認為他對治理樂團特別有一手。四、聰明!馬捷爾的腦筋好得有待醫學解剖,從童年就過目不忘,他的音樂給人最鮮明的印象就是細節過人,效果塑造特別華麗而有條理。如果有人指揮像朱銘的粗線條,他的就是象牙雕,有外型的力度,又有細節的精度。當然,吹捧了一堆,馬捷爾的問題也在他太聰明,聽他的音樂,就像閱讀一封工整手寫的信,有點精緻得難受,有時甚至感到不自然的壓力。 文字|楊忠衡 樂評人兼唱片、表演製作人,普普文化副總經理兼音樂總監,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董事、樂賞出版社總編輯。 沒關係,這次他來,好歹是標榜來治NSO,挑的曲目又是華麗走向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及《展覽會之畫》,且讓我們拭耳以待,看看整得如何吧!

文字|楊忠衡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拜訪森林》《安徒生之夢》

歐丁劇場是目前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劇場之一,他們以獨創的表演系統及國際劇場人類學學校聞名。創辦人尤金諾‧芭芭旅遊世界各地與各地傳統藝術經驗交換,觀察各地獨特的傳統表演,融合匯整成為劇場的表演元素。錯過上次歐丁來台的演出,感覺相當可惜。自從去年底聽聞歐丁劇場即將再度登台的消息,就開始密切注意售票訊息。對於這次以安徒生的夢境與現實生活交錯的內容相當感興趣,再加上難得的圓形劇場形式,實在不容錯過。 台灣終於要上演《拜訪森林》了!由仍就讀大學的年輕導演帶來的「嵐創作體」作品《拜訪森林》也讓我眼睛一亮。之前看過《拜訪森林》DVD,對於桑坦以重讀童話為出發點的創作感覺很新鮮,他將「灰姑娘」、「傑克與魔豆」、「小紅帽」及「長髮姑娘」這四個經典童話故事串聯起來,重新賦予童話新的詮釋。年初看過「嵐創作體」的試演,印象很深,全部英語發音,每個演員的咬字都非常清楚,聲音也都相當不錯。瀏覽過他們的官方網站與劇組的部落格,看到他們的努力歷程,從籌備到試演,再到最近一直持續的街頭表演活動,真的覺得很感動!很期待他們的演出! 文字|王惟萱 目前就讀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高中曾隨合唱團參與國家音樂廳的新世界歌劇選粹之夜演出。大學期間參與多齣校內演出擔任幕後工作人員,去年國家戲劇院版《如夢之夢》為舞台組的一員。對劇場充滿好奇心,喜歡歌劇及戲劇類節目。

文字|王惟萱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音樂新訊 筆鋒犀利 琴藝驚人

顏華容獨奏會 展現正宗俄派彈奏風格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紀念音樂院(Moscow State Conservatory named after P. I. Tchaikovsky, Russia)首位台籍鋼琴演奏博士顏華容,是俄國最富盛名鋼琴學派傳統──諾豪斯教授(H. Neuhaus)的嫡傳弟子,並曾獲已故之傳奇鋼琴家馬里寧教授(Evgeny V. Malinin)與蜚聲國際名鋼琴教育家撓莫夫(Lev N. Naumov)指導。顏華容曾應邀前往俄國與聖彼得堡交響樂團同台演出協奏曲,獲得俄國樂界人士熱烈好評,而後又獲選參與兩廳院首屆「獨奏家系列」音樂會演出。作風獨特,且具深刻的世界觀,造就顏華容在樂界不可取代的地位。在彈得一手好琴之餘,她筆下也有犀利觀點,近年在演奏與教學之餘,她也完成了《心有靈犀》與《蕭泰然──浪漫台灣味》等書。 顏華容即將在本月舉辦「幻‧象」獨奏會,曲目包括李斯特:以巴赫之名為題之幻想曲與賦格、斯克里亞賓的b小調幻想曲、德布西《幻象》以及浦羅柯菲夫《浮光掠影》,為台灣觀眾帶來正宗俄派的彈奏風格。(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音樂

卡拉揚盛讚:「來自天堂的聲音」

韓籍花腔女高音周淑美

曾獲指揮大師卡拉揚親口讚賞為「來自天堂的聲音」,韓籍女高音周淑美是繼台籍女高音朱苔麗外,第二張驚豔國際樂壇的亞洲面孔。《魔笛》的夜后、《後宮誘逃》的康斯坦絲、《納克索斯島的阿莉安德奈》的彩賓奈塔、《霍夫曼的故事》的奧琳匹亞等,都是周淑美的拿手角色。為韓國歷史大戲《明成皇后》演唱主題曲,更讓她成為家喻戶曉的巨星級人物。

文字|廖俊逞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音樂 彈琴像結婚,指揮像交女友

「彈」、「指」兼修的指揮大師瓦薩里

對樂迷而言,瓦薩里代表了二十世紀大師的傳承,他演奏時洋溢十足的浪漫性格和詩意,一向為樂界所津津樂道。鋼琴家出身的他巧妙比喻,指揮像交女朋友,短時間就可以練成,彈琴卻是要與一首曲子「結婚」,必須真正喜歡才行。「音樂是什麼?不在音樂的表面,而是隱藏在音符背後的東西!」

文字|廖俊逞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無限卡福利廣告圖片
音樂

從音樂神童到鋼琴大師

艾夫蓋尼‧紀辛訪台 演繹拿手的蕭邦

十二歲就驚豔世人,後因卡拉揚欽點,使之成為樂壇當紅炸子雞的青年鋼琴家紀辛,被當今樂壇譽為莫札特以降、最驚人的天才。他沒有參加大賽、得過大獎,教育程度只相當於國中,憑藉著在家自學,琴藝卻有超齡的成熟與驚人功力。此次訪台,紀辛將演出擅長的蕭邦四首詼諧曲和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展現他的大師丰采。

文字|廖俊逞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戲劇 改編自懷爾德劇作Our Town 果陀劇場五度搬演

《淡水小鎮》 帶你走入如畫的回憶

今年已屆十八歲的果陀劇場,第五度演出該團經典《淡水小鎮》;該劇改編自美國劇作家懷爾德作品Our Town,將故事背景轉換到民國四十八年的淡水,以掌控舞台演出流程的「舞台監督」,帶領女主角來回跳接回顧過往一生。此次搬演邀得資深演員陶大偉擔綱舞台監督一角,女主角則由童星出身的蔡燦得擔任。導演梁志民將以印象派「秀拉式點描風格」,在舞台上呈現他心中如畫的淡水小鎮。

文字|田國平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戲劇 喜劇天團 經典再現

屏風搬演《莎姆雷特》 為二十歲暖壽

《莎姆雷特》可以讓觀眾見識屏風表演班的喜劇精華戲中戲的運用與時事的嘲諷;藉由莎翁名劇《哈姆雷特》的角色情節,進行破解再建構,借用莎士比亞的台詞,影射虛構劇團(風屏劇團)中演員的內在處境。藉著這齣戲,李國修更想嘗試當悲劇碰上悲劇,是否如數學中負負得正的原理,進而轉化印證「悲悲得喜」的喜劇結果?

文字|田國平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戲劇 美國音樂劇教父史蒂芬.桑坦的童話變奏曲

七年級導演林家億 原汁呈現《拜訪森林》

就讀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五年級的導演林家億,砸下數百萬,購買百老匯的演出版權,打造全版英文音樂劇、美國音樂劇教父史蒂芬.桑坦的名作《拜訪森林》。林家億認為該劇運用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用現實社會的態度去檢視看待童話裡原本綺麗的世界,讓大家在捧腹大笑之後也能去反思許多問題。

文字|田國平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戲曲 七字調的東方魅影再現,鍾耀光作曲、萬芳跨界演出

《梨園天神—桂郎君》敷演若即若離人神戀

唐美雲歌仔戲團八年前的創團作《梨園天神》,取材自勒胡小說《歌劇魅影》,讓魅影首度開口唱七字調。今年該戲全新翻製,以《梨園天神桂郎君》之名重登舞台,雖然架構不離原劇,但編劇施如芳在構思時,卻是從屈原〈九歌〉中那種纏綿的神人之戀切入,她認為「那種若即若離的美感和神人關係,才是屬於東方的。」

文字|廖俊逞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舞蹈新訊

點子鞋踏入第三屆 新生代編舞亮麗上菜

高雄城市芭蕾舞團「點子鞋Dance Shoe」演出邁入第三屆,今年依舊以鼓勵新生代創作為目的,邀請六名成長於南部的六、七年級編舞者一展身手,為芭蕾創作注入更多新方向。甫從英國倫敦當代藝術舞蹈學院取得碩士學位的董桂汝,作品《地底下的故事》以現代芭蕾描述失去陽光的內心孤獨;現任「稻草人現代舞蹈團」藝術總監羅文瑾的《放.心》訴說人生悲歡離合,透過舞蹈撫平傷痛。 曾獲二○○二年「舞躍大地舞蹈比賽」優選的鄭梅筠,作品《殤》描繪人與人心靈之間的遙遠距離;蔡博丞的《回憶錄》記錄著稍縱即逝的生活片段,學著珍惜所有。同樣是台北藝術大學應屆畢業生的陳柏文、張藍勻,以新世代眼光出發,分別創作探討男女關係的《♂♀》,以及從小孩視線高度看世界的《娃娃國》。(鄭淑瑩)

文字|鄭淑瑩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吉屋出租》RENT

浦契尼《波希米亞人》La Bohme是歌王帕華洛帝的拿手戲,他那陽光般的聲音唱活了窮詩人魯道夫。戲中,一群巴黎的藝術家,窮得只能靠燒手稿和作品取暖。戲外,歌王帕華洛帝來台灣,歌喉小開,屁股沒坐熱就捲走六十萬美元(約新台幣二千零四十餘萬元)。什麼是藝術家?有的富到麻木不仁,有得窮到脫褲。理想和麵包之間,永遠是日以繼夜的拉距。 兩個《吉屋出租》原創者亞隆森和拉森,大概在紐約窮怕了,靈機一動,把切身經驗寫成《波希米亞人》現代搖滾版。可見,《波希米亞人》和《吉屋出租》並非故事取向,而是呈現藝術工作者共通的情境。沒想到本劇從外百老匯攻進百老匯,還搶灘世界,從非主流成了主流。這次台灣演出,甚至請出天后莫文蔚。看這些劇,我腦中兩種思緒經常開戰,就像看張學友在《雪狼湖》中飾演窮園丁一樣。 劇場是矛盾的,藝術也是矛盾的,價值連城和一文不值,只是一體兩面。《吉屋出租》好歹有個正牌的非主流出身,它寫實的部分,大部分算相當誠懇,而細節設計和整體製作品質也很紮實,相信所有搞藝術的,或是有藝術骨子的,都能從這部劇的戲裡、戲外讀到一些訊息,而心有戚戚焉。 文字|楊忠衡 樂評人兼唱片表演製作人、普普文化副總經理兼音樂總監、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董事、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

文字|楊忠衡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蕾昂絲卡雅鋼琴獨奏會

鋼琴家伊麗莎白.蕾昂絲卡雅(Elisabeth Leonskaja),對於常與國際有接軌之音樂人士而言,不算陌生,常於歐洲音樂營擔任指導教授,但對於台灣之莘莘學子,卻顯得相當陌生。二○○五年底,兩廳院推出包含此場音樂會之套票,我隨即上線訂購此套套票。 曾聽林秋孜教授說,他三年前曾於維也納聆賞蕾昂絲卡雅的現場音樂會演出,並與蕾昂絲卡雅有一面之緣,蕾昂絲卡雅為俄國人,卻選擇以德奧樂派為主的音樂之都維也納定居,在其演奏詮釋上,不落於各派系間之兩難。本次音樂會的演出曲目,也是德奧樂派代表作曲家的經典。 藉由林秋孜教授深入淺出的介紹後,使得我更深一層認識鋼琴家蕾昂絲卡雅外,更想聽聽蕾昂絲卡雅現場演奏,並目睹大師的丰采。 文字|林雅婷 現為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織研究生,畢業於國立藝專音樂科、中國文化大學西樂系。

文字|林雅婷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人間條件2—她和他生命中的男人們》 《風中少林》 《迷宮》

還記得那年看完《人間條件》,馬上拉著從不進劇場、但卻是吳念真頭號粉絲的老媽去看,我呢,再看一次還是一樣感動得又哭又笑,拘謹的老媽也是隨著劇情淚眼婆娑或是撫掌大笑,吳導的故事就是有種其他人學不來的親和魅力,好吧!就是念真情!所以,怎麼可以錯過這次的《人間條件2她和他生命中的男人們》。 《風中少林》及《迷宮》都是來自對岸的演出,也都有台灣難得見到的龐大的演員編制。由中外電影中的功夫的熱潮,如今也延燒到劇場,去年優劇場《禪武不二》的劇場實現,讓我看到真正的拳拳到肉、虎虎生風、空中急停轉身出招,以肉身的極限展現出來的力與美,啊〜真的是好想唱起星爺的「少林功夫,好耶〜」!而耳聞已久的《迷宮》,雖然是兒童劇,可是在大陸卻是火到不行,當然一定要親身瞧瞧是什麼樣的魔力締造出票房神話! 文字|邱美芳 被戲劇的神奇迷到踏進劇場終不悔的藝術行政人員。

文字|邱美芳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音樂

鋼琴巨擘李希特的最佳拍檔

「俄國鋼琴夫人」伊麗莎白.蕾昂絲卡雅

影響蕾昂絲卡雅事業最深遠的,是長年擔任李希特的雙鋼琴搭檔。李希特貴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鋼琴家之一,對於合作夥伴極為挑剔,鮮少有人能跟這位大師同台演出。但蕾昂絲卡雅卻是李希特主動邀請作為搭檔,兩人並保持長久合作關係,可見李希特對她的讚賞與器重。

文字|廖俊逞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音樂

從破銅爛鐵中發現「汽油桶」的鏗鏘聲響

朱宗慶打擊樂團敲擊「鋼鼓的藝術」

鋼鼓(Steel drums)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唯一發明出來的樂器,由汽油桶衍生而出,發源自加勒比海;經過「調音」後,用末端綁橡皮的鼓槌敲打,會發出一種特殊的金屬音質,聲音清脆悅耳。朱宗慶打擊樂團「鋼鼓的藝術─會唱歌的汽油桶」音樂會將讓聽眾聆賞多元的鋼鼓風韻。

文字|廖俊逞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戲劇 法國導演,兩岸演員

《敲天堂之門》用契訶夫辯證台灣認同

培松地認為契訶夫的台詞很多都是關於過去的記憶,要準備走向新未來的當下,即使放在今日,仍然擲地有聲發人深省。他請演員從《櫻桃園》、《凡尼亞舅舅》、《海鷗》、《三姊妹》等劇本各自選出台詞,再從選出的台詞去組織起整齣戲的輪廓,在台灣歷史很微妙的時間點排練這個戲,訴說著生活中關於愛、關於身分認同、關於歸屬、關於未來。

文字|田國平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