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即將上場
百樂門劇團《等待打嗝之給我糯米腸》
百樂門劇團是由松山商職夜間部戲劇社社員所組成,憑藉著對劇場的熱情,在工作、上課之餘,利用假日排戲,自民國八十三年起,即以乳臭劇場之名,推出了七部作品。 雖然團員的年紀都未滿二十歲,但不同於X、Y世代的百樂門,此次要呈現的,並不是現今最酷最炫的題材,而是想誠懇的挖掘出生命中最細緻、最原始的快樂。
-
即將上場
輔大戲劇社邀請市民來看戲
劇場界的歌舞劇風也吹到了學校戲劇社團內。今年暑假,輔大戲劇社將推出兒童歌舞劇《李伯大夢》,邀請新莊市民一起來看戲。 繼八十五年全國文藝季在新莊地區展開而帶動整個地方的文化發展後,許多新莊地區文化工作者都在努力推展地方文藝活動。此次輔大戲劇社結合當地學校與企業,改編深受兒童喜愛的美國文學名著《李伯大夢》,希望能與所有新莊地區的居民一起分享新莊地區文化發展的成果。
-
即將上場
1997鞋子偶劇節
爲慶祝成立十週年,鞋子兒童實驗劇團特別企劃製作了「1997鞋子偶劇節」,一方面將歷年來精心製作的偶劇做一整理,另一方面也希望開發新型偶劇表演形式,拓展表演空間,藉著此次一系列多元的展演,能吸引更多觀衆進入「偶」的有趣世界。
-
即將上場
采萍之舞《擺接風情》
采萍之舞舞團的舞蹈作品均由王秀萍創作,每年推出大型演出二場、小型社區展演數場。此次推出的《擺接風情》是依據土城的歷史及人文地理特色而編作,以歷史變遷、城市風貌來作整體表演規劃。有別於田野背景調査的書面式資料,舞團希望能以藝術作品的形式,來呈現地方的特色及歷史經驗。
-
即將上場
打擊樂與四架鋼琴的巡迴公演
「現代音樂」發展一百年來,作曲家無不殫精竭慮地嘗試寫作各類樂器編制的樂曲,以探索「驚人的」音樂效果。自史特拉汶斯基於一九二三年寫成Les Noces(《婚禮》──爲四架鋼琴、打擊樂與人聲)以來,更是爲後輩的作曲家,樹立了鋼琴與打擊樂結合的創作模式。這場音樂會,就是以打擊樂與鋼琴各種不同組合的方法,來展現這兩大類樂器在音樂上旣結合又對抗、豐富多變的語言對話。 此次的巡迴公演,所有的演出者皆爲目前樂界一時之選,打擊樂方面是由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分別擔任,已有一年未參與演出活動的朱宗慶本人,也將結束爲期一年的國外硏究,再度登台。在鋼琴的部分,則是由國內知名的四位鋼琴家葉綠娜、魏樂富、王美齡、陳泰成共同擔任演出。
-
即將上場
浪漫、唯美法國長笛豎琴二重奏
長笛與豎琴是所有古典樂器中,被公認爲最唯美、浪漫的兩種樂器。長笛家亞倫.達布庫及豎琴家瑪麗耶.佛蒙特承襲法國的傳統,呈現「浪漫、唯美」的演奏風格。首度來台安排的曲目以雅俗共賞爲最大特色,加上長笛豎琴的絕妙組合,樂迷們不妨拭耳以待。
-
即將上場
台北戲劇季普羅藝術劇團演出《盲中有錯》
由台北市政府主辦的「八十六年台北市戲劇季」將於五月十日開始,在市立社敎館文化活動中心展開,節目除了歌仔戲、兒童歌舞劇、越劇等之外,新成立的普羅藝術劇團也將演出創團作《盲中有錯──停電症候群》。 成立於八十五年五月二十日的普羅藝術劇團,組成份子均爲台灣目前從事戲劇敎育之敎師及劇場專業人員。創團作《盲中有錯──停電症候群》是一齣喜鬧劇,透過一個停電的夜晚,一群各自懷有不同目的的人,陰錯陽差的碰在一起,發生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盲》劇改編自英國當代頗負盛名的劇作家彼得.謝弗爾(Peter Shaffer)的劇本Black Comedy,改編之後,除保留原作歡娛的喜劇情境外,更加強了對人性本質的探索與反芻,是一齣具嚴肅思想價値又充滿娛悅氣氛的現代喜劇。
-
即將上場
天津京劇院與梅花獎名角聯合大公演
以天津京劇院爲主體,加上大陸各主要京劇團梅花獎及梅蘭芳金獎得主一行六十五人組成的「天津京劇院與梅花獎名角」,將於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在國家劇院隆重登場。 天津京劇院正式成立於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是由原天津市京劇團、天津市京劇三團合併而成。合併後的天津京劇院,通過人才優勢互補,演員、樂器、舞台美術結構更趨合理完善,陣容更加強大,曾多次赴海外進行文化交流活動,近年來商業性演出更趨頻繁,曾前赴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美國等國家演出。 天津京劇院此次來台演出,爲了加強演員陣容,特邀大陸各主要劇團的台柱加盟助陣,名角雲集戲碼精采,是今年台北京劇界一大盛事。
-
焦點
關於齊瑪曼的二三事
得到魯賓斯坦相贈演出時必戴的金釦子,不僅象徵齊瑪曼的傳承地位,更使他對演出的呈現抱持更加謹愼嚴格的態度。
-
焦點
新世代黃金之子:阿藍尼亞
即將抵台演唱的聲樂界新天王阿藍尼亞,從神奇崛起的過程,到克服喪妻之痛,爲求完美不惜冒聲帶受損危險的發聲方式,無一不被樂迷津津樂道,「第四大男高音」絕非浪得虛名。
-
焦點
鳳隻鸞孤非弱水
戲曲舞台上多少文武、智慧双全的紅顏,經由演員/角色/人物而成爲歷演不衰的經典。尤其〈昭君出塞〉這齣戲曲前輩藝人不畏煩難的傳藝指導,更證明了戲台上的美好紅顏永生不老。
-
焦點
到山上來《種花》
不打鼓、不行走的優人,要回到山上的老泉劇場,與觀衆分享如拈花微笑般的心靈體驗。
-
導演劇場
莫努虛金.東方劇場.陽光劇團
法國陽光劇團的亞里安.莫努虛金,可能是當今最重要的女性導演。在她創作的過程裡,東方劇場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靈感與學習來源。她甚至在八〇年代就表示:「只有中國人知道所謂戲劇化的呈現是何物。」
-
紀念專輯
「重新」解構,「開始」了解
在後/現代主義的思潮影響下,語言的存在本質面臨考驗,姚一葦大聲疾呼:只要人存在,語言就存在,而文學就會不死。
-
紀念專輯
戲說分明 姚一葦排戲記
如果你看見姚一葦在排演場排戲,你會發現他和演員一樣投入,眼看劇本,嘴微微掀動,聚精會神,無聲地「讀」著台詞,臉上滿是豐富的表情。他自己深深地鑽了進去,鑽進他自己創造的人物、情境之中
-
台前幕後
時候到了。那又怎樣!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展這一季最後的戲劇節目,由天打那推出《時候到了》。原先劇本構想來自一張裝置藝術的草圖,導演和裝置設計者經過感應、理解、衝突,而激盪出「劇場空間」和「戲劇形式」。我們邀請導演和裝置設計者在此與讀者分享意念構成、實際發展的過程。
-
台前幕後
傲雪凌霜鄭思森
不論在廣播節目、連續劇、歌仔戲或布袋戲裡,都聽得到他心血凝聚的音符,但在音符背後卻有不爲人知的辛酸與無奈
-
十年演藝
表演藝術二十七變
十年來的台灣因著解嚴後釋放的自由及世界局勢變動後的廣闊空間,直接或間接觸動表演藝術的大小變化,但眞正影響表演藝術發展的是經濟的實力和展現這種實力的高度意願。政治的自由和經濟的富裕改變了人民的生活風格,觀賞或參與表演藝術就是這種生活風格改變的現象之一。這種政治的自由和經濟的繁榮也影響了藝術家及團體對於如何經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
-
十年演藝
當東方之珠遇上福爾摩莎
紛亂的時代聽見末世的焦躁、讀秒的滴答聲。這廂血案的創傷未癒,那頭九七回歸已迫在眼前。課本上說「鑑古知今」,說「不明現在哪能窺得未來」,於是我們不得不時時用一種顧盼的姿態,努力地追憶那可能早已模糊難辨的東西與南北。
-
舞蹈
《中國風.中國火》的中國情結
曹誠淵的舞作將親身經歷的點滴串聯,並將感受拚貼成《中國風、中國火》的浮世繪圖,反映港人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