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上揚唱片 台灣文化歷史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上揚,是台灣第一家國際唱片公司。從早年代理主流大廠音樂引進優質唱片,八○年代起為台灣作曲家錄製專輯,系統化整理四百年來的台灣歌謠,並發行樂譜。多年來獨立開創的新時代,不但作為表率,也影響了台灣唱片產業。獨到的魄力與眼光,來自於靈魂人物張碧及幕後支柱林敏三這一對伉儷,為此二○一五年上揚獲頒傳藝金曲獎「特別貢獻獎」,感念其「讓世界聽到台灣」之功。如今兩人相繼辭世,令人喟嘆,但可喜的是他們為台灣留下的音樂記錄,終能永流人間。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尋覓「能動者」 展開創造的動態實驗
由國藝會創設的「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來到第三年,特邀日本編舞家梅田宏明策展「能動者平台 #1台灣與日本」,並在近期徵選台、日各三名青年編舞者共同創作。所謂的能動者,指的是擁有獨特的肢體,但尚未具備一套定義「自己的語言」編輯能力的舞蹈創作者。梅田指出:「能動者計畫最吸引我的並不是提出完整的作品,而是進行一種動態的實驗未來會如何發展我們很難說,但我期望透過新的嘗試,為大家留下新的價值標準。」
-
全球搶先看 World Stage
在跨界融合中 與當代共鳴
第四十八屆的香港藝術節,將自二月十三日登場,展開為期一個半月的豐盛表演饗宴,將呈現包含音樂、舞蹈、戲劇、歌劇共計四十七檔、一百廿三場的演出。今年藝術節以「共鳴」為主題,除了一貫的經典作品展演,也邀請了不少融合多種形式的跨界製作,揮灑異聲共鳴的主題。本刊分別從戲劇、音樂、舞蹈三類切入,為讀者介紹這回不可錯過的精采演出。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面目模糊的人群聚合 展示現代社會圖像
由來自西班牙巴賽隆納的雙人組El Conde de Torrefiel創作的《廣場》,勾勒一個人從劇院散場之後,返家路上,行經「廣場」的內在思緒。舞台上的觀光客、難民、軍人、遊民、抗議群眾等來去聚合,但他們面目被包覆,只能透過外在裝扮被辨識身分,卻無法交談,疏離冷冽地構成當代性的景觀文本。創作者表示,以「廣場」為劇名指涉的是公共空間的概念,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在此被交織、展示,公共議題被處理,公共矛盾也被一一形塑。
-
藝@CD
琴弓揮舞 互為音樂玩伴
作為獨奏家、音樂成就各自精采的大提琴家高提耶.卡普松與鋼琴家王羽佳,組成搭檔一起演出室內樂,會是怎樣的繽紛豐富?在還未能親聆現場音樂會前,我們可從他倆的專輯一飽耳福,透過蕭邦與法朗克的經典作品,兩人攜手在飛揚的音符與激昂的節奏中揮灑汗水,你來我往盡情舞蹈。
-
藝@書
以外人之眼 寫下無法複製的國度與時代
《情熱東京》是伊恩.布魯瑪在一九七○年代生活於日本六年間的回憶。這本書最吸引人之處,除了伊恩銳利的觀察與反思,還有他與各藝術領域的大師們接觸往來的故事,包含電影導演、攝影師、劇場編導、舞踏編導、詩人、小說家、漫畫家、音樂家等,皆是開創當今日本藝術、文學及劇場的風雲要角。
-
藝@展覽
夜裡的更衣間
正在双方藝廊展出的兩檔個展廖建忠的「更衣間裡的蛇」與陳萬仁的「夜太美」,各自以極度仿真的手作和無限制的影像迴圈,打造出具遮蔽、曖昧與促狹的想像趣味。廖建忠在每一個仿真的動作中,展現創作者身體介入的強大力量,陳萬仁的影像則是創造出一個時間失能的空間,呈現身體在數位技術環境中被符號化、扁平化的處境。
-
藝@電影
燦爛成就的背後
在光輝燦爛的成功背後,有多少世人看不見的苦辣酸甜?本月將上檔的幾部電影,不管是紀錄片或劇情片,都讓觀眾得以揭開光鮮表面,看到其中人物努力、遭遇瓶頸、轉變以至達成目標的過程。而喜愛表演藝術的影迷,也可趁機看到精采的舞蹈大師身影,一舉兩得!
-
藝視窗 News
王墨林、古名伸、陳中申獲頒第21屆國家文藝獎
【台灣】 王墨林、古名伸、陳中申獲頒第21屆國家文藝獎 歷經六個多月的推薦、提名、評選過程,備受藝文界矚目的「國家文藝獎」於去年12月3日揭曉,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公布ㄅ第21屆得獎者名單為:文學類小說家黃娟、美術類藝術家莊普、音樂類音樂家陳中申、舞蹈類舞蹈家古名伸、戲劇類劇場創作者王墨林、建築類建築師王秋華、電影類紀錄片導演柯金源。 七位獲獎的藝文工作者,都以其旺盛的熱忱與生命力,在藝術的道途中努力不懈,並積極開創獨特且具時代性的美學風格,卓然有成。其中,王墨林以「身體論」為思想核心,持續探索身體與社會、政治、歷史的關係,以及身體作為劇場媒介的可能性;透過論述、評論及結合社會運動與劇場行動的創作,持續用一以貫之的反抗姿態,向主流體制拋出激烈的提問。而古名伸則是將「接觸即興」引進亞洲的第一人,在身體觀念與技巧上,擴展了台灣舞蹈的面貌,使其與國際接軌,亦奠定了台灣在亞洲地區該領域的重要地位。其創作力求突破框架,展現了欲連結生活與生命的藝術態度。陳中申是當代台灣最富代表性的笛簫音樂藝術家,其創作重視笛簫樂器技巧表現的拓展,每有創新突破,同時常帶親和性及童趣特色,強調自本土生活文化淬鍊的感動;在演奏、作曲、指揮、教學、推廣各面向皆有卓越貢獻。 以上得獎者的藝術成就卓越,其精神與專業學養,對國內藝文環境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與貢獻。國藝會另將於2020年3月舉行頒獎典禮,分別贈予七位得獎者獎座乙座及獎金一百萬元。(莊珮瑤) 「憨子弟.瘋亂彈臺灣北管藝術大展」於宜蘭傳藝中心展出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辦的「憨子弟・瘋亂彈-臺灣北管藝術大展」即日起於宜蘭傳藝園區展出。該展共集結全台珍貴北管文物超過350餘件,是台灣近期規模最盛大的北管藝術主題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10年5月23日止。 本次展品內容集結的全
-
孟德爾頌誕辰210周年 台北愛樂三大神劇計畫最終部曲《以利亞》全本鉅獻
台北愛樂繼四月復活節期間演出《彌賽亞》後,接著《創世記》作為第十九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序幕,《以利亞》則將在聖誕節前夕為今年的三大神劇計畫畫下完美句點。
-
2019松菸Lab新主藝《群眾》 用自己的方式和這世界戰鬥
《群眾》是旅法劇場導演王世偉為主創,以二〇一四年以來親身參與社會運動的感受及運動後觀察所做的劇場作品,以獨舞對應群眾,勾勒社會運動的激情、混亂,深入抗爭者內在的複雜感知,詮釋個人於群眾運動的悵然與孤寂。
-
河床劇團《無眠夜的微光》 從個人失眠對應群體的長夜
河床劇團《無眠夜的微光》以廿世紀好萊塢配樂大師漢斯.季默為電影《星際效應》所作的音樂為腳本,藝術總監郭文泰讓配樂轉化為舞台上的主角,將他對視覺流動畫面的敏銳與掌握注入其中,開鑿出一趟賦予音樂生命的意象旅程。
-
國際中樂指揮大賽起跑 培育菁英帶動國樂發展
「國際中樂指揮大賽」來到第四屆,初賽於十二月十日至十一日在上海舉行。此次報名共有五十九位符合資格的參賽者,其中比例最高者為台灣及中國內地,而除香港外,更有來自日本、加拿大、法國、美國、馬來西亞、越南、韓國等地選手。
-
2019李寶春大型新編京劇 本週末台北登場
文武老生李寶春的作品《清輝朗照》及戲曲舞台首度迸出小三的《項羽和兩個女人》,從本週末起,接連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及臺中國家歌劇院展開巡演。
-
帕華洛帝閉門弟子男高音皮爾古 美聲禮讚聖誕夜
國家兩廳院今年「聖誕音樂會」特別邀請抒情男高音塞米爾.皮爾古再度來台,將與指揮名家安德烈.尤克維契率領NSO國家交響樂團,帶來精采的耶誕美聲饗宴,為台灣樂迷獻上燦爛溫暖的歌劇選粹與耶誕歌曲。
-
司馬遷穿越未來 為你點播人生主題曲 TCO《我的旁白人生》
臺北市立國樂團今年歡度四十周年,在年末溫馨的冬日,將再度攜手全民大劇團,以《我的旁白人生》為音樂劇主題,與觀眾回味一段共同走過的足跡。
-
以愛為題 超越對立找到融合 臺灣國樂團「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
臺灣國樂團製作了「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藉由史詩式的劇場,表現一段強調結合文化資產的「文資風華」系列演出,作為樂團二〇一九年樂季的壓軸製作。
-
動見体《戰+》運動劇場十周年 重磅回歸
今年適逢《戰》十周年,動見体特別推出《戰+》,邀請戲劇構作傅裕惠加入,以不同的眼光及觀點協助導演重新架構組織,並邀集曾經參與演出的五位演員與三位新成員,以時光底蘊淬鍊出全新片段。
-
國光劇團清宮大戲《夢紅樓.乾隆與和珅》 中研院院士王德威重磅推介
國光劇團本週末推出清宮大戲《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從文學經典《紅樓夢》切入大清帝國由盛轉衰的歷史轉折,讓紅樓夢中人點出「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之理,貫串全戲。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童話美麗,是因為現實太醜
「我要變成童話裡,你愛的那個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你要相信,相信我們會像童話故事裡,幸福和快樂是結局」雖然光良唱出來的〈童話〉是那麼美麗與夢幻,但在現實世界裡,若是你仔細閱讀童話的情節,再深究其涵義與起源,就會發現,原來我們兒時所讀的童話或是神話,許多是反映現實中的晦暗與荒誕。世間的殘酷,往往被包裹在甜蜜的故事裡,被溫暖的笑容給模糊了焦點。但,這也正是童話的神奇功效之處,如同「心靈疫苗」一樣,它在閱讀者長大成人、體會人生況味之前,先打了預防針,以免到時受傷太深。 「神話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社會問題存在。」如同我們所專訪的編舞家基根-多藍所說,在他這次為兩廳院2020TIFA所帶來的作品《癲鵝湖》中,就是以《天鵝湖》這個取材自民間傳說的童話故事,揉合了愛爾蘭《李爾王的孩子們》的神話傳說,並從當地從真實的社會案件出發,撕下了童話溫柔的面具。在這齣舞作中,你看不到童話故事的虛幻愛情,而是編舞家將糖衣剝除後,所留下原著中最深層的關於權力的思考與探問。當牧師成為加害者而非救贖;天鵝不是公主而是性侵受害者;王子也非王子,卻是被社會遺落的邊緣人沒有美麗的芭蕾伶娜、沒有優雅的柴科夫斯基音樂,有的是對愛爾蘭當代社會的反思、前基督教時期殘酷的傳說、對宗教虛偽的嚴厲批判。若是你抱著對傳統芭蕾舞劇《天鵝湖》的憧憬坐在觀眾席,那《癲鵝湖》舞台上所發生的一切,將會令你目瞪口呆。 如同之前本刊報導所述,這齣受英國國家舞蹈獎肯定、在全球榮獲好評的《癲鵝湖》並不美,相反的,它不願媚俗,對現實不加修飾的描述,令人數度不忍直視。也因如此,我們特別在本月份焦點專題中,探尋了近年來以童話為題材,並藉舞台轉譯到當代現實世界中的「說故事的人」愛爾蘭編舞家麥可.基根-多藍、菲律賓編舞家伊薩.江森、香港導演林奕華與台灣三缺一劇團,一同返回古老童話、神話、傳說中的意識底層,看他們如何在虛構的劇場中,透析當代生活所遭遇的現實,從而翻轉成「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童話」。 當然,如同往年的十二月號,本刊都會精心企畫,為讀者帶來當年度的「表演藝術回顧/現象觀察.趨勢探索」,以及編輯部所選出來的「年度人物PAR People of the year」,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