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2019李寶春大型新編京劇 本週末台北登場
文武老生李寶春的作品《清輝朗照》及戲曲舞台首度迸出小三的《項羽和兩個女人》,從本週末起,接連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及臺中國家歌劇院展開巡演。
-
帕華洛帝閉門弟子男高音皮爾古 美聲禮讚聖誕夜
國家兩廳院今年「聖誕音樂會」特別邀請抒情男高音塞米爾.皮爾古再度來台,將與指揮名家安德烈.尤克維契率領NSO國家交響樂團,帶來精采的耶誕美聲饗宴,為台灣樂迷獻上燦爛溫暖的歌劇選粹與耶誕歌曲。
-
司馬遷穿越未來 為你點播人生主題曲 TCO《我的旁白人生》
臺北市立國樂團今年歡度四十周年,在年末溫馨的冬日,將再度攜手全民大劇團,以《我的旁白人生》為音樂劇主題,與觀眾回味一段共同走過的足跡。
-
以愛為題 超越對立找到融合 臺灣國樂團「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
臺灣國樂團製作了「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藉由史詩式的劇場,表現一段強調結合文化資產的「文資風華」系列演出,作為樂團二〇一九年樂季的壓軸製作。
-
動見体《戰+》運動劇場十周年 重磅回歸
今年適逢《戰》十周年,動見体特別推出《戰+》,邀請戲劇構作傅裕惠加入,以不同的眼光及觀點協助導演重新架構組織,並邀集曾經參與演出的五位演員與三位新成員,以時光底蘊淬鍊出全新片段。
-
國光劇團清宮大戲《夢紅樓.乾隆與和珅》 中研院院士王德威重磅推介
國光劇團本週末推出清宮大戲《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從文學經典《紅樓夢》切入大清帝國由盛轉衰的歷史轉折,讓紅樓夢中人點出「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之理,貫串全戲。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童話美麗,是因為現實太醜
「我要變成童話裡,你愛的那個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你要相信,相信我們會像童話故事裡,幸福和快樂是結局」雖然光良唱出來的〈童話〉是那麼美麗與夢幻,但在現實世界裡,若是你仔細閱讀童話的情節,再深究其涵義與起源,就會發現,原來我們兒時所讀的童話或是神話,許多是反映現實中的晦暗與荒誕。世間的殘酷,往往被包裹在甜蜜的故事裡,被溫暖的笑容給模糊了焦點。但,這也正是童話的神奇功效之處,如同「心靈疫苗」一樣,它在閱讀者長大成人、體會人生況味之前,先打了預防針,以免到時受傷太深。 「神話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社會問題存在。」如同我們所專訪的編舞家基根-多藍所說,在他這次為兩廳院2020TIFA所帶來的作品《癲鵝湖》中,就是以《天鵝湖》這個取材自民間傳說的童話故事,揉合了愛爾蘭《李爾王的孩子們》的神話傳說,並從當地從真實的社會案件出發,撕下了童話溫柔的面具。在這齣舞作中,你看不到童話故事的虛幻愛情,而是編舞家將糖衣剝除後,所留下原著中最深層的關於權力的思考與探問。當牧師成為加害者而非救贖;天鵝不是公主而是性侵受害者;王子也非王子,卻是被社會遺落的邊緣人沒有美麗的芭蕾伶娜、沒有優雅的柴科夫斯基音樂,有的是對愛爾蘭當代社會的反思、前基督教時期殘酷的傳說、對宗教虛偽的嚴厲批判。若是你抱著對傳統芭蕾舞劇《天鵝湖》的憧憬坐在觀眾席,那《癲鵝湖》舞台上所發生的一切,將會令你目瞪口呆。 如同之前本刊報導所述,這齣受英國國家舞蹈獎肯定、在全球榮獲好評的《癲鵝湖》並不美,相反的,它不願媚俗,對現實不加修飾的描述,令人數度不忍直視。也因如此,我們特別在本月份焦點專題中,探尋了近年來以童話為題材,並藉舞台轉譯到當代現實世界中的「說故事的人」愛爾蘭編舞家麥可.基根-多藍、菲律賓編舞家伊薩.江森、香港導演林奕華與台灣三缺一劇團,一同返回古老童話、神話、傳說中的意識底層,看他們如何在虛構的劇場中,透析當代生活所遭遇的現實,從而翻轉成「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童話」。 當然,如同往年的十二月號,本刊都會精心企畫,為讀者帶來當年度的「表演藝術回顧/現象觀察.趨勢探索」,以及編輯部所選出來的「年度人物PAR People of the year」,在
-
平心而論
道不盡一切的淚水
舞者們在接近演出、緊鑼密鼓排練期間,還要分神配合學校各種「奇怪」的時間出動,有時在早上七點就得開始暖身,有時是一天連跑三場,甚至不時還須兵分二路或三路,才能因應學校們都想要的「好時間」。而講座通常不可能「一套走天涯」,舞者還得依講座時間長短及人員組合準備不同素材與內容,種種「壓力」終於逼得讓他們有一天問起:「這樣跑,到底有沒有效果啊?」
-
音樂飛行
做「白工」?
藝術行政源於受到藝術感召,「魅力領導者」是團隊的靈魂,行政就是這佈道團的工作人員,然而大多數藝術家們稱說這是「術業有專攻」,該交給其他人做好專心創作,然而就像是巴蘭欽找接班人時問Peter Martins的:「你想做這一切嗎?」「從編舞、排練、監督製作、管理營運、行銷包裝、基金募款?」Peter Martins說:「OK」,巴蘭欽說:「Good」,然後兩個人喝起咖啡聊天你說呢?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春播,還是秋收?
「人」,從神權到人權,已走到另一種「神(科技與經濟)」到人(去除被附加的括號)的奮鬥進程。在這進程中,應該被去除括號的,回復自由身,生命力,啟蒙意義的,和藝術一般,追求開放多於封閉,問號多於答案,付出多於回報,先往內,再往外的追尋,叫教育。
-
演出製作事二三
僕人式領導的詮釋
僕人領導又稱「服務領導」,服務在於領導者以「先付出」為出發,他╱她最重視是共同工作的人。在位的權威還是重要的,但不相等於權力。她╱他不掩飾地、自知也公認所有的事情都是透過他人╱大家完成的,也將由大家延續未來,而後得以產出欣欣向榮。
-
紐約
同志戲劇新一章 《繼承》用力向前人致敬
在《平常心》、《美國天使》等同志戲劇經典之後,能反映當前同志生態又有歷史眼光的新作何在?來自倫敦的《繼承》近期在紐約演出,七小時長度儼然史詩級作品,內容包括愛滋、川普、婚姻平權、Black Lives Matter、房地產仕紳化、火島派對等,相當切合時代脈搏,劇作家羅培茲在劇中「用力」對前代同志致敬,只可惜內裡卻膚淺浮誇,雖觸及各樣話題,卻沒有一個談得深。
-
柏林
NO LIMITS藝術節 與目標群眾真正「在一起」
柏林NO LIMITS藝術節是德國最重要也是規模最大的身心障礙表演藝術家演出平台,自二○一五年起改為兩年一次,今年邁入第九屆,並首次邀請維也納編舞家圖里斯基為共同策展人,「舞蹈」與「身體」便順勢成為了本次策展論述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邀演作品的所有編創者也皆為身心障礙者,這意味著,身心障礙者是自己的主體,他們決定表演者在舞台上被呈現的樣貌。
-
倫敦
劇院天花板坍塌意外 《推銷員之死》演示應變與互助
首演於楊維克劇院、頗受歡迎的《推銷員之死》於十月底轉戰倫敦西區皮卡迪里劇院演出,卻在十一月六日演出時發生劇院天花板的坍塌意外,觀眾受傷,後續演出也被迫暫停。但除了市議會與劇院業主積極調查原因,原首演場地楊維克劇院也出面支援,讓《推銷員之死》的簡易版在該劇院演出三場,對許多人來說,他們經歷了一場不僅特殊,同時也非常親密的觀戲經驗。
-
巴黎
巴黎秋季藝術節承先啟後 首邀台灣戲劇演出
向來著重於呈現文化多元性的「巴黎秋季藝術節」,今年從九月至十二月,邀請來自世界各地、多種不同形式的創作,讓劇場大師與新銳創作者匯聚一堂,展現當代表演的多樣繽紛。今年的「大師肖像」單元呈現已逝現代舞大師康寧漢與當代行為藝術先鋒拉.希波的經典,此外更首度邀請台灣劇場作品參演,王嘉明的《親愛的人生》跨越了文化和語言的隔閡,成功打入歐洲市場。
-
上海
沉浸式實景劇《大宋武俠城》 爆紅為哪般?
深秋至歲末正是觀光旅行和觀劇演出的黃金季節,為時一個月的上海國際藝術節紛呈中外名家名劇,更是熱鬧非凡。但無論是擁有豪華劇院和演藝市場的京滬院線,或其他一線城市的大小戲劇節,都被一齣名不見經傳的實景劇遮去了光芒,誰也沒有想到這帶著土味的演出,在各大媒體和社交平台的點閱率和話題熱度榜上高居顯赫位置,爆紅程度幾乎讓中國所有演出相形遜色。
-
香港
演藝學院學生罷演撐香港 曹誠淵另創新團尋中國認同
香港反送中抗議運動持續延燒,更因港警強行攻入校園的暴力行動,讓對峙局面益發升高,此時許多大學畢業典禮已經取消,而香港演藝學院的學生也紛紛以罷演、罷拍等行動,發出聲明表示即使「可能失去學位」亦要行動「迫使政府回應訴求」。但同時也見香港資深編舞家曹誠淵告別一手創辦的「城市當代舞蹈團」建立新團「風臨山海」,要求參與夥伴需認同中國,立場態度鮮明。
-
音樂
來自阿爾巴尼亞 如詩若夢的音樂饗宴
歌聲曾受到「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稱讚,並與之建立師生情誼的阿爾巴尼亞男高音塞米爾.皮爾古,將應國家兩廳院之邀,於歲末之際訪台,協同波蘭國家歌劇團音樂總監安德烈.尤克維契,與國家交響樂團聯手演出歌劇經典選粹、耶誕聖歌與膾炙人口的民謠,為台灣樂迷打造絕美動人的聽覺饗宴。
-
企畫特輯 Special
戲曲出走 女子經典回歸
二○二○年即將到來,由臺灣戲曲中心策畫的第三屆「臺灣戲曲藝術節」將於明年三月正式登場。自二○一八年起,臺灣戲曲中心每年都以不同的主題,邀請國內外優秀團隊和重量級國寶藝師共襄盛舉。二○二○台灣戲曲藝術節以「出走.女子圖鑑」為主題,演出聚焦「跨領域合作」及「女性意識探索」兩大特色,期望展現豐富多元的台灣當代戲曲樣貌。
-
藝號人物 People 戲曲、影視演員
呂雪鳳 克服人生 成為大王
三歲就登台,呂雪鳳是典型的戲班孩子,但演戲不是為了當神童,而是為了吃上一口戲班的大鍋飯。為了生存,為了替家裡還債,呂雪鳳練就一身金剛不壞、十項全能,流行歌曲、歌仔戲、南管、高甲戲、北管、京劇,甚至是在綜藝節目搞笑即興近年來更在影視大放異彩,二○一五年以《醉.生夢死》榮獲第十七屆台北電影獎及第五十二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今年再度以《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入圍二○一九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演活了各種深入人心的台灣媽媽。如果「大王」封號代表的是人與命運搏鬥的韌性,呂雪鳳,絕對就是一位「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