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北市交歡慶五十周年 展現亞洲本色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今年上半年樂季以「亞洲本色」為題,適逢五十周年團慶,以全球在地化經營理念設計節目,安排具亞洲背景且活躍於國際的指揮家、演奏家及作曲家齊聚於新樂季的舞台,共同營造精緻卓越、亞洲精煉的視聽饗宴。
-
第十七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舞蹈作品創新高
台灣當代藝術大獎「台新藝術獎」第十七屆入圍名單公布,由九位提名觀察人組成的評選團,從一百零四件被提名且同意參選作品中,遴選出十五組入圍作品,包含五組視覺藝術及十組表演藝術作品。
-
小偶戲院《雞蛋星球》 運用電影視角打造奇幻太空世界
被華盛頓郵報盛讚創新、古怪的小偶戲院《雞蛋星球》,以實況錄影搭配現場製造的Live sound和影像投影,讓大小朋友近距離觀賞到小小戲偶的演出,同時又能感受到太空電影般的震撼場面效果。
-
白先勇經典崑曲新版系列 注入新意和當下思想
「白先勇經典崑曲新版系列」力邀文學家白先勇擔任總製作人,特邀崑曲名家岳美緹、黃小午、梁谷音、華文漪擔任藝術指導,帶領蘇州崑劇院主要演員俞玖林、唐榮、呂佳等,將《白羅衫》《潘金蓮》《玉簪記》搬上舞台。
-
第十一屆草草戲劇節「跑!」 三月登場
2019草草戲劇節即將在三月一至三日、九至十日於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全園區再次盛大展開。本屆草草戲劇節在廣邀更多國際藝術家及工作人員加入的同時,將以充滿動能的「跑」的姿態迎向下一個十年。
-
呂紹嘉X NSO X 林懷民 夢幻組合復刻《托斯卡》
國家交響樂團將於二月廿二至廿四日再現浦契尼巔峰之作《托斯卡》,由呂紹嘉領軍NSO與林懷民攜手復刻二二年製作,於2019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再創年度歌劇強檔。
-
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製作《當迷霧漸散》 詠嘆霧峰林家史詩新篇章
臺灣戲曲藝術節今年邁入第二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委託一心戲劇團製作旗艦節目《當迷霧漸散》,將於三月廿八日至卅一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連演四場,透過盛大演出揭開藝術節輝煌序幕。
-
黃翊工作室+《長路》 國家戲劇院世界首演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同製作計畫」首屆共製作品黃翊工作室+《長路》,本週末即將於台北國家戲劇院世界首演,由國際矚目的青年編舞家黃翊創作,以旋轉舞台及懸吊系統描繪人生歷經的心境路程。
-
日本暖男52PRO! 《阿波之音》展現日本傳統藝術光采
活躍於日本小劇場的日本暖男團體「52PRO!」劇團二度來台,攜手台灣「躍演」劇團及華山烏梅劇院,共同推出作品《阿波之音》,打破語言隔閡,透過琴聲及肢體藝術的對話交錯,交織出關於情義的動人篇章。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場館前進日本橫濱TPAM 放射台灣表演藝術動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轄下台北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及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首度攜手前往2019日本橫濱國際舞台藝術交流會,共同建立國際交流場合,吸引國際目光聚焦台灣。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讓我們一起,共同創造
讓我們一起,共同面對、共同經驗、共同創造,屬於我們的未來!這聽來雖然像是過於美好的口號,但在這個什麼都能「共享」的社會裡,確實也因此開創了過去從未能想像的世界。在當代藝術領域裡,藝術家們也不再是一座孤島、埋頭創作就好,反而得以藉由製作方、場館端,乃至於廣大觀眾社群的共同參與,取得更多資源與協助。在本期的特別企畫「當代藝術共享學」中,我們試圖從「空間、經驗、資源」等三個面向,探究在全球各地與台灣的藝術現場,有哪些「共」的合作樣態和策略規劃,正在你、我身邊、周遭發生,而那又將如何改變藝術創作的全貌與型態。 繼二○○二年之後,林懷民今年再度受NSO之邀,執導歌劇音樂會《托斯卡》。繼林懷民宣布卸下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一職後,去年年末,NSO音樂總監呂紹嘉也公告將在明年任期屆滿離任。藉由此次的合作機會,本刊也邀請兩位國家級總監對談,聊他們對於作品的思辨,聊演出中、創作時的心境,當然,也可以聊聊退任後的規劃、未來的藝術之道。 同時,我們也拜訪第二屆「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製作《當迷霧漸散》的讀劇與排練現場,在一心戲劇團製作邀請之下,齊聚國寶級歌仔戲演員許秀年、金枝演社藝術總監王榮裕、京劇小天后黃宇琳,詮釋霧峰林家的三代故事,除了「一心」當家小生孫詩詠、孫詩珮,更邀請去年榮獲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的古翊汎、國光劇團知名老生鄒慈愛、音樂劇演員葉文豪跨刀參與,串起那段有關於台語電影、歌仔戲電影的風華年代。由施如芳編寫的劇本、在李小平導演手中,幻化為一台叩問歷史也反思自身的大戲,兼富深意與詩意,待得觀眾一一感受體會「這塊土地和我的關係」。 在國家兩廳院與英國文化協會、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舉辦的「老派聚場」樂齡表演經驗分享會上,有經驗的交換、現況的討論、世代的對話,也讓我們遇見了曾在兩廳院樂齡計畫製作《該我上場!》裡參與演出的演員們,一起聊聊關於自己在課程學習與參演歷練中的所得與所思。當高齡已是現實、衰老不能避免,如何勇敢挑戰未知、追尋夢想、表達自己,繼續發散熱力,在劇場裡,啟動全新老派人生。
-
平心而論
弦外之音
每年的城市文化會議都是由各城市依主題報告近況與發展,大家除了要提供最新的資料外,也難免會各有心機地運用在地特色來「宣揚國威」,短兵相交的較勁有時不知不覺會讓彼此的關係有些緊張,但南方大師總能以一個漂亮的總結將會議重新定調。他「要緊張,又不要太緊張」的態度,多年來成為會議的核心精神,讓大家在面對新議題及挑戰時找到動力及方法,也能夠體認「掌握」會議的結論是在開幕的「面子」後,更重要的「裡子」。
-
音樂飛行
從韓國看台灣 音樂劇的愛與嘆息
K-POP其實又有多少韓國成分?只是唱歌跳舞的剛好都以韓國人或東方面孔為主,歌曲是從全球徵選來的,以強力訓練、訓練、製作與行銷,為韓國塗抹上時尚魅力。在去年公布的百大品牌中,韓國有三個品牌擠入,台灣沒有半個;把「內銷」概念轉成「外銷」,把「鄉土」變成藝術家的責任與使命,希望能代表台灣出國巡演,以達成藝術的「外交使命」,但這樣是不會有產業的!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情懷榨汁機,還是情感收割器?
情懷背後,是自己不需改變。唱一千首失戀歌,心也不是為了改變,只是要被安慰被認同。但情感背後,是下定改變的決心,並且身體力行,相信總有一首歌不是換了歌名不換精神,換了唱詞但不換心態。而唯有它才明白我所有的經歷,也唯有把它寫出來才能令人知道,我是怎樣一首歌。
-
演出製作事二三
找到熱情投入的事 充分做好就是成功
我可能沒有遠大的志願,但我知道我不要什麼。不是因為單單的不喜歡而不要,而是因為它不能讓我專注在自我的成長,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跟自己相處好的人,價值觀不被物慾而牽引,也就會做對的事,做對的選擇。
-
紐約
跨尺度笑話之後 單人喜劇演員還能「自新」?
建基於表演者生活的「單人喜劇」,難免有玩笑開過頭的時候,尤其這兩年反性騷議題備受關注,以往一些超越尺度的言論被挖出,也讓這些表演者的生涯生波,如被拔除奧斯卡主持棒的諧星凱文.哈特、被解除《星際異攻隊3》執導工作的詹姆斯.岡恩、諧星Louis C.K.等。台上的笑話或許有當下情境之必要,但表達「改過自新」的表演者,之後是否還能登台呢?
-
紐倫堡
「希特勒.權力.歌劇」特展 看納粹如何展現政治
二○一三年起,紐倫堡市立劇院便與拜魯特大學音樂劇場研究中心攜手執行名為「權力與娛樂的搬演一九二○至五○年間紐倫堡的政治宣傳與音樂劇場」研究計畫,並在計畫完成後以研討會和展覽的形式發表呈現。展覽以「希特勒.權力.歌劇」為名,在當年納粹黨代表大會會場旁的空間展出,透過歷史證物的比對、分析和排序,一個法西斯政權細緻地透過文化遂行領導統御的策略,得以在我們的眼前拆解。
-
倫敦
《舞台》評選戲劇界百大人物 建築師湯普金斯居冠
過去幾年負責一系列變革性劇院建設的劇場建築師史蒂夫.湯普金斯,今年獲選為英國表演藝術週報《舞台》「戲劇界最具影響力的百大人物」之榜首,去年湯普金斯完成了兩項重要的劇場重建工程:布里斯托老維克和倫敦巴特西藝術中心。對他來說,劇場建築不僅僅是為了表演藝術而建,它是人們如何建構公民社會的重要因素。
-
巴黎
剎那就是永恆 貝洛赫尼重探普魯斯特經典
未滿四十歲的貝洛赫尼是備受矚目的法國青年導演,熱愛搬演文學巨作的他,透過生動有趣的表演、節奏輕盈的音樂與視覺強烈的舞台美學,打破了經典給人沉悶、嚴肅的刻板印象。去年年底推出的《剎那》重探普魯斯特小說《追憶似水年華》,貝洛赫尼擷取三個主題:童年、哀悼與回憶的湧現。透過原著的詩意語言和演員的親身陳述,《剎那》勾勒出一個古今交融的曖昧時空。
-
北京
民間力量崛起 期待二○一九看到希望
雖然北京二○一八年演出市場官方數字仍然漂亮,但從藝術和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其實一八年是停滯,是低谷,甚至可說是乏善可陳。二○一九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可想見「紅色」主旋律當道,審批的鞭子和藝術基金的蘿蔔肯定會把創作引向此處,但民間的力量仍讓人看到希望,在劇場、現代舞等領域,藝術家的堅持讓人看到星星之火在未來點燃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