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背後,是自己不需改變。唱一千首失戀歌,心也不是為了改變,只是要被安慰被認同。但情感背後,是下定改變的決心,並且身體力行,相信總有一首歌不是換了歌名不換精神,換了唱詞但不換心態。而唯有它才明白我所有的經歷,也唯有把它寫出來才能令人知道,我是怎樣一首歌。
在劇場,或人生的舞台上,怎樣才能分清我們的感動,到底是情懷sentiment作祟,抑或,情感emotion受到衝擊,心生波動?
辨別其實不難,不用求教他人,只需撫心自問:在容易easy的,和複雜complex的情感經驗之間,我們會作出那種抉擇?如果複雜的情感被認為太難了解,而對它抗拒或放棄,是不是容易的經驗,便能成為替代品?
如同一齣人人都說看懂了的戲,和自己就是那齣戲,卻不肯定是不是人人都喜歡看,看得懂的差別?
情懷sentiment 是相互取暖。情感emotion是自我發現。一個現成,一個未知。前者好比暖水袋,它受歡迎,因為方便。後者靠內在所發出來的熾熱,那種溫度,是以一直燃燒的心來保持。
情懷成了侵蝕情感的糖
常有人把情懷宣揚成情感,但情感從不會永遠停留在過去式。因此把情感當情懷的人會一直怨懟:為什麼抱了一夜的暖水都涼了,為什麼沒有熱愛的人生總是停滯不前。
久而久之,情懷成了侵蝕情感的糖,情感又是挫折情懷的苦。
只因,那麼多人在情懷中嚐到甜蜜,其實是為了逃避現實的苦澀,那麼多人在現實中給人苦吃,其實是情懷預支了情感的先苦而後甘甜。
甘苦可以自知。只是,情懷,是柔光鏡,過濾了真實。情感,是顯微鏡,看清楚真實。兩者,都能說明一個人選擇如何看世界,看自己。
情懷,是照見不捨的自己的鏡。情感,是一次次走過與自己告別的門。
情懷背後,是自己不需改變。唱一千首失戀歌,心也不是為了改變,只是要被安慰被認同。但情感背後,是下定改變的決心,並且身體力行,相信總有一首歌不是換了歌名不換精神,換了唱詞但不換心態。而唯有它才明白我所有的經歷,也唯有把它寫出來才能令人知道,我是怎樣一首歌。
情懷使人臣服,情感令人創造。在現實生活中,情懷製造集體,如人人都是情場的敗陣者,既「不能輸」,也「不相信」。但情感使人解放,沒有成與敗,有的是青澀與成熟。
情懷是薄的,唯有當它長出厚度,情感才有望誕生。厚度來自對不足的自覺,而不是把自覺用在自我感覺良好上。自覺和自我感覺良好的分別,是後者終於取悅,前者始於懷疑。這時代情懷大行其道而情感讓人望而卻步,就是因更多人追求被看見和肯定,多於慶幸在個人的疑惑中脫離依賴,多於在習慣依賴的群體中建立自己。
情感在各種關頭不能懼怕自我辯證
身處人群,有人選擇情懷,有人選擇情感。就像,有人選擇泳池,有人選擇海洋。情懷通常掩蓋了人人的不同,因有著圍爐取暖的須求。情感卻必須以個人出發,因它在各種關頭不能懼怕自我辯證。
辯證的工程龐大,因為情感要經過理性過濾,理性也要經過情感洗禮。此中的相互成就,就像兩個人在同一條路上前行:為了未來的風景。
相反,把複雜的前因後果簡單化成一聲歎息,把簡單的前文後理複雜化成一堆姿態,構成情懷的力量:對過去的消費。
情懷備受擁抱,但無法填補內心的欠缺,無法逃避現實的失落。它的受歡迎,使我們只需想像而不用面對過去,但又不知未來可以怎樣預見。在這樣的輪迴裡,創造力不可能生存,情感只能乾涸,枯萎,腐朽。
時間在情懷裡失去生機,是令事情重複的咒語。明天竟是這麼近那麼遠。惆悵周而復始,哀傷去了又來。情感卻能在時間中孕育,因深厚而悠長,希望就在當下,今天就是將來,「愛一天如同愛了一百年」。
情懷愈熱,情感愈冷。情懷愈盛,情感愈稀。它們的對立,以及所造成的影響,反映在藝術,在政治,在你我。
文字|林奕華 戲劇創作始於1982年,除了舞台,也在其他領域追求啟發與被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