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戲劇新訊
《演吧!!流山兒☆十二夜》 熱力引爆的樂齡歌舞伎
與平均年齡六十二歲的日本樂齡劇團「樂塾」一同走過了廿個年頭,流山兒祥和劇場界眾公嬤們,決定在二○一八年再出發,改名「樂劇團」(シアターRAKU),以全新姿態、重新排練樂塾經典作品、源自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很久很久以前,雙胞胎兄妹雪之丞和雪姬,因船難漂流而離散,分別抵達了陌生的國度,妹妹女扮男裝,成為左大臣身旁的侍從「亂丸」,哥哥則被海盜相救;從此開始,各種一見鍾情、單戀暗戀、苦戀痴戀的場景漸漸浮現、終至狂喜,正因這對兄妹的到來,而吹皺了一池春水。 自○六年起,已有多種版本、亦曾遠赴加拿大藝穗節演出的樂塾《十二夜》,此次在春天藝術節的題名為《演吧!!流山兒☆十二夜》。前年在《女人的和平》裡,台北觀眾深刻感受了樂塾演員的超熟熱力和可愛魅力,以及流山兒祥緊湊豐富、流暢華麗且游刃有餘的編導安排。今年,樂劇團也將點燃高雄市立圖書館小劇場,以他們的演出宗旨「唱吧!跳吧!愛吧!」留下滿場的驚嘆號!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托馬.喬利《理查三世》
排練途中經過捷運站牆面,有著大大的橫福,上面的演員看起來相當畸形。畸形,那不是貶意,而是讓我更想去知道,為什麼是這樣的選擇? 宣傳文案上面是:魔鬼、小丑或狂人? 抱歉,我一看到這樣的宣傳就會覺得刺激,畢竟演員,骨子裡有一些不安於現狀的東西在騷動。 為此,我找了托馬.喬利的訪問,他提到演員必須對劇作瞭若指掌,不僅僅只有導演,對此我相當認同,解讀文本對於演員理解角色非常重要,同時也透過這樣的方式與劇作家靠近,進而去貼合導演形式下人物所具備的真實情感,這一直是我身為演員工作的方式。 編導演全才的托馬.喬利此次同時是導演也是演員,我想看,我也認為我必須要去看。相當期待他與其他演員一同解讀出來的《理查三世》。 文字|賴玟君 自由演員、娩娩工作室團長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NSO「法國與法國號」
偶爾會覺得季節感是件挺浪漫的事,你知道那不是跟風,甚至也可能並不是有意安排,只是時候到了,剛好就遇見適合的景色。 今年適逢德布西逝世百年,國家交響樂團(NSO)恰好安排了他的《海》,同場還有同為法國代表作曲家但管絃語法大相逕庭的拉威爾《華爾茲》,這組曲目NSO已有錄音問世,但現場色彩的層次當然值得親炙。 繼去年春天的巴伯羅柯(Radek Baborak)後,這個四月,法國號大師史帝芬.多爾的演奏當然也是值得一聽,他的音色像是太陽,一開口即讓人覺得整個音樂廳就這樣亮了起來,除了莫札特的《第三號法國號協奏曲》,多爾也將與NSO合作細川俊夫的《花開之時》,被管絃樂團形塑的池水輕托,以法國號化身蓮花,漸漸漾開,如果音樂會裡也有季節感,大概就是這麼回事吧。 文字|曾柏雄 藝術工作者
-
三谷幸喜《變身怪醫》 讓你一路笑到掛
「這一次的《變身怪醫》,我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就是如何逗觀眾發笑。」編導演全才的三谷幸喜作品《變身怪醫》本週來台演出,將用他特有的喜劇功力,征服台灣觀眾。
-
唐美雲歌仔戲團《月夜情愁》 重返台灣戲曲史黃金年代
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即將於三月廿九日至五月廿七日在臺灣戲曲中心盛大啟動,由旗艦製作《月夜情愁》打頭陣,並創下國內戲曲連續兩週推出八個場次演出紀錄,五千多張票券於首演前五天全數完售。
-
河床劇團《開房間計劃:腹語術》 打造奇幻劇場空間
河床劇團三月廿六日至四月一日將於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實驗展場展演《開房間計劃:腹語術》,讓戲劇施展魔法,賦予生活周遭無生命物件話語權,並針對單一觀眾量身打造表演實驗。
-
三個人《3 X 3計畫》異常返響 開創國樂當代新風貌
成團五年的「三個人」創作型室內樂團(3PEOPLEMUSIC),邀請作曲家邱浩源、李元貞及劉韋志為「三個人」量身打造全新作品,將於本週五帶來《3X3計畫》異常返響的驚人魅力。
-
莎妹劇團《親愛的人生》 每卅分鐘解開一個人生迷團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將推出全新作品《親愛的人生》,王嘉明導演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的文字筆法為靈感泉源,挑戰以短篇小說的敘事方式,在舞台上呈現四段演出。
-
國家兩廳院「阿特銀行 Arts Bank」正式上線 豐富藝趣人生
歷經兩年籌備整合,由文化部指導、國家兩廳院策畫主辦的文化科技紮根專案「阿特銀行Arts Bank」,三月正式與大眾見面。 為擴增藝文人口、落實藝文紮根及培養國人參與藝文習慣,以「Arts Bank」為名的阿特銀行,透過APP、悠遊卡╱一卡通的趣味科技儲幣,鼓勵小學生與大眾參與「美術」、「文創及藝文園區」、「表演藝術」、「歷史博物」及「藝文電影」等五類藝文館所活動,年度達成參與目標即可獲豐富獎勵機會。民眾每一次參與藝文活動,兩廳院同步做公益,眾人共同累積的藝文行動次數達一萬五千次,即啟動送藝文到偏鄉,邀請師資至藝文資源相對較薄弱的學校,有機會體驗量身訂做的藝文活動。 串連五大藝文領域 故宮、華山等館所皆可儲幣 「阿特銀行」計畫突破單一表演藝術領域,首度跨域藝文產業進行合作,透過串流擴增藝文客群,帶動多元藝文的刺激與交流,目前北北基共有卅三家藝文館所廣設儲幣站,民眾可在「阿特銀行」網站及APP平台瀏覽各館推薦的藝文活動資訊,規畫年度藝文旅程。 育成藝文種子 學生行動參與 為落實文化紮根,鼓勵小學生從小培養自發性參與藝文習慣,「阿特銀行」特別為沒有持行動裝置的民眾及學生,同步開發可兼具悠遊卡感應及APP掃描的儲幣軟體,民眾到儲幣館所可使用悠遊卡或一卡通輕鬆感應儲幣。此外,有多間藝文館所提供小學生免費參觀服務,讓孩子能輕鬆累積藝文參與軌跡,「阿特銀行」特別於APP規畫「親子展演」專區,將合作館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藝文訊息整合,成為另一個親子假日休閒互動的新平台。「阿特銀行」於籌備期更獲得七十所北北基國民小學支持,成為本計畫藝文推手之一,由學校師長協助第一手傳遞本案推動的參與資訊。「阿特銀行」網站也符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2.0」A+等級規範設計,提供更友善的無障礙使用經驗。 開戶三步驟 即刻享受藝文 為提升民眾加入藝文體驗的便利性,完成「阿特銀行」開戶只需三步驟:線上申請驗證完成。民眾下載手
-
北市國與全民大劇團共同打造全新歷史古裝中文音樂劇《賽貂蟬》
繼《情人哏裡出西施》國樂LIVE版後,臺北市立國樂團再度與全民大劇團聯手合作,推出第二齣歷史古裝中文音樂劇《賽貂蟬》,這也是北市國第卅一屆臺北市傳統藝術季中唯一一場國樂與戲劇的大型跨界合作。
-
草草戲劇節十周年《拾圓》 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
2018草草戲劇節將於本週末登場,主題《拾圓》除了呼應十年有成,也是回應草草戲劇節的初衷: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草草戲劇節現已發展為嘉義地區春天最熱鬧、最有活力的藝術節。
-
春季公演打頭陣 國光劇團傳統經典、新編戲、跨界製作、微劇場輪番登場
國光劇團今年獻演連檔好戲,包括傳統經典的春夏秋冬四季公演,第一波首先獻演「春季公演」,三月十六至十八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三場。
-
舞蹈空間與伊凡‧沛瑞茲共同淬煉擴大版BECOMING 滲入台灣味
舞蹈空間舞團與西班牙裔編舞家伊凡‧沛瑞茲攜手合作BECOMING,本週於實驗劇場演出台灣擴大版,從三名舞者增加為十二名,並滲入「台灣味」,讓大家看到台灣環境與人群的動能。
-
現代舞一點都不難 八位台灣編舞家教你如何近距離接觸舞蹈
深耕推廣現代舞多年的三十舞蹈劇場團長吳碧容,攜手台灣八位編舞家與華山1914文創園區合作,推出「相遇舞蹈節」,為期十四天,邀請觀眾一同體驗各具風格的舞蹈作品。
-
《唐吉軻德冒險故事—銀河天馬》四月重返國家戲劇院演出
紙風車劇團今年四月將帶著百萬名孩子的笑容及近七萬名贊助者的心意與能量重返國家戲劇院演出《唐吉軻德冒險故事銀河天馬》,讓所有觀眾身歷其境,為之驚豔。
-
女高音迪.妮絲「從莫札特到百老匯」 毫無保留展現最初的愛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十周年,特別邀請紅遍歐美的女高音丹妮艾拉.迪.妮絲與被華盛頓郵報盛讚「黃金般優美音色」的琉森節慶絃樂團連袂登台演出。
-
朱宗慶打擊樂團詼諧幽默的擊樂「告白」熱鬧開演
朱宗慶打擊樂團今年以「告白」為題,一次推出不同內容的兩套節目,「遇見五位作曲家的真實告白」特邀樂界五位中生代作曲家以「告白」為題委託創作;北中南三地則有集結打擊樂「非典型」曲目的另一種「告白」音樂會,邀請樂迷好友傾聽打擊樂的告白之聲。
-
河床劇團《當我踏上月球》 擁抱魔法奇蹟 踏上未知境地
如何離開地球表面,升騰空中?河床劇團全新製作《當我踏上月球》將帶領觀眾探索對奇蹟的渴求,勇敢踏出第一步,走在月亮之上。
-
睽違廿一年 碧娜‧鮑許《康乃馨》重現台灣舞台
一九九七年,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第一次訪台演出《康乃馨》,今年舞團第七次造訪台灣,將重現廿一年前感動無數人心的作品。
-
第十六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第十六屆「台新藝術獎」從二○一七年一百零一件被提名並同意參選作品中,合議選出十六組入圍作品,競逐「表演藝術獎」、「視覺藝術獎」及不分類的「年度大獎」三大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