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8
-
特別企畫 Feature 數位科技vs.舞蹈
科技流轉中 舞動繽紛革命
在十年前仍有很多愛舞蹈的人對科技的介入懷有很深的敵意,擔心科技的過分蓬勃會威脅到舞蹈原本的存在價值。隨著時間的過往這種疑慮似乎自然消失,因為我們已經發現原本身體力行的舞蹈行為是無可取代的藝術形式,同時那種標榜跨領域舞蹈與科技結合的作品,有時幾乎可以被當做是另一種新興的表演形式來對待。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練習與錯誤
四月二十四日下午在皇冠小劇場,剛從台大戲劇研究所畢業的王瑋廉花了十分鐘表演了一段他自創的「虛物練習」方法,他專注地與他想像的「物件」,在他所設定的「遊戲規則」下互動著,王瑋廉說:「我試圖在這裡開發出我自己的表演語彙。」 這是在國藝會第二屆青創會(由建弘文教基金會贊助支持的編導人才工作坊)的發表會上,我看不懂劇場中這位熱情的年青人正在拉鋸的「物件」是什麼,但給了他熱烈的掌聲,這樣的實驗恐怕要很久很久才會有結果。正如青創會的計畫主持人之一林懷民對這一群對表演懷抱興趣的青年人說:如果要做下去,請堅持。 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正在展出的「表演工作坊二十週年回顧展」,是一個因為堅持所以走了二十年的例子。展覽的第一天我去看了,那些泛黃的、有許多塗擦字跡、驚歎號與挫敗情緒的手稿令我感動。「練習」是表演創作中很重要的「研發」過程,過去在談表演時,我們似乎都忘了「研發」這一環。政府補助單位只在表演現場上做「驗收」,大部分的表演團體則永遠在追逐開演前的分秒,希望在分秒裡完成「完美」;表演和許多產業一樣是一個團隊的完成,除了藝術家的的天縱英才之外,這麼多年下來,我相信沒有救葯的反覆實驗與練習是有口碑的團隊共同的守則,而不是臨場上的妥協與更改。 錯誤是最好的指導教授。我們的劇場可能需要更多的實驗室概念來包容過程中的錯誤,以減少臨場上的摸索。如果我們驚歎DV8妙眩神奇的影像與人體,這一期的「兩廳院達人」林家文告訴我們,DV8黑盒子裡的秘密就是長達一年的研發。而其實在跨領域現象越來越主流的情況下,如果政府能協助工業設計、光電科技等與表演舞台的合作,也將使得舞台的研發有更多的可能性。 這一期我們介紹了來自香港的「胡恩威+林奕華」這個組合,從去年的舞台劇《半生緣》之後,「胡恩威+林奕華」成了兩岸三地最火紅的邀請組合,他們不僅創作產量驚人、效率驚人、創作關心的議題與體材兵分多路,娛樂性與批判性兼具,舞台元素新穎多元,一下子成了華人劇場裡被討論的現象。在我們訪問胡恩威與林奕華時,我問他們對於「效率」這件事的看法:他們通常只有二百四十萬至三百萬之間的製作費,平均一齣戲花三個星期排完,為什麼可以做到如此?「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且所有的人都準確到位。」做藝術,在執行上其實是很技術的,台灣是不是也做到了?
-
兩廳院達人
執著追求完美的DV8
老實說,如果我們今天把DV8的黑布全部掀起來,看到內部螢幕機器的排列組合時,可能覺得「啊!就這麼簡單!」,因為裡面到底有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高超複雜技術,其實不得而知。這次嶄新的經驗,我們學會如何去尊重一個創作人的研發過程及心血。
-
稿藝術LETTERS FROM AUDIENCE
英國DV8肢體劇場Just For Show
DV8就是「好看」! 當媒體開始集中火力報導DV8,你被煽動得以致於帶著問號想買張票去瞧瞧,但那昇起的欲望無法滿足,因為票,早就賣光了。(所以,加入兩廳院之友是有必要的) 文宣上寫著:「DV8絕對是不讓你好看的!」,我暗爽,慶幸這次舞台上沒有胖子、跛子,那些看了讓人不知如何反應的尷尬角色。 這是一場一開始就令人驚嘆、大呼不可思議的演出!最過癮的是影像的處理,太令人目眩神迷了!一開場的3D光影秀就動感十足、十分嗆辣,接下來,人物不斷穿梭在虛實之間,在景深裡ZOOM-IN ZOOM-OUT,又令人興奮!最讓人感觸深刻的是當動作靜止、燈光漸漸隱滅,鏡框式的舞台上,形成有如凝固凍結的記憶或是一張老照片的效果! Just for show是一個讓第一次接觸DV8的人會愛上DV8的演出!真的,DV8就是「好看」! 桃園市 林敏兒 房地產廣告從業人員 藝術與生活這麼近 演出前看了一些DV8的報導,並且看了公共電視轉播的他之前作品Enter Archilles、Strange Fish,原本以為自己會非常不喜歡他的作品,沒想到看完之後卻對藝術總監Lloyd Newson非常感興趣。 我並不是十分了解Just For Show,但整晚對這個作品還是看得目瞪口呆。多媒體技術運用得出神入化!一個完美的多媒體結合是需要多麼精準的設計與控制,而他們幾乎做得絲毫不差,讓舞者與多媒體共同在舞台上呈現。 看Just For Show讓我第一次感受到「舞蹈」、「生活」、「劇場」不是那麼遙遠,而是就這麼「簡單地呈現在我面前」,第一次我覺得藝術離我這麼近、這麼自然。所以這更激起我想看看Lloyd未來其他作品的念頭。是他變了?還是恰好這個作品比較輕鬆?其他尖銳的作品我是否依舊欣賞?有一天我一定要找出答案。<
-
舞蹈
看不清楚的一場秀
Just for Show大玩視覺障眼幻象,明白揭露現代人無時無刻都在以觀看行為試圖抓住及定義詮釋自我及他人的存在。然而相對於觀看行為及外表姿態的五花八門卻又如此不可依賴,編舞者安排大部分的動作在昏暗燈光中進行,刻意強調對外展示用的身體已經筋疲力竭,只剩下孤寂乾涸的心靈,這是「秀」不出來也無法看清楚的。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終於等到DV8
等了好多年,英國前衛舞蹈團體DV8終於來了,對台灣嗜舞的觀眾而言,DV8是等了很久的歐洲名牌。許多人就算沒看過現場,DV8許多驚世駭俗的的影像作品早已是藝術界傳閱的聖品。但怪的是,DV8不是討人喜愛的古典芭蕾,也不是精準俐落的現代舞,DV8的靈魂人物紐森從來沒打算讓觀眾好看─你看得越痛苦,這位藝術家越滿意。 他的上一支作品裡有八十歲的老人,有截肢的舞者,有一百四十公斤的胖子,這些是他眼中的完美肢體;這一回,台灣觀眾幸或不幸,新作Just for Show用的都是漂亮的舞者,搔首弄姿,因為「Just for Show」嘛,冠冕堂皇,但虛有其表。過去,紐森在作品裡掀起的議題,總有在傷口上灑鹽的效果,因為真/假、善/惡等的普世標準越來越模糊,讓這位總不喜現身在報章雜誌上的編舞家提出越來越多的疑問;我自己對DV8仰慕已久,兩度在英國排隊向隅,這次是不會再錯過了。 二○○五年三月,兩廳院以「舞蹈春天」系列端出三檔舞蹈節目,除了DV8之外,還有雲門的《紅樓夢》、實驗劇場四位青年編舞家的「新點子」舞展;在兩廳院之外,春天的台北表演裡,亦舞風陣陣,舞蹈空間舞團與國光劇團合作,充滿傳統與現代混融嘗試的《三探東風》、及以受矚目的旅美舞者許芳宜為號召,在四月底演出的雲門舞集2《預見‧愛情》。PAR在這一期裡詳盡介紹這幾檔舞蹈。 小劇場導演閻鴻亞去年十月走訪德國,一個月內走過五個城市、看了廿八齣作品,包括歌劇、戲劇、舞蹈,以及來自美國、比利時的客席演出,令他大呼收穫滿滿。鴻鴻特別挑出他這次看的九齣精采演出,圖文並茂,為本刊讀者紙上導覽當今德國劇場的璀璨丰采!
-
特別企畫 Feature
青春菸草叛逆的氣味—DV8
他總是穿著破破爛爛的牛仔褲 衣服上殘存著昨晚熬夜的菸草氣味 聞起來,有種青春暴戾的味道 熱愛非商業好萊塢的實驗電影 耳機那頭永遠是另類英國後搖滾 工作桌上不可或缺一杯苦澀重酸的黑咖啡 房間裡,栽植著他從荒漠旅行帶回來的仙人掌 他雖然縱慾感官,卻從不取悅靈魂 於是,我想起了DV8
-
常客推薦
DV8讓觀者的身體有「痛的知覺」
我第一次看到DV8是在大學時,曾經舉辦過一次暴力美學影展裡,而與會的蔣勳老師提供DV8的舞蹈影片《黑白人的死亡夢》Dead Dreams of Monochrome Men。在片段中我們看到了在黑白影片中,舞者使盡全力的想要攀上一座高牆,其實在看這些影片時,都讓我感覺渾身極度的不安和不耐煩,充分地讓觀者的身體有「痛的知覺」。 成立於一九八六年的DV8處於一個舞蹈語彙亟待曙光的年代,當日本舞踏、德國舞蹈劇場、或是美國的後現代舞呈現成熟的面貌時,DV8則開始往內在的自我意義探求,讓其發展在肢體的語彙上,所謂肢體劇場(Physical theatre)出現了。DV8建立在不滿足現有的舞蹈語彙,尋求對於自我本身有意義的身體語彙,透過劇場的演出或是舞蹈影片的呈現,而能與觀者產生強烈的連結。Just for Show是Lloyd Newson在幾年前復出作品《生活的代價》The Cost of Living之後即將發表的最新作品,能親身夠感受肢體劇場的強大能量,絕不能錯過。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正視生命的痛處
DV8肢體劇場不讓你「好看」
紐森的作品絕不是「好看」的作品,視覺上既不優美好看,也不容易舒服。觀賞DV8像是種心智挑戰,因為他容許觀者有參與思考的空間,而不是單向的「影像」投注。歷年來,許多藝評家抱怨他的作品不易觀賞,而紐森則視這種評語為「讚美」。
-
特別企畫 Feature
除了作品,你只需要看見他的後腦勺!
原籍澳洲的洛伊.紐森,一本真率坦蕩的個性,二十年來,他不讓媒體拍照,因為他覺得「媒體要我的照片是因為我的作品要發表,為什麼不用作品的照片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影舞者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配合DV8肢體劇場的來台演出,也安排了DV8精采的舞蹈影片欣賞專場,以讓觀眾透過DV8的另一種創作媒介來認識該團的豐富創意。本文原刊於本刊第六十三期一九九八年三月號,文中清楚介紹了DV8影像作品的主題與內涵,讀者可以在進場看電影之前,透過此文領略DV8的影像創作面貌。
-
柏林
首演多熱鬧,終場多歎息
今年的節目策畫,表面上好像熱鬧滾滾,又推出五花八門的奇思,想招徠新人類、夜貓族;但仔細分析,以此次首演節目超過百分之六十的情況看來,也就表示主辦單位在事先並沒有看過這些表演,當然無法控制演出水平,遑論某些表演和舞蹈根本扯不上邊,連德國媒體也大肆抨擊節目品質普遍低落,美國《舞蹈評論》雜誌,還以"Freak show"(畸形怪誕表演)痛批深夜系列節目!
-
新浪潮
性、危言、錄影帶
對於堅持舞蹈是甜美無害的高尙娛樂,必須表現眞、善、美的那些人,我只能說抱歉。我要的是事實,充滿挑戰,能讓人從位子上跳起來的事實。我對那些抽象虛無的觀念毫無興趣──洛伊.紐森
-
舞與影的對話
影舞者
說到英國的舞蹈影片 就不能不提DV8, DV8創作的影片 已成爲大學的硏究敎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