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大臣
-
焦點專題 Focus 演員
鍾瑶:落幕以後,也不必與他們分手
「我不是天生的演員。」鍾瑶說。 因電視劇《姊的時代》闖出名號,近年又因《人選之人》的亮眼表現備受討論,鍾瑶天生帶著一股與眾不同的氣場。不過,若要她來形容,鍾瑶認為戲劇,應是真實世界中的RPG,得選擇角色,穿戴裝備,等著看前方會遇到什麼大魔王。 因此,表演於她而言,與其說是「天命」,倒不如說是一場任務,「我身邊的確有這樣的朋友,很享受舞台,現場接到什麼指令就能夠馬上衝出去、很快就以角色的姿態活起來;但我看待表演的方式,比較像是一道關卡,我要一道道破關、完成任務。」 以這個邏輯來說,2023年她的第一齣劇場作品《叫我林彩香》,大概可說是截至目前為止最大的魔王關卡。 「這個角色真的很難,一口氣跨足親情、友情、愛情的詮釋,好像是我過去幾年之間作為演員的本領,全部都在這個舞台上等待被驗收。」 鍾瑶說,最艱困的挑戰還不只如此,她與過去影像表演的經驗融合說明:「我覺得在電視環境待久了,演員會敏感意識到機器的存在,而且,為了維持一整天的拍攝能量,今天鏡頭若聚焦在眼神,你就會懂得做足眼神的戲就好了,否則很難適應一整天快速節奏的表演形式。可是劇場無法如此,即便是在排練現場,也無法允許你有任何一個身體偷懶,觀眾的眼睛就是鏡頭,他們可以自由捕捉、聚焦任何畫面,因此這個時候,你連一根小拇指都不可以放鬆。」 鍾瑶說,站上了排練場,她必須像個小寶寶一樣,讓自己回到最初,如新生之姿於劇場內誕生。
-
新銳藝評 Review
人性的諷刺與控訴
《欽差大臣》是一個關於冒充身分、控訴人性的貪婪與腐敗的故事,取自於俄國作家果戈里 1836 年的經典諷刺劇作《欽差大臣》,Kidd Pivot現代舞團8位舞者,搭配專業演員錄製的台詞對白,再次重現這場揭露人性醜惡的官場風暴。 寓言、小說、散文、新詩不同的表演形式中,有人說話,有人聽到,有人讀見,在這個世界的角落裡,流動著上千萬種的表現手法,在這邁向跨領域的多元舞台上,真正能把一件事情說清楚講明白,實在不容易。 敘事方法重新拆解,找到新的觀看焦點 編舞家克莉絲朵.派特(Crystal Pite)與劇作家強納森.楊(Jonathon Young)重新拆解來自1836年的《欽差大臣》劇本,運用後設戲劇(metatheatre)的概念「關於戲劇中的戲劇」,利用第3人稱的戲劇創作探討戲劇本身的問題,或是於第2段文本裡,「角色一」(figure one)打破舞台與觀眾的第4面牆,在每一個指令中窺探人物的動作轉變,這同時也接引至角色存在的核心並影響畫面的重新建構。 當敘事方式重新解構後,便會引領觀者進入新的觀看視角,筆者難以置信在後設概念、戲中戲及文本台詞的搭配建構下,舞者如同演員,在一來一往的對話裡,能完全地「接住」每句台詞,完美運用肢體語言去進行對話,玩出語言在舞蹈中新的可能性,筆者曾觀賞編舞者派特過往的作品《各自表述》,在此作品裡各方面的加總精湛表現,讓劇作《欽差大臣》以新的生命體活於舞台上。 台詞與指令之間,燈光與舞蹈完美卡點結合 從開場第一幕明滅不定的燈光下,市長和秘書對話的情境畫面,延伸至一個又一個角色的加入,表演者以浮誇的表情張力和驚人對拍的台詞互動,身體語言在快速的燈光變化下,動作的卡點區分人物內心想法和真實世界的對比,舞者在日常動作下與舞蹈之間的轉換極其俐落乾淨,彷彿每一拍的動作細節都經過精心安排,才能在台詞與指令下做到別於舞蹈以外、更多象徵不同個性角色的表現空間。 第2段刪去台詞後,「角色一」(figure one)對白只剩動作指令的片段,舞者褪去了角色的建構,在沒有服裝下,純肢體成為大量語言之後(第1段)的調和劑:再一次重來的劇情、再一次的隊形步伐、以及再一次剖析的動作指令,
-
舞蹈 果戈里經典諷刺劇的當代舞蹈轉譯
克莉絲朵.派特《欽差大臣》 探問人性與制度
今年4月的奧利維耶獎(Laurence Olivier Awards)揭曉,加拿大編舞家克莉絲朵.派特(Crystal Pite)以作品《Light of Passage》再度入圍最佳舞蹈作品獎。《Light of Passage》是一支關於戰爭、關於難民、關於人類生存矛盾與人性的舞蹈作品,由2018年的短作品《Flight Pattern》衍生而來。然而,《Flight Pattern》已經擊敗其他佳作而獲得過當年的最佳舞蹈作品獎了,它的衍生作品還可以再得一次獎嗎?這個問題讓許多專家各執己見,但《Light of Passage》不僅肢體設計優秀、議題也切中當世,讓它入圍卻是毫無異議的。 值得一提的是,克莉絲朵.派特近10年內獲得3座最佳舞蹈作品獎及一座舞蹈特殊貢獻獎,是奧利維耶獎的舞蹈主體項目當中獲獎最多的藝術家。 派特所獲得的3座最佳舞蹈作品獎,分別是2017年的《愛與痛的練習曲》(Betroffenheit)、2018年的《Flight Pattern》及即將來台演出的《欽差大臣》(Revisor)。這3支作品當中,派特有兩支作品是和強納森.楊(Jonathon Young)合作,身兼劇作家、演員、導演的強納森.楊與派特都以加拿大溫哥華為創作據點,2013年,楊找上派特希望做一支關於創傷後情緒剝離的作品,他們做出了《愛與痛的練習曲》,將悲痛、創傷、成癮揉捻在一起,將文字和肢體打碎再重組,得出一支不再只是楊的個人經驗、而能在觀眾心底深處共振的佳作。
-
焦點專題 Focus 直接把毛線帶去排練場
音樂劇演員張芳瑜:我就是這麼容易著魔啊!
近年鬼事特多,疫情席捲百工,世界局勢動盪,卻不知是否與此稍有關聯,日本鬼怪漫畫討論度極高,在一年將盡之時,有3場展覽於台灣同時掀起:無論是跟著《鬼滅之刃》殺鬼,在仇恨的形體消逝以前、看見無論人鬼背後都有埋藏極深的故事;或者參與《咒術迴戰》的戰役,理解最軟弱之人有可能才是化解危機的關鍵;同時,鬼怪界也吹起老派風潮,引領我們進入《鬼太郎》,一睹可親可愛的妖將在台灣重啟話題。 不過,世間有形而下的鬼怪之狀,也有形而上的離奇「鬼事」任何工作都有可能發生瓶頸、煩惱、挫折與荒誕之事,且面臨的景況各有不同,本次我們邀請台灣的創作者一同「抓鬼」,探究不同藝術領域間的苦痛心酸,且好奇此些人是如何一一化解?
-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摩登啟動新的一年 年初 SARS肆虐,藝文界首當其衝、損失最慘重的「非常現代」音樂節又捲土重來了,在國內觀眾的殷切等待中,來自德國的摩登樂集將緊接在甜美的新年音樂之後,在台北演出一系列現代之音。這次的曲目沒有太多變動,但是場次減少了,如歐陸當今正紅的音樂劇《白紙黑字》場地從前次的新舞臺換成國家戲劇院,卻只上演一場。而這次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新增的部分,摩登樂集將帶來一整場搖滾怪傑法蘭克.薩帕的作品,或許可讓台灣的愛樂者更加深切體會,在音樂的國度裡,樂種的分界已經遠遠被排除在藝術的考量之外了。 二月兩廳院音樂節目銳減,但卻是「寥寥幾場」重量級演奏會:相當受台灣聽眾歡迎的俄國鋼琴家普雷特涅夫(M.Pletnev)這次帶來的獨奏會,單從曲目上來看,也許習慣內容「值回票價」的人會覺得太輕薄,但這也正是考驗演奏者誠意與琴藝的好機會。指揮家艾拉.列汶帶領NSO與貝洛夫(M.Broff)和魯迪(M.Rudy)兩位鋼琴家則洋洋灑灑開出一桌大菜:浦羅柯菲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與布拉姆斯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貝洛夫擅長浦羅柯菲夫的音樂,而從魯迪與羅斯托波維奇、史坦的鋼琴三重奏這個經典組合來看,他的布拉姆斯也很令人期待。 台灣愛樂者久違的鄭京和,這次經牛耳藝術公司力邀,將在林克昌的指揮下,與長榮交響樂團再度登上台北國家音樂廳。同樣屬於早慧的小提琴家,在婚姻與事業兩者之間,來自韓國家庭的鄭京和顯然與來自俄國的穆洛娃有著極大不同的選擇,婚後幾乎在國際舞台上消失的鄭京和,幾年前曾被樂評家譏諷琴藝已隨著走入家庭而燦爛不再,然而對於她的樂迷而言,再度聆聽舞台上的她已經與聆聽基頓.克萊曼一樣,意義已在演奏技巧之外了。只是,包括日前從下榻旅館鬧事鬧到兩廳院台前幕後的甘迺迪,牛耳不時端上這類「非凡意義」的菜色,饒富趣味之餘,似乎也是在低迷的藝術市場中持續往前奔馳的一種新法子?(林芳宜) 戲曲 提線偶戲,讓過年很有趣─泉州市木偶劇團訪台演出 新春期間能讓大人小孩盡興觀賞的演出不多,將於一月底訪台的泉州市木偶劇團,則會帶來兼具藝術性與娛樂性的各
-
十年演藝
十年一覺戲棚夢
不論從演出形式或劇本内涵精神來看,河洛歌仔戲的舞台演出並沒有脫離台灣歌仔戲歷史發展的背景機制,反映出台灣歌仔戲在實踐所謂「現代化」的過程中,尚未找到屬於現代的主體性定位;京劇化其實只是表面問題,河洛移植外來劇本作為歌仔戲内涵的情形,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課題。
-
戲曲
此《欽差》非彼《欽差》
「免吐!(唱)夏荷兩錢,冰糖三兩,味甘性平一帖你就好離離!(白)這款好東西你攏勿會曉試!」 改編,在藝術上要求的是表現手法的創新,思想上則強調進一步深化原著精神。河洛歌仔戲版的《欽差大臣》,從藝術手法而言,確實展現了其他國家其他劇種所沒有的特色。然而旣以生、旦行當來設定男女主角,可想而知發展出來的劇情必然相去原著十萬八千里,更遑論原著精神了。
-
戲劇
過於執著的《欽差大臣》
藝術學院這次《欽差大臣》的製作,雖然隱約抓住了果戈里的導向,卻無法大膽地往前,以致於整體看來原地不動,在中規中矩的氣氛下,浪費了與原著發生互動的機會。
-
即將上場
河洛歌子戲團新戲出擊《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改編自俄國文豪果戈禮的《巡按使》,並將純粹俄羅斯故事徹底本土化加工爲道地歌仔戲。果氏作品多寓沈痛於詼諧中,河洛維護原著寓言式深刻的社會喜劇精神,同時維持誇張式喩說諷勸的河洛一貫批判風格。 此劇描述嘉慶二十七年,台南一落魄書生被誤認爲欽差,闖下大禍,娶了美女遠走高飛的故事。 此劇由蔣建元導演,唐美雲等河洛原班人馬擔綱演出。
-
台前幕後
關於《欽差大臣》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即將推出俄國劇作家果戈禮的《欽差大臣》。這齣問世已經一百五十多年的喜劇,大膽諷刺了沙皇政權的腐敗。導演姚海星在這次製作當中,把舞台搬到了一個「不明確的時空」,希望在除去一些文化差異的薄紗之後,能讓觀衆享受到劇中諷刺性的立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