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臺北市立美術館

相關文章 6 篇
  • 電視裡重複播放關於各種物件使用上受挫的影片。
    演出評論 Review

    如何秤量悲劇?

    因為沒有禁止攝影及錄影,所以每當觀眾察覺即將有事發生,或是演員呈現很有意思的狀態時,觀眾們便會將其攝入手機中,或甚至立刻上傳至臉書分享,這些行為表述著我們分明是這場悲劇景觀的旁觀者,但同時我們或許又跟著呼過「沒有人是局外人」或「我們都是XXX」的口號。當我們身處這個有冷氣有聲光效果之地,而不是在人車喧擾的凱道部落時(或你可以代之以任何抗爭或災難現場),我們如何能不是旁觀者?

    文字|盧宏文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 《訪霧社》,1972-1973,北美館典藏。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攝影的價值,在於記錄

    台灣第一位以系列為主題的女性報導攝影家王信,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另一種目線」個展,集結一九七○年代以來最具代表性的十四個系列,包括「訪霧社」、「蘭嶼.再見」、「霧台、好茶、三地門、大社」等系列,多數與原住民有關。「對我而言,攝影的功用和價值是在它的記錄和報導性上。」王信堅持如是理念,為部落留下了變動時刻的重要見證。

    文字|吳垠慧
    第289期 / 2017年0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視窗 News

    「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 六團隊入選

    【台灣】 「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 六團隊入選 「文化部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在國內製作結合數位科技的表演藝術創新作品,今年補助結果於日前出爐,共有肢體音符舞團、安娜琪舞蹈劇場、黃翊工作室、種子舞團、薪傳歌仔戲劇團及虎劇團等6個團隊的提案計畫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750萬元。 其中,肢體音符舞團將創團十年的舞蹈作品精華匯集,結合多媒體動畫並運用穿戴式感測、AR擴增實境等技術,提出《月牙泉》創作計畫。安娜琪舞蹈劇場提出的是「安娜琪科技作品輕裝發展暨巴黎與莫斯科巡演計畫」,將再發展成輕便可適應國際巡演的作品。科技藝術家黃翊與日本藝術家黑川良一繼續合作發展《地平面以下》作品,運用虛實疊合投影、同步整合等系統,將進行荷蘭世界首演2年計畫。種子舞團年度創作《907公里數》以「思鄉」為主題,運用多媒體科技,作品蘊含屏東在地家鄉味。 而薪傳歌仔戲劇團則運用仿生機械、吊索軌道系統、舞台雨幕控制、快速變景機關遙控等電腦自動控制、全彩雷射立體成像與270∘環場投影科技,重新整編《俠女英雄傳》故事。虎劇團的《雨人共舞》創作計畫,將扯鈴與溜溜球表演結合光纖、感應器、程式控制燈光等科技技術,呈現多層次視覺效果。 四團隊獲選 代表台灣參與2016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 延續往年的外亞維儂藝術節參與計畫,文化部從41組報名團隊中,最後徵選出四組團隊:動見体劇團、飛人集社劇團、頑劇場、丞舞製作團隊,將於7月7日至30日藝術節期間,在亞維儂教皇宮旁的絲品劇院及亞維儂編舞發展中心進行演出。四組團隊演出的劇/舞碼分別為:動見体劇團的《自我否定最終回》,飛人集社劇團的《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頑劇場的《月亮媽媽》,及丞舞製作團隊已經在國際打響名號的作品《浮花》。 高雄市第五屆「台灣華文原創故事編劇駐市計畫」徵件 由高雄市文化局主辦、今年進入第五屆的「台灣華文原創

    文字|耿一偉、本刊編輯部
    第278期 / 2016年02月號
  • 蘇旺伸1998年《合群新村》。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動物的秀場 搬演台灣四十年

    筆下以貓狗隱喻人類,以鳥瞰視角呈現人間的蘇旺伸,近期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了「動物莊園:蘇旺伸四十年繪畫展」,匯集了一百餘件作品和手稿,展出一九七○年代末迄今各階段代表作,及五件與環境議題相關的新作。以「動物莊園」為名,除了反映蘇旺伸的題材特色,也讓人聯想到喬治.歐威爾的諷刺小說《動物農莊》,讓人循著作品的軌跡,也回顧了台灣數十年來的種種變化。

    文字|吳垠慧
    第277期 / 2016年01月號
  • 《水晶城市 002》
    ARTalks

    感性的末日:藝術作為事件

    加上了「聲明」的《水晶城市 002》已然成為一個新的創作,從原本巡迴各國的獲獎作品《水晶城市 002》與「水晶城市」系列中,裂解出一個新的感性形式,不僅只是水平與垂直的視點瞬間翻轉,更是「極簡現代」與「拼貼後現代」的瞬間翻轉,給出了從創作者、策展人、美術館館長到木作油漆勞動者都始料未及的新配置關係

    文字|張小虹、臺北市立美術館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 李明維與他的《補裳計畫》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當我們一同參與藝術

    旅美藝術家李明維的個展「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擅於從個人微小的生活經驗出發創作的他,展場平實一如日常家居,那「藝術」在哪裡?其實李明維是透過吃飯、睡覺、寫信、縫補等生活日常,結合當地文化與東方人的背景,擴展成互動性的空間裝置,邀請觀者參與,而這層「關係」,則讓人回省自身

    文字|吳垠慧
    第271期 / 2015年07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