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藝術家李明維的個展「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擅於從個人微小的生活經驗出發創作的他,展場平實一如日常家居,那「藝術」在哪裡?其實李明維是透過吃飯、睡覺、寫信、縫補等生活日常,結合當地文化與東方人的背景,擴展成互動性的空間裝置,邀請觀者參與,而這層「關係」,則讓人回省自身……
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
即日起~9/6 臺北市立美術館
INFO 02-25957656
走逛「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展場一圈,很多人可能覺得莫名,沒有畫作、沒有雕塑,只有牆上像五色音符的紡織線索、如日式書房的木作小亭和榻榻米餐桌等勉強像是空間裝置的物件,但這些也都不是外界熟悉的「視覺藝術」構成條件。那麼,李明維創造的「藝術」在哪裡?
創作,從生活出發
時間倒回一九九五年,李明維進行了廿四小時與一盆水仙為伴、為期百日的行為作品《水仙的一百天》,他以這件作品悼念過世的外祖母。從種下水仙球莖開始,歷經發芽、開花、凋萎到死亡這段生命週期,過程中他隨機記錄水仙形體的變化,文字印製在最後輸出的五張影像上。李明維提到,第七十九天水仙已凋零,但他不願讓它離開,廿一天後,他只能接受水仙已死,他將球莖清理乾淨、埋進土裡,「下一個季節到了,它會重生」。
《水仙的一百天》具備了李明維日後發展出「關係藝術」(Relational Art)的雛形:他從自身經驗出發,設計出一件「藝術作品」,藉由這件作品,開啟人與人、人與生命的思考管道,一九九七年的《晚餐計畫》即為代表,這件作品形成於李明維就讀耶魯大學研究所期間,有感於校園人際關係疏離,他張貼海報徵求陌生人一起共進晚餐,而後他將這段經驗轉化成創作。
一九九八年李明維獲邀在美國惠特尼美術館舉行個展時,《晚餐計畫》就以他與參與者在美術館一對一用餐的形式登場,過程均有影像記錄,最後連同餐桌陳設一併展出。
李明維擅於從個人微小的生活經驗出發,如吃飯、睡覺、寫信、縫補等,並結合當地文化與東方人的背景,擴展成互動性的空間裝置,如《織物的回憶》靈感來自幼稚園第一天上課,因穿著母親親手縫製的衣服,撫平了內心的不安。這件作品是利物浦雙年展委託創作,利物浦曾是活躍的紡織工業城,因此李明維公開徵件,邀請參與者提供一件與個人成長歷程或家庭經驗相關的手工織物,寫下織物背後的小故事,一同放在展場特製的木盒內,讓觀眾閱讀。
另一件《睡寢計畫》,挑戰兩個陌生人如何「共享」一天當中最私密、脆弱的睡覺時刻,人們如何建立信賴關係。參與者被要求攜帶一件自己床邊的私人物品,翌日該物件須留在展場的床頭櫃上,觀眾憑藉這些物件臆測兩人的互動過程。
近期《聲之綻》、《如實曲徑》由現場不定時演出的舞者及歌者,與觀者互動。歌者為觀眾獻唱一首舒伯特的歌曲當禮物,舞者在現場掃拂穀粒和種子,如大筆揮毫的竹掃把配合肢體律動,宛如修行,靈感來自緬甸旅行時,當地民眾進入寺廟前,須先脫鞋,而為了讓參訪者感受到清淨神聖的空間,寺廟志工得不斷掃拂。
開啟與他人間的另一種關係
李明維生於台中,現定居紐約,出身醫生世家,十來歲赴美,一路取得耶魯大學碩士學位,李明維擁有許多人夢想的外在條件,但他卻是不斷透過形制低調的創作,將觀者導回個人自身——面對愛與失落、遺憾、親密與生疏、病痛與生死。
及至當代,藝術帶來的體悟,已不再是透過肉眼所見的一幅畫、一件雕塑品滿足的視覺感動,李明維藉由規則的制定,反諸個人省思內在,希冀開啟與他人之間的另一種關係,一如《移動的花園》中,參與者可從展場中免費拿取一支花,在離開美術館後、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之前,將這支花送給一個有緣的陌生人,讓陌生人因這樣「施與受」的機緣相遇,是李明維認為藝術「最好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