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的話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關於經典
經典,何以為經典?從今日的眼光看來,一部作品的顛覆性與開創性,似乎是成就經典的必要條件之一。經典作品書寫世界的方式,彷彿前無古人,它們重新定義世界可以是什麼、應該是什麼,讓每個讀者、觀眾,對文學、對藝術、對劇場、對自己、對世界的看法,開始不由自主地質變。這樣激烈的革命家,例如,名列「最常被國外搬演的當代法國劇作家」的戈爾德思,其劇本揉合了古典文體與街頭黑話,藉由文字的張力與原創性,刻畫邊緣族群的卑微處境,直指現代社會的生存本質,強烈的批判與實驗精神,在八○年代劇壇掀起一股革命性的風暴。另一位「惡名昭彰」的法國抒情詩人波特萊爾,則是透過對性、死亡和慾望等黑暗意象的赤裸描寫,大膽挑戰世俗道德價值,作品出版時被視為淫猥禁書,卻也開啟了現代主義的大起義。 又如,二○○二年被瑞典的諾貝爾學會選為人類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作品,評論家稱為文學史上第一部現代小說的《唐吉軻德》,作者塞凡提斯表面上寫的是一部中古騎士文學,但實則藉由這位瘋狂虛妄的荒謬英雄,嘲弄騎士精神,宛如唐吉軻德面對風車的衝鋒陷陣般,對抗了西班牙長久以來的文學傳統。此外,被喻為「現代戲劇之父」的契訶夫,其劇作是寫實主義的「徹底實踐」,在乍看一個通俗劇的框架套式中,上演著無悲無喜,亦無高潮迭起的真實人生,可說顛覆了我們對戲劇「衝突」的定義。今年兩廳院的「國際劇場藝術節」,集結這四個經典的作家與文本,透過四個風格迥異的導演轉譯詮釋,讓當代的讀者和觀眾再次發現,經典的價值。 而身為中國繪畫史最重要的女畫家之一:潘玉良,她在藝壇上除了傳奇人生受到矚目外,其創作同樣具備突破與前衛的藝術特質。在那個民風保守的封建舊社會裡,裸體在中國畫作裡是一個絕少觸碰的主題,光是畫人體模特兒,都足以讓美術學校停課,然而潘玉良卻最早觸及女性的裸體畫。她的作品雖然在當年引起極大爭議,甚至被批評為輕薄、寡廉鮮恥;但她不惜與時代抗爭,為藝術犧牲與毫不妥協的性格,終讓她的繪畫大放異彩。潘玉良的故事曾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但這次卻是由國家交響樂團邀請作曲家錢南章和劇作家王安祈合作,將這個題材以中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上海世博的啟示
二○○八年的北京奧運正式宣告了中國的崛起,邁向開放改革的新中國展示了傲人的經濟實力。今年,中國再接再厲,五月一日登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將讓上海經由這個平台,躍升為國際重要城市之一。這場號稱史上規模最大,共有二百四十二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預計吸引七千萬人次參觀的國際盛會,不僅中國政府提撥四十二億美元經費,上海市更再投注了四百五十億美元提升大眾運輸和公共設施,讓地鐵長度倍增至四百二十公里以迎賓。 到底讓全世界注目的上海世博有多夯?根據統計,二千四百萬張門票預售目標在三月底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三,定價人民幣一百九十元的開幕日門票早已銷售一空,人民幣一百六十元的平日普通票在網路亦喊價到三倍。而台灣,也將在睽違四十年、自年參加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後,以「山水心燈」重回世博。國內各大旅行社紛紛推出旅遊套裝行程,台北上海直航的機票漲了八成依舊搶手,人人都不想錯過世博熱潮。然而,我們對這個從台北直飛,只需要兩個小時航程的上海,有多少認識?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一九三○年代的上海,由於英法租界湧入大批外僑,繁華的景象就如同電影鏡頭下十里洋場的國際化氛圍,專家形容上海是當時「最成功的中國現代化社區」。重商、開放的性格,也讓上海成為當時亞洲最繁榮的國際大都會。然而,上海的資本主義性格在一九四九年後被打壓,加上西方人的撤離,而漸趨沒落。直到一九八○年之後,中國重新打開大門,改革開放的腳步,上海才重新站起來。如今,上海的人口、人民平均GDP、經濟規模、對外貿易都是中國第一大,也是外資公認最愛、跨國企業總部最多的中國城市,更是台灣人聚集最多的海外城市。 對西方人而言,上海是一個瑰麗奇幻的東方之夢;對中國人而言,上海也代表著通往世界的大門。這回,上海似乎也想透過世博,重新創造它的歷史定位。它不再以樓高、房價高、奢華敗金定位自己;上海或中國清楚,要和世界級城市並駕齊驅,不只是努力建設硬體,更要成為有藝術與文化的都會,除了表象的耀眼,內在也得迅速累積文化的底蘊。因此,在一百八十四天中,將舉行兩萬場以上的知名表演團體的文藝活動。卅二個室內外演出場地,平均每天的場次將超過一百場,估計容納的觀看人數在二十萬以上,節目總數為八百○七個、總場次一萬七千二百八十八場。然而,這場用錢堆砌出來的大型活動(mega event),是否會流於觀光性質的展演?會是錦上添花?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劇場、文本、國界與燈
在台灣的劇場生態中,以寫劇本作為一項工作,投資報酬率極低;作為一項志業,又似乎完全看不到未來。劇本這個既冷門又邊緣的文類,少有人閱讀,其效果往往要到劇場演出才能被看見,自然很難被重視。然而,劇本之所以為劇場之本,在文學傳統和戲劇發展上,卻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不過國內戲劇教育對於西方劇作的理解和吸收,往往從希臘悲劇、莎劇、易卜生、契訶夫、到貝克特、品特,就停止了。甚至過去四、五十年來,整個西方劇壇有什麼劇作家,關注些什麼,台灣基本上是不了解、也不關心的。從八○年代開始,台灣劇場的演出要不是「棄絕文本」,專注導演美學的開發,要不就是集體即興的「共同創作」,或者編導合一的「原創文本」,少有跟世界劇作對話。 進入二十一世紀,當我們以為全世界已經拋棄文本了,卻發現國際劇壇仍有這麼多的劇作家,前仆後繼地投入劇本生產的行列,而且都這麼的生猛有趣,這麼的有創造力。如果說上個世紀末有一波重形式輕文本的潮流,新的世紀似乎有一股回歸文本的趨勢已經發酵;只是,我們也發現了劇作家、文本和導演之間的關係,正在產生空前的變革:劇作家以語言重返劇場,「新文本」不再主宰劇場的詮釋權,而是換一個角度,提供一個觀點、一個視野、一個場域,與導演共同激盪、創造出一種屬於這個時代的劇場性文本。在本期特別企畫中,我們從「新文本」的角度切入,從德國、法國、英國的劇作家所呈現的劇場觀與世界觀中,反思國內劇場的創作方向。 古典音樂是西方的產物,少有東方音樂家能在歐美樂壇大放異彩,更遑論是帶領一個交響樂團的領導人物──指揮。本期雜誌的封面故事聚焦即將率法國廣播交響樂團來台演出的亞裔指揮家──鄭明勳。自一九八○年代起,鄭明勳即以韓國人的身分,在歐美大型知名樂團擔任音樂總監暨指揮。在接受本刊專訪時,他說:他是一個「人」,然後是音樂家、然後才是韓國人,「音樂深入我心中,它是那麼巨大,大過任一國家。音樂含有強有力的力和美,超越任何國籍。」正所謂「藝術無國界」,鄭明勳就是最好的見證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傾聽生命之河
舞台像是一面鏡子,上演著真實的人生;河流是生命的倒影,映照著我們內心的風景。河流不僅是人類的母親,孕育世界的古老文明,也是流淌在心中、隨時汲取養分的活水泉源,更是多少藝術創作的靈感溯源,從涓涓細流、潺潺溪水到滔滔洪水,呢喃的小溪、沉靜的大河、湍急的瀑布,不同的河流面貌,匯流成舞台一幕幕生死離合的動人場景。 在雲門舞集編舞家林懷民的作品中,一直脫離不了「水」的主題:一九七八年,《薪傳》中胼手胝足的先民開拓印象,醞釀於新店溪畔;一九九四年,他赴佛陀悟道的印度菩提迦耶,在廟外的尼連禪河外靜思佛陀渡河決心,編出《流浪者之歌》;一九九八年的《水月》,舞台上鏡中倒影水光粼粼,舞者身影輕盈流動,交織「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的虛實之美。新作《聽河》,林懷民與河再續情緣,以河為題、以舞為言,這次他要透過「河流」傾訴些什麼?在本期「河的舞台.生命之書」特別企畫中,我們帶讀者與河相遇,潛入詩經與神話、歷史與文明、文學與音樂、宗教與心靈的深河,聆聽召喚,一探河流如何成為藝術家的創作繆思。同時,編舞家林懷民也接受本刊專訪,一談新店溪、恆河、尼連禪河、峇里島之河,他生命中四條重要的河流,如何相伴交織歲月中的種種故事。 女人似水,擁有千變萬化的模樣,舞台上的女人千嬌百媚,萬種風情,自是精采極了。然而過去,女人長期處於邊緣和弱勢,社會地位如此、文學藝術領域亦然。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一世時代,女人甚至不被允許上台,因此莎士比亞筆下的女角都由男性反串。十九世紀初,大部分的劇場工作都還是男性主導,女性主義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就曾在《自己的房間》一書中,以一個虛構的角色「莎士比亞的妹妹」,來闡述女性藝術家的困境與受到的壓抑。直到一九八四年,英國導演吉兒.格陵后發起「瑪大蓮娜計畫」,為的就是建立一個不依男性的思考系統,挖掘女性自覺,以女性為主體的國際藝術節。 作為一個全球最重要的女性創作者連線之一,這個命名來自聖經典故的瑪大蓮娜計畫,集結了五十多國的女性劇場工作者,讓女人以自己的方式為自己發聲。這回,瑪大蓮娜計畫首度與台北串連,三齣全由女人編導演的劇作,或挪借詩作、或取材小說、或改編經典,呈現當代女性對社會結構、對自我生命、對劇場美學的省思。本刊特別獨家專訪瑪大蓮娜計畫發起人吉兒.格陵后,以及三齣劇作的核心創作者,帶讀者了解這群二十一世界的瑪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傳唱的歷史,原音的故鄉
在台灣東部,有一個以卑南族人為主的南王部落,方圓僅五百公尺,人口不過一千五百人,但十年內卻出了九位金曲獎得主。從歌手陳建年在第十一屆金曲獎,率先拿下南王部落的第一座金曲獎座開始,包括早期的民歌之父胡德夫,還有紀曉君、高田、昊恩和家家及南王三姐妹,總共獲得九座金曲獎座。這個在台灣地圖上看不見的原民部落,為何能在台灣音樂版圖中強佔一席之地?根據部落族長陳冠年的說法,南王部落是「原音的故鄉」,大家都有一個「好嗓子」,除了與生俱來的歌唱細胞,更因為傳統祭典的從不間斷,如少年猴祭、婦女的除草祭,成年人的大獵祭、年祭和除喪祭,都必須吟唱古調和古詩,因此卑南族人從少年就開始唱歌和體驗音感、音律,音樂已經和南王部落結合一起,部落裡三分之二的族人都是歌手。 挖掘出這些「留在部落裡的美聲」的「角頭音樂」社長張四十三與製作人鄭捷任,在十年前製作紀曉君專輯時,對原住民音樂的美感相當感動,曾許下「總有一天,我們要把這個音樂帶到國家音樂廳」的心願。如今,經過十年的籌備,南王部落的傳奇即將拍攝成紀錄片,且登上國家音樂廳的殿堂。這齣連取名都很原住民口吻的《很久沒有敬我了你》音樂劇,由前NSO音樂總監簡文彬領軍,劇場導演黎煥雄、電影導演吳米森、編曲李欣芸和美術蕭青陽等共同製作,這個空前的超級夢幻團隊,要將他們對原民部落歌謠的感動,以戲劇、以影像、以音樂,傳達到更多人的心中。本刊【尋找.在南王部落】特別企畫,跟你來去「原音的故鄉」,揭開南王部落的神秘面紗,並紀錄這部音樂劇珍貴的創作過程,帶讀者一窺這個製作的台前幕後。 如同原住民音樂,布袋戲也是這塊土地獨特的傳統文化資產,曾被票選是最能代表台灣意象的第一名。出身雲林虎尾的「五洲園」布袋戲世家的黃強華與黃文擇兄弟,不僅以「霹靂布袋戲」打造華人布袋戲的第一品牌,更成功進軍國際市場。究竟,「霹靂王國」是如何運作的?他們又如何讓傳統布袋戲,變身文化創意產業的熱門商品?本月,霹靂布袋戲將與交響樂團合作,將霹靂系列精心雕琢的配樂以交響樂的磅礡氣勢呈現。藉此機會,本刊一探「霹靂」的基地,聽聽黃強華與黃文擇怎麼說。 二○○九年,是德國藝壇沉痛的一年,享譽全球的舞蹈家碧娜.鮑許的驟逝,讓全球舞迷深感遺憾,之後兩位重量級的戲劇大師尤根.勾許與彼得.查德克相繼辭世,更令人不勝唏噓。然而,正當大師們隕落之際,令人不可忽視的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變動中的十年
「史上最糟的十年」、「地獄十年」、「消失的十年」這是美國《時代》週刊對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二○○○年至二○○九年)的形容詞。就國際局勢而言,美國歷經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隨後發動兩場的反恐戰爭,令美國政府疲於應付;全球金融海嘯,具有一百五十年歷史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在二○○八年九月轟然倒下,打破了泡沫經濟,引發信貸危機。中國迅速崛起,從一個第三世界國家,搖身一變成為這個世界上第二重要的國家,政經版圖此消彼長、快速移動。就生態環境而言,大至溫室效應、地球暖化,小至足以殺死人的病毒,過去十年地球上發生了多起嚴重的自然災害,被奪去的性命不計其數,大自然正在對人類發出警訊。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台灣也正處於快速變動的年代。十年間,我們歷經了兩次政黨輪替,不僅在政治上標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展開,也是台灣民主化歷程的重要里程碑。在後資本主義時期,經濟型態的轉變,影響了台灣產業核心價值的思考,「文化經濟學」成為一門顯學,「文化創意產業」被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計畫之一。網路世代興起,大幅改變人們閱聽和溝通模式,也直接衝擊了媒體生態,平面媒體傳遞訊息的優勢不再,首當其衝就是報業面臨空前的生存危機。大環境的轉變,對國內表演藝術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在二○一○年的開頭,為讀者規劃了台灣表演藝術十年回顧,透過八個角度,一探走入二十一世紀的表演藝術生態和現象輪廓。此外,十年來台灣又發生了多少值得記上一筆的精采作品?從戲劇、舞蹈、音樂、戲曲四個領域,編輯部也歸納出台灣表演藝術創作的大趨勢,與讀者一同分享、探討。 迎接下一個十年,台灣表演藝術界的第一件盛事「二○一○年的兩廳院國際藝術節」,即將在春節後隆重登場,其中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為藝術節揭開序幕,由國際視覺劇場導演羅伯.威爾森與優人神鼓合作的全新作品《鄭和1433》。從前年台北藝術節的《加利哥的故事》,去年為魏海敏量身打造的《歐蘭朵》,羅伯.威爾森這回直接取材中國歷史題材,從鄭和下西洋的史跡,述說一個海上英雄的內在心靈航程。羅伯.威爾森的西方劇場語言,獨樹一格的視聽美學,如何與優人神鼓「道藝合一」的東方美學對話?在東方歌仔戲、擊鼓、西方爵士樂的交融下,羅伯.威爾森又將在這趟航行中,帶我們看見什麼樣的跨文化風景? 此外「新舞蹈運動」代表人物之一,法國知名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與自然對話
二○○四年,賣座的好萊塢災難電影《明天過後》,讓我們親眼目睹了因為全球暖化所導致北極冰山融化;二○○六年,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喚醒了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即將面臨摧毀的危機意識;今年六月上映的《盧貝松之搶救地球》更是以對比手法,記錄美麗地球之餘,突顯大河斷流、冰川融解、森林消失等駭人現狀。「全球暖化」、「溫室效應」只是電影中的虛擬情節,科學家口中的專有名詞,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根據全球大多數科學家的統計,人類只有十年的時間避免一場大浩劫,足以讓地球的氣候系統一片大亂,造成嚴重的氣候遽變,包括極端的氣候變化、水災、旱災、流行性傳染病大量散播以及致命熱浪。這不是災難片的末日場景,而是即將發生在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的事實。 環保問題可說是廿 一世紀全球都在關注的議題,這個全人類共同面臨的艱困挑戰,宛如一座超出想像的大山;而文化正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投注,不論是對自然界的對立所衝擊出的創造 力,或是與自然融合、謙卑學習的另一種面向,反映的都是人類精神文化的一種變化。以表演藝術的領域來說,近年來也掀起了一股回歸自然,探索人跟自然、生命 合而一的綠色風潮。究竟,表演藝術從創作手法、使用媒材到表現形式,如何呼應這個趨勢?明年即將登場的第二屆台灣國際藝術節,關注地球暖化、海洋污染等環保議題,邀請英國配樂家喬治.芬頓與NSO演出的「藍色星球」音樂會,西班牙索爾.比克舞團的戶外演出《火烤美人魚》,將提供國內創作者可以借鏡的經驗和思考。 在台北讀中文系,到巴黎學戲劇表演,在紐約外外百老匯當導演,後來旅居德國擔任駐歐特派員,永遠漂泊的「異鄉人」陳玉慧,以文字和我們所居住的這塊土地連結、對話。年輕時急於離開家與台灣,對任何事的好奇都遠勝對台灣的好奇,如今她卻以小說《海神家族》重返家鄉。全書透過一個台灣女子的尋根溯源,以複瓣的結構層層的揭露家族幽黯與祕密,各自獨立又緊密銜接,一波波推展出衝突、分裂、對抗,而至和解的家族、國族寓言。這部即將搬上國內舞台的史詩作品,也是睽違劇場十八年的陳玉慧,重返舞台之作。陳玉慧早年的作品,向來就以突破性的大膽美學令人驚豔,而長年駐居歐洲,讓勇於冒險的她創作視野更加開闊,錯過了二十年前她自編自導的《戲螞蟻》,這回《海神家族》搬上舞台,絕對值得期待。 百老匯的大型音樂劇《歌劇魅影》、《獅子王》、《吉屋出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與未來同步
法國的亞維儂藝術節,幾乎是每個表演藝術工作者一生必得去一趟的「朝聖」之旅。每年七月,城內外近百個你可以想到的表演場所,可能是宮殿、可能是修道院、可能是貴族宮邸的庭園、也可能是河畔、街道、學校操場的任一角落,上演著上百齣大小不一,形式各異的表演節目,生活在這裡,幾乎只要走出家門,出外曬曬太陽,就可以和藝術不期而遇;通宵達旦、舉城若狂的節慶氛圍,更著實令人欣羨。 然而攤開法國地圖,你會驚訝地發現,亞維儂雖然號稱法國中南部普羅旺斯省的第一大城,卻只是一個徒步走完一圈僅需一小時的彈丸之地。出了亞維儂城,便是野郊農地,和南邊的馬賽、尼斯,或者北邊的南特等其他城市相比,幾乎沒有其他競爭的優勢。但令人驚訝的是,六十三年來,每年夏天亞維儂藝術節依然吸引了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究竟這個老字號的藝術節擁有何種魅力,能夠與時俱進、歷久不衰?而亞維儂經驗又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創造表演藝術的未來趨勢,引領而非迎合觀眾品味的策略,不僅是亞維儂藝術節成功的祕訣,更是國際各大藝術節共同追求的策展理念。本刊從法國、英國、德國、美國等世界重要藝術節的觀察中,展望二○一○年即將登場的第二屆台灣國際藝術節,提供這個與世界同步創作,具備深厚潛力和旺盛企圖心的國際藝術節,一個值得借鏡的方向。在強調「跨界」、「跨國」、「跨文化」的策展理念,「自製」、「原創」節目的品牌精神下,明年台灣國際藝術節所帶來的一系列精采節目,本刊帶讀者搶先目睹「未來之眼」。 從過去中發現未來的潮流,從傳統中找到創新的可能,「南管女兒」王心心不斷跨越藝術形式與藩籬,打造「南管」的現在進行式,為傳統再造新生命,其成績有目共睹。這回,她要和林肯中心全本《牡丹亭》的最佳杜麗娘代言人、崑曲青年旦角錢翊同台,堪稱是傳統戲曲史上五百年來頭一回,兩種戲曲音樂破天荒融合。究竟,南管和崑曲要如何攜手彈同調?身為聯合國文化遺產的傳承人,王心心和錢翊如何定義「傳統」?兩位離開藝術原鄉的藝術家,又如何在他鄉吸取養分,滋養個人技藝發展?透過越洋對談,我們看見兩位女子要傳統在自己手上發光發亮,推動傳統大步向前行的堅毅步伐。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古文化 新創造
「十年磨一劍」之於無垢舞蹈劇場編舞家林麗珍來說,是最好的寫照。被歐洲藝術文化電視台ARTE喻為世界當代八大編舞家之一的林麗珍,一齣沉澱醞釀九年的全新舞作《觀》將於十二月底在兩廳院與觀眾見面。一九九五年成立的無垢舞蹈劇場,創團至今已經十餘年,雖然其間的作品雖只有《醮》與《花神祭》兩部,但卻都成績斐然、質地精湛,名列國際各大藝術節爭相邀演的台灣節目之中。他們不但曾多次赴法國演出,足跡更遠至西班牙、德國、奧地利、義大利、美國、墨西哥等地。而這部二○○九年的新作《觀》雖然尚未首演,但就已經接到許多國際藝術節的邀演,受到眾人的矚目。 為什麼一個在台灣的舞團能在國際間受到如此的重視呢?我想是和她浸淫創作的「儀式劇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很多民族的文化當中,祭典與舞蹈或是劇場一向都是有著很深的淵源,而環顧現代的表演藝術,許多創作者也將古老的儀式,當作汲取靈感的泉源,並將其轉化成為現代劇場的元素,而無垢舞蹈劇場的新作《觀》亦同。這部作品延續了林麗珍所專注的一貫風格,更加入了對地球環境、氣候變遷的關照,她以自身在舞蹈中多年的沉潛,以及浸潤常民文化的生命體驗,鎔鑄宗教儀式、集體記憶及神話寓言為一體。在靜、緩、沉、遠之間,企圖以她原創性的肢體語彙,完成創作生涯中天、地、人三部曲的最終章。所以本刊藉著這次機會,將與讀者一同追尋祭壇與舞台到底有何關係?探討台灣當代劇場儀式的救贖美學,與記錄、呈現編舞家林麗真漫長的創作歷程。 然而以前人藝術文化為師的方式,只有運用在舞台上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您可知道現在許多正夯的線上遊戲的配樂,本質還是古典音樂嗎?如今E世代的浪潮蔓延全球,許多年輕的網友們都是藉著網路與線上遊戲,認識了我們所不知道的古典音樂,「網路」似乎在世代交替之中,重新詮釋了古典樂,而且讓它以不一樣的方式再次回到舞台。當網友們聽到音樂時,他可能不知道那是貝多芬或是孟德爾頌,想到的卻是《太空戰士》或是《魔獸世界》。而在這各大交響樂團都焦慮著樂迷流失的同時,「電玩音樂會」似乎也成了一股銳不可擋的勢頭與救贖,最起碼這類演出的票房令眾人驚豔。回顧自二○○八年首度來台、二○○九的三次來台演出的VGL就可說是場場爆滿,近年來炒得沸沸揚揚的「宅經濟」,似乎也跨足到表演藝術的領域裡。到底「電玩音樂會」要怎麼玩?該怎麼聽?年輕的網友們又是怎麼想?就讓我們在本刊「電玩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重建之路不應漫長
八月份的風災造成了台灣南部五十年來未有的慘劇,連身為新聞工作者的我,都不忍再看每天輪番的災區報導及許多無謂的口水論戰。在嘆息之於不禁深思,是不是每次都要等到災禍降臨時,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才會驚覺到某些事情的可貴與重要,而在新聞事件過後,我們善於遺忘的個性又讓重建、監督、防災的腳步趨緩,導致悲劇一再重演,週而復始地耗損著這上天賜與我們的福爾摩沙。 就如同這次的災禍一樣,一年半前,雲門八里排練場無情的大火,也燒出了台灣表演藝術界所有人的痛。「場地」一直是各團難以解決的問題。如今事隔十九個月,在當時各界亦討論地沸沸湯湯的議題是否已經解決?還是碰到了瓶頸?當時無法用「現行法令」改變的狀況,至今是否已經修法?或是有一套新的法令來推動?或試行?在「採購法」、「促參法」等相關法令規範下「閒置空間再利用」是否真的能照顧到文化藝術長遠發展?商業價值的利益適用於文化創作的評斷?多如牛毛的行政法條、公務員動輒得咎的怕事心態這些似乎都在在地顯示執政者難以讓大象跳舞的主因。於是,本月編輯部製作了「為表演藝術找個家」專題,在其中除了探訪台灣的表演藝術團體場地現況,帶領讀者一覽政府關於表演藝術場次之相關法令與作法之外,也提供各國的案例,供大家參考。盼望無論是甚麼樣的災難發生後,重建的路都不應再漫長。 而「文化的保存」在這次風災重建中,亦成為重要的課題,如何讓原住民文化在受到最少影響的狀況下能持續的發展、茁壯,並進而與現代社會共存,也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所以本刊亦藉著一向深獲好評的兩廳院世界之窗系列節目上檔的前夕,規劃了「傳統再生.當代日本」特別企畫,希望藉著欣賞這個與我們無論是在地理位置、文化傳統、經貿往來等都與我們有著密不可分關係的鄰國,他們現在表演藝術的呈現,來探訪他們如何以傳統為基石,進而開出讓世界驚豔的花朵。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關於紀念
《PAR表演藝術》雜誌自創刊至今滿二百期了,對於一個雜誌社來說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也是值得紀念的一刊,但令人遺憾的是,在上個月三十日雜誌剛印好的時候,我們接到了惡耗,舞蹈大師碧娜.鮑許(Pina Bausch)走了,也因為如此,讓這個二百期的紀念,蒙上了另一層不同的意義,也多了無限地懷念與感傷。 碧娜.鮑許的大名第一次出現在本刊,是在創刊未滿週年的一九九三年九月號《表演藝術雜誌》的【環球舞台】單元,當時報導了這位德國編舞大師與她的烏帕塔舞團在巴黎的二月與六月的三檔演出,那年也正是烏帕塔舞團成立的二十周年。「她逮住你、她搗碎你、她向你挑釁、她激怒你、她使你著迷、她使你信服、她使你感動」該文的作者簡拙一開始就引述Grard Violette形容碧娜的這段話。是的,她的舞蹈就是這麼的有爆發力、這麼地令人震撼與著迷,無論是在十五年前,或是現在都一樣。雖然當時一般觀眾對她的認識不多,但其實她的舞與舞蹈劇場的編舞概念,早就深深地影響著台灣的舞蹈界甚至是劇場。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在那篇文末,作者大聲呼籲:「台灣應力邀這位將舞蹈、戲劇和歌劇結合得天衣無縫的現代舞巨擘,率領她的舞團來表演(香港於同年的五月已邀到她的舞團演出),好讓國內的廣大觀眾也能在寶島分享到這種畢生難得幾回有的、美妙無比的觀舞經驗。」最後,值得欣慰的是,碧娜.鮑許終於在一九九七第一次來台,帶來了舞作《康乃馨》,第二次來台則是十年之後的二○○七年,帶來的舞作是《熱情馬祖卡》。在這十年之間她的舞團還有來過一次,很可惜她無法親自前來,那是在二○○一年,上演的舞碼是《交際場》。也正因為如此,本刊與讀者才有機會親炙這位影響當代甚鉅的編舞大師的點滴與其舞作的奧義。 看著案頭敝刊兩年前出版的《碧娜.鮑許為世界起舞》的書封,她靦腆的微笑依舊,「看街上的行人,總比看一場舞蹈還重要」「我在乎的是人為何而動,而不是如何動」這兩句自我學生時代就咀嚼至今的箴言依舊,但本來期待她的三度訪台,這個願望已經成為「千金難買、永不可得的禮物」。其實在她前年第二次來台時,兩廳院曾力邀她三度訪台,並希望她將台北列為「城市系列」創作舞碼之一,令人惋惜的是,上帝畢竟沒有留給碧娜太多考慮的時間。雖然她創作直到她的最後一刻。 我想,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從異國情調到原鄉情懷
當耳邊響起比才的歌劇《卡門》時,大多數人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是熱情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舞,然而這樣一部以西班牙賽維亞為背景,描寫一位放蕩不羈、挑逗著觀眾感官情慾的吉普賽傳奇故事,和浪漫優雅的法國印象,雖有著天壤之別,但它卻是道道地地法國出品,甚至號稱是法國歌劇空前絕後之作。 《卡門》的誕生,和十九世紀末巴黎掀起的西班牙風潮密不可分。當時,法國藝文界、音樂家們對於探索不同地域文化的興趣高昂,巴黎世界博覽會上更掀起多元而廣泛的異國情調主義(Exoticism)。這股風潮所及,不僅讓法國音樂家醉心於西班牙風情,更成為這部正宗「法國歌劇」帶有濃郁異國風情的主要原因。《卡門》的音樂在法式抒情歌劇的規格下,比才還大膽地採用當時在巴黎相當盛行的哈巴奈拉舞曲為材料,讓它在「西班牙風格」的標籤後,成了一道由法籍主廚操刀的「創意西班牙料理」。也正因為如此,觀眾在聆賞《卡門》的歌劇時,聽到的我想不只是比才汲取多種音樂風格的才華洋溢,更是聽到了多元文化所激盪出來的無限想像。 相同地,台灣也是一個文化包容力相當強的島嶼,從原住民時期到荷蘭、明鄭、清領、日治到國民政府,歷經多元文化的薰陶與形塑,埋下了發芽的種子,其後在現代主義西方思潮的洗禮下,交相融合出一種以台灣為依據的獨特混血風格。而在此中最特別的,就是我們擁有極為豐富的原住民文化,各族群有各自的重要祭典及歌舞形式,並且他們大部分都還保有了藝術文化最初的原型,這也是讓人最感動的地方。學習與接觸原住民,除了表象的歌舞外,重要的是也要學習他們對歌舞的態度、身體力行的「傳承」方式。本期我們從編舞家劉鳳學的新作《雲豹之鄉》出發,帶讀者走一趟藝術創作的原鄉巡禮,看在全球化的浪潮衝擊下,台灣的原住民和藝術家如何保存屬於這個島嶼文化最珍貴的資產和寶藏。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創意的原點
一九八○年代,無疑是台灣文藝思潮發展最美的時刻。當時的社會,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處於一個劇烈變動的關鍵;大環境的變遷,自然也帶來思想的衝擊。那時候的文藝青年,還不知「劇場」為何物,大多立志要當電影導演,一心想著這輩子至少要拍一部電影。他們幾乎每天看電影,成群結黨地跑到西門町的試片室,看著安東尼奧尼、費里尼、雷奈、高達一些市面上看不見的「藝術電影」。後來這群人當中,有些人成了催生「台灣新電影」的核心人物,而另一些人則在偶然機遇下走入劇場,加入「蘭陵劇坊」,在西方當代戲劇的體系訓練下,徹底改革「話劇」的老舊觀念,開啟了台灣現代劇場運動。 現在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在那個年代做戲,是多麼「手工業」:因為沒錢做戲,廢棄桌椅當道具、戲服由演員自備、燈光從家裡扛麻將燈補充;因為沒有網路、連影印都不多,演出傳單得一張張用油墨印,演員排戲之餘還得四處散發、張貼自製海報;觀眾則是親朋好友「催票」而來,進了「劇場」看戲,也是摺疊鐵椅充當觀眾席。相較於今天的劇場,斥資不斐所堆砌的絢爛聲光,感官刺激多了,心靈共鳴卻少了;那個年代的戲,因為簡單,反而有動人的力量,因為什麼都沒有,反而激發出了驚人的「創造力」。因此,三十年後,再回望八○年代與「蘭陵」,不只是文藝青年的緬懷鄉愁,更讓我們檢視創意的原點,看見那個為熱情燃燒的時代所迸發的生命力。 同樣訴求回歸創作的初衷,今年邁入第十年的「新舞風」,藝術總監林懷民受訪時也說,「新舞風」規模不大,製作費也不驚人,但是以創意取勝,以腦汁取勝,「我希望來『新舞風』的藝術家與創作是小而美的,是仰仗頭腦的。」向來與歐美同步,為台灣舞蹈圈與世界接軌,即使拼著「有價無市」,也要發揮標竿功能的「新舞風」,十年來為國內觀眾創造多少驚嘆?從用極簡身體與美術對話的「永子與高麗」、鑽研科技與動作的英國當紅編舞家韋恩.麥奎格,到年僅十三歲的佛朗明哥天才舞星艾伊歐,強調「Young, New, Tomorrow」的「舞風十年」又將如何精采? 自一九八九年起,兩廳院一直就是樂壇明日之星最好的發聲舞台,每年舉辦的「樂壇新秀」系列甄選及音樂會,拔擢國內優秀年輕音樂家,提供其展現實力才華的機會。二十年來,「樂壇新秀」共舉辦二百三十九場音樂會,發掘出各音樂領域的優秀音樂家二百五十五名。如今活躍於音樂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再續崑曲夢
過去讀者所熟知的白先勇,是寫出《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台北人》、《寂寞十七歲》的小說散文家,然而經過二○○四年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後,他卻多了一個封號,讓古典戲曲復活的「現代製作人」,這頭銜甚至還比「作家」來得更為響亮。年過七十的他,耐力和活力驚人,青春版《牡丹亭》在台首演近五年,不但演遍兩岸三地和歐美達一百六十場左右;五年後,青春二部曲《玉簪記》也將於五月下旬來台公演,宣告記者會上,白先勇手中的花由牡丹變成了蓮花,喜孜孜說,牡丹已花開遍地,他的青春二部曲還要再接再厲,「不信青春喚不回」。 究竟崑曲有何魅力,讓白先勇自命為永遠的崑曲義工?白先勇說,他研究崑曲已經有二十多年之久,崑曲藝術也是其文學創作的養分,電影《遊園驚夢》即是根據其創作的小說為腳本。據他本人回憶,他與崑曲結緣很早,十歲的時候就隨家人去上海美琪大戲院聽梅蘭芳的《遊園驚夢》。「小時候並不懂戲,可是《遊園》的〈皂羅袍〉那一段婉麗嫵媚、一唱三歎的曲調,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中。很多年以後,就像唱碟般,時常在我的腦海中轉啊轉。好象是烙進去一般。」白先勇這樣形容。 「崑曲是最能表現中國傳統美學抒情、寫意、象徵、詩化的一種藝術,能夠把歌、舞、詩、戲糅合成那樣精緻優美的一種表演形式,在別的表演藝術裡,我還沒有看到過,像〈尋夢〉一折中的〈忒忒令〉,一把扇子就扇活了滿台的花花草草,這是象徵藝術最高的境界,也是崑曲最厲害的地方。」白先勇表示,二十世紀的中國人,心靈上總難免有一種文化的飄落感,因為我們的文化傳統在這個世紀被連根拔起,傷得不輕。崑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種戲劇藝術,曾經有過如此輝煌的歷史,我們實在應該愛惜它,保護它,使它的藝術生命延續下去,為下個世紀中華文化全面復興留一枚火種。 白先勇的崑曲夢,需要觀眾才得以成就圓滿,而年輕創作者的劇場夢,更需要觀眾的注目和支持。由誠品書店主辦多年的「誠品戲劇節」,在二○○七年轉型為「誠品春季舞台」,場地移師至可容納四百人的誠品信義店六樓展演廳,試圖提供給潛力劇場導演一個面對更大市場規模,兼具票房魅力又不失創作企圖的實驗場域。今年誠品春季舞台與「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合作,由曾獲台新藝術獎第六屆評審團特別獎的台灣中生代超夯的劇場導演王嘉明,以流行音樂才女陳綺貞的音樂為密碼,交織一部推理音樂劇場《膚色的時光》,將要連演十八場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不景氣,更要為自己打氣
去年開春,雲門舞集八里大排練場遭遇祝融,火災過後一周年,雲門在台北故事館舉辦特展「面對大海的進行式」,回望過去,記錄當下,也放眼未來。這一年多來,雲門重新出發,一團照常發表新作、進行海外公演行程,二團仍舊深入學校、偏遠地區、醫院,散播舞蹈的種子,其所展現的精神,正像三十多年一路走來的韌性。林懷民接受媒體採訪,談到不景氣說:「年代真的不好嗎?年代何時真的好過?台灣從未真正安穩過,永遠是在波動中找到平衡。」他強調,在困難中奮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不管在任何時刻大家都要保持樂觀。 大環境的不景氣,或許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它可能瞬間重挫你的生活基礎,影響你的生涯規劃,但也可以像林懷民提醒我們的,面對不景氣,更應思考生活的本質與意義、釐清價值,「這些年來我們喝慣了拿鐵、卡布奇諾、可樂,回過頭來喝白開水感到特別地好,現在的感覺就像喝白開水,當你只能喝白開水,就會感到它的美好。」因此,在全球的景氣寒冬裡,表演藝術界更應該為自己打氣,在不確定的年代裡,提供民眾安定身心靈的精神慰藉,讓危機成為我們的契機,讓藝術之於生命的價值重新被突顯、被認知。 或許你也曾聽林懷民說過這個故事,有一年雲門在莫斯科演出,戲院前面,他看到有個人拿著牌子,上面寫說:「我想看雲門,我沒有錢,請你幫助我。」俄國就是一個這樣寧願餓肚子也不能沒有藝術的國度;超過兩百五十年歷史,被譽為「世界最佳芭蕾舞團」的基洛夫芭蕾舞團,就是在這樣的國家中孕育而生。該舞團培養出了尼金斯基、帕芙洛娃、紐瑞耶夫、巴瑞辛尼可夫、瑪可洛娃等世界知名的芭蕾舞星,除了穩踞俄國芭蕾天團的寶座外,也成為古典芭蕾的代名詞。三度來台,該團排出的舞碼可說是經典中的經典,柴科夫斯基作曲與裴迪巴編舞的完美結晶全本芭蕾舞劇《睡美人》及《天鵝湖》,傳世傑作絕對值得您品味。 相對於西方的經典,《梁山伯與祝英台》絕對稱得上是東方的經典,這個可上推到一千七百多年前晉朝時代的愛情傳奇,與《白蛇傳》、《孟姜女》、《牛郎與織女》並稱中國四大傳說,以這個故事為本的表演藝術,從歌仔戲、越劇、川劇、粵劇、電影、舞台劇、音樂劇、電視劇到音樂、動畫、芭蕾舞、現代舞都可尋到蹤跡。本月因《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首演滿半世紀,北市國將推出一系列的「梁祝」音樂會,而果陀劇場也將推出全新《梁祝》黃梅調歌舞劇,「永遠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詩,它會回來
聽歌,是現代人正常的舉動。但是讀詩,現在卻成為一個普通上班族不太正常的表現之一。真的很奇怪,就是很難想像那個畫面,如果把在捷運裡每個掛著耳機的人,都置換成他們捧著詩集的樣子(也許真的會很奇怪吧)。但是詩與歌,本來應該是焦孟不離的,不是嗎? 前陣子我跟幾位同業說想出版一本翻譯詩集,霎時氣氛凝結,大家都不可置信地瞪著我,一陣尷尬、沉默,「其實它也是歌詞啦,也有同名的唱片發行和演唱會」我囁嚅著說。空氣似乎舒緩了點,我壯膽地說「那本詩集還有作者親自配圖,手繪的塗鴉」「字不多,那你就當一本繪本出好了,可能比較有市場」跑業務的朋友冷冷地啜了一口茶。「作者是誰啊?」「不要跟我說是一個老爺爺喔!」「他他算是前輩吧,也是老伯啦」「誰?」我的話無情地被打斷,只好輕聲地招供「Leonard Cohen,一位詩人、歌手、也是一個小說家」「啊?!」「那你怎麼不早說,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是啊!我就是他的FAN,他的歌」「那你一定要找張照堂、還有馬世芳、對了還有出過他小說的那個主編」是的,他就是Leonard Cohen,一首在眾人詠嘆下,緩緩低吟的傳奇。 為了要跟大家分享這個傳奇,我們不得不請你回過頭去(如果旁邊有草地,就坐下吧),翻開雜誌,讓故事從五○年代後期六○年代初的「垮世代」說起那是一群以憂鬱、頹廢之聲吟唱吶喊的青年,以軟性的脫序扭轉了社會脈動,造就了一個以詩為搖滾的年代 曾幾何時,詩不復存,音樂猶在?讀詩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然成為奢侈。難道是心境變了嗎?還是空氣污染?在名嘴們為了菸害防治法的合理與否和如何使用消費券的話題而高聲論戰的時候,我闔上稿子,關掉電視,繼續神往那個遠離的世代,失落與詩的世代,詩的末代 但是,我知道詩會回來的,就像柯恩筆下的《渴望之書》詩中最後所寫: 我知道她要來了 我知道她會看 那就是渴望 這就是書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大師的理性與感性
時間過的好快(這似乎是個很俗,但在年初寫東西時往往無法避免的開頭),二○○七年,羅伯.威爾森應兩廳院之邀,首度來台辦大師講演會,這是國家劇院舞台第一次破例當作「演講廳」之用,也足以證明這位「當代前衛劇場大師」的分量。轉眼間現在已經踏入了○九年,渾噩如我,汲汲營營的一下子就晃過了七百多天。而「大師」呢,他卻又要帶給我們震撼,即將帶我們喚醒東方的歐蘭朵。 猶記得○七年演講前,羅伯.威爾森下午在下榻的飯店開完記者會後,立刻馬不停蹄地進國家戲劇院看場地。雖然,只是一場長度近三小時的講演會,但他仍以一貫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如同是把這場講演會當成一個舞台演出來做。包括台上的座椅要離舞台前緣幾公分、投影片如何放、燈光如何打等等,威爾森都一絲不苟地要求。 如果你只見識過這個一輩子只穿黑色衣服的大師,在工作時嚴厲的尖銳眼神與不疾不徐的肢體動作,以及作品中演員緩慢低限如塑像的表演風格,永遠冷凜純淨彷彿潔癖般的舞台構圖,就以為他是個理性嚴肅、難以親近的人,那你可就猜錯了。私底下,威爾森可是個相當幽默感性的人,據去年夏天前往水磨坊參與駐村計畫的莎妹劇團成員說,他熱情好客,喜愛結交朋友,常常會有遠道而來的藝術家老友到訪;晨會時常分享令他感動的回憶往事,時而感傷、時而風趣;晚飯之後,威爾森更是喜歡留下來跟駐村的學員聊天,而學員結束長達五週的駐村要離開之際,通常會得到他一個異常溫暖的擁抱,就像是他與魏海敏在排《歐蘭朵》的時候,每天總是由一朵溫柔的玫瑰開始。 我想,也就是外在的理性與內在的感性,不斷地衝突、辯證,交織出威爾森那令人驚嘆的劇場美學。一如在他戲中,幾乎所有舞台視覺、燈光效果、表演元素都被精準地計算和設計,演員的每個姿態的角度、力道、質感、線條,都如同雕刻家經過精雕細琢出來,如機械品管般精準控制,然而弔詭的是,在理性統馭背後,為的卻是營造一個近乎夢般潛意識的感性世界。又如同,他經常讓演員在情緒強烈高亢時刻,利用身體與聲音相牴觸的技巧,製造矛盾、疏離感,稀釋掉演員的情緒濃度,透過對比和反差,卻意外達到一種高度的戲劇效果,這何嘗不是理性與感性拉扯所形成的張力。 自從兩年前那次演講之後,羅伯.威爾森就與台灣有著密切的互動,先是他邀請京劇界梅派傳人魏海敏擔任他首次與台灣跨國合作的女主角,歷經多次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喜劇,藝術的烏托邦
在里昂,這座位於法國中部,僅次於巴黎的法國第二大城市,有兩個常態性的大型藝術展演活動交替上演,分別是「當代藝術雙年展」(Biennales d'art contemporain)以及「舞蹈雙年展」(Biennale de la danse)。今年夏天登場的「里昂舞蹈節」,創始人暨藝術總監基.達梅說,他有個全新的嘗試,企圖讓舞蹈成為城市和街道陳設之一,希望大家透過舞蹈的熱情地來歡度這個節慶,交換肢體擺動的經驗。於是,想像一下,在舞蹈節展開的一個月期間,你只要步出家門,出外走走曬曬太陽,便可以和舞蹈不期而遇。這樣一種對舞蹈烏托邦式的想像,彷彿就在向我們宣告,舞蹈只是一種身體的經驗交流,每一個人不管高矮胖瘦,都該擁有跳舞的自由與權力;而藝術也不僅只存在殿堂,而是發生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屬於全民共享的嘉年華。 若說藝術的本質是嘉年華,那最能呼應這個說法的,莫過於「喜劇」的形式了吧!我們愛看喜劇,因為它使我們暫時擺脫現實的不痛快,透過笑聲盡情釋放身體裡的烏煙瘴氣;我們愛看喜劇,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壓力安全閥,讓我們嘻鬧嘲諷、胡搞瞎弄、百無禁忌而不受批判。莎士比亞,這位最懂觀眾心理學的劇作家,不僅四大悲劇古今不朽,寫起喜劇來更是一把罩。這個月,由英國知名莎劇導演迪克蘭.唐納倫帶著俄國劇團,上演全男班的莎氏招牌喜劇《第十二夜》,本刊特別企畫「莎翁喜劇學堂」,帶讀者登門入室,一窺莎士比亞如何透過性別、愛情、扮演,構築一場喜劇的嘉年華。 也算是和莎士比亞交情匪淺的當代傳奇劇場,這回不碰莎劇,而是將重新搬演十四年前,以戲曲形式顛覆改造希臘悲劇《米蒂亞》的《樓蘭女》。向來在美感洋溢的氣氛中揭露命運之恐怖的希臘悲劇,在京劇名角魏海敏以傳統戲曲做工為底蘊,展現動靜皆美的韻律節奏中,會呈現出什麼樣的新的戲劇語言和面貌?戲劇學者李立亨認為,原創或改編/經典或創新,是台灣「M型劇場」創作型態兩端;從《樓蘭女》這個經典作品的跨文化改編中,是否提醒了我們什麼值得注意的趨勢? 兩廳院旗鑑計畫《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即將於本月底在國家戲劇院隆重上演,為見證這個重量級製作的誕生,本刊延續上期的特別企畫,帶讀者搶先直擊排練現場,一窺製作台前幕後。此外,更延伸本劇的宗教意識,從近年相關題材的製作中,思索宗教意義與人類生命議題。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新經典的可能
一九一三年,俄國作曲家斯特拉溫斯基為芭蕾舞劇譜寫的《春之祭》在法國巴黎愛麗舍大劇院首演。這支在今日被譽為現代派經典,吹響現代音樂革命號角的作品,由於運用狂放大膽的節奏,生猛原始的不諧和音,瓦解了歐陸近三百年的調性音樂結構,讓二十世紀音樂走入無調的聲響,在當時演出引起了音樂史上空前的大動亂,向來優雅的法國佬喧嘩騷動,據說當年三十歲的斯特拉溫斯基跳窗落荒而逃,媒體譏諷為「春之大屠殺」(Le Massacre du Printemps)。 藝術創作,就是需要不斷地突破窠臼,不斷地往前走,不斷地向未來挑戰;今日的前衛,很有可能就是明日的經典,每個時代都應該創造出屬於那個時代的《春之祭》。雖然實驗並非每次都能成功,但如果不嘗試就永遠留在原點。作為國內表演藝術最重要的舞台,兩廳院走過二十年,除了見證台灣表演藝術發展上重要的時刻,為台灣表演藝術內涵,打下紮實基礎,也期待在未來能夠創造真正屬於台灣經典的誕生。今年啟航的兩廳院旗艦計畫,即在尋找新經典的可能。 《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將為兩廳院旗艦計畫揭開序幕。這齣堪稱「台灣第一部歌劇」的大型製作,從「原鄉」的文化元素與脈絡出發,透過當代的舞台思維美學,傳遞出豐富多元的台灣文化精髓、哲思、意象與靈魂,唱自己的歌、說自己的故事、寫自己的歷史。為記錄這則台灣新經典的誕生,由兩廳院的董事長暨本劇的製作人陳郁秀特別指導;作家、樂評人符立中協力,特為本刊企劃重量級專題,由《黑鬚馬偕》的創作、編寫及時代性為出發,進而探討縱橫近五十年來歌劇的生態發展與走向。 除了孕育經典,表演藝術舞台的傳承與累積,亦是刻不容緩。面對創作者的世代焦慮與斷層,兩廳院與國藝會共同策劃「新人新視野」系列,提供甫出校園的新銳創作者發聲舞台,十五齣涵蓋戲劇、舞蹈和跨領域的創意新作即將登場;由劇場工作者獨立發起的《漢字寓言:未來系青年觀點報告》,也不約而同號召創作力旺盛的潛力新秀集體展演,以社會觀察為主題切入創作,回應與探索當今台灣社會與文化各面向。這一個世代的年輕人,他們如何看待劇場?透過劇場說什麼?又如何說?將會是一個值得趨勢觀察的話題。 本期另一位封面人物是香港中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閻惠昌,這位被稱為「黃土地的傳奇與典範」的音樂家,歷經土洋音樂洗禮,藝術成就橫跨指揮與作曲。睽違台灣將近十年,即將來台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人生的風吹落花,也吹白了頭
年初的一場大火,燒毀雲門在八里十五年歷史的排練場,浴火後編舞家林懷民帶著雲門再度出發,新作《花語》在暫時落腳的排練場「台灣人權景美園區」排練,巴赫無伴奏大提琴快板樂章中,數萬片花瓣灑落飄飛,舞者旋轉、跳躍、延展,展現春日與花共舞的燦爛朝氣。昔日的政治犯受難地,今日卻見落英繽紛,林懷民演繹「開到荼蘼」的青春,但現「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繁華落盡景象。林懷民受訪時說,人生的風景不見得都是美麗的,《花語》不只有漂亮的花瓣,還有擾人的風扇聲,這風是人生的風,不知不覺吹白了頭。 這不禁讓人想起,舞台這門瞬間即逝的藝術,不也正如鏡花水月,台前的光鮮亮麗,正映照著幕後現實人生的無常,與對生存極微小、卑微、卻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當年軍政府執政的年代下,龍應台說:「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開店舖的人天亮時打開大門,不會想到是否有政府軍或叛軍或走投無路的飢餓難民來搶劫。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護在胸前,時時刻刻戒備。睡在屋裡的人可以酣睡,不必擔心自己一醒來發現屋子已經被強制拆除,家具像破爛一樣丟在街上。」而如今民主當頭的年代裡,每一位從事表演工作的人是否可以如此奢求,幸福就是,舞台上的表演者,不必擔心謝幕之後恍然發現一生辛勤貫徹的職志,竟只換得孑然一身。 用全部的生命成就藝術,本期「藝號人物」就專訪兩位在音樂和舞蹈領域默默耕耘的女性藝術家。因為嫁給台灣音樂家鄧昌國,出生日本,曾經轟動國際樂壇的鋼琴家藤田梓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自二十多年前,在台灣開辦首屆「國際台北蕭邦鋼琴大賽」,迄今為無數台灣鋼琴家走向世界樂壇奠下基石。而另一位,十三歲開始習舞,走過雲門舞集、台北越界舞團,資深舞蹈家鄭淑姬在人生道路上一舞四十年。對她來說,舞蹈是「致命的吸引力」,上台,她跳舞;不上台,她依然跳舞,在鄭淑姬身上,舞蹈就是生活。她們對藝術上的執著與奉獻,成就了一則動人的故事,也成就了她們豐美的人生。 隨著暑假進入尾聲,國際各大樂壇也進入新樂季,本刊特別企畫「國內外交響樂團樂季大觀」,綜觀德奧、法國、英國、美國等世界各大交響樂團新趨勢、搶先帶給讀者第一手情報。在國內三大樂團部分,國家交響樂團(NSO)、國台交(NTSO)、北市交(TSO)端出的菜色琳琅滿目,除了有紮實傳統的經典曲目,亦不乏跨界、跨國的精采製作,好聽好看又嚐鮮,絕對讓樂迷大飽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