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八月份的風災造成了台灣南部五十年來未有的慘劇,連身為新聞工作者的我,都不忍再看每天輪番的災區報導及許多無謂的口水論戰。在嘆息之於不禁深思,是不是每次都要等到災禍降臨時,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才會驚覺到某些事情的可貴與重要,而在新聞事件過後,我們善於遺忘的個性又讓重建、監督、防災的腳步趨緩,導致悲劇一再重演,週而復始地耗損著這上天賜與我們的福爾摩沙。

就如同這次的災禍一樣,一年半前,雲門八里排練場無情的大火,也燒出了台灣表演藝術界所有人的痛。「場地」一直是各團難以解決的問題。如今事隔十九個月,在當時各界亦討論地沸沸湯湯的議題是否已經解決?還是碰到了瓶頸?當時無法用「現行法令」改變的狀況,至今是否已經修法?或是有一套新的法令來推動?或試行?在「採購法」、「促參法」等相關法令規範下「閒置空間再利用」是否真的能照顧到文化藝術長遠發展?商業價值的利益適用於文化創作的評斷?多如牛毛的行政法條、公務員動輒得咎的怕事心態……這些似乎都在在地顯示執政者難以讓大象跳舞的主因。於是,本月編輯部製作了「為表演藝術找個家」專題,在其中除了探訪台灣的表演藝術團體場地現況,帶領讀者一覽政府關於表演藝術場次之相關法令與作法之外,也提供各國的案例,供大家參考。盼望無論是甚麼樣的災難發生後,重建的路都不應再漫長。

而「文化的保存」在這次風災重建中,亦成為重要的課題,如何讓原住民文化在受到最少影響的狀況下能持續的發展、茁壯,並進而與現代社會共存,也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所以本刊亦藉著一向深獲好評的兩廳院世界之窗系列節目上檔的前夕,規劃了「傳統再生.當代日本」特別企畫,希望藉著欣賞這個與我們無論是在地理位置、文化傳統、經貿往來等都與我們有著密不可分關係的鄰國,他們現在表演藝術的呈現,來探訪他們如何以傳統為基石,進而開出讓世界驚豔的花朵。

志工真心話&答客問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