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樂集
-
焦點專題 Focus
協力結盟 打造創作之路
台灣作曲家團體的發展,從早期由製樂小集帶動,此起彼落的作曲團體在不同時期的努力,到今日的百花齊放,台灣的現代音樂的創作之路,經歷了對現代音樂的反思批判、中國音樂根源探尋、東西音樂觀的對立,及解嚴後的多元開放風氣等不同階段,作曲家們在每個交流互動中所激盪出的火花,可說都是促進台灣音樂發展的動力來源。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下一站,暫停!?
近期兩個音樂圈消息震撼了樂迷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宣布下一屆停演!台灣現代音樂堡壘的「十方樂集」宣布轉型縮編!兩個分別經營十年與數十年的優秀音樂活動與團隊,為什麼在這個時刻選擇暫停?探究其中因由:重視物質更勝心靈的藝文土壤難種新果實,資源短缺也難挹注其生存;而在高倡文創產業的今天,藝術一窩蜂往通俗與同質性走的情況,也逐漸犧牲了前瞻性與獨特性的空間,這些現況,似乎也是聲聲警鐘,讓我們不得不正視。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屬於他的位子,一直都在……
他是一個生性浪漫的藝術家,想把心中認為的美好完全做出來。連唱一個簡單的句子都是全心全意,唱到忘我,整個宇宙好像只剩下這首歌。
-
音樂新訊
當擊樂碰上電吉他 新曲打造新聲響
在現代音樂領域中不斷創出新議題,十方樂集今年的年度公演,將擊樂與電吉他的合作為主題,邀請活躍於馬來西亞的華裔作曲家鍾啟榮、旅法作曲家廖琳妮及台灣新生代作曲家劉韋志創作,並將發表國人作曲家楊聰賢的新作與法國作曲家Hugues Dufourt的創作。 鍾啟榮的《Music for Jimi致吉米》是一首為預置音響和打擊三重奏的作品,題獻給美國知名吉他演奏者Jimi Handrix。天才Handrix是一位左撇子,不僅革新了許多吉他重要的演奏技巧,同時也是第一位將錄音的效果作為音樂表現理念的搖滾樂手。廖琳妮的作品名為CCC,單用六個泰來鑼配合手風琴及吉他,以單一樂器開發各種聲音的變化和想像,再加上電吉他與手風琴帶有金屬性的多元音色特徵,為樂曲的和聲融入張力與色調。 劉韋志的《沉沒的領域》是作曲家對日本畫家池田學的畫作有感所創作的第五首作品,他以環繞式音響空間的概念,以電吉他、擊樂和預置音響為素材,建構充斥豐富音響。由於劉韋志從池田學的畫作感受到某種狀似人類文明「擱淺」或「沉沒」於自然意象,因此本首曲子也隱喻著人類將文明推展至繁榮的當下,往往使自身轉為陷落與崩壞。
-
即將上場 Preview 十方樂集與台北室內合唱團攜手
「擊樂人聲」 直觸聽者的原始感受
一個是打擊,一個是人聲,十方樂集與台北室內合唱團分屬不同領域,卻同樣為新音樂耕耘。這次的合作,由十方首度邀請合唱團攜手演出,兩大現代音樂重要團隊的組合,要將人類自古以來再熟悉不過的聲響以新的面貌重新呈現,讓觀眾有一番與眾不同的體驗。
-
焦點專題 Focus 國內團隊
台灣三團精采上陣 國際好手齊聚一堂
每三年舉辦一次的「台北打擊樂節」今年邁入第七屆,並更名為「台灣國際打擊樂節」於全國擴大舉辦,邀請國內打擊樂團共襄盛舉。開幕音樂會仍由朱宗慶打擊樂團上場,將演出多首國際名家曲目。兩個應邀演出的國內團隊是「十方樂集」及「1002打擊樂團」,也將分別與國際樂壇的打擊樂家合作,展現台灣打擊樂的豐富實力。
-
即將上場 Preview 「聲.光.影.像的魔法師」音樂會
魔棒揮灑 讓聽覺與視覺翩然共舞
在現代音樂領域扮演先鋒角色的十方樂集,這次將以四首國內外的樂曲,搭配電子音樂、投影及現場演出,要讓台前幕後的演奏者就像魔法師一般,將出神入化的聲、光與影像,在觀眾眼前展開。
-
即將上場 Preview
「生活裡的交響樂」 異想不到的新體驗
十方樂集這幾年來舉辦的「音樂異觀點系列」,目的就是為台灣介紹一些較少聽聞的音樂演出,為這個領域創造新的形式,有點實驗性、有點跳tone的意涵。這次推出的「生活裡的交響樂」,重點放在電子用品與環境噪音的新實驗,作曲家洪崇焜、林桂如、克里斯.柯比力等,把生活中的聲響交織入樂,將給觀眾不同凡響的聲響體驗。
-
音樂 「歌,樂與文學—交會時互放的光芒」音樂會
古今詩詞入樂 綻放繽紛丰采
「歌.樂與文學交會時互放的光芒」音樂會所要呈現的,便是「以詩入樂,以樂吟詩」之美。三首古詩詞、四首現代詩,七位台灣當代知名作曲家所譜寫的樂曲,將古今詩詞搭配西洋樂器以及打擊樂歌唱,呈現多樣丰采。
-
藝@CD
為金曲獎增光的演奏錄音
得獎的這片由上揚出版發行的《莫札特鋼琴作品集》,是二○○六莫札特年的紀念專輯,陳必先的錄音作品不少,卻是首次在台灣出版發行。雖以當代曲目聞名國際樂壇,陳必先的古典曲目想必許多親聆過現場的觀眾,對她紮實、深刻的音樂語言記憶猶新。
-
音樂新訊
十年有成,十方樂集《擊樂嬉遊祭》
邁入第十個年頭,推廣現代音樂不遺餘力的十方樂集今年可說是大豐收,除了在金曲獎一舉入圍三個專輯獎項外,十場打擊樂專題演出──「擊樂嬉遊祭」,也從上月登場,將持續演出到六月中旬。這一系列音樂會的曲目以前衛和具有實驗精神為主題,除了國外經典作品,十方樂集也與多位國內新生代作曲家合作,為十週年慶譜寫擊樂作品,也將這次演出擴展為新創作的發聲空間。 「擊樂嬉遊祭」是全台少見的打擊樂專題演出,號稱擁有最多國際大獎得主團員的十方樂集,邀集了旅居歐美亞的團員返國同台飆樂,四位國際大賽得主也將共襄盛舉:木琴獨奏會「一枝獨綉」由國際木琴大賽亞軍的黃綉丹演出;「雙人隨響」由荷蘭高德阿姆斯現代音樂大賽演奏組亞軍王小尹及德國Darmstadt國際現代音樂節演奏首獎陳玟玎共同演出;「漫步雲端」則由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首獎得主黃皚雲領銜。另外,擁有作曲長才的團員孫名箴也從太極、對奕、功夫得到靈感,自創音樂劇場作品「氣動劇場」,展現現代音樂的中國思維。(廖俊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擊樂大事記
年代 台灣社經文化大事記 擊樂大事記 1960 ▲國內「打擊樂」尚無專門研究及 教學,頂多附屬於校園管樂社團 1970 ▲《雲門舞集》成立 ▲新象文教基金會成立 ▲日本打擊樂名家北野徹來台演出 ▲日本岡田知之打擊樂團首度來台演出 1982 <td style="width: 257px; he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擊樂出發,打造現代音樂狂想
擊樂家徐伯年創立的十方樂集,並不局限自己是個打擊樂團,從音樂劇場、打擊樂團到室內樂團,表現形式不一,但「推展現代音樂」卻是一直以來不變的努力方向。鍾情「音樂劇場」表演形式的徐伯年,希望能藉此扮演現代音樂和觀眾的橋樑。
-
特別企畫 Feature
關於擊樂的天才十問
Q1:什麼是「打擊樂」?是不是有聲音的都算打擊樂?何時開始蓬勃發展? 「經由敲擊或摩擦物品,所產生的悅耳音樂」是打擊樂最簡單的定義,但在音樂家及演奏家的巧思下,打擊樂器的範圍無所不包,敲擊方式也有很多種。例如國內作曲大師金希文的作品中,曾經把大豆灑在大鼓上、台北打擊樂團上月甫舉行的「純粹II」演奏會,用刮鬍刀來刮鈸、韓國的Cookin廚師秀,切切剁剁的菜刀砧板也成了美妙打擊樂器;甚至許多用來製造音效的吹類樂器,如滑笛、火車笛、鳥笛,也被歸類成打擊樂器的一種。 現代作曲家很喜歡在打擊樂的世界裡發揮無盡創意,國內作曲家錢南章曾經作過一首《玩具交響曲》,跑去玩具反斗城買了一堆火車、玩具鋼琴等會發出聲音的玩具,配合打擊樂團伴奏,團員忙著操作玩具及演奏,台上台下玩得不亦樂乎。 從西方古典音樂史來看,打擊樂長久以來便是管絃樂團中的一員,而一九三一年算是一個轉捩點,法國作曲家瓦瑞斯(Edgar Varese)寫下作品《電離》Ionisation,是西方世界第一首完全為打擊樂器而寫的音樂作品,一九三六年匈牙利作曲家貝拉.巴爾托克(Bla Bartk)的雙鋼琴和雙打擊樂曲Sonata for Two Piano and Percussion,更喚起樂界對打擊樂可塑性的重視。一九六二年全球第一個打擊樂團法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成立後,越來越多的作曲家從事打擊獨奏樂曲的創作,造就了打擊樂的蓬勃發展。 Q2:成立一個打擊樂團的基本樂器有哪些? 台灣目前三大打擊樂團朱宗慶打擊樂團、台北打擊樂團、十方樂集,都屬於西方綜合性的打擊樂團,樂團內除了常見基本樂器:鐵琴、木琴、小鼓、大鼓、定音鼓,以及中國鑼鈸外,當然還有其他來自各國的各式各樣打擊樂器,例如:拉丁鼓、爵士鼓,以符合曲目演出需求。在傳統國樂團中,西洋的定音鼓、鐵琴、木琴甚至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國外有些單一樂器組成的打擊樂團,例如:木琴六重奏,或是以各式各樣木琴、鐵琴為
-
音樂新訊 十方樂集今年第一「擊」
敲東西!中英混血擊樂盛會
東西交「擊」!台北與倫敦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十方樂集二○○五年第一檔年度製作「敲東西!中英擊樂之夜」,由十方樂集團長徐伯年與英國作曲家傑洛恩˙史必克(Jeroen Speak)共同策劃,台灣方面將演出作曲家潘皇龍的《圖騰與禁忌》、鍾耀光《吸積盤》,以及李子聲特別為這場音樂會量身打造的擊樂與琵琶合奏曲《色 IV》;英國方面的曲目則將在台灣首演現代樂壇重量級作曲家,同時也是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創辦者的邁可˙斐尼西(Michael Finnissy )的擊樂獨奏曲《烽堠》Hinomi、克里斯˙丹契(Chris Dench)的《幾何之外》Beyond status geometry,以及傑洛恩˙史必克的《鼓塔》GU TA。 「敲東西!中英擊樂之夜」有許多新鮮嚐試,像《圖騰與禁忌》大量運用中國傳統樂器,以及西方的創作技巧,呈現出東西交「擊」的樂章,而鍾耀光為十方樂集譜寫的《吸積盤》模擬黑洞漩渦,技巧絢麗,並以音樂劇場形式呈現,視聽效果十足;李子聲將中國的琵琶融入擊樂也是一項新鮮挑戰。史必克的《鼓塔》則是獻給台灣的禮物。〈廖俊逞〉
-
深度藝談
窺見作曲家的私密花園
現代音樂在音樂的領域當中屬於相當小眾的一門,國內雖然經由作曲家們與演奏家們的努力,現代作品的音樂會時有所聞,但是現代作品仍普遍被視為難以理解的音樂語言,有鑒於這個小眾藝術的喜好者日益增加,也為了使愛樂者能夠更了解作曲家的作品,十方樂集將陸續製作「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作品賞析與座談會,預期將逐漸跨越現代音樂與愛樂者之間的鴻溝。(編按)
-
音樂
十方樂集五月演出
致力於開發樂界新血的十方樂集,五月份演奏活動場場新鮮、充滿活力。 抒情女高音李佳儒獨唱會率先登場,由蔡世豪鋼琴伴奏,演唱韓德爾、拉威爾、德布西、莫札特等藝術歌曲:「音聲相和」是台灣璇音雅集2002室內樂、鋼琴與其他形式的音樂創作發表會,作曲家囊括黎國鋒、嚴琲玟、蘇凡凌等,其中由謝隆廣作曲的《七彩的虹》是單簧管、朗誦者與電子音樂的結合,這樣的組合在台灣並不多見;詹佳琦雙簧管獨奏會,演奏者甫於去年奪得莫斯科國際木管大賽銀牌獎,這次帶來的曲目除了超炫技的浪漫派協奏曲,還有俄國現代樂派作品,皆爲國內少見的曲目;另外還有「小小音樂家」演出系列,是音樂老師黃慧雯、林玲玲、林珮琪、陳紀蓉等的學生音樂發表會
-
工作坊
伊朗手鼓的魅力
在音樂定義的不斷演變之際,Zarb(伊朗手鼓)已成爲音樂劇場的寵兒。伯岱爾對Zarb的展現,早已不再只是對於精湛純熟的技術層面的了解,也不只限於單一文化的表演。透過示範講座,伯岱爾帶來了令人亮眼、寛廣的新音樂及文化視野。
-
即將上場
台灣當代作曲家側寫系列(二)──
十方樂集自六月五日起策劃「台灣當代作曲家側寫」系列,每季選定一位台灣當代作曲大師,爲其作品做回顧與介紹,邀請作曲家至音樂會現場,並做完整的錄音、錄影記錄。音樂會之後並舉行座談會,讓觀衆有機會與作曲家岠面對面溝通,未來並計劃出版有聲及文字資料。 「潘皇龍作品發表曁座談會」將由黃奕明指揮十方樂集室內樂團,音樂會後由音樂工作者王瑋主持座談會,音樂學者劉岠渭並將和潘皇龍進行對談,剖析創作理念。
-
即將上場
十方樂集音樂劇場
十方樂集所策劃的「台灣當代作曲家側寫」系列,首先安排盧炎作品發表曁座談會。盧炎爲國家文藝獎得主,是台灣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節目中除了演出盧炎代表作品:鋼琴組曲、打擊樂三重奏、長笛與鋼琴二重奏、浪滔沙七重奏等,做成紀錄外,並在音樂會後由盧炎傳記執筆者──詩人陳黎主持座談會,讓觀衆和盧炎做面對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