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伯年(李芸霈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萬頭鑽動打擊樂

從擊樂出發,打造現代音樂狂想

訪十方樂集團長徐伯年

擊樂家徐伯年創立的十方樂集,並不局限自己是個打擊樂團,從音樂劇場、打擊樂團到室內樂團,表現形式不一,但「推展現代音樂」卻是一直以來不變的努力方向。鍾情「音樂劇場」表演形式的徐伯年,希望能藉此扮演現代音樂和觀眾的橋樑。

擊樂家徐伯年創立的十方樂集,並不局限自己是個打擊樂團,從音樂劇場、打擊樂團到室內樂團,表現形式不一,但「推展現代音樂」卻是一直以來不變的努力方向。鍾情「音樂劇場」表演形式的徐伯年,希望能藉此扮演現代音樂和觀眾的橋樑。

遠離喧鬧的市中心,轉進民族西路的小巷內,一間由舊倉庫改造而成的咖啡館安靜地矗立一隅,透過玻璃門窗看去,昏暗燈光下的樂譜、四處流溢的樂聲,在在宣示著此一空間不同於外的人文特質。在這個八十坪大,看似平凡的空間裡,卻暗藏狂想,再往裡頭走去,推開隔音門,一個三十五坪,容納百人的音樂劇場映入眼前,這是目前全台北市唯一一座專業的小型音樂劇場,也是擊樂家徐伯年孕育「十方樂集」近十年來的擊樂基地。

「十方」是佛教對宇宙的概括,四面八方,加上上下,構成這個世界,象徵著圓滿的意思。而「十方樂集」代表的不僅是一支推展現代音樂的表演團隊,一個專業的演奏空間,更是徐伯年以自己的藝術視野與音樂堅持,集十方之樂,打造台灣現代音樂的據點。

不只是個打擊樂團

徐伯年是朱宗慶國立藝專時期的學弟,兩人與創立台北打擊樂團的連雅文,在台灣求學時,都是文化大學打擊樂教授Michael Ranta的門生,在尚未有打擊樂主修生的當時,蔚為先鋒。之後,朱宗慶與連雅文先後前往奧地利維也納音樂院就讀,徐伯年則選擇了法國麻爾梅桑(Rueil Malmison)國立音樂院就讀,在巴黎接受現代音樂的洗禮,並對自由多元、生機蓬勃的「音樂劇場」傾心不已。

師事戲劇音樂宗師暨打擊樂家佳斯棟‧席勒維斯特(Gaston Sylvestre)的徐伯年,專攻打擊樂和音樂劇場,他說,音樂劇場是現代音樂很重要的形式之一,舞台上雖以音樂為主角,卻融入大量的舞蹈戲劇元素,甚至加入語言成分,表現空間相當大。

回國後,徐伯年專注在教學與演出上,直到一九九六年應文建會邀請,赴紐約代表台灣音樂界演出,「十方樂集」才正式成軍。徐伯年靦腆地笑說:「既然成團,就得有規劃,回想浸淫在巴黎眾多音樂表現形式的那段日子,也企圖帶給台灣的觀眾相同的感受和體驗。」

因此,十方樂集並不局限自己是個打擊樂團,從音樂劇場、打擊樂團到室內樂團,表現形式不一,但「推展現代音樂」卻是一直以來不變的努力方向。「現代音樂是文化中的弱勢環節,能獲得的資源與補助更是有限,在法國,文化經費相當高,這樣的藝術形式都是由公部門扶持;反觀台灣,一切文化的推展只能靠民間的力量促成。」一向樂觀的徐伯年談到台灣的音樂環境,還是不掩憂慮。

扮演的是現代音樂和觀眾的橋樑

出身打擊樂,為何最後卻以現代音樂為發展方向?徐伯年表示,台灣觀眾所認知的打擊樂,還停留在「旋律性」的打擊樂作品,然而,二十世紀初現代樂派的誕生,大量使用打擊樂器,就是為了突破注重旋律的管絃樂,用不同的聲響來反映現代人忙碌、焦慮、緊張的生活節奏。徐伯年希望推展的是現代音樂中的擊樂作品,讓國內觀眾認識擊樂的另一面向,他強調:「打擊樂和管絃樂的線性思維不同,它以節奏、聲響特色、材質和結構在一個立體空間交感,是一種非線性的樂器單元對話,若以打擊樂演出管絃樂也能演奏的旋律性曲目,豈不失去擊樂的意義?」

相較於朱宗慶、連雅文在創辦打擊樂團之餘,還成立擊樂教學系統,自稱靠直覺經營樂團的徐伯年,面對市場和藝術的兩難,似乎選擇了一條比較辛苦的路。由於現代音樂門檻過高,徐伯年一路走來,帶著希望和沮喪,雖然經濟上常面臨困境,仍然為成功演出每首現代作曲家的曲目而興奮。他希望,十方樂集的音樂劇場能扮演的是現代音樂和觀眾的橋樑,徐伯年說:「十方固定推出『音樂論壇』,就是希望借助於場地的特性,讓觀眾面對現代音樂時,沒有距離;同時藉這個沒有壓力且親切的觀賞空間,作曲家與觀眾可以直接面對面互動與交流,觀眾也可藉由作曲家的解說,更了解作品。」

把兵乓球玩成打擊樂

十方樂集除了不斷展演國外現代音樂經典作品,也持續舉辦國人作曲家的作品發表會與台灣現代音樂論壇,為台灣的現代音樂作曲家和作品留下珍貴的影音紀錄。目前著手建構的台灣作曲家音樂資料庫,包括前輩作曲家許常惠、盧炎、吳丁連、潘皇龍、賴德和、李泰祥、陳樹熙等人的作品,都將收錄在此計畫中。

以十方為家的徐伯年,特別在咖啡館和劇場之外,另闢一間擊樂練習室,但這狹小侷促的房間除了木琴、鐵琴,還擺著一台乒乓球桌。這是十方和作曲家鍾耀光合作,即將於後年演出的「乒乓球音樂劇場」。談到這個狂想,徐伯年再度露出靦腆的笑容說,他們想結合乒乓球在桌上來回跳動的聲響,敲擊律動和現代舞,營造出豐富的視覺和擊樂節奏。只是,要找擊樂家來練乒乓球,還是運動員來練打擊樂,他們還在傷腦筋。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十方樂集小檔案

▲團齡九年,由打擊樂家徐伯年創立。

▲擅長詮釋當代作曲家的創作,並大膽嘗試實驗性音樂作品,更致力於發表國內作曲家的作品,期望建構「台灣現代音樂資料庫」。

▲「十方」附設音樂劇場,編制包含「十方樂集打擊樂團」和「十方樂集室內樂團」。平均每年演出超過二十場,創團至今累積達百場。

▲二○○三發行專輯《意象繽紛──台灣現代音樂集(一)》入圍包括最佳專輯、最佳製作人、最佳作曲家等金曲獎六項提名。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