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
-
特別企畫 Feature 流行音樂劇/台灣篇
創作人說話 音樂劇製作人、台北藝術推廣協會執行長 陳琪
台灣近幾年在美式百老匯歌舞劇、英式音樂劇、與最新訪台的法式流行音樂劇的紛紛做客之下,讓表演殿堂的舞台烘托得熱鬧非凡,觀眾發現到節目單愈來愈有看頭,便慢慢出現了三五好友上劇院看表演的風潮,這樣的消費力,對表演藝術的大環境無非是良善的,然而陳琪提出令人值得省思的相對觀點──台灣本土自製的表演市場正在急遽萎縮中。 有什麼素材,就製作什麼樣的劇 陳琪分析道:「要思索本土表演的應對之道,必須得先清楚外來表演的特長」,她表示,百老匯重視歌舞並進,同時角色也須具備演的能力,為了解釋情節,台詞在劇中有重要地位;而英式音樂劇如《悲慘世界》、《歌劇魅影》則是以接近一首首歌曲來推展情節,旋律是劇中氣氛營造的主題;法國為了走出獨創的路,選擇了幾乎無台詞的純粹歌曲演場方式,來呈現表演,如台灣觀眾不陌生的《鐘樓怪人》、《羅密歐與茱麗葉》,更特別的一點,是法式音樂劇包裝進了流行歌手的參與演出,而製作群也多是跨界劇場與流行音樂的能手,吸引了更多元的觀眾族群。 比照了國外經驗後,陳琪認為本土表演的前驅風格與典範,仍等待創建中,像去年她製作的歌舞劇《愛上卡門》,由於一開始就鎖定由歌手張惠妹擔綱演出,「擁有什麼素材,我就製作什麼樣的劇。」陳琪說,因此她決定製作為一齣流行音樂劇,並特別讓阿妹遠赴紐約修習表演,以使本劇能更具張力與深度。 明年將製作結合多媒體的《鏡花緣》 此次在巨蛋演出的後台經驗,更讓陳琪畢生難忘:「國外劇團演出前可以在劇場彩排至少六週以上,而台灣卻是最多三天!」不過由於巨蛋的竭力配合,劇團破天荒地以地下室停車場改成的特別空間,來進行彩排與演前準備,讓所有的演員、音效、燈光等能完美整合,陳琪直呼的確是一次非常難得的經驗。不過她繼續表示這只是各種能夠成功的表演可能之一,創意呈現與克服國內演出場地制限的功力,才更是未來台灣各表演團體的首要工作。而陳琪的下個計畫,是將要於明年推出一齣結合多媒體的演出《鏡花緣》,屆時觀眾又可看到本土表演的新一步。
-
專輯(一)
最積極的合作夥伴!
在所謂「臂距」(Arms Length Principle)管理原則下,英國文化協會算是一個獨立運作的單位,其本質在於建立文化交流,而英國外交部提供了英國文化協會的主要經費。「積極涉入」(Looking for engagements)是英國文化協會在表演藝術這個交流領域的工作焦點;「工作坊」與「合作企畫」是該單位最傾向支持的交流方案,未來都將會是英國對台文化外交的重點。
-
現象‧現場
西行取經或瞎子摸象?
考察團除了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經驗「取經」,也承擔了拓展文化外交的使命。然而,考察內容分散得太廣,很難立即掌握狀況,成員們多只能切入局部而不能了解全貌。如此大規模考察,雖然建立許多交流的可能性,但實際效益如何?而考察結果,如果立刻成為政策制定的參考,恐怕真會落入「瞎子摸象」的後果,打造一套四不像政策,既非英國或丹麥原版、也不符合台灣社會現實。
-
最PAR!
「跨」一步,海闊天空?
目前台灣的幾齣所謂跨國製作,其實都還在起步的階段;成功的跨國性製作不僅需要時間累積認同,還要有具備國際眼光、普獲國際尊重的藝術策展人(或說製作人)的主導,加上政府的後援支持與充分的經費挹注;但是中間執行者能否對這樣的合作建立共識和付諸熱誠,更是攸關成敗的關鍵。這樣的理想不但適用於主流劇場製作,小劇場界更該拓展國際市場,也更有市場潛力。
-
座談會
文化轉型!表演藝術向前行?
作為表演藝術類的專業雜誌,在主管機關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即將轉變為財團法人的前景下,《表演藝術》要如何定位自己的未來可能?於迎接十週年社慶之際,本刊特地邀請多位包括立委、文化評論者、表演藝術工作者等關心本刊的人士,進行一次深度的座談,經由大家熱烈討論,提示了本刊所必須正視的行銷通路問題,以及未來在政府BOT的大趨勢下,本刊可能面對的存續狀況。
-
研習營
一場在地的國際學習盛宴
今年暑假,台灣舞蹈界將有一場新的交流盛事,為期三週的「台灣國際舞蹈營」將在國立藝術學院舉行。除了當代專題、資格證書鑑定、類型舞蹈、經典/創作研習等課程,還包含工作坊、座談會及對外演出等部分,此次研習營預計將可招收約一百五十位全期學員。
-
台北
在台北,聽見全世界
延續著去年的「肢體」,今年仍以「單一焦點、跨界聯演」爲規劃重點,陳琪放棄傳統型藝術節慣以戲劇、音樂、舞蹈的分類選擇,而以單一的表演藝術「元素」來切割主題,今年以「聲音」(voice and sound)來做橫面切割顯然是一種去蕪存菁的「新趨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分享的喜悅
「寛敞」是陳琪和建築師先生對家的共識,兩人互補的個性使得他們對家、對彼此都有深刻的依戀;而無阻隔的大空間也成爲好客主人與朋友分享談天的好所在。
-
戲劇
歡樂溢劇場,笑聲盈滿座!
「從觀衆的反應可以看得出來,喜劇仍然是擁抱觀衆的票房靈藥。」
-
焦點
當大鼻子遇上中文 從《大鼻子情聖──西哈諾》談音樂劇製作
當提到音樂劇,其實我們指的就是百老滙的音樂劇,有迅速變化的場景、精采的歌舞表演、悅耳動聽的歌曲──而這一切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金錢。台灣最早曾由新象在八年前邀請來自美國的導演、編舞在中華體育館演出《棋王》,造成轟動。但國內場地硬體(如劇場內部、收音,及換景等技術問題)、編、導、表演人才的無法配合等諸多問題在八年後仍是國內音樂劇及舞台劇演出成功與否的關鍵。其間雖有亞東劇團、進行式劇團,及紙風車劇團嚐試以小型音樂劇來吸引觀衆,但仍要到這次《大鼻子情聖──西哈諾》推出,才算眞正再次嚐試向大型音樂劇挑戰。而當年《棋王》所面臨的軟、硬體問題,亦是此次《大鼻子情聖──西哈諾》所需面對的嚴厲考驗,此劇能否通過此次考驗?八年後台灣音樂劇市場成熟了嗎?本刊特舉辦一場座談會探討音樂劇在台灣所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