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藝術推廣協會結合國立藝術學院舉辦的「台灣國際舞蹈營」,吸引為數衆多舞者報名。(台北藝術推廣協會 提供)
研習營 研習營

一場在地的國際學習盛宴

第一屆台灣國際舞蹈營

今年暑假,台灣舞蹈界將有一場新的交流盛事,為期三週的「台灣國際舞蹈營」將在國立藝術學院舉行。除了當代專題、資格證書鑑定、類型舞蹈、經典/創作研習等課程,還包含工作坊、座談會及對外演出等部分,此次研習營預計將可招收約一百五十位全期學員。

今年暑假,台灣舞蹈界將有一場新的交流盛事,為期三週的「台灣國際舞蹈營」將在國立藝術學院舉行。除了當代專題、資格證書鑑定、類型舞蹈、經典/創作研習等課程,還包含工作坊、座談會及對外演出等部分,此次研習營預計將可招收約一百五十位全期學員。

每逢暑假,台灣舞蹈界人士便在海內外找尋觀摩學習機會,以期自我充實。今年夏天,資源有限的國內舞蹈界,卻行將擁有一場新的交流盛事──台北藝術推廣協會結合了國立藝術學院的資源,將於七月十六日至八月五日,假關渡國立藝術學院,舉辦爲期三週的「台灣國際舞蹈營」。此一舞蹈營的成立,是由台北藝術推廣協會執行長陳琪以及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古名伸發起,原始構想是要師法國外行之有年的「美國舞蹈節」(American Dance Festival,簡稱ADF),及頗富盛名的「維也納藝術節」(Wiener Festwochen)中的「維也納國際舞蹈夏令營」(Internationale Sommer Tanzwochen Wien)的模式。

一九三四年由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漢雅.荷姆(Hanya Holm)等四位現代舞先驅創設了班寧頓舞蹈學校(The Bennington School of Dance),作爲當時培養現代舞新血、實驗新作的地方,即爲美國舞蹈節的前身。創辦至今,該舞蹈節每年暑假提供六週的成人課程、四週青少年課程,以及專業人士工作坊等進修機會,給來自全球超過四百五十位學員。課程內容含括舞蹈技巧、編舞、教學、表演,乃至舞蹈醫療等項目。一九九六年,ADF並於北卡羅萊納州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現址外,又在紐約市開闢了系列課程與工作坊。

而於一九五一年成立、強調以「對話」爲主題、時有跨國性大製作的維也納藝術節,今年五月即開始了一系列重量級的展演活動,自七月中起,會有分四期進行的當代舞蹈與肢體工作坊、專業舞者編舞營,以及專業舞者和編舞家的硏究計畫等研習項目。其中工作坊則有超過一百四十場的研討及課程,供各種程度的學生自由選擇。

其實類似的研習營在台灣也已進行多時:如至去年爲止已舉辦過六屆「亞洲青年編舞營」,最早是由國立藝術學院當時的舞蹈系主任羅曼菲發起,後由繼任的系主任古名伸續辦。該研習營接受教育部及文建會的補助,每年自八月初起,爲期一個月;報名者需接受甄試,結業時並有成果發表。

「雲門舞集2」則自去年在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的支持及企業贊助下,開辦了「青春編舞工作營」,甄選國內編舞新秀於雲門八里排練場進行一個月的編舞營;其中布拉瑞揚與卓庭竹的編舞成果,也獲雲門舞集2購入,於今年初的舞團創團首演中演出。

整合現有舞蹈研習資源

由於這兩個編舞營的性質近似,今年起便加以合併,並擴大規模,改名爲「亞太青春編舞工作營」。由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提供場地、住宿,由雲門舞集2藝術總監羅曼菲向「國際舞蹈協會」(World Dance Alliance,簡稱WDA)的「亞太編舞家聯盟」(Asia-Pacific Choreographers’League)發出邀請,由WDA推薦年輕編舞家來台進行新作編排。受推薦參與的編舞家雖需自付機票,但照例能獲得由工作營提供的舞者、場地,及活動期間的食宿、交通和基本生活費等,優秀作品並有機會爲雲門舞集2購入,重新製作爲巡演的正式舞碼,因此精神上可說是一種「駐地藝術家」(Artist in Residence)概念的實踐。而對於國內透過甄選進入工作營的舞者來說,此活動不但能免費學習,更能拓展舞蹈閱歷。

此外,由平珩所主持的皇冠舞蹈工作室,成立十五年來,亦曾舉辦過無數舞蹈夏令營及秋季舞蹈班,並不時聘請國外專業舞蹈教師來台教授芭蕾、爵士、現代舞技巧,長期爲台灣舞蹈界帶來養分。

這些散佈各地的學習營隊中背景各異的學員組合,在古名伸看來都是一個具多元色彩夏令營所必備的條件,也是成立一個新研習營的潛力所在。而「台灣國際舞蹈營」的目的即在匯集這些國內學校體制外的舞蹈教學力量,也爲學員解決不同系統課程撞期所造成的困擾,及出國進修語言上的門檻限制。

教授專題精湛備受矚目

「台灣國際舞蹈營」雖然是「在地」,企圖卻是「國際」,其國際性反映在課程導向及師資的陣容上。研習營基本上與前述的國外舞蹈節一樣,亦包含了課程、工作坊、座談會及對外演出部分。課程方面則包括了當代專題、資格證書鑑定、類型舞蹈、經典/創作硏習等四大類。負責推薦及延聘師資的科羅拉多舞蹈學院副教授王雲幼強調,此次遴選出的十二位中外老師多是學有專精、並跨足多項技能或舞蹈風格的多方位人才。

在當代專題方面,今年選擇的內容有「接觸即興」(Contact Improvisation)、「肢體音樂舞蹈」(Dance the Music)、「舞蹈科技」(Dance Technology)和「皮亞蒂」(Pilates,其發音爲pi1-ah-tees)。

「接觸即興」,簡言之即是藉著舞者們身體的接觸,以身體的本能反應及不經設計的隨機動作組合而成的舞蹈形式,強調舞者間的默契互動,以及動作本身擁有的生命。此課程將由近年在國內推展接觸即興不遺餘力的古名伸,以及在此領域致力二十餘年的美籍教師克絲娣.辛森(Kirstie Simson)共同執教。

「肢體音樂舞蹈」的訓練課程,是先讓舞者在沒有音樂的情形下發現自我身體的律動,從而衍生出由內向外的身體的節奏,再回歸至身體本身。此項目由長期鑽研接觸即興與多種樂器的藝術家瑟治.古貝曼(Serge Gubelman)負責,他亦將參與舞蹈科技的專業座談。

「舞蹈科技」基本上則是電腦科技在舞蹈中的應用,包括了舞譜的記錄保存、舞蹈的編寫、教學輔助、表演效果,以及互動式光碟、資料的整理等等。利用動態感應器(Motion Capture)記錄眞人的表演實況,再將這些資料傳送到Life Forms軟體中進行編輯,爲編舞帶來的自由度和方便性,將是前所未見的。此部分將由獲得俄亥俄州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舞譜及電腦多媒體碩士學位的喬琪.高芙(Joukje Kolff)負責教授。

「皮亞蒂」是一種歐美運用在運動與舞蹈復健和教學的訓練方法,也是其操作器械的名稱。雖然目前台灣的教學單位擁有五張皮亞蒂器械床,然而國內至今對其仍缺乏系統化的認識。皮亞蒂目前被廣泛運用在運動傷害復健、一般健身、及舞蹈或如滑雪、足球等體育項目的訓練之中,以學習避免運動傷害。此次研習課程由兼擅表演、教學的凱莉.克瑞門(Kerry Kreiman)擔任。

本次研習營另外較特別的就是開授拉邦舞譜(Labanotation)初級課程,結業時學員可要求舞蹈營協助向紐約舞譜局申請資格證書;舞蹈營並計畫於未來陸續開設中、高級班。此段課程將由擁有紐約舞譜局各級教師資格證書的平珩負責教授。

「類型舞蹈」的課程項目包括芭蕾、現代舞、爵士舞/非洲舞蹈和踢踏舞等,凡具有肢體訓練基礎、年滿十六歲者皆可報名參加,整個舞蹈營預計將可招收約一百五十位的全期學員。主辦單位另設有獎學金補助辦法,於活動前在全省舉辦甄試,選出共九名優選者補助部分學雜費。

歷年來台灣舞蹈營的運作,皆有讓國人不必出遠門亦可與世界同步的企圖。第一屆「台灣國際舞蹈營」是台灣截至目前爲止,規模最大的一次自辦舞蹈營,我們預祝它的成功,且藉著國際交流凸顯台灣在亞洲舞蹈版圖地位的用心。發揮整合功能,讓台灣舞蹈界的各種努力匯集起來,成爲一股更大的力量。

 

特約採訪|鄒牧之 

兩廳院-微笑聖誕季廣告圖片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