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王柏森

相關文章 13 篇
  • 音樂劇《搭錯車》的創作與表演群。
    音樂 經典音樂電影搬上舞台

    一樣的月光,不一樣的《搭錯車》

    〈酒矸倘賣無〉〈一樣的月光〉這些隨著一九八三年電影《搭錯車》留在台灣民眾心中的歌聲,將再度搬上舞台,以音樂劇形式呈現。這次的製作由歌手丁噹、王柏森主演,曾慧誠執導,陳樂融改編舊曲並創作新曲,也有更貼近當下現況的劇情調整,是近年少見的流行樂、劇場與電影界三方協力之作。

    文字|白斐嵐
    第306期 / 2018年06月號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以莎翁名著《馴悍記》改編的音樂劇《吻我吧娜娜》,劇中的男女主角王柏森、傅薇即使在戲外仍不忘親暱的互相撒嬌「親愛的!乖!」來培養「劇中」的感情!

    文字|林凡妤
    第57期 / 1997年09月號
  • 對照劇中人心態的變化,金士傑有不同的深刻體會。
    藝人館

    讀出每一句台詞的滋味

    拿到充滿長篇連頁獨白的劇本之後,金士傑開始感到情怯,擔心大量的台詞會讓觀衆耳目勞頓;於是他每日一讀再讀,就為讀出每一句話的滋味,挖掘劇本每一個轉折,建構細膩的心理層次。

    文字|楊美英
    第105期 / 2001年09月號
  • 《臺北紐約》演員在記者會中合影。
    企畫特輯 Special

    《臺北紐約之小王的後宮任務》 一夫三妻的瘋狂喜劇

    以「創新多元的表演藝術來推廣劇場」為創團宗旨的花雅劇坊,將於十月初推出創團作《臺北紐約之小王的後宮任務》,邀請了兩岸三地的夢幻卡司王柏森、Janet、楊紫嫣、侯怡君、唐從聖,同台飆演這齣一夫三妻加司機小王的瘋狂喜劇,編導王敬聰期待讓觀眾笑著走出劇場,還想讓觀眾在這部戲裡也看見某部分的自己。

    文字|江育瑩、侯伶儒、林立雄
    第261期 / 2014年09月號
  • 《吻我吧娜娜》全劇超越時空,傾向曖昧,呈現搖滾樂叛逆體質。
    焦點

    讓莎士比亞盡情搖滾發飆

    莎士比亞典型生動的人物,唱著張雨生熱門搖滾的歌,是什麼景況?今年果陀劇場逞著九五年音樂劇《西哈諾》繚繞未盡的威風,要一班歌手演員高聲呼喊:「吻我吧娜娜!」,聲勢浩大地進入台北國家劇院,證明歌舞劇的未來不是夢。

    文字|傅裕惠
    第56期 / 1997年08月號
  • 編導梁志民帶領演員,在新戲演出中耍弄電腦科技。
    台前幕後

    撒網捕捉人間眞善美

    曾經從懷舊的《淡水小鎭》,跳到未來時空的《開錯門中門》;也曾從面對現實社會的《台灣第一》,遁身於《天龍八部之喬峰》的武俠世界裡。這次編導梁志民,聯合飛碟電台創意總監陳樂融「乾坤大挪移」的功力,要帶領舞台劇觀衆,隨著世界資訊的潮流,走入幻想的網際遨遊中。

    文字|傅裕惠
    第64期 / 1998年04月號
  • 《紅伶》改編自小說《蜘蛛女之吻》,描述一個囚室中,兩個個性迥異的男囚犯的生命故事。
    戲劇 改編自《蜘蛛女之吻》 黃韻玲打造多風格新曲

    王柏森化身《紅伶》 看見煉獄中的天堂

    重新擁抱睽違已久的劇場,歌舞劇王子王柏森這回不再扮演戲迷心目中的夢中情人,演出改編自知名小說《蜘蛛女之吻》、描述政治犯和同性戀的《紅伶》,他將親自執導並演出戲中同性戀囚犯一角,並邀來黃韻玲打造全劇新曲,原住民歌手紀曉君、民雄參與演出。

    文字|廖俊逞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 《睡美人》
    特別企畫 Feature 瞄準下半年國內自製音樂劇

    本土音樂劇,製作也瘋狂

    對於喜愛音樂劇的觀眾來說,下半年簡直像是到了天堂一般!因為不但有國外的百老匯音樂劇上檔,還有許多國內劇團所策劃的音樂劇蓄勢待發。看來,樂迷們可得開始省吃儉用,存點錢買票好過過戲癮呢!

    文字|盧家珍
    第139期 / 2004年07月號
  • 王海玲與王柏森跨界攜手。
    台前幕後

    新豫劇主義

    本土豫劇版的「杜蘭朶」除了有傳統梆子聲腔的優勢,也有像是鬆弛程式性身段、龍套宮女不再是僵化的道具、舞台場面調度等全新面貌的綜合處理,以適應現代人觀劇意識的需求。

    文字|李翠芝
    第92期 / 2000年08月號
  • 演員的傑出表現是全劇最値得稱道處。(圖為柳兒/蕭揚玲與無名氏/王柏森)
    戲曲 煙鎖重樓幾不見

    《中國公主杜蘭朶》究竟航向何方?

    這次的觀劇經驗,最令人感到興奮快樂的部分,莫過於演員的演出表現了。飾演杜蘭朶的王海玲,飾演柳兒的蕭揚玲,特邀飾演無名氏的王柏森,這三位演員的表現都足令人擊節讚賞。

    文字|張啓豐
    第94期 / 2000年10月號
  • 《台北地圖之尋找潘金蓮》結合了佛拉明哥舞蹈、互動多媒體、現場音樂演奏及現場演唱等元素。王柏森(飾西門慶)、李昕(飾潘金蓮)一起演出。
    舞蹈

    演出新訊:舞蹈篇

    一路轉則,盡現舞台 光環舞集二十週年展現歷歷軌跡 光環舞集今年屆滿二十周年,「20回顧特別公演」重新製作了舞團二十年來的重要作品,如《石板老人》、《立體結構》、《鏈》、《浪上飄》、《現象》、《念天地之悠悠》,呈現光環一路發展的軌跡。五月底在台北城市舞台登場後,六月將繼續於台中、台南、桃園演出。 光環舞集在創團之初,劉紹爐的創作多是將鄉土題材融入現代舞,如《鄉旅》、《霸王別姬》、《石板老人》等作品;十年之間,他從抒發鄉土情懷的做法,轉為對身體動作的探索,由圓、直線、曲線到立體空間和結構,發展出《主題與變奏》系列作品。 十年後,劉紹爐暫停舞團運作赴美進修,找到了「氣、身、心合一」的身體律動理念,開啟另一個創作方向,風格轉變可以從《念天地之悠悠》看出端倪,並陸續推出《鏈》、《浪上飄》、《現象》等作品;同時,劉紹爐也發現了嬰兒油這個新媒材,展開了「嬰兒油上的現代舞」系列舞蹈創作,讓光環舞集走向國際舞台,並獲得許多榮耀。 近年來劉紹爐持續「氣、身、心合一」的創作路線,以身體自有的聲音作為伴奏,劉紹爐笑道,這看起來好像是「加法」,但其實是「減法」,是將舞台表現更加去蕪存菁,呈現最簡單原始的一面。而這個理念將在十月份嬰兒油新作中實現,屆時大家可看到融入聲音的嬰兒油作品。 當潘金蓮跳著佛朗明哥舞 多媒體舞劇《台北地圖之尋找潘金蓮》 迷火西班牙舞坊將推出國內首齣將佛朗明哥舞蹈與劇場結合的多媒體舞劇《台北地圖之尋找潘金蓮》,故事發生在現代的台北,武松、武大郎和西門慶這三個男人在龐大都會裡尋找潘金蓮的行蹤,正當三名男子瘋狂地尋找她的同時,這位謎樣的女子也正在尋找著自己。 「我是西門慶,我要解放潘金蓮!」飾演西門慶的王柏森信心滿滿地說著,他口中的「潘金蓮」就是迷火西班牙舞坊的靈魂人物李昕。千百年來,潘金蓮一直是女性情慾主題的重要代表人物;自認為是潘金蓮的李昕說,佛朗明哥一向與蕩婦卡門產生聯想,而卡門與潘金蓮最大的不同是,卡門沒有受

    文字|盧家珍
    第138期 / 2004年06月號
  • 影像運用尙未創造出獨特美學風格,反而變成以單人電視劇取代現場表演,將充滿互動可能的對手戲減損成演員對著電視的獨角戲。
    戲劇

    非如此不可?

    隨著戲的進行,在享受著悅耳動聽的音樂、極具感官震撼力的音響效果、華麗的燈光和淸晰奪目的影像的同時,我卻也逐漸感覺,在「科技」與「心」之間,確實有一段遙遠的距離。

    文字|張嘉容
    第66期 / 1998年06月號
  • 王柏森與郭子(左)在《動物園的故事》裡均有令人讚賞的表現。
    新秀登場

    顚狂的酒神!

    在《動物園的故事》中,王柏森飾演一位向陌生人彼德搭訕的流浪漢。他在舞台上時而閃現的神經質,末了爆發出酒神式的顚狂,逕自撞向彼德手中的尖刀。從他全神貫注地扮演及赤裸的自剖吿白中,我們彷彿瞥見一個靈魂黑暗的深處,同時是角色,也是演員的。

    文字|陳珮眞
    第17期 / 1994年03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香港

    「演戲家族」串連過往原創音樂劇歌曲推出慶祝30歲新作

  • 舞蹈

    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首度來台演出《天鵝湖》

  • 藝號人物 People

    陳靈 專注的人生、多變的音樂

  • 特別企畫 Feature

    展覽空間被當作直銷現場→→葉育君:「藝術的門檻沒這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