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員的傑出表現是全劇最値得稱道處。(圖為柳兒/蕭揚玲與無名氏/王柏森)(白水 攝)
戲曲 演出評論/戲曲 煙鎖重樓幾不見

《中國公主杜蘭朶》究竟航向何方?

這次的觀劇經驗,最令人感到興奮快樂的部分,莫過於演員的演出表現了。飾演杜蘭朶的王海玲,飾演柳兒的蕭揚玲,特邀飾演無名氏的王柏森,這三位演員的表現都足令人擊節讚賞。

這次的觀劇經驗,最令人感到興奮快樂的部分,莫過於演員的演出表現了。飾演杜蘭朶的王海玲,飾演柳兒的蕭揚玲,特邀飾演無名氏的王柏森,這三位演員的表現都足令人擊節讚賞。

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 《中國公主杜蘭朶》

8月11〜13日

國家戲劇院

「新台灣豫劇主義」、「顚覆西方歌劇」,看到節目單及文宣上這樣的雄心壯志,腦中浮現的卻是「中國公主」杜蘭朵手鐐腳銬,起舞弄清影,面帶愁容,哀怨淚含光。魏明倫編寫《中國公主杜蘭朵》自有其背景及淵源,此劇不僅在四川造成轟動,更因爲在北京與義大利的中國公主《圖蘭多》打對台而聲名大噪。於是乎,誕生於波斯、成長於歐洲、飄洋過海回到中國、之後再一腳跨進台灣的中國公主杜蘭朵,便有著太多的比較與話題,讓這齣河南戲在正式開演之前,頂戴過多的光環,氤氳著一重又一重的迷霧,教人如何能夠眞正看得清?講主義,似乎是太沉重了;而說顚覆,則又何必呢?還是讓演出的歸演出罷。

柳兒與杜蘭朶合為一體

本劇人物雖然脫胎自歌劇Durandot,但其實已作了相當大幅度的再創造,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清楚地講出「柳兒與杜蘭朵合爲一體」。劇本及導演一再安排杜蘭朵與柳兒二人一齊出現,都是明顯的伏筆,但是,這樣的安排意義何在?是否強調杜蘭朵因柳兒的死而徹悟到:「可笑我天之驕,花之魁,嬌生慣養、耀武揚威、華而不實、言而無信有何美?美在那不顯山、不露水、不自高、不自卑,平平淡淡、踏踏實實一朵小花蕾」,所以最後以柳兒裝束出現,向無名氏也向觀衆宣示「我是柳兒。柳兒與杜蘭朵合爲一體了!」要「化做一個柳兒,還你一個村姑」,可以接替柳兒伴隨無名氏「比翼飛雲游江湖」,完成前人未竟之事業?

究諸本劇杜蘭朵與柳兒的性格描述,尙有模糊曖昧的灰色地帶,以至於在劇情進行中會出現令觀衆錯愕的行爲。所以,原本被杜蘭朵「推出午門快斬首,一聲長嘆送死囚」的金陵公子與沙漠怪客,應該早已是刀下遊魂了,到最後竟然雙雙出現,不僅見證了公主絕非冷酷無情,更進一步地,還力勸無名氏與公主結爲連理,無疑把觀衆從高盪出去的鞦韆上硬拉下來,一屁股坐在地上,只留下觀衆滿臉的驚愕。所以,柳兒好像從頭到尾搞不清楚她對無名氏的感情是哪一種,是丫頭對主人、小妹對兄長、還是「藏在我胸懷愛心中」?觀衆每次必須隨著對白中身分提示的轉換,跟著轉換柳兒對於無名氏關係的設定,到最後柳兒究竟是因爲護主而亡還是爲愛犠牲,也實在頗費疑猜。所以,無名氏的性格描述,相對來講也無法鮮明,三個人的關係,好像一直要到最後才令人明瞭。反而是導演一直以明示的手法,告訴觀衆這三個角色間的關係,但有時卻是過了頭,造成觀劇的障礙。在國外生長了這麼久的杜蘭朵,儘管回鄕省親好些年,這會兒看來,卻還是有點水土不服。另外,全劇在語言方面的運用與選擇,則時現慧心巧思,頗有一番趣味。

跨界交流意義勝於實質

這次的觀劇經驗,最令人感到興奮快樂的部分,莫過於演員的演出表現了。飾演杜蘭朵的王海玲,飾演柳兒的蕭揚玲,特邀飾演無名氏的王柏森,這三位演員的表現都足令人擊節讚賞。王海玲自然是全場演出的焦點所在,她溫潤厚實的嗓音,閃耀著珠玉般光輝,高處高亮,低處低迴,光是聽唱,就是一種享受;再加上表演程式的運用展現不慍不火、自然純熟,整體節奏掌握精確,表演與演唱的情緒拿捏恰到好處,全面表現雍容大度,在在都可以看得出王海玲豫劇皇后的風範,眼前仍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蕭揚玲則是一位値得期待的演員。從她身上可以看到,在表演程式的運用之外,還有細微處自然流露的表現,能以較貼近於日常生活的肢體語言串連起一個個表演程式,就像是用線串起了顆顆珍珠,成爲耀眼的珠串,而不是聽任珍珠四散錯落。能在這齣戲中看到如此亮眼的成果,演員本身用功是最大因素。蕭揚玲清亮甜淨的嗓音,活潑躍動、含蓄內斂的做表,適當地詮釋出劇中柳兒形象,雖然整體的表現上,仍不免有令人覺得突兀尷尬之處,但那已關係到整個演出的表現手法,非演員本身所能掌控。年輕,是蕭揚玲最大的本錢,用功,則是進藝於精的不二法門。

國光劇團豫劇隊隊長韋國泰能夠想到要找王柏森擔綱,的確出人意料,但此舉不僅可以吸引不同的觀衆群進入劇院,接觸傳統戲曲,也爲傳統戲曲的創新開闢出另一條路徑;而王柏森跨界演出的勇氣與表現,更是値得嘉許。王柏森一直以來在各表演領域的嘗試與表現,都有一定的成績,其間在歌舞劇方面的耕耘與努力有目共睹,所以也才能夠被譽爲台灣的「歌舞劇王子」,歌舞劇王子竟然一腳跨入了中國傳統的歌舞劇,光是這一點,就很足以吸引人一探究竟。而究竟如何?從舞台上的表現,完全可以看得出演員認眞用功的程度,也完全看得出歌舞劇表演方式的無所不在,其實觀衆也完全不必以觀賞傳統戲曲演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要求演員,而毋寧將重點放在歌舞劇演員跨界演出這個向度之上。歌舞劇與傳統戲曲雖同屬極廣義的歌舞劇範疇,所以彼此間不同表演程式的交流與學習,不論對於雙方(歌舞劇/豫劇;王柏森/豫劇隊)的刺激、創新與幫助,應該都是正數。在這之前,已經有傳統戲曲演員演出舞台劇的例子,觀衆當然覺察得出來,因爲演員常會在不知不覺中身段滿場,只是這一次不同以往,是歌舞劇演員跨界。王柏森內發外放、情感澎湃的表演,與所有其他演員一起在舞台上演出,乍看之下,或許仍不免有扞格之處,但總的來說,這樣的跨界交流,其象徵意義實乃遠遠大於實質意義。

其他演員的表現水準,則是在同類型的傳統戲曲演出中,少見的敬業與整齊。殷青群飾演的皇帝,朱海珊飾演的金陵公子,張海順飾演的沙漠怪客,張揚蘭飾演的侏儒,表現均中規中矩、可圈可點。而王海雲與蕭揚珍飾演的門官,儘管戲份很少,卻還是很有味兒。

演唱形式尚有揮灑空間

酣暢淋漓,是這次聽戲的最主要感受。整齣戲的編腔與譜曲豐富流暢,或奔放激昂,或婉轉深沉,能夠充分表現出豫劇的音樂特色與演唱風格,非常容易入耳,再加上每位演員賣力演唱,觀衆的觀劇情緖能夠受到唱腔與音樂的牽引而同悲共喜,著實過癮。王柏森發聲方式與豫劇並不相同,相對的,在演唱與咬字方面自然也就與台上其他演員大相逕庭,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傳統戲曲對於演唱及咬字的要求,對於其他類型的歌舞劇來講,應該可以做爲借鑑。另外,爲了確立豫劇風格,豫劇隊特別針對歌劇中〈茉莉花〉和〈公主徹夜未眠〉這兩首曲子做戲曲化處理,但結果則頗令人失望。這兩首曲子都出現在最後一場,其中〈萊莉花〉是以哼唱形式表現安插在柳兒死後的段落,不僅無法將該曲的特色表現出來,更不知道安插在該處的作用何在,白白浪費了一首可以好好發揮的曲子。至於歌劇觀衆耳熟能詳的詠嘆調〈公主徹夜未眠〉,更是完全聽不出來與歌劇原曲有何戲曲化處理的關聯,頗有畫虎之憾。全劇的編腔與譜曲,雖有所創新,但或僅止於演唱旋律,而未及於演唱形式,也就是還局限在對唱、合唱等方面,而沒有就演員重唱形式進行探索,這是相當可惜的一點。既然標榜「土豫劇唱洋歌劇」,既然其他傳統戲曲劇種早已嘗試把西洋歌劇中的重唱作爲創新的表現手法,這齣戲竟然沒有把重唱這一可以豐富演員演唱表現與觀衆聽覺享受的重要形式,納入創新範疇之中好好實驗發揮,實在令人扼腕!

舞台設計方面,在一開始的舞台鏡框和紗幕設計就令人覺得眼熟非常,相信經常看歌仔戲、或是才剛看過今年五月在台北演出的歌劇《杜蘭朵公主》的觀衆定然覺得親切可喜,反倒是筆者被那恍若雲國仙鄕的畫面牽引得身陷五里霧中,著實不知這樣的表現手法與本劇的訴求有任何相關之處。接著,在劇情開始之後,上中舞台便矗聳著一座高台,直到全劇結束,其間雖然或許有一定的作用,但從頭到尾皆不動如山,不知對本劇整體表現的效果是否有積極幫助?不知到後來導演的表現手法與場面調度是否因此反而要遷就這難以靈活變化的高台?

服裝設計方面,在所有角色的造型中最引人注目並引人側目的,當非杜蘭朵莫屬,由此可想見設計者意欲在諸多角色中突顯杜蘭朵的氣質獨具、與衆不同。從一開場的碩大頭飾與服裝,便攫取住觀衆的目光,雖然具象地表現出花朵的造型,但一來頭飾與服裝在顏色搭配上令人覺得突兀,這個現象幾乎在杜蘭朵的每一場造型中都可以看得出來,二來頭飾的體積和剛硬線條與服裝質料本身的柔軟、垂墜、伏貼特質,不僅在整體造型上造成頭重腳輕之感,對於演員的表演來講,也可能要花更多的氣力適應,這樣的情形同樣出現在最後一場。反倒是柳兒的造型,在用色與服裝上都能夠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柳兒在劇中的角色特質,令人覺得自然、舒服。服裝造型除了針對劇中角色設計,其實也應該考量演員本身的條件,除了要儘可能讓觀衆第一眼就明白每一角色的特質,是否也應該要適度地幫助演員在舞台上的形象塑造與表演呈現?

整體統一應為前提

由本劇的各項設計中,儘管可以看得出設計者的心思,但這樣的設計在全劇中究竟起著什麼樣的作用?突破與創新,固然是現今絕大多數製作及演出傳統戲曲的必然訴求,或許也是迷思罷,但我們冀求的突破與創新,其最上者應能將該演出作一整體的提升;求其次者,各項設計彼此間應該能夠在整體統一的基調上發揮,一新衆人耳目;而不是盡情展現個別特色,徒令觀衆留下深刻印象。

傳統戲曲的實驗與創新,是傳統戲曲一直以來,之所以能夠不斷豐富與成長的重要原因。但是如何實驗、怎麼創新,則是比實驗創新本身還來得重要,也還必須花多更的心思。如今,跨界而來的無名氏已迎風揚帆,與柳兒已合而爲一的杜蘭朵也急起直追,煙波浩瀚,帆影點點,究竟要航向何方?岸上的看官是忒關心的。

 

文字|張啟豐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兼任講師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