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光環舞集

相關文章 57 篇
  • 在第二段舞中嬰兒油舞蹈重現,明顯看到新一代舞者的身體思考與出色的應變能力。
    企畫特輯 Special

    潮間帶的遐想

    在這廿多分鐘的舞段中,明顯看到新一代舞者的身體思考與出色的應變能力,可以體會到編舞極用心的編排與盡量規避舞者們在塗滿油的塑料布上舞動時的潛在傷害,並營造出潮水退進之際的對流意象,但嬰兒油本身,時刻將觀者懸念於台上舞者每一個動作的安危上。主題的敘事,反而極大地受制於形式,令人不無遺憾。

    文字|張曉雄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Preview

    繽紛的早春

    二月裡葛瑞.卡爾的低音提琴,充滿義大利巴洛克風情的I Musici,帶著「來自靈魂的歌聲」再度抵台的卡瑞拉斯,聯管營造的「浪漫的婚禮」,「名人名嘴吟唱」追懷黃自短暫耀眼的一生;「光環舞集」以特有的東方肢體語彙展現人體的力與美;廖瓊枝以一生顚沛淬練出的技藝衍繹《陳三五娘》 的悲情。 新春伊始,已有一片錦繡繽紛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4期 / 1993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光環舞集《舞田》

    邁向第十一年的光環舞集,在藝術總監劉紹爐「氣、身、心」三合一的理念下,再度推出一支新作《舞田》。 劉紹爐的前幾支作品,無論是《大地漫遊》或是《奧林匹克》,都借助大塊布幅、箱子或嬰兒油來完成編舞者的理念。這些道倶雖帶來新的創作可能性,但也相對的帶來一些束縛。而《舞田》則單純於舞者之間的肢體對話。 光環這次演出的特色,在於拉近與社區民衆之間的距離。除了專程去尋找一些新的演出空間之外,舞團本身也設計一套示範講座讓新的觀衆得其門而入。希望台北市近郊的舞蹈愛好者可以把握這次在家附近免費觀舞的機會。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6期 / 1994年12月號
  • 光環舞集《異形》舞作深受工藝造型設計家包浩斯之影響。
    即將上場

    光環舞集「移植」舞蹈心靈世界

    劉紹爐沿續「氣、身、心」的理念基礎,拓展實驗新的可能性,呈現三支饒富創意的舞作──《移植》、《異形》、《無礙》。 舞蹈由《異形》揭開序幕,此舞深受現代工藝造型設計家包浩斯之影響,裹在海棉墊裡的舞者像是現代裝飾的藝術品,可任意變換不同的造型,把原來單一平面的道具,在瞬間轉成立體的視覺藝術效果,詼諧、風趣中,引人進入想像的世界。《移植》一舞是由舊作《舞田》經過一年多的歷練發展而成,舞者以借力的方式,敏銳的觸感以及氣的運用,來彼此傳達或轉換訊息。此舞的音樂由溫隆信所作,嘗試開發舞蹈與音樂的互動。《舞礙》是嬰兒油系列繼《奧林匹克》之後的又一創作,因為使用此種無阻力、無阻礙的界面,故稱「無礙」,此舞由馬子民作曲。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35期 / 1995年09月號
  • 李子聲找來薩克斯風、琵琶等演奏者到排練場即興發展。
    焦點

    作曲家李子聲異地發聲

    《黑潮》是光環舞集首度和現代作曲家、演奏者同台演出的作品。我們在嬰兒油滑動、浮游的異次元空間中體會到舞者的呼吸、演奏者的呼吸,他們就如同一起在黑潮蘊含豐富生命物質的暖流中,自然而然地靜湧出生命的奧秘。

    文字|廖勤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 光環實驗劇場
    表演視界

    光環舞集藝術總監劉紹爐示範養氣的方法

    文字|白水
    第114期 / 2002年06月號
  • 《身音書寫》
    舞蹈

    「觀音聽舞」系列之《身音書寫》

    光環舞集開發聲音與動作的「觀音聽舞」系列,第二部作品《身音書寫》四月中在台中21號倉庫首演之後,五月繼績轉往台北與台南演出。 以嬰兒油系列舞作聞名的光環舞集,近年來積極開發創作新素材,藝術總監劉紹爐帶領舞者延續「氣、身、心」合一的探索,結合身體動作與人聲吟唱,發展出「觀音聽舞」系列,《身音書寫》強調舞者自然呼吸發聲,身體自然隨之律動,舞者之間宛如布農族的八部音合唱,動作樸拙具儀式感。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13期 / 2002年05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光環舞集《觀音.聽舞》

    此次光環舞集春季新作《觀音.聽舞》是光環舞集暫別嬰兒油舞蹈後,第一次推出非嬰兒油的創新作品。 《觀音.聽舞》旨在純化舞蹈藝術眞正的本質,用眼睛觀看肢體語彙的脈動來讀舞,表演中將由舞者嘗試自己發聲,藉以表現內在深層的眞實面。此次也嘗試以多種不同的道具來作爲肢體的延伸,試圖開發出肢體更多的可能性,並特以小劇場的演出方式和觀衆做近距璃的接觸。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99期 / 2001年03月號
  • 《聽舞觀聲》希望透過不同的刺激與探索,在過往的基礎上,逐漸走出其他的向度與可能。
    即將上場 Preview 光環舞集 從「嬰兒油」重新出發

    三位編舞家聯手 《聽舞觀聲》尋找未來

    創辦人劉紹爐辭世後,光環舞集並未沈湎於感懷過往,在九月初的《聽舞觀聲》中,邀請了三位客席編舞家蘇文琪、余承婕及Mark van Tongeren編創新作,重新詮釋劉紹爐知名的嬰兒油之舞,希望透過不同的刺激與探索,在過往的基礎上,逐漸走出其他的向度與可能。

    文字|吳孟軒
    第273期 / 2015年09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常客推薦

    《懷念好老戲》讓人回味歷史人物的神韻

    光環舞集《水域70%》,編舞家劉紹爐試圖找尋舞者身體與發聲的關聯,讓舞蹈中韻律、氣息、及內在力量的收放,成為呼和聲和吟唱,和著吐瓦民謠,令人驚訝。極致體能舞蹈團的《草山行》,讓人期待如何以強烈的創作力量舞出陽明山的秀麗景色。 李寶春將京戲新演成一齣齣好老戲。在古老戲曲的凝練語彙中,除了看戲、聽戲更飆戲。這次《懷念好老戲》所選的戲碼讓人回味故事中一個個歷史人物的神韻。國光劇團的《閻羅夢》及《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前者令人慨歎人生,後者則看王熙鳳的機鋒銳利。 漢唐樂府古典梨園歌舞戱《韓熙載夜宴圖》像是一幅恬靜的古畫,如同卷軸般悄聲地展開。人物姿態細膩,音樂幽婉,雖然緩慢卻有著難見的韻雅僕質。常和梨園歌舞戲的音樂相互借用的南管,是十分古老的音樂,清雅而細緻。《古曲清韻晉江南管》的演出採傳統形制,《心韻》則在古曲外,能聽到王心心新創的曲子。《NSO馬勒系列九》演出馬勒第六號交響曲《悲劇》,雖然是龐大的樂曲,但音樂以緩慢的步調開展出一幕幕的情景,若靜心聆聽,沉潛內蘊的情感將顯得豐富而動人,聽見那「搏擊命運的人」。

    文字|謝杰廷
    第149期 / 2005年05月號
  • 《人物語》巧妙展開人與物的對話。
    舞蹈新訊 光環舞集《人物語》

    人與物共舞 玩出奇異對話

    處在物化的世界,現代舞卻流衍出「物」的美學。光環舞集《人物語》巧妙展開人與物的對話,「人」戴著面具,肢體迸發原始性;「物」以海棉墊為象徵與變形,包覆、蜷曲、纏結、搖晃著人與人的疏離或渴望。「海棉墊的曲直皺摺就如同肌肉的伸縮變化,當人體與海棉墊互動或合為一體,好似進入超現實的夢境。」編舞家劉紹爐以生老病死作主題,反思異化情境,詭譎而天真地表現當代奇異的感知特質。 《人物語》舞碼分為八段:〈序〉、〈新生〉、〈探尋〉、〈幽谷〉、〈嬉戲〉、〈浪潮〉、〈騷動〉、〈終局〉。〈新生〉裡的雙人舞,海棉墊既是隔離又是使人突破框限的柔軟介物;〈探尋〉用長短層次的呼喊和聲音表情呈現生命的顫動;〈幽谷〉的人物合體成了低吼的龐然巨物;〈嬉戲〉中的海棉墊有著三角形、多邊形的變化構圖。「我想到米羅畫作的構圖,康丁斯基的點線面,包浩斯的物體美學」劉紹爐自「嬰兒油上的現代舞」系列作品後,又開啟舞蹈奇幻新意象。在日本作曲家原田敬子(Keiko Harada)的音樂中,此舞處處充滿曲折的趣味及驚詫的生命變形。(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2期 / 2007年04月號
  • 淋上嬰兒油,準備起舞。攝於2000年舞作《斷層》彩排前。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相信您還是會繼續在天堂練舞

    光環舞集舞團藝術總監劉紹爐,以「嬰兒油上的現代舞」、「觀音聽舞」系列舞作享譽國際,九月一日因腦瘤復發病逝,享年六十五歲。劉紹爐愛編舞更愛跳舞,即便病痛纏身,仍持續創作、舞蹈。本刊特邀劉紹爐老師的學生、曾為光環舞集舞者的青年編舞家蘇文琪,以此文回顧與劉紹爐相處的點點滴滴,也讓人看見他愛舞也樂於與人分享舞蹈的一生。

    文字|蘇文琪
    第262期 / 2014年10月號
  • 劉紹爐《舞輪脈》持續發展身體與聲音的關係。
    即將上場 Preview 光環舞集迎接卅周年

    《舞輪脈》 年輕世代首次接棒出手

    為了慶祝舞團卅歲,光環舞集推出嬰兒油系列新作《舞輪脈》,除了由藝術總監劉紹爐編創探索身體與聲音之作,更特別的是由年輕世代舞者首度參與編創的《曲..直的油戲》,透過四條繩子與嬰兒油的運用,讓觀眾看到了年輕世代都會經歷關於衝突、摩擦、矛盾的生命狀態。

    文字|樊香君
    第261期 / 2014年09月號
  • 《陂塘》中,油亮的舞者們時而幻化為池塘中的水生植物,時而是匍伏於自然天地間的戰士。(光環舞集 提供)
    舞蹈新訊

    再現嬰兒油之舞 光環《陂塘》舞動池中生機

    提到光環舞集,多數人不約而同浮現的印象正是舞者周身沾染嬰兒油,在油光與汗水之間進行各式翻滾堆疊的動作。藝術總監劉紹爐從早年「氣、身、心合一」的肢體概念,發展出獨特的嬰兒油劇場,取材上則歷經鄉土與人體脈輪潛能探索等階段,近年更自客家文化與劉紹爐在新竹縣客家村成長的個人經驗著手,編創《山歌踏舞》、《身音body sound》等作。 此次推出的年度公演作品,延續客家系列,將舞台上的嬰兒油風景轉化為月光下的客家陂塘農家灌溉用的池塘,本就充滿了形形色色生物鳴叫浮游的生態風景,而油亮的舞者們時而幻化為池塘中的水生植物,時而是匍伏於自然天地間的戰士,在肢體與聲音的流動間,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扮演提點的角色,呈現出客家農莊風景的恬靜與生機之際,亦展現了走入熟成期的舞團表演風貌。

    文字|鄒欣寧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 光環舞集《黑潮》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藉著嬰兒油, 光環舞者又一次如魚般地 悠游於舞台的大海中。

    文字|林敬原
    第83期 / 1999年11月號
  • 《草履蟲之歌》是嬰兒油系列開始長出內在厚度的里程之作。
    焦點

    光環十年的「破立」

    劉紹爐所追求的是羅丹雕塑在三度空間栩栩如生的肌理、是康定斯基的抽象畫、是蒙特里安鮮明的線條藝術,但支持他這個舞蹈方向的,卻是來自於道家的哲學。與西方同類型的舞團相較,他的作品不是那麼稜角分明,而多了一分和諧安靜,不忮不求的東方精神。

    文字|盧健英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 布拉格國際舞蹈節不止邀請明星級的國際舞團,如模斯.康寧漢、崔莎.布朗、崔拉.莎普等舞團,也邀請具特色與潛力的舞團。
    布拉格

    捷克唯一的現代舞蹈節 布拉格國際舞蹈節

    六月底、七月初,布拉格所有的公立藝術機構都放暑假去了,到此地旅遊的旅客在感嘆之餘,不免被一幅大型的水藍色看板上,一位躍動的黑衣女子和〝TANEC PRAHA '98〞文字所吸引,這就是「布拉格國際舞蹈節」,也是布拉格每年夏日最大的藝術事件。

    文字|盧家珍
    第69期 / 1998年09月號
  • 光環舞集要以「安靜」來凸顯「動」的狀態。
    台前幕後

    嬰兒油的秘密檔案

    嬰兒油系列作品已經成爲光環舞集的最大特色。令人好奇的是:塗上嬰兒油之後,舞者怎麼跳舞?有什麼特別的準備工作?本文請到光環舞集的編舞者劉紹爐來揭開謎底。

    文字|陳品秀
    第66期 / 1998年06月號
  • 不管是油還是水,都是身體互動非常直接而且親密的「身體媒介」。
    台前幕後

    銀箔地獄裡的但丁

    從《草履蟲之歌》嬰兒油的精粹演練,到《神曲2001》改採「秘密武器」的突破,光環將帶領觀者進入一場穿越人界、地獄與天堂的旅程。

    文字|陳建志
    第105期 / 2001年09月號
  • 呼吸、氣、意念、身體、與油,帶引著高低起伏,帶領著情境與心境的層層浪濤起落。
    即將上場 Preview 光環舞集再現「嬰兒油上的現代舞」

    《朝聖者之夢》 身心張弛間探索藝術與生命

    《朝聖者之夢》分六段,各段音樂集結了西藏、中東、印尼等地的民族音樂,並加入了風聲與梵音,節奏多變,發想視覺造型,以身體嘗試各種動作可能。各個舞段總離不開主題──「朝聖者」,藝術家就像朝聖者,將意念與身心連結,不畏艱險探究生命的終極。

    文字|周倩漪
    第190期 / 2008年10月號
123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職人的圖鑑

    布景彩繪:客製化的空間打造者

  • 香港

    防疫鬆綁後,表演藝術界終於展現新氣象

  • 戲劇

    《和合夢》 以沉浸式展演回應酷兒想像

  • 舞蹈

    離開殿堂,由你自己發現耀眼

    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