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法更有想法 讓創意落實在舞台發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創意競演」今年來到第二屆,決選隊伍的創作將在四月的「2018臺灣戲曲藝術節」演出,有小表演廳的《孟.夢之間的時光》與《女人孟》,大表演廳的《琵琶行》與《What's 黑盆》,均在戲劇顧問一年來的陪伴下呈現;另去年首屆的優勝製作《孟婆.湯》則將打頭陣搬演,劇本剖析王寶釧、潘金蓮、白素貞和「孟婆」等傳統女性角色,並結合布袋戲與現代偶戲,令人期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創意競演」今年來到第二屆,決選隊伍的創作將在四月的「2018臺灣戲曲藝術節」演出,有小表演廳的《孟.夢之間的時光》與《女人孟》,大表演廳的《琵琶行》與《What's 黑盆》,均在戲劇顧問一年來的陪伴下呈現;另去年首屆的優勝製作《孟婆.湯》則將打頭陣搬演,劇本剖析王寶釧、潘金蓮、白素貞和「孟婆」等傳統女性角色,並結合布袋戲與現代偶戲,令人期待。
「誰說南管不能跟『現代』畫上等號,這次的『王心心作場』就是一個好的開始。」王心心說,南管在古代是時尚,在現代也可以是時尚,多方面的跨界嘗試,還有定位清楚的票房策略,是讓南管歷經千年依然如新的活命丹。
林懷民卻欲藉由此作舒展《琵琶行》字裡行間飄渺卻又絕對的存在感,並重新定義舞蹈。經過林懷民提點,王心心悟到:「我的坐,就是動作;我彈琵琶的揮手、擺肘,就是動作;我的開口與抬頭,就是動作。」
江南水鄉,最搭調的當然是悠轉曼妙的水磨腔崑劇了。在江浙一帶,無論是大城市如上海,小鄉鎮如周莊,崑劇都是適情適景的觀光戲主調。像上海有讓人體會多樣傳統演出的「豫園戲苑」、也有古色古香的三山會館;而古鎮如周莊與烏鎮,則是讓遊客悠遊體會戲曲與生活的融合閒情;以園林著稱於世的蘇州,也結合同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崑曲,唱著一齣齣彷如天上人間的饗宴。
卓越的技巧已經是演奏者必備的基本條件,傳統的槪念也在世界文化的加入後逐漸解構。西方的作曲家可以在不具備任何中國傳統的意識下為琵琶寫曲子,反倒是演奏者内化的涵養應該更是被強調的,從這二場演出已經儼然看到未來琵琶的發展趨勢。
《琵琶行》,詩中有樂,樂中有詩,寫秋夜江邊,道人世情緣。後世歌者泫然,心情轉折詩句間。
中文歌詞與音樂旋律的親密關係遠超過其他語文的歌樂,如何掌握「以字行腔」的技巧是唱好中國藝術歌曲的一大關鍵。
在震懾全場的演奏會後,本刊專訪了這位琵琶大師,從兩岸音樂敎育的差等到習藝、演奏的意境,均有所闡發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