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琵琶行

相關文章 8 篇
  • 文和傳奇戲劇團《女人孟》
    戲曲 臺灣戲曲藝術節第二屆創意競演

    有功法更有想法 讓創意落實在舞台發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創意競演」今年來到第二屆,決選隊伍的創作將在四月的「2018臺灣戲曲藝術節」演出,有小表演廳的《孟.夢之間的時光》與《女人孟》,大表演廳的《琵琶行》與《What's 黑盆》,均在戲劇顧問一年來的陪伴下呈現;另去年首屆的優勝製作《孟婆.湯》則將打頭陣搬演,劇本剖析王寶釧、潘金蓮、白素貞和「孟婆」等傳統女性角色,並結合布袋戲與現代偶戲,令人期待。

    文字|陳茂康
    第303期 / 2018年03月號
  • 王心心在《胭脂扣》中扮演一個煙花女子,對一向形象十分良家婦女的她是一大挑戰。
    特別企畫 Feature

    讓南管化身時尚 王心心 要做南管音樂舞劇的品牌領導

    「誰說南管不能跟『現代』畫上等號,這次的『王心心作場』就是一個好的開始。」王心心說,南管在古代是時尚,在現代也可以是時尚,多方面的跨界嘗試,還有定位清楚的票房策略,是讓南管歷經千年依然如新的活命丹。

    文字|鄭淑瑩、許培鴻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 王心心在《琵琶行》中將以細膩的演唱技藝,扮演琵琶女、白居易、以及說書人三個敘事角色。
    戲曲

    轉軸撥弦就是舞蹈 林懷民讓南管回歸純粹 王心心獨抒《琵琶行》的悵然之情

    林懷民卻欲藉由此作舒展《琵琶行》字裡行間飄渺卻又絕對的存在感,並重新定義舞蹈。經過林懷民提點,王心心悟到:「我的坐,就是動作;我彈琵琶的揮手、擺肘,就是動作;我的開口與抬頭,就是動作。」

    文字|廖俊逞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 上海另一座完整保留的古戲臺─三山會館
    專輯(二)

    城鄉有戲自芬芳 在江浙滬觀光中看崑劇

    江南水鄉,最搭調的當然是悠轉曼妙的水磨腔崑劇了。在江浙一帶,無論是大城市如上海,小鄉鎮如周莊,崑劇都是適情適景的觀光戲主調。像上海有讓人體會多樣傳統演出的「豫園戲苑」、也有古色古香的三山會館;而古鎮如周莊與烏鎮,則是讓遊客悠遊體會戲曲與生活的融合閒情;以園林著稱於世的蘇州,也結合同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崑曲,唱著一齣齣彷如天上人間的饗宴。

    文字|李翠芝、祖忠人
    第129期 / 2003年09月號
  • 走過千年的琵琶歲月,彈奏方式也由橫抱改為豎抱。
    回想與回響 Echo

    告別「切切如私語」的琵琶年代 「琵琶名家風雲錄」聽後

    卓越的技巧已經是演奏者必備的基本條件,傳統的槪念也在世界文化的加入後逐漸解構。西方的作曲家可以在不具備任何中國傳統的意識下為琵琶寫曲子,反倒是演奏者内化的涵養應該更是被強調的,從這二場演出已經儼然看到未來琵琶的發展趨勢。

    文字|許克巍、白水
    第97期 / 2001年01月號
  • 七○年代,劉塞雲(左二)在德國演出後與史惟亮(右一)合影。
    焦點

    《琵琶行》裡的詩情樂韻

    《琵琶行》,詩中有樂,樂中有詩,寫秋夜江邊,道人世情緣。後世歌者泫然,心情轉折詩句間。

    文字|劉塞雲
    第19期 / 1994年05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焦點

    陽春白雪何處有 塞雲蜚聲琵琶行

    中文歌詞與音樂旋律的親密關係遠超過其他語文的歌樂,如何掌握「以字行腔」的技巧是唱好中國藝術歌曲的一大關鍵。

    文字|黃瑩
    第19期 / 1994年05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專題報導 Feature

    林石城談琵琶行

    在震懾全場的演奏會後,本刊專訪了這位琵琶大師,從兩岸音樂敎育的差等到習藝、演奏的意境,均有所闡發

    文字|陳怡如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