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文近景╱當代劇場
璀璨輝煌及兩極化的德國當代劇場
德國每年境內有一萬二千場表演節目及七千場音樂節目。令人驚奇是,其中百分之九十的節目全由政府資助,由於不必自負盈虧,因此德國表演藝術的發展與美國百老匯劇場的發展截然不同:劇場導演制,固定演出班底,不喜固定劇目重演,喜歡搞創新。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文近景╱當代舞蹈
不是只有碧娜.鮑許!
德國舞蹈劇場在一九八○年代以前衛睥睨之姿,赤裸地呈現人性黑暗面,震撼美國的舞評與觀眾,與以醜陋入舞、歌誦死亡的日本舞踏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對許多觀眾而言,德國舞蹈劇場在今日幾乎等同於碧娜.鮑許,事實上,德國舞蹈劇場從發跡至今歷經八十餘年,有不少的編舞者以不同的風格、語彙與哲思,創作出風貌各異的舞蹈劇場,使之成為珍貴的人文資產。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文近景╱當代舞蹈
古典、新古典、現代、前衛七十二變
「由德國公家付薪水的舞者有五千人,其中德國人不到八百人,藝術總監中百分之七十都不是德國人,可想而知這個國家的包容性。」旅歐二十載的著名編舞家余能盛說。德國是全世界舞蹈人才的大搖籃。德國政府支持的公立劇院就超過五十所,現存的公私立舞團也逾五十多團。從歷史來看,二次大戰後德國的社會經濟面臨重建,無法如英法等國延續芭蕾傳統。五○年代舞蹈開始振興,直至六○年代的「斯圖加特芭蕾奇蹟」,今日的德國展現出古典芭蕾、新古典、現代芭蕾、前衛派之百家爭鳴盛況。 德國舞蹈的兩大座標 德國以「表現派舞蹈」樹立鋒芒特色。早在二十世紀初,魯道夫.拉邦(Rudolf von Laban)建構舞譜及動作理論,創立舞蹈學校,訓練出瑪麗.魏格曼(Mary Wigman)、庫特.尤斯(Kurt Jooss)等表現派先驅。前者建立「緊張-弛緩」動作原理,在舞蹈中呈現內心情感,後者於一九三二年首演的反戰舞劇《綠桌子》,將戲劇元素加入芭蕾範疇。庫特‧尤斯創辦的「福克旺舞蹈學校」並造就了碧娜‧鮑許。「斯圖加特芭蕾舞團和碧納‧鮑許可說是正宗德國原味,他們為世界帶來重大的文化資產。」余能盛標定出德國舞蹈史的兩大座標。 環顧當今德國重要的芭蕾舞團,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為其翹楚。從一九六一到一九七三年,首席編導約翰‧克朗寇(John Cranko)結合芭蕾與戲劇,將表現派風格展演得更直接而強烈,經典作《奧涅金》等將斯圖加特推上世界一流舞團之林。巴伐利亞國家芭蕾舞團為古典芭蕾的守護者,現任總監伊凡‧黎胥卡(Ivan Liska)在古典之外,漸漸帶入現代、前衛的舞台特色。 德國提供全世界最大的舞台,讓舞者發光 擁有二百五十年歷史的柏林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位於東柏林,俄國芭蕾巨星馬拉寇夫(Vladimir Malakhov)為現任藝術總監,演出節目包含古典芭蕾舞劇到現代舞劇。漢堡芭蕾舞團為世界十大芭蕾舞團之一,總監約翰‧諾伊梅爾擅於結合傳統意韻與前衛精神。目前已解散的法蘭克福芭蕾舞團則以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的後現代編舞和極限肢體大展風華。 「德國提供全世界最大的舞台,讓舞者發光。」余能盛歸結。包容乃大,多元而閃耀,德國芭蕾依然是邁向未來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文近景╱當代音樂
當代音樂新宇宙 從零出發的哲思
關掉聆聽3B-巴赫、貝多芬與布拉姆斯音樂的耳朵,在一九四五這個數字上畫一個大圈圈,因為就在這個點上,西洋音樂美學完全闔上舊章節,準備進入太空時期。在過去六十年裡,德國已經建立起一個全新的音樂宇宙,而這個新宇宙,永遠需要更多的新耳朵。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文近景╱當代文學
當代文學八強 映照時代容顏
柏林圍牆倒塌之後,一群出生於七○年代的年輕的作家開始為德國文學注入爭議能量。這些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新人類衝破傳統,筆下議題貼近年輕人,與大眾媒體關係密切,明星化的自我包裝讓作家的身分不再只是伏案疾書的德意志剪影,雖然他們作品裡能仍找到許多前人的影響脈絡,但是身段與書寫形象都已經丕變。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文近景╱當代電影
大師繼續扛鼎,新世代恣意快跑
「德國新電影」的大師荷索、溫德斯仍然笑傲世界影壇,德國電影的後輩導演也不遑多讓,《蘿拉快跑》的湯姆.提克威、《替天行盜》的漢斯.韋加納、《何處是我家》的卡洛琳.林克,各自揮灑風貌多元的創意!
-
焦點
異曲同工的兩德樂團
自東西兩德統一後,大德國似乎突然間又回到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風采。但是除了政治、經濟的問題之外,在人文及藝術方面事實上已存在著些許的差異。在音樂方面,雖然歷史上幾個著名的音樂重鎭,如萊比錫、德勒斯登等再度與我們所熟悉的德國又連在一起了,但是現今兩德交響樂團卻有著明顯的差異。 首先,在樂團的體制方面,德東的樂團分類並沒德西那麼多,德東的樂團皆以「交響樂團」命名,其所差別的只有地名而已。而在性質上的差異也大概分爲專爲演奏管弦音樂而成立的交響樂團,和在歌劇院伴奏的管弦樂團,比起舊西德的結構可算是簡單多了。在德西的大城市中經常同時擁有廣播樂團、城市交響樂團、愛樂交響樂團、室內管弦樂團、歌劇院樂團等,再加上各個大小城市都有一個音樂協會(Der Musi-kverein),因此也有一些特殊性質的樂團便由此而生,例如德國新交響樂團(Das neue Orchester),一個講求以當代樂器演奏當代音樂的樂團,便是由科隆音樂協會所支持的;而德東的樂團卻多由政府成立。 其次,在樂團演奏風格上,德東的樂團似乎比德西的樂團來得「守舊」。聲音不若德西樂團那麼音響化,特別是低音域那麼沉重厚實。以柏林愛樂爲例,它的低音弦樂的聲音比較偏好類似低音大提琴渾厚的聲音,而德東的樂團如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在這方面便以較多大提琴優雅甜美的聲音處理。而在介於弦樂與銅管之間的木管部分,德東的木管似乎比德西的木管較爲溫潤一些,少了一些金屬聲的激情,但也失去了獨奏的亮麗燦爛。另一方面,影響樂團整體音色甚鉅的銅管部分,比較上卻與木管相左,德東樂團的銅管整體上比較嘹亮,齊奏的樂句時有如行雲流水般的淸淨亮麗,與德西雄武厚沉的感覺是截然相異的。或許對於長期藉由Hi-Fi音響接觸這些樂團的聽者而言,德西的樂團似乎較能滿足大功率輸出的飽滿感;然而,德東樂團能發出層次淸晰且悠揚的樂音,這不也正是音響玩家追求的聲音之一? 大致說來,兩德樂團皆保有相當的德國音樂風格,畢竟那是日耳曼的文化資產,不是短時間可改變的,而由於人事分隔所造成的差異,或許是理性與感性的差別吧。
-
柏林
後德國表演藝術情報
德國的再度統一對原來的東、西德文化藝術發展有何消長呢?西德統一的代價之一是經濟蕭條,文化預算被大量刪去的結果,導致許多原先依靠政府供養的藝術單位或團體得另想出路;原西德的表演團體受到原資本主義架構下系統的影響,過去的經驗反而變成無法適應新形勢的舊包袱,而原東德的狀況則正好相反,新來的制度與變化恰好給予她一個全新的開始,像從無到有,可以自己定位出一個幾乎毫不受拘束的、任何可能的新方向。 現代劇場在新的社會結構下自然是變化劇烈,但最有趣的要算是,一般總被認爲保守的古典歌劇劇院了。以東、西柏林的兩個最重要大歌劇院來說,西柏林的「德意志歌劇院」(Deutsche Oper Berlin)在兩德統一後,爲了應付東邊的強大競爭與日益流失的觀衆,他們做了許多調整(積極製作新劇目,發行雜誌等),但舊有的陳腐人事是無法輕易調整的,也因此,所推出的新劇目都極失敗。而東柏林的國立歌劇院(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則呈現了完全不同的新生動力,他們邀請聲譽正隆的芝加哥愛樂交響樂團總監巴倫波英(D. Barenboim)任音樂總監,並連續推出了華格納的《帕希法爾》Parsifal、《女武神》Die Walkre等重份量的大製作,參與演出的藝術家都是一時之選外,最重要的是,每齣老劇目都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感,他們試圖讓古典歌劇走出封閉貴族娛樂的印象中。像《帕希法爾》的故事背景不發生在中世紀,而是在太空艙裡;節目單不再是藝術家的大頭照,而是厚數十頁的論文書。 本年度東柏林國立歌劇院推出的第一個新製作是理査.史特勞斯的《艾蕾克塔》Elektra。這齣由希臘神話而來的單幕歌劇,向來被認爲是極難處理的作品之一,包括它所連續出現的多義象徵、不協和音與傳統旋律間的風格整合,還有非一般女高音所能勝任的高難度演唱技巧。此一新版《艾蕾克塔》便是在義大利藝術家科內利斯(Y. Kounellis)的新象徵主義舞台裝置中營造了一個具多種衝突的危機氛圍。或許,劇中封閉式的謀殺與復仇情節亦正勾勒了兩德再度統一後的藝術現況。只是我們不確定,結局是否會像劇中的艾蕾克塔那樣,因過度驚駭而死去。 文字|王俊傑 藝術工作者
-
編輯室
時間的挑戰
敦煌莫高窟,一個典藏人類藝術文明的洞窟,透露給世人的,不只是佛經敎義中的玄機,同時也藉著石壁的時間錄像,讓後人洞察當時生活、美學觀的投影。 在這個延續一千多年的歷史洞窟裡,遺留了中原、西域、印度、波斯文化的精華,雖然鑿洞的目的是爲了宗敎,但是宗敎卻是爲了成就人類精神上的完滿,也因此各種人類能力所能及的完美事物都成爲供養之物,而最直接表露人心底層虔敬之意的樂舞,當然也就成爲石窟壁畫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近年來,「敦煌學」已成爲國際學者們挑戰時間,熱衷鑽研的一門學問,各種資料的挖掘、整理,都爲再現敦煌樂舞、探究那神祕而炫麗的古代文明而努力。今夏,蘭州將舉辦敦煌藝術的國際性學術研討,就在這群學者、藝術家們嘗試發現另一種表演形態的同時,我們也帶領讀者跨越重山萬嶺,一賞敦煌藝術。 時空的轉換亦從遙遠的千年切進了台北的舞台。十一年前雲門的舞劇《紅樓夢》由林懷民與賴德和合力編織。紅樓的龐大架構在舞影、音符中被拆解、被重組,層層疊現出藝術家心中的夢。而黃寤蘭的一場紅樓驚夢卻發現了,十一年後紅樓新夢面對的是新一代的舞者與觀衆,紅樓小説不再是大家拼貼紅樓的依據。不曾讀過紅樓,失掉了線索,或許給了舞者、觀者更大的想像與詮釋空間,但也給創作者帶來了另一種挑戰。 時間常是藝術提煉最靈驗的試紙。敦煌藝術也好,紅樓小説或是轉換成各種形式的戲曲、舞劇、音樂也好,總要經過代代不同角度的審視與挑戰,才能淬取精華。魏子雲看過不同的紅樓戲,不同聲腔的詮釋經過前後的對照、評比,是另一種看紅樓的觀點。 德國也在時空的舞台上做了戲劇性的演出,在圍牆的隔離下,不同的體制不但影響不同的思想,也形塑出文化特異性。兩德在統一之後成爲了歐洲擁有最多樂團的國家,但是上百個樂團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聲音。到底何謂東德的聲音?今月前東德的柏林廣播交響樂團及著名的「東德指揮」庫特.馬索將帶領紐約愛樂來台,或許正好可給此地樂迷一個聆賞比較的機會。 林靜芸
-
柏林
牆起牆倒的文化起落
柏林在德國人心目中的重要性無可替代,它在本世紀短短數十載中的起伏分合,極富戲劇性,見證著近代政治文化的轉捩。
-
德國篇
現代國家的文化任務 以德國爲例
國家可消極保障文化創作自由,積極促進並推展文化活動,創造文化市場、保障文藝工作者的生活。本文探討自由主義與社會福利兩種國家的文化理念,對於文化補助的功能及定位有精闢的釐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