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德克是西德劇場代表人物,圖為他的影像作品《我是一隻大象,夫人》劇照。(光點台北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德國製造 MADE IN GERMANY 藝文近景╱當代劇場

璀璨輝煌及兩極化的德國當代劇場

創意目不暇給 「解構劇場」與「敘事劇場」各領風騷

德國每年境內有一萬二千場表演節目及七千場音樂節目。令人驚奇是,其中百分之九十的節目全由政府資助,由於不必自負盈虧,因此德國表演藝術的發展與美國百老匯劇場的發展截然不同:劇場導演制,固定演出班底,不喜固定劇目重演,喜歡搞創新。

德國每年境內有一萬二千場表演節目及七千場音樂節目。令人驚奇是,其中百分之九十的節目全由政府資助,由於不必自負盈虧,因此德國表演藝術的發展與美國百老匯劇場的發展截然不同:劇場導演制,固定演出班底,不喜固定劇目重演,喜歡搞創新。

早從十八世紀,表演藝術已在德國風起雲湧,二次戰敗後陷入低迷,但七○年代起,隨著經濟起飛,劇場繁榮多變,不亞於當年被賦名為新浪潮的電影工業,而新浪潮或者後浪不如前浪,但是德國表演藝術至今仍在歐洲境內獨領風騷。

德國表演藝術的發展條件得天獨厚。全國一百五十一家國立或邦立劇院,二百八十家私人經營的劇院,一百卅個交響樂團,還不包括一百個外賓劇院和一百五十個多功能劇院。每年境內有一萬二千場表演節目及七千場音樂節目。而令人驚奇是,其中百分之九十的節目全由政府資助,由於不必自負盈虧,因此德國表演藝術的發展與美國百老匯劇場的發展截然不同:劇場導演制,固定演出班底,不喜固定劇目重演,喜歡搞創新。

喜歡表演藝術的人來到德國,走到哪裡都是舞台,從事表演藝術的人多如過江之鯽,而各邦公私立劇場競爭激烈,節目之多幾乎不可能巡迴演出,因此,在德國看表演藝術充滿多樣的選擇——不過,觀眾得自己旅行。

東西德劇場各自發展、各擅勝場

七○年代,當時未統一的東西德劇場發展僅管迥異,但各具特色。東德繼承布萊希特、藍考夫(Wolfgang Langhoff)的風格,一路走到Wolfgang Heinz及EnnoBresson,之後由Alexander Lang和海納.穆勒(Heiner Müller)接下傳統。而西德則由查德克(Peter Zadek)、胥坦(Peter Stein)、Hans Neuenfels等人叱咤劇壇,一般稱為不萊梅風格(Bremer Stil)。而巴伐利亞的短命才子導演法斯賓達在拍電影之前,也曾在劇場導過多齣戲,他提倡反劇場、反表演等推翻現有體制的戲劇形式,與Peter Weiss等人推動類似外百老匯或外外百老匯的戲劇風格,前者融合文人劇場傳統,後者將政治和社會反諷帶進劇場,與當時美國的「生活劇場」(Living Theatre)相互呼應。

八○年代起,查德克和胥坦、Bondy和Peymann等人開始接掌各州國立劇院的總監,這幾個人以敘事性戲劇為演出主調,悄然地進行一場劇場革命,諸如戲劇元素大量增加、傳統文本的顛覆、暴力美學的論點等,但同時,在東德海納.穆勒的反敘事和解構劇場的重砲從東柏林擊向西柏林,穆勒的後代以卡斯托夫(Frank Castorf)最具代表性。他的作品風格深具暴動性、歇斯底里並有強烈的社會爭議,卡斯多夫動輒在劇場引爆,他要的話會使舞台下陷,演出人物搭乘直昇機到場,他最受不了的是井然有序的小資調調,作品不見得每次成功,但確實聳動有戲劇性。不管成不成功,總是喧囂、充滿無窮精力、複雜、漫長及毫無邏輯可言,總的說便是無政府。卡斯托夫說過,他終身的心願,「無非是推翻小市民的美學和價值觀。」而他那繁複多變的劇場美學也被他冠以「木馬屠城記式的美學」,永遠壯觀、偉大、深藏不露及陰謀論。

東德解構劇場風格在西德風行草偃

九○年代初,瑞士籍德語導演瑪塔勒(Christoph Marthaler)接掌柏林和漢堡等國立劇院,曾經是賈克.樂寇(Jacques Lecoq,法國默劇與小丑表演大師)學派的演員,也學過音樂,他把音樂和靜默的空間調度帶入劇場,並打破過去劇場的物質速度和界定,把時間無限拉長,正像達利融化般的手錶,現代感下充滿不確定性和詩意。

兩德統一後,東德戲劇創作風格影響了西德劇場甚鉅。也許要怪就得怪卡斯托夫。可以說,卡斯托夫的解構觀念帶動了許多新一代西方長大的戲劇工作者,而德國劇場從此在敘事劇場和解構劇場造成二極的分裂。所謂的解構,是把西方戲劇經典作品重新詮釋,而尺度愈來愈自由,經典作品不管是莎士比亞或者契訶夫,原來故事被剁碎或整型,幾乎只剩下一點骨架和劇場導演創作的藉口。

「解構劇場」其實逐漸與「導演劇場」掛勾,導演透過「分散」和「拆除」大部經典,私心是建構自己想像的戲劇世界。既然以導演風格為主,強調的便是導演技巧和手法,而除了在佈局上施力,很多作品因此容易淪入色情和暴力的詮譯,有時難免背離原著精神。

敘事劇場演變成「演員劇場」

而「敘事劇場」還有人堅持,已逐漸演變成「演員劇場」(Schauspieler Theater),與「導演劇場」(Regie Theater)相呼應。敘事劇場通常維持原來的劇作,著重的是演員對經典角色的詮釋,通常劇本完全不更動,演員照本演出;問題就在,如果表現不當,演員立刻像照本宣科。

  九○年代末以來,德國導演在上述二極光譜中分化,表現愈來愈多元化,許多劇作是那麼風格顯著、奇特、詭異、充滿寓意和批判精神。這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導演包括下列這些名字:Thalheimer、Simons、Holz、Petras、Baumbauer、Parceval、 Schlingensief、Pollesch、kusej及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而其中歐斯特麥耶是最被看重的。

歐斯特麥耶走在敘事劇場的傳統位置,但是吸取了解構劇場的表現精神。他解構的是原著,他將女權主義、心理分析、戰爭、全球化現象、南北問題從大師劇作中提煉出來,那些主題在古老創作年代便有了輪廓,歐斯特麥耶在敘事劇場中進行大量解構,他賦予作品無比的現代意義,幾乎使他成為查德克的接班人,不管他願不願意,已逐漸有了主流的民意,「想到社會如此不公平,便憤怒之極,」他曾這麼說過,但還好有劇場,「否則早就病了。」歐斯特麥耶的作品目前是最受歡迎的劇場外銷作品,足跡遍至歐美亞洲各國。

碧娜.鮑許與威廉.佛塞南北稱霸

在兩德統一之前,東德的舞蹈發展完全停滯,無甚可觀。而從八○年代以降,所謂碧娜.鮑許的「後現代風格」便佔領了德國,甚至歐洲,鮑許將詩意和感性注入現代舞蹈,無論重現六○年代的德國、編舞者個人的童年或者只是靈魂的深不可知,更或許物質形狀或社會儀式,所創作出來的風貌令人驚動,她的影響無與倫比,幾乎延續到廿一世紀,到今天仍是各地年輕編舞家摸仿的對象。

如果鮑許在北方,威廉.佛塞則在南方。他在銀行林立的法蘭克福,他在古典芭蕾舞中實驗的新的語彙,他重新為這世紀的舞蹈撰下文法。威廉.佛塞在劇場空間的使用有極大的突破,他不止於為古典芭蕾解構,他為現代舞蹈注入許多新的元素,與碧娜.鮑許一樣在現代舞蹈史上寫下了輝煌的身影。

而繼之而起的還有幾位女性,如莎夏.瓦茲和梅克.史都亞德(Meg Stuart)。瓦茲尋找身體的可能性,也在尋找舞台空間的可能,她豐富的想像力和能量使她不斷實驗,成果豐碩,是新一代的典範。而史都亞德則把舞蹈拉近戲劇,她是舞蹈思想家,嚐試以舞蹈作為思想交流平台,經常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舞作,對社會現象和議題頗多思索。

 

文字|陳玉慧 旅德作家,兩廳院「世界之窗-德國系列」戲劇舞蹈類策展人,《聯合報》駐歐特派員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