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蕙蘭
-
戲曲 蘭庭崑劇團復團 北崑小生溫宇航助陣
小全本《獅吼記》演出古典家暴喜劇
蘭庭崑劇團復團作《獅吼記》為明代汪廷訥所作,描寫書生陳慥懼內的故事,劇情輕鬆詼諧,「河東獅吼」典故即出於此。這次演出定調為「古典家暴喜劇」,顛覆原劇中「夫為妻綱」的教條,轉而探討夫妻相處之道,呼應時下婚姻問題;更力邀曾經演出紐約版全本《牡丹亭》的北崑小生溫宇航跨刀演出。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戲是薰出來的──
五十年前,一批「富連成」科班來台的京劇演員,成了京劇在台灣的播種人,二月間辭世,素有「戲包袱」美稱的馬元亮先生是其中之一。他那一輩從事教學的京劇老師,沒用教本,帶著學生站在舞台邊「薰」戲講戲,沒有道地流派的束縛,卻養成了如今台灣中生代勇於創新的京劇演員,展現出與大陸京劇演員不同的視野。
-
里程碑 Milestone
昔人今已遠,典型在夙昔
胡少安是傳統京劇全盛期的代稱,周正榮的精神風貌是新舊世代交替間對藝術的堅持,兩人各自站在不同的文化思潮轉折點上,彰顯著各自的意義。年輕一輩的高蕙蘭,則在台灣文化變遷的程途上留下了深刻印記,見證了台灣京劇自家的氣質。
-
焦點
探史取經、構人織緯
《鄭成功與台灣》是國光劇團「台灣三部曲」計畫中的第二部,也是三位主題人物中最有政治歷史意義的一部,由從事戲曲硏究與敎學工作近三十年、卻從未編過任何一部京劇劇本的台大敎授曾永義執筆,織構一代英雄宏偉卻短暫的生命情態。
-
戲曲
「跨劇種」的挑戰
京劇演員外放,表現手法陽剛而有力;崑劇演員講究內斂,手法圓柔而含蓄。如何在獨特的審美觀點下,提昇演員素質,與現代劇場技術合作,不斷求眞、求善、求美。
-
回想與回響 Echo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舊時謂京劇演員多能,有「文武崑亂不擋」之說,而名演員也確實是崑、亂不擋。國光劇團有意學演崑劇,藝術將更上一層樓,値得期待。
-
焦點
釵可斷,愛難催
國光戲團這次不演京戲改唱崑曲,推出的是不同一般才子佳人的《釵頭鳳》,除了華文漪精緻的表演外,也希望看見整體的用心。
-
名家訪談
翹翹板上的女小生
在京劇、在越劇的小生行當中,她們各坐第一把椅,在共話女小生的舞台表演時,她們好似坐在翹翹板上,一頭兒輕,一頭兒重。
-
即將上場
國光劇團創團首演
甫於今年七月一日成立的國立國光劇團,在各界的關心與矚目之下,即將於十月推出設團後首度對外公演。 國光劇團係承接三軍劇團的精英團員重新出發,藉由傳統戲曲爲基礎,運用現代劇場觀念,結合時代脈動,希冀開創京劇新生命。劇團經過三個月的密集訓練及嚴謹規劃之下,即將推出《陸文龍》與《龍鳳閣》二劇,做爲創團首演。《陸文龍》係傳統戲曲經典之作,曾於民國七十四年榮獲國軍文藝金像奬,此番重新演出,劇本由王安祈重新改編,前陸文龍由朱陸豪飾演,高蕙蘭則飾演後陸文龍,唐文華飾演王佐。《龍鳳閣》由劉海苑、李光玉、王勝全、陳漢文等擔綱演出,並邀請客席團員陳元正、謝景莘共襄盛舉。
-
即將上場
國民大戲班《漢文皇后》
《漢文皇后》是根據同名越劇改編,由費玉明作曲編腔的大型精緻新編國劇,描述漢朝民女竇氏應召入宮,留下六歲幼弟竇廣平,不幸被拐至奸戶趙通家爲僕。漢文帝即位後,封竇氏爲姬,並爲思弟心切的竇姬尋訪廣平之下落,趙通從皇榜得知廣平爲國舅爺後,即將女兒芙蓉許配於他。不幸,爲避禍的趙通,竟挑唆廣平與前來緝捕的都尉抗拒,年輕氣盛的廣平在衝突中刺殺了都尉,犯下死罪。賢明的文帝及竇皇后終因求綱紀,不徇私情而大義滅親,痛斬國舅爺竇廣平。 本劇的核心人物漢文皇后,由退隱舞台多年的平劇紅伶姜竹華飾演。這次演出,國民大戲班更邀來大陸國家一級演員,中國京劇院的劉學欽飾演漢文帝一角,與國內名角高蕙蘭、吳劍虹、王海波等人聯袂演出。
-
演出評論 Review
遠望靜觀《牡丹亭》
除了藝術上的成就和把崑曲介紹給許多新觀衆外,這次製作在改編、導演、表演、編舞、布景和服裝設計等方面的努力,都為今後的工作提供了珍貴的參考。
-
主題 Feature
唯情主義的《牡丹亭》
明傳奇《牡丹亭》的曲文之美使得曹雪芹特意創造出來的才女林黛玉都爲之「心痛神馳,眼中落淚」,而它的演出藝術的要求也使它成爲古典戲曲演藝的瑰寶。《牡丹亭》寫成迄今已近四個世紀,它的舞台生命不僅未嘗稍歇,且還不斷成爲後世畫家、文學家、音樂家創作靈感的來源。這一代稍爲留意文學作品的人,對白先勇的經典小説《遊園驚夢》都不會陌生,故事中管弦消歇、舊情如夢的女主角錢夫人,正因藉了《牡丹亭》中〈遊園〉和〈驚夢〉兩折曲文的情境辭藻而得以不必表白,哀怨纏綿盡出。 湯顯祖(1550-1617)有四齣以夢爲主題的傳奇,分別是《紫蕭記》、《還魂記》、《邯鄲記》和《南柯記》,合稱「臨川四夢」。其中《還魂記》,也就是《牡丹亭》,寫成於一五九八,正當湯顯祖的盛年。雖是盛年,湯顯祖此時已是閱盡滄桑炎涼。他原是萬曆十一年的進士,但因文章得罪當朝,連續被貶到廣東和浙江,卻仍因不肯因循規矩,遭到謗劾,於是罷官歸里,「蕭閒咏歌,俯仰自得」,以寫劇自娛,没想到因此成就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光芒閃耀的劇作大家。 湯顯祖無疑是個唯情主義者。他認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的創作意念,便是建立在這樣「生死以之」的唯情觀上。因此,他在劇中創造了杜麗娘和柳夢梅,他們因夢中的相知相慕,竟能打破禮教的界限,化解陰陽幽明的阻隔,終於有情人成眷屬。《牡丹亭》固然是曲藝經典,但使它歷久彌新的關鍵,恐怕也在於湯顯祖創造了一個證明愛情的力量可以泯滅生死、超越時空的故事。這樣熱切的情愛的禮讚,四百年來藉了舞台上不斷的演出,成爲禮教中國無數有情人藏而未發、發而不能至的感情世界的代言者。 本劇將於八十一年十月三日至六日晚上七時,在台北國家劇院演出,由崑曲名旦華文漪擔綱飾演杜麗娘,大鵬當家小生高蕙蘭飾柳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