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書介 書介

二十世紀音樂中的表現主義

崛起於本世紀初的表現主義,原自美術和文學中出發,並衍生至音樂的領域;然而早在華格納和馬勒的作品中,本書作者即已發現其蹤跡,一路追踪下來,重新體驗了表現派作曲家所依存的文化歷史背景,配合細膩的作品分析,對這些作曲家的風格有煥然一新的詮釋。

崛起於本世紀初的表現主義,原自美術和文學中出發,並衍生至音樂的領域;然而早在華格納和馬勒的作品中,本書作者即已發現其蹤跡,一路追踪下來,重新體驗了表現派作曲家所依存的文化歷史背景,配合細膩的作品分析,對這些作曲家的風格有煥然一新的詮釋。

在音樂學的領域中,過去對西洋音樂史的硏究向有厚古薄今的這種令人遺憾、但可諒解的偏失。所謂「厚古薄今」,就是在硏究與敎學的質和量上明顯偏重十八世紀中葉以前的音樂,包括中世紀、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而對於其後各個時期音樂的交待則相對遞減;「令人遺憾」,是因爲近百年來音樂在創作和演奏的發展上也如其他各類人文領域的情形,呈爆發性的加速擴充,其中包含著無數精彩的題材仍缺乏音樂史學家系統的分析整理。「可諒解」,是因爲現象之成爲歷史,或許總要點時間讓它塵埃落定,方能蓋棺論定。

一般好奇的讀者若要對此一現象有個初步而一目了然的體會,可試閱過去三十年來爲一般美、英大學所採用,由Donald J. Grout原著的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以此書由Claude V. Palisca參與修訂的第四版(New York: W. W. Norton, 1988)爲例,全書篇幅之分配比例爲:古代與中世紀約180頁,文藝復興約165頁,巴洛克約196頁,古典約115頁,浪漫約125頁,廿世紀約104頁。此外,編寫於一九七〇年代的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London: Macmillan, 1980),其中由美國著名學者Howard Mayer Brown主筆,介紹歷史性音樂演奏實務的〝Performing Practice〞一文(NG, vol.14, pp.370-393),對於各時期敍述之文字部分所佔的比例爲:中世紀/9欄(columns),文藝復興/7.5欄,巴洛克/8欄,而古典時期之後的所有內容則以包裹方式,用〝After 1750〞一併解決,共僅4欄;尤有甚者,該文中所附十三幅圖片則全數相關於巴洛克及其前的文字內容。若還要進一步証明此一「厚古薄今」的現象,亦可査索歐美大學碩士以上音樂學論文題目索引,將會發現硏究主題愈到近代愈呈級數遞減的同樣情形。

在大學音樂敎育上,爲補足通史方面對近代音樂介紹不足的缺失,必須求助於相關的斷代史論述,例如:William Austin的Western 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Debussy through Stravinsky(New York: Norton, 1966),Arnold Whittall的Music Since the First World War(London: St. Martin's Press, 1977),Bryan Simms的Music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tyle and Structure(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86);若欲做進一步的了解,則二十世紀作曲家的個別傳記和各個樂派專論性質的書籍是不可或缺的。在此一背景之下,這本由John C. Crawford和Dorothy L. Crawford兩位夫妻檔敎授所合著的新書是格外引人期盼的。而作者能掌握近年音樂學硏究之趨勢,以系統音樂學從社會人文之橫向角度,擴展了歷史音樂學傳統上講求縱向發展之視野,對純從音樂理論層面著眼的「新維也納樂派」學而言,應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義。

表現主義尋求極不尋常而深刻的語法以展露複雜情思

正如同「印象」、「新古典」等音樂風格之名稱起源,實採自其他相關的藝術領域,「表現主義」一詞原本出於二十世紀初期德國,以界定在繪畫和文學上之某種特殊風格。以Wassily Kandinsky、Franz Marc和Emil Nolde等畫家爲代表的表現主義者於一九一〇年代的崛起,在根本上是一種內在積鬱的爆發。藝術家有抒發此一難以言喩情感的渴求,而開創了嶄新的技法。在探尋感性上的眞理之際,他們推翻了傳統的美學,取代以誇張的線條與有時強烈得近乎刺眼的色彩。

新維也納樂派的宗師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在一九一〇年秋天自維也納遷往柏林後,除作曲外也投入相當的精力在繪畫上,並立刻爲人辨視出其表現派的特質。正如Kandinsky在一九一一年所說:「(唯有)拒絕因襲有關『美』的成規,才能使人正視藝術家藉以展現其個性的一切程序,只有維也納作曲家Arnold Schoen-berg是朝這個方向走的。」(Wassily Kandinsky Über das Geistige in der Kunst(München 1911))。

印象派表現出對象在某一特定時刻的外觀,反之,表現派則表現對象的內在經驗。表現派的主體是本世紀初葉心理學中所敍述的現代人,他們是潛意識中莫名的恐懼與焦慮下的犧牲者,孤獨無援地向旣得勢力挑戰,並受未知力量的控制。因此表現派之藝術均散發著困獸猶鬥之激情與革命性的呼號。荀白克在一九〇八年後進入無調音樂時期的代表作,如爲女高音的單人歌劇《期待》Erwartung(1909)、《幸運之手》Die glückliche Hand(1910-13),和《月光木偶》Pierrot lunaire(1912)等夢魘般的音樂,即赤裸裸地顯示出表現主義之色彩。這些作品不在乎表象的美感與寫實性,而遍尋包括音樂、文字及聲光上極不尋常而深刻的語法,展露出作曲者特有的複雜情思。

目前多數學者均認爲荀白克在一九一七年進入十二音列前的無調音樂最能展示表現主義的特質,因爲這些作品不但擺脫了過去在曲式與和聲觀念上的束縛,並蘊含著深刻而濃郁的情感。本書作者在音樂的取材上,無論是荀白克或魏本、貝爾格等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也顯然是以此爲主要原則。

作者之一的John C. Crawford目前是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音樂敎授,他在哈佛大學唸書期間即以荀白克爲硏究重點,其博士論文題目爲《荀白克聲樂作品(1908-1924)中歌詞與音樂的關係》The Relationship of Text and Music in the Vocal Works of Schoenberg, 1908-1924(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63),可說是當今「荀學」的專家。他的夫人Dorothy L. Crawford目前任敎於U.C.L.A.推廣敎育部,是一位女高音,並有製作歌劇的經驗。兩位作者可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婦唱夫隨」,曾以聲樂與鋼琴搭檔,實際從事多次表現派作品的演出。這種經驗當有助於作者對主題具有超越「紙上談兵」的更深入體認。

抽象外衣下的內涵

本書之主旨爲試圖釐淸音樂表現主義的年代起迄及特色,並解析一些對二十世紀音樂發展具關鍵地位的表現派樂曲。作者認爲音樂表現主義的範圍並不限於傳統上所指的新維也納三傑,故書中所採取的角度及範圍均極富挑戰性,而表現主義在作者生動的論證下,明顯地超越了其基本的時空限制,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從華格納、馬勒、巴爾托克、艾伍士,甚至極富唯物色彩的史特拉汶斯基等各形各色作曲家的樂曲中,提煉出表現主義的原汁。若僅從書名《二十世紀音樂中的表現主義》上看,反而易產生某種程度的誤導。

首先,作者強調人們對於表現主義在音樂中的認識,要遠遜於文學和視覺藝術,而音樂學者更不如文史學家對表現主義之硏究來得積極。作者除參考過去對表現派樂作本身的分析經驗,並藉用表現主義在其他藝術領域更廣泛的硏究成果,以幫助人們對音樂表現主義有更多的了解。

作者並在序文中明白指出,至今一般美國學者對表現派音樂的硏究均著眼於音樂理論和作曲技巧之分析。他並引用名音樂學者Joseph Kerman在《對音樂的沈思》Contemplating Music: Challenges to Musicology(Cambridge, Harvard Univ. Press, 1985)中的話表示,音樂學者過於注重實證主義,視藝術內部結構爲一自主性的實體,而忽略了其歷史、社會背景,和它與其他藝術間的交流問題。而文化史學家Jost Hermand也指責二十世紀音樂學術獨鍾與社會問題無關之形式結構,並不關心各時期的歷史背景硏究。針對此一問題,作者曾特地赴維也納居住一年,並隨後多次到歐洲各地從事實地硏究工作,以期充分明瞭表現主義所存在的廣大文化空間。由於本書的核心在於表現主義影響音樂最深的一九〇八至二六年間,作者認爲要眞正了解表現派音樂,就必須設身處地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體驗當時不同的文化時空環境;否則,缺乏對此一大環境的認識,將妨礙我們對音樂本身有全盤的掌握。

作者深信表現派音樂雖多傾向抽象,根本上它卻極強調內涵,許多這類作品都含有寓意或潛在主題,即使是純粹的器樂曲。表現派作曲家的親筆書信和生活點滴,以及其所依存之文化歷史背景,均爲音樂內涵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去克服這些障礙,以便將音樂回歸到原有的文化空間。

本書共分十一章,以荀白克、魏本、貝爾格爲核心的第四、五、六章爲例,可明確地看出作者爲實踐其理想所下的工夫,在錯綜複雜的時代藝術背景中,理出畫家Kandinsky、劇作家Oskar Kokoschka與August Strindberg,以及作曲家馬勒等人物與三位主角在創作上之關係與脈絡。但在探討被作者認爲是表現樂派之先驅(包括華格納、理査.史特勞斯、馬勒、史克里亞賓)的第二、三章,及以史特拉汶斯基、巴爾托克、艾伍士爲主的第七、八、九章中,作者以身爲表現主義信徒熾烈的情感,配合細膩的作品分析及史料陳述,對這些作曲家的風格有堪稱煥然一新的詮釋。對於喜歡接受挑戰、又能夠不勉強自己被說服的讀者而言,這些章節或許能提供不少耐人尋味的思索,反而提昇了本書的可讀性,此一氣氛延續至末尾的第十一章,其中作者將議題再度擴充至一九二三年之後音樂創作裡表現主義的餘風,範圍從興德密特、蕭士塔高維契一直延伸至現代作曲家Luigi Nono(荀白克的女婿)和Peter Maxwell Davis等。

爲配合文中豐富的樂曲解析,全書穿揷了上百個大小譜例,部分並由作者加註符號輔助閱讀。書中並附三十餘幅包括荀白克本人,及其他表現派畫家如Marc、Kan-dinsky、Nolde等人的畫作,其中包括五幅淸晰生動的彩色圖片。在編輯方式上,各章末尾均附錄與該章節相關的參考書目,自成一體,而非集結於書後。然美中不足的是,汗牛充棟的註腳卻反而全部被收錄在第十一章之後,徒增査索時前後反複翻閱之困擾。

 

文字|樊慰慈  美國西北大學西洋音樂史學博士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表現派的主體是孤獨無援的現代人,是潛意識中莫名的恐懼與焦慮下的犧牲者,散發著困獸猶鬥之激情與革命性的呼號。

本書作者深信表現派音樂雖多傾向抽象,根本上卻極強調內涵;而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將其音樂回歸到原有的文化空間,以便全盤掌握表現主義在音樂中的精髓。

*表現樂派一詞原是借自一九一〇年代德國在繪畫與文學上萌發的表現主義。此一藝術風格之基本共同點爲突破傳統美學之藩籬,展現熾烈的自我內在感官意識。表現派音樂,以荀白克無調時期作品爲代表,雖具抽象的外觀,實質上卻是後浪漫革命精神的自然延續。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