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史提夫.萊許

相關文章 9 篇
  • 〈Piano Phase〉中,當兩名舞者的動作逐漸錯開而變得不一樣,牆上交疊的影子也逐漸錯開,影子交疊出較暗的影子就像是另一個「舞者」,跳著與兩名舞者都不一樣的舞蹈。
    特別企畫 Feature

    雨的邏輯

    姬爾美可的許多舞蹈特別是為萊許音樂編的舞蹈都隱含著「雨的邏輯」。我們總是能在她的舞蹈裡看見重複的動作。然而,一個單調的動作,卻總是能在重複裡變得繁複,並和萊許的音樂交織出無盡的樣態,就像是日本型紙上隱現出無盡的圖樣。

    文字|謝杰廷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 為慶祝Nonesuch唱片50周年,葛拉斯(左一)和萊許(右一)打破多年成見同台演出。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Nonesuch唱片歡慶五十歲 極簡音樂兩大老難得同台

    美國知名獨立音樂品牌Nonesuch唱片,今年歡慶創立五十周年,並在布魯克林音樂學院舉行慶祝演出,廿天內排出廿三檔不同演出,具體而微呈現Nonesuch多樣的音樂風貌。連高齡七十七歲的極簡音樂兩大老菲利普.葛拉斯與史提夫.萊許,都打破多年的「王不見王」,大賣面子同台演出。

    文字|謝朝宗
    第262期 / 2014年10月號
  • 當代作曲大師史提夫.萊許。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為在音樂中聽到感知的過程 所以緩慢

    一九六○年代開始作曲生涯的史提夫.萊許,被眾多媒體讚譽為「最偉大活著的作曲家」、「這時代最具原創性的音樂思考者」、「少數被認為改變了音樂史方向的活著的作曲家」,其樂壇宗師地位無庸置疑。他不但是極簡派音樂的代表人物,也是當前流行的電子音樂作曲家心目中的教父級人物與靈感來源。

    文字|歐頭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
  • 史提夫.萊許在磁帶音樂作品上的實驗,是電子音樂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貢獻。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從磁帶到現場演奏 織疊交錯的奇妙樂境

    史提夫.萊許從錄音磁帶發展出來的phasing process,是其創作技巧與理念的基礎,也是電子音樂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後,不能滿足於磁帶的限制,萊許更將phasing技術擴大運用,不但應用在現場演奏家上,也運用在跨領域的裝置作品中

    文字|趙菁文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
  • 萊許在非洲音樂學習之旅中,印證了自己的創作思考方式,次年接著發表了他的代表作品《擊鼓》。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在現代科技中 發現古老生命的律動

    萊許曾在一九七○年夏天遠赴非洲迦納,向當地的Ewe族學習打鼓,發現在Ewe的傳統擊樂重奏中,由數個不斷重複及不同長度的節奏模組在不同的拍點上一同演出,這種合奏效果和他先所前嘗試運用音樂相位偏移所造成的聲響效果非常相似。這次的學習之旅,萊許印證了自己的創作思考方式,他在磁帶音樂技術和非洲迦納音樂中,找到了連結。

    文字|董昭民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
  • 《不同的火車》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希伯來語入樂 啟動身世的共鳴

    身為猶太人的史提夫.萊許,雖然沒有經歷過歐洲的猶太人受迫害悲劇,但仍感同身受地、結合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想像,打造了獨特的經典之作《不同的火車》,鋪陳他對猶太民族命運的感懷。而凸顯他猶太血緣的作品,還有將希伯來文的《聖經》詩篇編織入樂的《詩篇》,透過詩句本身音節的重複,也營造了獨特的聲響。

    文字|吳家恆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
  • 拉蒙.楊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誰是極簡樂派之父?!

    發韌於一九六○年代的「極簡派」音樂,迄今仍風潮不歇,幾位具開創地位的作曲家如約翰.亞當斯、菲利普.格拉斯、史提夫.萊許、泰瑞.萊利等都已名列大師之林。他們都在同一個時代受到當時繪畫、藝術觀念的影響,甚至汲取東方音樂與地方民族音樂的精華,從而衍生出極簡派的音樂。但要說誰是「極簡派音樂之父」?也的確是很難回答的問題

    文字|張超然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
  • 史提夫.萊許,極簡音樂的先驅之一。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獨家越洋專訪

    史提夫.萊許:好音樂永遠反映它的時代

    史提夫.萊許,極簡音樂的先驅之一,作品數十年來在世界各地百演不輟。大師不僅擁有廣大數量的樂迷,在音樂史上也是極為重要的人物,對近代音樂界及年輕作曲家影響至為深遠。 在與大師的訪談過程中,透過越洋電話傳來的,是中氣十足的聲音,以及自信爽朗的談吐。大師說話的風格,一如他的音樂:速度之快,抑揚頓挫卻總放在恰如其分的位置。談起自己的作品,便像個驕傲的父親般,如數家珍。

    文字|汪雅婷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
  • 萊許與樂手一起排練《拍手音樂》,2006年。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極簡也「擊簡」 重複中見繽紛

    相較於其他幾位極簡音樂代表性作曲家拉蒙.楊、泰利.萊利及菲利普.格拉斯,史提夫.萊許對打擊樂器的偏好與運用顯得鮮明而獨特。這啟蒙於他十四歲就跟隨紐約愛樂定音鼓首席Roland Kohloff學打鼓,一九七○年更前往迦納研習非洲傳統鼓樂。這樣的機緣使得他感觸地說:「我更加確定自己對打擊樂器的偏好,及非電子裝置樂器與人聲比電子樂器擁有更純真富麗音色的直覺」。

    文字|陳哲輝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香港

    防疫鬆綁後,表演藝術界終於展現新氣象

  • 焦點專題 Focus

    李羿璇:「希望每一次都是從零開始。」

  • 戲劇

    《夢與陰影》 帶著觀眾一起離地飛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障音樂家,後來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