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剧场作为一种结合社会议题和剧场形式的创作策略,近10多年在华文地区有不少实践,如香港「一条裤制作」就以此为剧团发展方向,每年定期制作不同主题的作品,持续关注探讨「真实」在舞台上呈现的可能性,并邀请海外专家来港交流。剧团于2017年及2019年举办了两届纪录剧场节,疫情多少影响活动进行的计划,当世界和社会变化更快追不上任何预期,纪录剧场的意义就更值得思考。
第3届纪录剧场节刚在8月于香港举行,以「社会的戏剧」为题,聚焦华文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台湾、澳门、新加坡等地纪录剧场的发展,与会者透过3天的研讨会、展演、放映等活动面对面交流。「阮剧团」和「风盒子社区艺术发展协会」分别代表台湾与澳门,展演作品《FW:家的妄想》和《离下班还早——车衣记》,前者以剧团发展,交织团员思考离开或留下的诘问,呼应当下离散的议题;后者则以1980年代澳门制衣业工人的劳动生命故事为主题。
研讨会部分则有以不同纪录剧场手段进行创作的艺术家经验交流。首节先针对「纪录剧场的定义」进行深入讨论,事实上,正因各地剧场语境、文化接收和面对的群众各异,创作策略的多元拓宽了纪录剧场的光谱,然而彼此透过剧场让社会被边缘化、隐形的声音得以被听到,肯定共同的愿景。不过,什么是「真实」及与剧场「虚构」的矛盾,创作时面对的道德问题和立场的拿捏也难以清楚梳理。有与会者提出,如果「真实」无法被呈现,那么创作者消费了议题和受访者,又是否真的改变了什么?而当观众抽离地观看,但真正遭逢问题的人根本难以接近艺术,创作者又能否拉近不同族群的距离?这些都值得继续思考,特别是当世界愈见纷乱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