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钢琴之声 随性自在的「新古典」
这场元旦音乐会是跨界钢琴家侯舒卡今年巡回的第一场音乐会,向来以现场即兴演出为主的他,这天是与阿尔玛弦乐四重奏这个古典音乐团体合作,因为偏向古典乐,侯舒卡也透过「乐谱」与四重奏团沟通,他招牌的预置钢琴、电子声响也没缺席。作为「新古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融合了古典、嘻哈、摇滚、庞克等多样风格,侯舒卡难以定义也不在乎如何被定义,「我喜欢说人的故事,因为我关心人,我在乎人。」侯舒卡如是说。
这场元旦音乐会是跨界钢琴家侯舒卡今年巡回的第一场音乐会,向来以现场即兴演出为主的他,这天是与阿尔玛弦乐四重奏这个古典音乐团体合作,因为偏向古典乐,侯舒卡也透过「乐谱」与四重奏团沟通,他招牌的预置钢琴、电子声响也没缺席。作为「新古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融合了古典、嘻哈、摇滚、庞克等多样风格,侯舒卡难以定义也不在乎如何被定义,「我喜欢说人的故事,因为我关心人,我在乎人。」侯舒卡如是说。
在岁末年终之际之际,聆赏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在〈欢乐颂〉中迎接新的一年,如同必要的仪式一般,充满对未来的幸福期许。贝多芬将德国诗人席勒的诗词入乐,透过人声与器乐的和谐共鸣,营造出热情感人又磅礡的时刻。在世事纷扰的此刻,北市交邀来指挥家桑德霖一起诠释这首歌颂和平自由的乐章,让我们有机会体验贝多芬给世人带来的崇高境界。
今年的两厅院夏日爵士派对一样安排了四场精采的音乐厅内演出,除了有集结国内外好手的「两厅院夏日爵士节庆乐团」,这次邀来的爵士好手有老有少,经典如生涯涵盖一部爵士音乐史的萨克斯风老将查尔斯.洛依德,还有技艺精湛的低音提琴大师克里斯汀.麦克布莱,而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新生代爵士女伶、被视为爵士三大女伶接班人,甫获今年葛莱美奖桂冠的瑟西儿.麦克罗恩,才廿多岁的她已登入爵士乐名人榜!怎不令人张耳期待?
应布兰登堡侯爵之邀而写出的六首《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在科登时期创作出的颠峰之作。在科登大公支持与优秀宫廷乐队的绝佳条件下,造就了巴赫成就非凡的器乐作品。而在《布兰登堡协奏曲》中,巴赫更勇于挑战与实验,在每一首都安置了一个音乐上的特殊难题,并用一种无与伦比的说服力去解决它,虽是维持传统巴洛克协奏曲形式,但他却大胆地挑战了各种乐器编制组合的可能性。
三月上旬在国立台湾交响乐团演奏厅演出的这场室内乐音乐会,邀集大提琴家简碧青、小提琴家威利.齐默尔曼、指挥家与长笛家卡斯帕.参德,还有大家熟悉的钢琴家陈必先,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瑞士」,这个阿尔卑斯山的国度,也是音乐缭绕的国度,来自瑞士的古典音乐将如何打动人心,令人期待。
说起李泰祥,大家都会想到〈橄榄树〉,一首超越世代的歌,一首传唱不辍的经典。听著李泰祥的歌,你很难说是流行、民谣或艺术歌曲,就是这么独特地自成韵味,传述著他对生活片断的浪漫感受。已经罹患帕金森氏症的他,虽为病痛所苦,但仍坚持创作、仍抱著好多舞台演出的梦想
你以为玩具钢琴只是给小朋友玩玩而已吗?在现代作曲家的眼中可不止于此。自从现代音乐大师约翰.凯吉写了第一首《玩具钢琴组曲》,从此以后,玩具钢琴正式成为一种演奏会用的专业乐器,后续也有前仆后继的钢琴家与作曲家,利用玩具钢琴挥洒他们的创意、丰富他们创作的声响。
这些新媒体的功能与强大的渲染与连结的力量,几乎把所有的表现形式都熔成一炉了,所谓互动艺术的概念早已渗透入美术馆、音乐厅、剧院、广告墙、建筑外观,所有耳朵能看,眼睛能听,甚至会让你忍不住想去触摸的现代艺术早已成形,一种艺术的革命已经跨出新的纪元,未来的展演空间或表现方式的划分也都将愈来愈模糊,疆界不再。
《卡门》故事从小说改编为歌剧,又从歌剧衍生出多样的改编如芭蕾舞剧、电影、戏剧,为什么这个故事如此魅力惊人,让人愿意用不同的形式诉说?从小说的源头看起,到歌剧的改编工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悲剧故事,以主角性格的强烈对比,文明与野性的激烈冲突,是这样撞击著多少阅听者的感官与心灵!
《梁祝》协奏曲的时代背景及创作过程 从首演迄今,整整五十个年头,《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事件,两位创作者的心事纠缠,当初共同参与创作与演出的上海音乐院师生,也在这五十年间,随著这首曲子在中外乐坛上的光采绽放,在政治革命中引起的争议与冲突,他们自身的命运与这首曲子的命运,也如《红色小提琴》的电影情节一般,升沉,起伏,跌宕,纠缠。
肩负著光荣历史传统的德奥两大天团,在新的乐季除了排出经典曲目维持金字招牌之外,却也各自展开新颖的尝试柏林爱乐在拉图带领下,展开与东方的对话,甚至开始拍起记录片,让团员抒发舞台下的异域感受;维也纳爱乐虽然还是以大师指挥为主,但也不忘提携新秀,儿童音乐会就让新星乔丹担纲演出。
作为华人作曲家,谭盾可说是最受瞩目的一位,不只因为他曾得过奥斯卡的电影配乐奖,也因为他创新的作曲手法,混融了各种东方听觉与视觉元素,打造出不同凡响的歌剧新貌,从《马可.波罗》到《秦始皇》,为东方歌剧迈向西方跨出第一步。
德奥地区的现代歌剧发展,与现代音乐的发展密切相关,自发展出十二音列作曲技巧的作曲家荀贝格以降,德奥地区的作曲家们无不在新的音乐思考下发展所谓「现代歌剧」的创作那已经不能以传统的「歌剧」来涵括,可以说各类型颠覆传统、跨界不断的音乐剧场演出,都在这里蓬勃生发。
「文 建会二○○七舞跃大地艺术舞蹈创作比赛」参赛团队达一百二十三队,初选入围三十支作品参加最后决选。此次入围决选比赛的作品中,包含芭蕾、民族、现代舞, 也有使用媒体数位合成效果搭配舞蹈元素呈现的作品。经过激烈评选后,八支优胜舞作脱颖而出。金牌舞作是由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讲师张永煜和林郁晶编创的 《战.魂》,银牌得主是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舞蹈系副教授林秀贞的《与谁争战》,铜牌为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学生邱琼瑶的《MODEL》。佳作作品有苏安莉的《浮 生一记》,张雅婷的《天净沙》,杨雅媜的《What happens》,林秀贞的《水中玉》,玛迪霖.巴鲁的《处旧》。得奖作品将于十二月二日在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艺文中心演艺厅演出,颁奖典礼暨得奖作品巡演 于十二月八日在国立台湾交响乐团中兴堂举行,免费进场,请洽演出地点或中华民国舞蹈学会索票,电话02-27071756,02-27049931。(周 倩漪) 教育部文艺创作奖揭晓,剧本类经典新诠获评审青睐 九十六年度教育部文艺创作奖日前 揭晓,共计十一项奖项,今年一共有六百九十六件作品参赛,最后评选出六十件得奖作品,获奖者年龄从十八岁、横跨到六十几岁。其中,教师类戏剧剧本由麦莉 《黑玫瑰》获特优,吴秀莺的歌仔戏剧本《兰陵王》,以及来自马来西亚的殷雪梅《茶店纪事》为优选。学生组戏剧剧本特优奖为甫自台北艺术大学剧场研究所毕业 的邹欣宁《漫长的告别》,吴佳韦《人造人邓先生》、李汉臣《扮演》获优选。戏剧剧本组评审李启源表示,此次得奖作品能够打破个人经验的藩篱,是出线的主 因;其中,剧本〈钟无艳传奇〉虽只获佳作,但重新诠释经典让他印象深刻。得奖名单详见:http://www.arte.gov.tw/big5 /infomation/04race.asp#00(廖俊逞) 国台交甄选副首席 ,12月31日截止报名 国 立台湾交响乐团明年度第一次的团员甄选,日前已正式对外开放报名,甄选对象为乐团副首席、小提琴团员及小号团员的职务代理人各一名。国台交表示,此次公开 甄选副首席一职,除希望广征国内古典乐界精英,甄选门槛也往上提升,未达乐团应具演奏标准除不予录取外,也积极邀请具备国际视野
李泰祥老师的特长,应该是他能以一种毫无分别的视野去照见不同表达元素的本质,完全抛掉既有的形式与理论框架,直接把中乐与西乐各自的语法,东西方乐器与声乐的演奏方式与技巧当作他自己的语言与素材,这种气势与态度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
施如芳 戏曲编剧、文化大学兼任副教授级专技人员 本月我要看 加拿大达辛妮亚剧团《唐吉轲德的双面缪思》、江之翠剧场《朱文走鬼》 《唐吉轲德的双面缪思》原剧名为「达辛妮亚的叹息」,中译名所以拈出「唐吉轲德」而舍「达辛妮亚」,想必是因为赛凡提斯《唐吉轲德》所创造的这个骑士形象,早已跨越文学和国界,相较之下,被唐吉轲德私心自许(而当事人毫不知情)并重新命名的「意中人」达辛妮亚,吸票的能量实在输唐吉轲德太多。这个中译名很容易让人有「项羽的女人」、「布莱希特的情妇」之类的联想,但实际上,这个作品是达辛妮亚剧团的主导(演)者,藉著丰富的现代剧场语汇(戏、舞、歌、偶戏、多媒体)跨越古/今、虚/实,与世界名著中的同名女子对话,最吸引我的是,达辛妮亚.朗法德以黑色喜剧享誉国际,这场对话的氛围和内涵,可望从女人的叹息声中抽拔出来,一新耳目。 《朱文走鬼》也以女性角色为主轴,看得到江之翠沉浸南管艺术十多年的功力,并从戏和舞美的角度,幽微地揉入了日本舞踏、能剧,让徘徊于虚实之间的人鬼之恋吃透戏曲无中作有的美感,具足戏剧的说服力,非叫人惊艳不可。 林琬千 政治大学驻校艺术家 本月我要看 羊唤剧场工作室《羊唤.杨唤》 童年的梦,最美 前一阵子在浏览近期的演出讯息时,忽然被一个小小的标题吸引住了,「羊唤剧场工作室【创团作品】《羊唤.杨唤》非童话剧场」。什么是「羊唤.杨唤」/什么是「非童话」,而居然有一个工作室叫做羊唤??我有一种小孩的玩具被侵占的感觉,好像有「杨唤是我的!」那样的氛围,但同时也有一种很亲切的感受油然而生,原来,「诗」,还没有从地球上消失,读诗的人也还有,写诗的人也还在,而童诗(虽然我一直没有把杨唤的诗视为童诗)也仍然有欣赏的人,这些事情是如此的令人欣慰。 记忆回到那一本诗集,小时候常常跟大人去逛旧书摊,《杨唤诗集》好像是从旧书摊买来的,经常翻来覆去地读,记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