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莫问:前程能几?半世周旋贫病债,近年来更嚼孤零味,吾命运,岂如是?半生酷爱雕虫技,苦沈吟,寻诗觅句,把闲情记,往事那堪回首看,由他消沈自萎。但乐得,人随心喜。……」这是一代歌词大师韦瀚章教授于七十岁时回首半世人生所撰〈金缕曲〉,从词句中窥得韦教授伶仃一身,虽贫病交迫也不改其志,致力于中国歌词创作的高风亮节。如今大师已于二月二十七日病逝香江,斯人已矣,与韦教授在中国乐坛上有「岁寒三友」情谊之称的黄友棣先生,特应本刊之邀,为文追念大师一生为提升中国歌词创作所作的贡献。
歌词大师韦瀚章先生,在今年二月二十七日晨病逝于香港铜锣湾圣保禄医院。音乐同仁,皆感哀伤。韦先生在民国前六年(1906)诞生于广东省中山县。在忧患连绵的一生中,却能替我国歌词创作辟出一个新境界,实在値得我们敬佩。
韦先生提出「诗乐再结合」的主张,以纠正诵诗而不唱诗的错失,乃是极为正确的见解。他最先使用「歌词」代替「新诗」的称号。当年他与黄自先生同在上海音专任职之时合作〈抗敌歌〉、〈旗正飘飘〉,词与曲都很有分量,为我国抗战歌曲留下光辉的纪录。他们合作的《长恨歌》,是我国第一部淸唱剧。「淸唱剧」也是韦先生创用的名称,代替当时沿用的音译名词「康塔塔」(cantata)。他与黄自先生合作编订中小学校音乐课本,后来又与林声翕先生在香港编订中小学校音乐教材,创作了不少新歌词,为学校音乐教材增添了无限生机,这些都是韦先生推广乐教的功绩。
敦厚性情,深得众望
韦瀚章先生一生淡薄名利,因为没有财产物业的束缚,就能积福在天,词作之中,毫无油汚俗气;又因具有仁爱慈祥的品德,态度融洽和谐,日常处事,深得人人敬重。韦太太吴玉鸾女士是一位难得的贤内助,两老同甘共苦,历经人生的骇浪惊涛,二十年前因病逝世;韦先生一往情深,写下至情至性的〈鼓盆歌〉,使读者无不黯然泪下。他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兼有儒家风范,朋友们对他皆表敬爱之忱,学生们对他常怀感激之心,终生敬他以父执之礼。他没有儿女,但有侄儿与侄女对他照顾周详,这是福人者得福的最佳实例。十九年前,黄莹先生贺他七十一大寿,曾写〈野草赞〉,极能写出韦先生的风貌:
不与繁花竞艳,不和大树争高。
经多少风吹雨打,雪冻霜凋;
依然是生机盎然,洒脱逍遥。……
坚苦卓绝,实至名归
一九五○年,在国内赤祸蔓延之际,韦瀚章先生从上海南迁香港。在一九五九至一九七○年的十二年间,应聘赴马来西亚北婆罗洲文化局,担任华文编辑曁出版主任,并代理局长职务。他忠于华侨文教,成绩杰出,甚获佳评。一九七○年,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聘他返港,重新修订《普天颂赞》集内的歌词。一九七八年应香港音专之聘,担任校监及教导歌词创作,连续十年,从未间断。
一九七二年,中国广播公司举办「中国艺术歌曲之夜」,演唱他与黄自先生合作的《长恨歌》,并在台北举行歌词创作讲座,情况至为热烈。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先生聘他到校中讲学,赠他以哲士荣衔。翌年中广在台北实践堂举办「韦瀚章词作音乐会」,成绩杰出。侨委会嘉许其成就,颁赠他以海光勋章;其后又赠他华侨文艺创作奖,奖金虽然不多,但意义极为重大。
一九八三年,国家文艺基金委员会第八届国家文艺奖颁赠他特别贡献奖。次年,中国文艺协会又赠他荣誉奖,堪称实至名归。
歌词之中蕴藏乐境
韦先生自谓其词作心得,可概列为三项:
声调和谐悦耳,以加强音乐效果。
句度长短相间,以避去呆滞节奏。
押韵恰称词情,使词与乐更配合。
韦先生所作歌词,除了字韵铿锵,甚利于唱;更在歌词之中,蕴藏著一个音乐境界。这个音乐境界,甚利于作曲者与奏唱者用为发展之材料,乃是歌词创作时珍贵成就。昔日苏轼赞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李渔在居室能「辟窗为画,画即是窗」。今之韦瀚章则「词中有乐,乐化为词」,实在堪与古代艺人媲美。例如,韦先生所作〈日月潭晓望〉末段:
窗隙透晨风,睡意还浓;
半山禅寺却鸣钟,
且听声声传隔岸,「醒吧,痴聋」!
这音乐化的诗句,就不是一般作者所写得出来。钟声是音乐的境界,利于琴声发展。诗中涵意甚深,可能不是每个读者都了解。这个「隔岸」,实在并非独指日月潭的隔岸,而且亦指海峡的隔岸,太平洋的隔岸;因为当年美国承认了中共,使这位爱国的词人心中痛楚不已。
这首词曾经引起许多位诗人和韵。韦先生交给我为之作成合唱组曲〈涟漪〉与〈花信〉,都曾由中广合唱团于音乐会中演出。
另一首韦先生所作的〈天祥道中〉末段:
我爱山容妩媚,问山看我如何;
放怀仰首恣呵呵,引动群山笑我。
前一句读过稼轩词的人都不难了解,后句则具有深厚的音乐境界,暗藏山鸣谷应的回声效果,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够写得出来。
诚如《笋子.劝学篇》所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韦先生所作的歌词,因为蕴藏著音乐境界,就好比玉润山林,珠明崖岸。
歌词发展于乐教之先
韦瀚章先生并非作曲者,而他所作的歌词,却是产生乐曲的泉源。事实上,若无优秀歌词,即无法产生优秀歌曲。要使乐教成绩辉煌,第一步工作便是培养更多创作歌词的能手。
常闻众人惋惜世风日下,许多忧时之士,力主严禁靡靡之音,以正人心,以净社会。其实,最好的方法,乃是从根做起;因为治本胜于治标。
昔日希腊英雄雅逊(Jason)率领五十勇士乘船渡海取金羊皮,航经妖女岛。妖女们的歌声,常使船上的水手们难以抵抗诱惑,总是跳入海中,有去无还。一般船主们,惯于用蜜蜡封著水手们的耳朶,以避众人受到诱惑而丧生。但雅逊却教众人齐声高唱壮丽的正气歌声,掩盖了妖女的迷人音调,终于他们克服了重重险阻,胜利归来。由此启示,只要我们发扬壮丽的正气歌声,不必厮杀,就足以战胜邪恶。
要发扬壮丽的正气歌声,首先要创作多量优秀的歌词。为此之故,我们重视韦瀚章先生的成就。我们怀念这位歌词大师的功绩,必须切实培养更多后继人才。程瑞流先生曾作〈冈陵颂〉以贺韦先生的寿辰;词中佳句琳琅,堪作韦先生的画像:
「旗正飘飘」风云壮,
歌声慷慨似雷霆。……
情豪放,志坚贞,
笔有长锋胜甲兵。
平生南来北往,海外任飘零。
砥石冰淸,乐天浑忘岁月更。
立德化人,乐道超然丰采盈。
冈陵不老,松柏常靑;
嘉言被四海,懿行享遐龄。
文字|黄友棣 前香港珠海学院音乐教授,著名作曲家
韦瀚章歌词作品年表
1932 〈思鄕〉、〈春思曲〉 (与黄自首次合作)
〈五月里蔷薇处处开〉 (劳景贤曲)
〈抗敌歌〉、〈旗正飘飘〉 (黄自曲〉
〈长恨歌〉 (黄自曲)
1933 〈采莲谣〉 (黄自曲)
1937 〈白云故乡〉 (林声翕、李中和曲)
1944 〈失眠〉 (吕泉生曲)
1947 〈燕子〉、〈一把剪〉 (林声翕曲)
1954 〈淸明时节〉 (林声翕曲)
1957 〈秋夜〉、〈春光好〉 (林声翕曲)
1958 〈旅客〉 (林声翕曲)
1967 〈红梅曲〉 (林声翕曲)
1972 〈日月潭晓望〉、〈天祥道中〉 (林声翕曲)
1973 〈鸣春组曲〉、〈木宅〉、〈黄莺〉 (黄友棣曲)
1974 〈秋夜声笛〉、〈佛偈三唱〉〈春雨〉、〈夏云〉、〈秋月〉、〈冬云〉(黄友棣曲)
1975 〈鼓盆歌〉 (林声翕曲)
1978 〈淸明〉、〈中秋〉 (黄友棣曲)
1981 〈重淸树〉淸唱剧 (黄友棣曲)
〈易水送别〉 (林声翕)
1982 〈诗篇第一百首〉 (林声翕曲)
1983 〈民歌组曲〉牧歌三叠 (黄友棣曲)
1984 〈傲骨冰姿映明月〉、〈莲花〉 (林声翕曲)
1986 〈空山夜雨〉、〈靑靑草原〉 (黄友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