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家将〉的表演和宗教仪式的表现,是该剧发展的原动力。(台东公教剧团 提供)
即将上场 Preview 即将上场

后山烟尘录 戏的缘起与创作表演观念

将道具和布景减到最低限度,以质朴的舞台载录台东的道教仪式,台东的一群爱戏女子让戏剧回到剧场里来。唯有演员面对观众活生生的表演,才能给戏剧这门艺术经久不衰的魅力。

将道具和布景减到最低限度,以质朴的舞台载录台东的道教仪式,台东的一群爱戏女子让戏剧回到剧场里来。唯有演员面对观众活生生的表演,才能给戏剧这门艺术经久不衰的魅力。

《后山烟尘录》

4月18日 19:30

台东市南京路民主广场

4月22日 19:30

关山天后宫

5月7日 19:30

知本代天府

5月8日 19:30

都兰天后宫

5月15日 19:30

池上天后宫

5月16日 10:30

长滨国小

5月22日 19:30

太平文衡殿

5月23日 19:30

台东天后宫

5月30日 19:30

台东县立文化中心

和卓明下到台东已经一个月了。整整一个月,我们一边训练演员做环境剧场所需的肢体技巧,同时收集资料,互相讨论。我们也参加今年台东「元宵节」的游行,在阵式中最具特色的《炮轰寒单爷》的〈玄武堂〉和《醒世殿》的〈八家将〉。

我对道教仪式中那层非理性而神秘,却对人类心灵活动持操纵力量的场面,总是又敬又畏又迷惑。也因此《后山烟尘录》的〈寒单爷〉和〈八家将〉和〈一群女人〉的戏剧构想,就在心里蕴酿生根。

台东《炮轰寒单爷》其传说和原本记事中,最令我们动心的只是一折简单的故事:寒单为一方恶霸,鱼肉百姓,鄕里民怨,于是设计将其醉倒,身捆鞭炮,投于一小船中炮轰其身而亡。每年元宵鄕里有勇者,登于轿上伪其肉身,受鄕民炮轰之,以消灾祈祥,并为其祭祀。但若想把此一情景搬上舞台,我们只能摇头。这样的演员尙未出生,更不敢让鞭炮危害观众。假戏不能真做,于是我们把目标放到理性探讨寒单由恶霸成神的「赎罪」心理过程,希望营造出一种戏剧性。

因为大都市在经济发展的需求,台东的年靑男人大批外流。因此,在台东最多见的是年轻的女人。她们顶起男人的角色,既要工作亦要持家,她们精明勇敢,充满了感情,却也泼辣大方,爱恨分明。《后山烟尘录》写了一群女人,她们不断在扮演各色人,也演自己。在现实、回忆、与想像中的表演也有不同的分寸。

〈八家将〉的阵式舞法,为道教仪式中表演形式最明显的一种,镇宅、消灾、起阵开三川,各显神威,都是値得一看再看的场面。在民间他们是寺庙中老少相传,活生生的表演者。他们表演的身段与脚步,不见精雕细琢,却自有其神韵和力量。这种粗旷的神韵和张力是土生土长的台湾地方戏剧的原动力。〈八家将〉的表演和宗教仪式的表现,为《后山烟尘录》重新拾回了戏剧发展的原动力,并且贯穿了全剧情节的来龙去脉。在编写创作《后山烟尘录》时相当顺利,因为一切的所见所闻,所有可以创作的资源就在身边,都可入戏。

《后山烟尘录》写得最多的是动作和表演。当然,重要的不仅是剧本中写些什么,怎么呈现在舞台上也同样的重要。不同的表演方法便导至不同的戏剧。而如果熟习传统戏曲演员的表演,又细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演员进入角色的过程有个中介,不妨称之为中性演员的身份;演员的表演不只是有二重性,而已经过三个程次,即自我──演员──角色。

一个素有训练、舞台经验丰富的戏曲演员,在后台上粧的时候,就开始净化自我,从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逐渐超脱出来,进入中性演员的状态,等他画完脸穿上服装,其举止、声调、神态同平时的模样已判若两人。锣鼓声一响,他便凝神提气,在音乐声中作为角色上场。这是一个角色创造过程的三重关系,东西方演员实际上大致一样,只不过由东方传统戏剧演员身上看得更加明显。

一个好的戏剧演员,毋需依靠灯光布景,在一无掩饰的台上,之所以一个亮相便能征服观众,而且场场如此,除了演技,也还因为有这样一番通过表演经验得以领悟的心理过程。在整场戏的演出中,演员也时常以其自我审视、控制、调节他的表演。这种拉开距离,时进时出,保持同观众交流确认角色的心理过程,是表演的一种内在技巧,非一时一日可以学到。演员在舞台上取得自我观审的余裕,恰是他艺术上成熟的标志。

当现代剧场里充斥声光、色、物的时候,我倒希望不如回到光光的舞台,以演员的表演来重新肯定戏剧固有的假定性,道具和布景减到最低限度,并且不把制造环境的真实感作为最高任务。相反地,声、光、色、物的运用只有成为表演的依据和延伸才有意义;必不可少的道具和布景,也通过表演使之活起来,恰如传统戏曲演员手中的扇子,身上的水袖,头上的翊花,舞台上可以自由调配的桌椅。这并不是意味去拾回陈规和回到约定俗成的程式上来,而是如果可以从这样再出发,现代剧戏大有新鲜创造的可能。无论日本的白虎社,还是德国的碧娜.鲍许(Pina Bausch)都颇得其中三昧。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导演的印度史诗和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也是这种追求。当今剧场耗资昻贵的设计,与其说是为戏而服务,不如说是造形艺术在剧场里展览,我宁可回到相对质朴的舞台,去寻求质地讲究和表演的张力。

我的戏剧希望回到剧场里来,不掩盖剧场本来的面目,反要强调舞台上演员就在做戏。因而我要求鲜明的表演和节奏,并且不加掩饰,企图把演员扮演的过程也显示给观众看。这过程变化,才是戏剧艺术的魅力所在罢。

 

文字|林原上  剧场工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小档案:

台东公教剧团是由一群戏剧热爱者所组成的民间业余戏剧社团。藉剧场结合地方艺文人才,为台东人搭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让大家有机会体验台上台下、戏里戏外的人生。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