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淸晨,踢踢踏踏的马蹄声在金融区的巴比肯表演中心(Barbican Centre)响起,苏.马勒特小姐每天戴著安全帽、脚上套著及膝马靴,精神昻扬地骑著马来到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上班……
办公室里的苏一会儿联络美国的罗斯托波维奇,确定后年指挥的曲目及档期,一会儿紧盯在录音间录洛依-韦伯舞台剧的团员得准时赶回赴晚上的音乐会,一会儿打电话给在柏林爱乐的阿巴多,请他五年后回来客席指挥……「什么,玛莎(指Martha Argerich)又要取消音乐会?」惊人的电话帐单,每个月少说也有数百镑之谱。除了这些国际业务,团员生病得赶紧请「枪手联盟」找人上场,每个月董事会议还得准备忍受不满团员的砲轰……说起这些,这位身躯高大,剪著服贴短发的苏却是一脸认命的表情,「这就是乐团行政工作!」
枪手乐团
提起乐团的竞争,伦敦是出了名的「战场」,全世界少有一个城市能够同时容纳下五个近百人的交响乐团及各类型大大小小的乐团,如管乐团、室内乐团(九月访华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即是)。而除了BBC交响乐团有稳固靠山外,其余乐团都得在强大竞争压力下争取生存空间。五大交响乐团外,为了节省开支灵活经营,都是所谓的「枪手乐团」──真正的核心只有少数几个行政人员、艺术总监或指挥,有演出时团员临时机动成军,演出结束化整为零,他们或许透过「枪手联盟」介绍,或许以前曾经合作过,因时因地重组排列,换句话说,伦敦只有「六」个乐团。音乐家每人都得经纪自己的事业,从加入工会、找工作、签约、领酬,而为了适应这样的生存环境,人人也练就了「神枪手」的必备本领──视谱快又准。台湾某唱片公司到伦敦录音,便是在边排边录的情况下快速完成。如此节省录音费用当然吸引了许多电影配乐喜欢到伦敦来录音,也间接成就了独霸的录音工业,实在羡煞其他世界著名乐团。然而像苏一样的其余三大交响乐团─伦敦爱乐、皇家爱乐、爱乐—的行政人员,每天还是得想办法擦亮乐团招牌以吸引更多生意上门,但由于四大乐团有著一样悠久的团史,历任的指挥阵容也势均力敌,加上团员的组织型态类似,彼此间的竞争更形激烈。
自己管理的乐团
以伦敦交响乐团为例,这个成立于一九○四年的乐团是由当时一群坚持保有自己工作权力的音乐家组成。原因是那时候的伦敦乐团流行「兼差」,排练时可以找人代打,因此皇后厅乐团(Queen's Hall Orchestra)的指挥亨利.伍德对于「每次排练都得面对七、八十张陌生脸孔,甚至首席也不见了」大为光火,于是准备加以严惩,并且实行约聘制度,以禁止团员到外兼差,当时四十六名不服的团员愤而离席,到外边组织自己的乐团。这也就是第一个「自己管理」的乐团(self-governing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的诞生,而原来的皇后厅乐团演变成为后来的BBC交响乐团,延续约聘制。
自己管理的乐团?这大概也只有崇尙自由经济的英国人才想得出,并且身体力行。团员们组织公司──乐团,自己当股东,并成立董事会,再由董事会聘请行政部门以负责业务的开发及营运。团员们是老板,不跟「公司」签约、不支薪,而以演出及排练场次按次计酬,但必须保证接受百分之八十的演出安排(包括音乐会及录音)(注)。至于一场音乐会由于乐曲编制不同,到底几人上场、几个轮休,则由每一乐器部门自己计算排班。除了行政部门找来的工作外,「老板们」只要时间不冲突当然有权到外面「赚外快」。
化压力为助力
在如此有利的「钱」题下,少有人抱怨工作太多,行政部门不须像其他约聘制乐团,每次为了团员排练迟到、缺席伤神,而避免了许多管理上的争端。「自己管理的制度把市场压力化为管理上的助力,让团员与行政部门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让每一位音乐家感觉他是在经营自己的事业,而不受雇于人。这样的工作尊严让人更敬业!」苏如是骄傲地说。然而,老板永远不会被炒鱿鱼,而行政部门只要一有闪失──工作不够多、曲目安排得不好,那么董事会议上就得接受砲轰,「不过,如果他们不保持演奏水准,曲目不够广泛以致找不到工作」,那么苏的反击可也不留情面。
从四大乐团的「自己管理」制度及枪手乐团灵活机动的组织,塑造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经营模式,造就了伦敦乐团的经济奇迹,除了「福气啦!」之外,英国音乐家在经济现实压力下突围,为自己开创出一条独特的生存之路,其精神値得其他等待国家喂养,或是内耗在劳资管理冲突乐团借镜、学习。
(本刊编辑 林静芸)
注:伦敦交响乐团每年的工作时数working sessions(每个session约三个小时):音乐会75、排练193、巡回演出排练68、古典音乐录音202、电影配乐6、轻音乐录音27、管乐录音10、弦乐排练9,合计一年590,平均每天工作7.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