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学院戏剧系曾排演过《高加索灰栏记》。(钟明德 提供)
现代戏剧讲座 入门/现代戏剧讲座之五

布莱希特:走在马克思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边境

在欧美现代戏剧史中,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布莱希特是上承写实主义下接后现代主义的关键人物。直到今日,我们依然必须在他的著作中搜寻表演艺术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在欧美现代戏剧史中,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布莱希特是上承写实主义下接后现代主义的关键人物。直到今日,我们依然必须在他的著作中搜寻表演艺术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现在,从二十世纪的尾声往回聆听本世纪的剧场声响,任谁都无法错过布莱希特宏伟、尖锐、深刻而又悠扬的一家之言。今年三月从加拿大来台讲演的布莱希特专家苏文教授(Darko Suvin),吿诉艺术学院戏剧系的硏究生说:「在图书馆里,有关布莱希特的书籍、论文可以塞满一、两个大书架。几乎每个硏究剧场的人对布莱希特和他的史诗剧场都情不自禁地有独到而精辟的心得,因此,布莱希特让每个人都有话好说、有事可做。」

「布莱希特的疏离效果(Verfrem-dung; Alienation Effect)吸引了太多的注意,使得大家对他的戏剧理论充满好奇、敬畏或不解。」苏文教授继续说:「事实上,如果我们要了解布莱希特,我们必须记住,布莱希特首先是位诗人,坊间有他厚厚的几卷诗集;其次,他是个编导,《伽利略》、《勇气妈妈》、《四川好人》等剧已经是现代剧场的经典。第三顺位,布莱希特是个文化、政治评论家;再其次,他是位散文作家;最后,也不见得是最重要的,他才是个剧场理论家。」

「我们要了解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场,必须按照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顺序来解读。」当然,这又是苏文教授精辟的「一家之言」,其间颇有矫枉过正之嫌。然而,对初接触布莱希特而立刻被「史诗剧场」、「反亚里斯多德」、「疏离效果」等论述吸引住的读者而言,苏文教授的警吿却是颇値得我们注意──特别是在我们这个简短的「戏剧导论」中,我们很难不立刻针对布莱希特的戏剧创新来加以介绍。

布莱希特的四个时期

布莱希特是个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典型欧美知识份子。他的一生经历了近代史中科技、政治、经济、文化变动最激烈的几个时期,必须在各种思潮、创新中漂摇、适应和找到出路。简单地说,布莱希特于一八九六年诞生在德国南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九五六年病逝于他手创的社会主义的东德柏林剧场,他的著述活动约略可分成以下四个时期:

一、前马克思时期(1918-1926):主要在柏林、慕尼黑两地行走,写剧评,编、导、演样样都来,受表现主义和皮斯卡特的政治剧场影响。

二、马克思时期(1926-1933):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写作了一系列的「教育剧」。《三分钱歌剧》使他名利双收。

三、漂泊时期(1933-1949):在欧陆和美国游走,《勇气妈妈》、《四川好人》、《高加索灰栏记》等名剧均完成于这段居无定所时期。

四、柏林剧场时期(1949-1956):创立柏林剧场,将他的戏剧理论和剧本在舞台上结合起来,影响力不受「铁幕」的限制,在自由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左右逢源。

史诗剧场四要点

「史诗剧场」这个名词原系皮斯卡特(Erwin Piscator)用来指称他的工农兵剧场的用语。布莱希特曾在一九二七年间跟皮斯卡特一起工作,因此,澈底吸收了皮氏的「史诗剧场」手法。为了让剧场能够真正改造社会,布莱希特袭用了「史诗剧场」这个字来跟当时蔚为主流的「戏剧的」(dramatic)、「亚里斯多德的」(Aristotelean)、「华格纳的」(Wagnerian)剧场美学和实践对抗。提纲契领地说,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场」有以下四个要点:

一、它指称一种异于「戏剧的」编剧理念和方法:譬如剧本的片段与片段之间加入诗歌、舞蹈,夹敍夹议,片段和片段之间没有紧密的连续,转折点淸晰可见。

二、它指称一种异于「幻真主义」的剧场演出手法:演员和他所扮演的角色可以分离,灯光和音响器材直接暴露在观众眼前,而所有的表演、舞台、服装、音乐、灯光各种元素之间可以各行其是,相互辩证,不需要从头到尾都在制造一个有机的「整体效果」(organic unity)。

三、以上编剧和演出手法产生的结果即一般所说的「疏离效果」。对许多现代主义者而言,「疏离效果」也许即是他们艺术的目标,但是,布莱希特却很明确地希望这种效果可以服务于改造社会的目的。史诗剧场是种教育的剧场(didac-tic theatre)。

四、从一九二六年开始硏读马克思的著述之后,布莱希特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佼佼者,政治、文化批判是他终身的职志。他说:「没有批判态度,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乐趣。」因此,「史诗剧场」的最终目的是政治的:改造整个世界。

布莱希特这套融合马克思主义政治和现代主义美学的戏剧理论,随著他的剧作和演出,在一九五〇年代影响日渐深广。在一九六〇年代,更成为前卫剧场、地下电影和政治艺术「造反有理」的旗号。直到今天,在「后现代主义」眩人耳目的无主、多元状态下,布莱希特依然是我们权衡当代艺术创新的一条主轴:莱特教授(Elizabeth Wright)认为当代的剧作家穆勒(Heiner Mül-ler)、导演威尔森(Robert Wilson)和舞蹈家鲍许(Pina Bausch)等,都在重温史诗剧场的「疏离效果」之间,走出了「后布莱希特」的剧场艺术。由这点看来,布莱希特这位历经两次世纪大战的欧美知识份子,的确是在欧美现代戏剧史中上承写实主义,下开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关键人物。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必须在他的全集中搜寻我们表演艺术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文字|钟明德 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副教授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布莱希特和史诗剧场入门书目

Brecht, Bertolt

 1964 Brecht on Theatre: The Development of an Aesthetic, ed. and trans. John Willett.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rockett, Oscar G. and Robert R. Findlay

 1991 Century of Innovation: A History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Theatre and Drama Since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p. 235-58,〝German and Austrian Theatre and Drama between the Wars.〞

Esslin, Martin

 1961 Brecht: The Man and His Work. Garden City, NY: Anchor Books.

Lunn, Eugene

 1982 Marxism & Modernism: An Historical Study of Lukacs, Brecht, Benjamin and Adorno.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tyan, J. L.

 1983 Modern Drama in Theory and Practice, Vol. 3: Expressionism and Epic Theat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right, Elizabeth

 1989 Postmodern Brecht: A Re-Present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布莱希特专辑》,《中外文学》第十卷第九期,1982。

欧阳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台北:雅典出版社,1988。

佛克尔著,李健鸣译《布莱希特传》,台北:人间出版社,1987。

苏丽娜著,中平译《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