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泽藩水彩画作《城隍庙前飮食摊》,绘出新竹地方常民生活风貌。(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提供)
台湾行脚 系列专题/台湾行脚/新竹

科学新竹出文化好笋

在尖端科技和常民生活之间,新竹露出文化的好笋,淸大、交大、市立文化中心所举办的各种类型的艺术活动,持续在为新竹地方文化积累著素质与能量。

在尖端科技和常民生活之间,新竹露出文化的好笋,淸大、交大、市立文化中心所举办的各种类型的艺术活动,持续在为新竹地方文化积累著素质与能量。

新竹,素来以风、以米粉、以贡丸叫响名号的城市,自从科学园区选在这块福田上生根发皇之后,「科技之城」立刻成为冠上之冠、傲岸无匹的名号了。当然,新竹市民并没有变成机器人,秋冬时节,头发依然被朔风掀开,灌进砂粒,米粉也吃到蔬菜、芋头的新口味了。而在最尖端的科技和最基层的常民生活之间,持续有人在思量著精致文化之必要,塡充著精致文化的质与量。

虽然风大,新竹可不是块野地。大淸皇朝时代,新竹是台湾北部政经文化重镇淡水厅的所在地,至今屹立存证的东城门迎曦楼下即有勒石碑记。日治到台湾光复初期,新竹高中所缔造的荣耀,更誉为新竹的表征。在其时,考上新竹高中等于考上台大,学生常会被问到:「你要上台大哪个系?」比百岁的台大医院还要高龄的省立新竹医院,过往就一直是竹中曁台大校友或竹中曁日本医科大学校友的天下。此外,新竹高中合唱团早期恒占全省比赛的鳌头,曾经连续九年婵联冠军(第十年据称是被设计的得第二),而新竹高中管弦乐团也是一支可与媲美的队伍。美术方面,卓然有成的画家李泽藩,在西画引进初期,油画最领风骚的年代,他以水彩画独树一帜,其后创设新竹美术协会,影响深远。

淸大礼堂带动音乐风气

延续新竹人文华盛的前景,七〇年代当淸华大学大礼堂落成(1973年)之后,带来一段精致表演艺术的风光时期。在这之前主要的表演场地是新竹县政府(现为市政府)综合大礼堂以及体育馆,舞蹈比赛、合唱比赛,或游艺性、公益性的活动式表演,都在这里举行。在新竹人心目中,拥有一千五百座、具备演出所需内装设备的淸华大礼堂是「第一个正式的、有表演艺术气氛的空间」,云门舞集是首先登上这座舞台,为新竹民众带来现代舞展演的团体。此后,刘远中教授夫妇以其对国内外音乐演奏家、团体的熟谙与关系(据悉刘太太与音乐家李淑德是亲戚),在他们积极推动与促成之下,淸大礼堂音乐节目演出的质与量,在北部地区称得上数一数二(台北主要表演场地国父纪念馆大会堂于1972年落成启用),音乐方面的集训活动也多数选在淸大礼堂举行。可以说淸大礼堂在启用前几年,新竹地方弥漫著一股浓郁的音乐气息,带动音乐风气,遗緖影响到后来新竹师院音乐系造就不少声乐人才。在新竹人的心目中,音乐被看成是一种传统,就表演艺术类型而言,音乐在新竹也是长居引领地位(戏剧和舞蹈可以说是晚近这几年起步奠基的),这不无淸华乃至新竹高中的前辈们耽爱音乐的艺韵流风所被。

交大中正堂节目多样化

一九八一年交通大学近一千七百座的中正堂落成启用,原为一般性大型集会场所,舞台纵深、面宽都大过淸华礼堂舞台的尺寸。越二年,加装灯光、音效、吊具等设备,完成为可支应大型演出的表演场地。云门舞集每年有一至二次在交大演出,表演工作坊的戏剧、省交大编制交响乐等等,平均每年有二十余外来团体的展演,加上交大校内自办的活动、校际KTV歌唱大赛(主要是交大、淸华、新竹师院、中华工学院),使用率维持在稳定的频繁度。观众不限于新竹当地,一些宣传做得大的节目,往往招徕桃竹苗一带的观众,满满一堂坐无虚席,去年大陆来的杂耍团在交大中正堂表演就是这般盛况,今年六月间,一场由美国华人组成的交响乐团演出(不售票),也是大爆满,云门每年在交大的演出也都能卖到八成座。当红的歌星如周华健等亦在此举办大型演唱会,据称,创下票房纪录的是张淸芳,开始卖票的第一天二十分钟内,一千七百张门票全部售罄。

交大课外活动组林主任表示:学校方面是以大学城的理念,提供校园扮演一个小社会的功能,以与地方民众的生活结合,中正堂就是一个开放性场所,基本上对表演及活动类型不设限,希望能创造广幅的观众群和提供多样的选择。

市立文化中心大器晚成

扮演社会艺文功能的龙头,理应是市府文化中心当仁不让的职份,新竹地方在七〇、八〇年代则几乎全倚重于淸大、交大表演场地。一九七九年起当各地县市文化中心雨后春笋般的一一拔地崛起时,新竹市文化中心(原为县文化中心,在1982年新竹县市分家之后,纳编为市文化中心,县政府则另于竹北兴建新竹县文化中心)于起步兴建工程即已落后其它县市,继而建筑物完成之后,又因种种问题不能立即启用,到今年十月卅一日该中心满九周年,但这是从建物落成年算起,还是从启用年算起,目前在职的工作人员也弄不淸楚。以现在三、四十岁的新竹市民回忆,文化中心启用后头些年,民众甚少利用,主要是地点略偏,周遭差不多还是空野之地,静态展览部分吸引不了人前去。唯一可做为表演舞台的礼堂,容座三到四百,但因舞台挑高不够,设备不周,只能应付小型演出,独奏、相声说唱、布偶剧等,大型演出则需借用淸华、交大礼堂。大概最初几年实际比较有用的是图书馆部分,活动方面也要到现任洪主任上任后才见活络地展开、真正地动起来。

半年前即需预排档期的梅苑、竹轩展览厅,各种艺术类型的展出接续不断,每换一档,工作人员得利用周一周二早上休馆时或展期前一晚上布展。今年初,以发扬新竹传统工业玻璃制品、艺品为题旨而广邀国际精品的高水准玻璃艺术展览,吸引了全省的观展人潮络绎于途,不绝如缕,一直到七、八月间,玻璃艺品仍是一到文化中心大门首先招眼看到的展品。

礼堂中的室内演出,除了外来团体的展演,文化中心所培训的七个市立团队:相声二团(成人及小朋友)、竖笛、国乐、混声合唱、蔷薇妈妈合唱、儿童合唱团等,每年都有演出。对于这些团队,文化中心提供经费、场地以培训为业余而具有专业水准的自主团队为重,除了配合文化中心的表演及活动外,各团完全有自主发展性,如主动接洽演出、参加比赛、争取赞助或财团,科学园区内每有外宾光临,也会邀请这些团队表演娱宾。其中最有成就的是市立混声合唱团,由于团员均具声乐基础,成立四年来,已三年获台湾区音乐比赛优等第二名,今年则勇夺冠军,并于六、七月间代表亚洲地区参加「澳洲雪梨国际合唱节」,演出台湾民谣和艺术歌曲。在出国之前,该团与省交在台中中兴堂及台北国家音乐厅合作演出省交甄选合唱曲的优胜作品,练唱及演出都可谓极度频繁。合唱几乎是代表新竹的荣誉之音了,从新竹高中以来就蕴育了肥沃的资源与养份。

文化夜市场面热闹

去年起开办的文化夜市及社区露天音乐会则是文化中心亲民活动的另一波潮。由于新竹风大,户外活动宜在夏季的三个月间举行,一入秋,才是九月底十月初的当儿,大风就能拔起棚柱、掀翻帐棚,去年工作人员就已经验到即使棚架都绑上石头,仍然风到棚翻,七手八脚、手忙脚乱都对付不了。今年的户外活动在端午节时即拉开热身序幕,新竹三十几个社区的妈妈们拉出围场的长阵,忙著包粽子,场地中央有相声有土风舞有民俗展演。有妈妈在场,大约就有全家光临,场面相当于集体家庭日。末了,粽子从大火炉中提出,水滴滴热腾腾的吃在口里,竟然全国各省口味都有,实在窝心又可口。文化夜市从七月起安排在每个周末(六)的晚上于文化中心前广场举行,现场结合音乐演奏、人像素描、剪影、玻璃制品示做等多面相的活动项目和露天咖啡座的抒情气氛,吸引众多市民参与,场面热闹,仿佛现代《淸民上河图》的一隅。

对于社区露天音乐会,文化中心居于撒种扎根的理念,退居幕后协办,提供经费及义工支援给社区活动的负责人来策画承办展演项目,通常有家庭成员合作的音乐表演,或社团演出,同时并设计亲子性活动及书展。

囿于硬体设施的局限,文化中心早有慧心,八年前即在馆旁兴建一座希望足以因应戏剧、舞蹈、音乐各类型表演的理想空间。可惜美意多磨,迄今这座演艺厅仍然在工程中,虽然预期明年底可完成启用,但是,理想打了折扣,由于设计不周,道具难以进出、上下,戏剧、舞蹈类演出显然要受限了,音乐节目仍然占到优势,成为这座备受期待的演艺厅的主要表演种类。

听古典乐要到交大演艺厅

晚于文化中心演艺厅,却比之早完成启用(1991年)的交大艺术与传播中心附设的演艺厅,成为九〇年代新竹市民引以为傲的精致而专业的表演场地。据一些在此演出过的音乐家、剧场人士表示,离开台北都会国家级的表演厅,要属交大演艺厅最为理想。这是一个容纳三百五十观众的空间,主舞台宽十二米、高八米、深九米半,具舞台升降设备,灯光、音响采电脑自动控制,适合中小型音乐会、戏剧及舞蹈节目演出。

以钢琴演奏博士回国任教于交大并担任艺术传播中心副主任的辛幸纯老师表示,该中心的活动主要配合应用艺术研究所的教学,以教授及研究生们的作品发表为主,然而由于每学期有一笔固定经费支应,可透过教授们的影响力邀请国内外知名音乐家演出。是以,从近三年的演出节目单可看出,差不多在学期中的每个星期都有专业音乐会的展演:三重奏、钢琴独奏、长笛、声乐独唱、钢琴与小提琴的对话、六人乐集(演出以蒲朗克为代表人物的六种不同乐器组合的乐曲)、中提琴、弦乐四重奏、大提琴、竖笛、吉他室内乐、双钢琴、钢琴即兴、单簧管四重奏、林谷芳与忘乐小集的国乐等等,可以想见自演艺厅启用以来,新竹民众在音响效果佳的精致空间中聆赏了多少种器乐、器乐组合及各种室内乐的演奏,萧邦大赛得主琵希特、傅聪与藤田梓,声乐教授吴文修,东吴大学黄维明教授及法国小提琴家蒲利叶、美国小提琴家巴斯威等都在演艺厅演出过。不唯音乐,诗歌朗诵、游好彦舞展、台北芭蕾舞团、临界点剧象录及果陀剧场的演出都甚受欢迎,博得口誉。

据辛幸纯老师表示,交大应艺所在教学上走古典乐派路线,基本理念是借由现代科技如运用电脑等来辅助研究古典音乐,所以演艺厅的演出也以古典音乐为主要表演型类。其次,虽然不售票,但在秉持教育性的推广宗旨下,节目设计并不流于迎合大众口味,反而是苦心孤诣地以丰富精神内涵的乐曲与高品质的演出,来引导提升观众的艺术涵养。

允为可惜的是,同时设置的实验剧场和户外剧场,却在缺乏人力运作下没有善尽其用,形同闲置。实验剧场有宽敞的表演空间,配备专业剧场及摄影棚用灯光,有固定席位约一百座及活动看台三组,目前只是作为学生社团的排练场地。户外剧场有小型舞台,石阶梯可容众百余人,未曾使用。

淸大人社院富表演机趣

淸华大学人社院建筑内,也有几个这般日日等君不假数年的表演空间。这座由知名建筑师李祖原设计的建筑,处处巧思,机趣无穷。

一进大门,对面轩昻的图书馆门楣立刻让人心领神会:你正置身在一个不算小的、感觉开放高敞的堂间;立刻,你会不由自主的仰起头,往上转着看,直到失去平衡。玉米田剧场的邱娟娟可不这样,她先看地板,跳舞似的滑步转一圈说:「你看,这里可以演戏的,玉米田在这里演过。」然后,双手引导著头往上仰指:「观众就站在一层一层的回廊往下看表演。」她说话的回声,隐隐约约地,为这个空间敷上一层童话的感觉。走到图书馆旁的内侧,一个相当于双线道宽的阶梯,带出二楼笔直、亮敞的长廊和长廊尽头的圆形洞门,光和线条和水泥原胚似的表面(据说是经费用光,不济修面了),给人一份视觉的感动。果真,有艺术家为此触动了,萧丽虹的泥塑作品曾经拾级而上,隔阶一尊地布展到长廊。这长廊太适合展雕塑品了,在一层一层回廊之上的天棚,是采放自然光源的透明板。萧丽虹并不让她的泥塑品像站在博物馆里的静物,结束时,一尊一尊由梯而上而平步长廊,最后穿过圆洞门,在户外天地之间销毁!泥塑无心、长廊无血,但在这个行动中都成为宇宙间生生不息、循环不止的生命体。

剧场的天方夜谭

然而,人社院内的三个剧场却在等待复等待的状态中。中庭露天剧场是个颇有气氛的空间,草皮、花木错植其间,除了阶梯座外,旁边L型的空中走廊也是凭栏伫足的观赏点。室内穿堂转弯的位置,有一个小型的开放剧场空间,一个圆形舞台,背墙三面环壁上的垂藤有如临池垂杨,使这个小小的角落给人一种灵便的、可随机创发什么的感觉。没有,它一直安静。

当初极力争取、精心规划建盖的人社院剧场,目前是个有壳缺内装、无人力运作不能开张的专业剧场空间。邱娟娟进去过,据形容:舞台挑高够高,后台较窄,侧台一点点,没有化粧室,容座约二百人。经年累月了,剧场成为一件未完成作品,其中曲折、种种莫可奈何,也将近成为「天方夜谭」了。此外,淸大体育馆内有一间相当专业标准的舞蹈教室,在新竹大概找不到第二,学生在这里练习交际舞,显然大材小用了,近来才有借给专业舞团作专业教学。

竹堑文化公园诞生了

客观条件虽然郁卒窒息,以理工名重的淸大校园却不致煽不起艺术的风韵。成立八年了的艺术中心正是关键。接续前二任所累积的基础,现任艺术中心主任彭明辉老师让「艺术中心出走了」,不是歇业,而是开创了层面更广而意义深远的活动。接事一年多来,彭明辉撒网似的愈撒愈开。起初,在艺术中心的展览厅内同时举行小型音乐会,上半场是很正式的演奏,下半场则是入门性的解说和交流。同一时空,有画、有乐章,有人、有思考的交流,感觉真好。可是,淸华只有艺术中心这么一个空间吗?

去年十二月,在艺术中心门口一大块水泥砖地上,一组一组的人蹲俯在地上做粉笔彩绘,有的是大小一家人,有的是同学、朋友,有的自由创作有的以艺术中心提供的名画作蓝图参考著画。人群愈来愈多,一堆一堆站著、蹲著看。这素淡的、人来人去的空地,半天之内穿上多种拼图,华彩一身,隔天打这经过的人纷纷吓一跳,艺术中心跨出门口的第一步即带来莫大的惊震,彭明辉的想法也加速驰骋了。今年四月最后一个周日下午,校园成功湖畔宛然一座「竹堑文化公园」诞生,林荫之下,露天音乐会、露天咖啡加湖畔艺廊──树干上挂画、草地上置基座展雕塑,穿唐装的老先生在讲古:新竹古名叫竹堑,淸朝时候……为什么叫竹堑,以前时候还没有造石砖城墙来防卫,就种刺竹当城墙,所以叫竹堑,也有人不是这样说,因为其它地方也是种刺竹当城墙,考据起来,这里的原住民道卡斯族有一个竹堑社,它的发音就跟我们讲竹堑很相近……。五月的最后周日的「文化公园」活动增加了户外舞蹈的表演;六月的最后周日,活动内容更形丰富,加入装置艺术、观念艺术及临界点的戏剧演出。每一次活动都有多重的沟通管道,义工全程导览,艺术家也在现场,录影带播出对参展者的访问,还有电脑系统作艺术资料库,备查专业知识和术语解释。文化公园一次又一次的吸引人潮,很多民众乐于一次又一次光临。很感动人的是,没有留下垃圾。

彭明辉强调:「这是被经营的户外活动。」活动形式可以迁就观众,使观赏的困难度下降,但展演的内容、艺术品的内涵和质地绝不为迁就而通俗化。在他的理念里认为,由大学的艺文活动来带动地方或社区性文化气氛及活动是最理想的,校园内的绿地、既有的人文氛围和学术资源都是事半功倍的有利条件。所以,艺术中心的存在和运作,于校内于社区都可谓是推动文化摇篮的手。「竹堑文化公园做的是扎根的工作」彭明辉说,如果能够持续下去,民众习以为常,文化公园完全融入市民生活成为一种自发性活动,甚至被视为是传统的一部分,文化就生根了。

可别忽略一个几乎被遮盖了的重点是,大学需要艺术中心,如同必备图书馆和计算机中心一样的重要;理工学校更需要艺术中心,交大艺术与传播中心及淸大艺术中心为此作了见证。如果交大的实验剧场和淸大人社院剧场都运作起来,那么新竹地方将出现更丰盛的表演面貌和更为营养美味的文化好笋。

(本刊编辑 胡惠祯)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