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国际老人戏剧节」从十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在英国伦敦举行。这个为了纪念二次大战终战五十周年而举行的戏剧节,邀请了来自台湾等八国十个老人剧团来参加演出。这次戏剧节中所呈现的「由老人演出自己的故事」的质感、与节目本身及背后的意义一样动人而真实。
由英国「岁月流转中心」(Age Exchange Reminiscence Center)策划的「第一届国际老人戏剧节」(The First International Older People's Theatre Festival,原先名为「欧洲怀旧艺术节」)从十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在英国伦敦举行。
这个为了纪念二次大战终战五十周年而举行的戏剧节,邀请了来自德、义、希、法、英、美、丹及台湾等八国十个老人剧团来参加演出。
由老人,特别是那些非职业演员的老人,演出老人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是本次戏剧节最大的特色。
由老人演出的剧场
完全由老人演出的剧场节目在世界各地都极为少见。本次艺术节当中的各国团体,大多是地区性的老人联谊组织所发展出来的。
举例来说:希腊团是来自雅典的家庭辅助中心的老人所组成,法国团则是以里昻地区的老人俱乐部为基础。其它还有德国柏林市、丹麦哥本哈根等地区的老人自发成立的剧团。
各剧团的演出普遍有两个特色:节目都是以片断的故事所组成(不同人的不同记忆、或不同事件的共同记忆)、演出人员在演出当中大多都会演唱战时的流行歌曲。
来自台湾的「欢喜扮戏团」,由一群五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所组成。导演彭雅玲在这出名为《台湾吿白──岁月流转五十年》的戏中,以将近二十段的故事来敍述台湾自日据时期至戒严前的变迁。
《台湾告白》当中以歌仔戏、那卡西、三弦等不同曲调唱出了许多台湾民间的歌曲。由张照堂、刘振祥挑选或拍摄的各种老照片,则随著剧情年代的发展而依序打在舞台背后的萤幕上。
容易引起共鸣的演出
艺术节一周的活动里面,除了每晚演出以外,在白天则设计了音乐、即兴动作、默剧等工作坊来让参与者一起上课。同时,每天晚上还会依当晚演出团别的不同来推出不同的晚餐:例如法国团演出的晚上,艺术节在岁月流转中心准备了各式各样的cheese、和法国面包。台湾团演出前的晚餐则是由主办单位,邀请全体演出人员上中餐馆吃中国菜。
虽然大家使用的语言不尽相同,而艺术节本身也没有在演出中,为观众准备任何翻译字幕。然而,几乎大多数的各国观众,都很能随著台上的演出而进入状况。甚至,有时还会发生台上、台下齐声同哭的画面。
例如:英国团的演出当中有一幕讲到战时,妇女最怕收到电报,因为通常那表示著你的丈夫或小孩已为国捐躯。此时,台上有四名妇女在洗衣服,其中一人收到了电报。
「我非常记得那个早晨,那是个美丽的礼拜六早晨,他们通知我说:Bob死了!」此时舞台侧边走出另一名老妇人,她对著台下说,这是她的故事:「我十分的悲伤,想到自己三个小孩都战死了,现在连丈夫也没了……但是,下午我又收到一封电报──他们弄错人了,是隔壁邻居家的Bob,不是我的Bob。」
舞台上的另一名妇女停止了动作,露出伤痛欲绝的表情。而同时间里,台下的观众席里则传出了淸楚的啜泣声音。
既动人又「写实」的表演
由老人演出他们亲身经历过的故事,在舞台所呈现出的画面要比由年轻人化老粧再去演出,要来得动人和「写实」。
不过,有趣的是:几乎所有演出团体的节目导演,都不是老人而是具有剧场训练的年轻人或中年人。
「具有才华的导演应该懂得让老年人演老年人,更何况是演出他们自己的故事。」希腊团导演Clao Mauroudi这么说:「他们是在演自己,没有人可以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故事,不是吗?」
扮戏团的导演彭雅玲也表示,她在团员身上所看到的是:「一种年轻人所无法呈现的『纯真年代』。」
看老人演老人除了极具「写实」效果之外,在其中参与演出的老人也获得了许多快乐。生于雅典,今年已经七十岁的Michalis Kourtis老先生表示,参与演出前的排练和最后真的上台演出,给他最大的感动是:「我属于一个团体。」而这个归属感来自於戏剧形式的启发。
岁月流转中心的潘.史怀丝女士表示,由中心所发起的「欧陆怀旧网路」中的十一个国家,希望每两年可以召开一次这样的戏剧节。九七年,不知道在欧陆的那个国家,又会有一次如同今年一般盛大的「老人戏剧节」举行,届时,想必又有一番盛况可期。
(本刊编辑 李立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