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七十六年,国家音乐厅与剧院成立并开始营运后,虽然曾一度使台湾的表演艺术蓬勃发展,但是没有几年的繁盛期,旋即因为经纪公司与表演团体日益增加,家庭娱乐设备的不断创新与艺术节目制做成本的日益高涨等因素,表演艺术市场逐渐萎缩,也越来越难经营。我们以不到十年的业余管理经验,却面临著别人发展了二十年后才开始面对的问题。
台湾,是一个富裕之岛,对于文化建设政府很少吝啬过,这可由一九七〇年代,国家十大建设相继于各县市建立文化中心的执行态度看出。此外,政府每年也花大把的银子补助许多文化艺术团体,以鼓励艺术的创造与文化活动。然而,政府的文化工作似乎就仅于此。很少有人知道与关心如何去经营和管理这些文化场所及艺术活动,更少人愿意去了解我们的艺术人口在那里,或者是他们需要什么。一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认为:「艺术是不需要管理,因为它只不过是一个奢侈品而非必须品」。这观念反映在台湾的整个艺术环境上就是:有很不错硬体设备,很优秀的艺术人才,但,「艺术管理」,对不起,没听过。
艺术管理美国经验
的确,即使是从事艺术工作者还是有许多人不知道何谓艺术管理。或许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它的发展历史。这一门新兴的学科,说它新,其实在美国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在六〇年代末期的美国,由于工商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的繁荣,人民可支配所得及时间相对增多;教育水准的大幅提升,也使得艺术市场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在市场需求下,各艺术团体及组织相继成立或扩大其规模。加上战后新生代(Baby Bombers)对此一市场的投入,更带来了专业的经营管理方法与观念。于是一些大学也开始设立了专门的艺术管理学系;或在其管理学院里设立艺术管理系。在此阶段,艺术管理者所面临和涉及的问题,不过是节目的规划、组织结构、人事、财务等基本的管理,以及简单的宣传与募款活动而已。
进入了八〇年代,美国经济逐渐不景气,那些战后的新生代开始有了家庭负担,相对可利用的金钱与时间开始减少;另一方面,艺术团体及组织在数量及规模上的快速膨胀,与因科技进步而家庭娱乐设备普及化等因素,使得环境竞争日趋激烈。艺术管理者必须同时了解并考量外在环境(如政府政策、经济环境、竞争者等),与内在环境(如组织结构、资源等)的现况与变化。这时候,已经无法像过去一样在音乐厅等著观众自动上门,相反的必须主动走出去找寻观众、了解观众,并教育观众;同时也必须为自己寻找更多的财力与人力资源,以应付日益高涨的物价与竞争。这些情况使得今天的艺术管理者需要时时学习,并借助新的管理方法与科技来处理这些新的挑战。
台湾艺市的短暂蓬勃
由以上看来,艺术管理在台湾的发展背景其实与九〇年代以前的美国也很类似,只是我们不把它当成一门学科,也不把它当成一个値得硏究的领域。不幸的是,我们现在可能不但要去学习与面对这门专业,而且所处的环境与时机对我们更加不利。以表演艺术为例,在八〇年代,当台湾正处于经济快速起飞、个人可支配所得逐渐增加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表演场所。等到民国七十六年,国家音乐厅与剧院成立并开始营运后,虽然曾一度使台湾的表演艺术蓬勃发展,但是没有几年的繁盛期,旋即因为经纪公司与表演团体日益增加,家庭娱乐设备的不断创新与艺术节目制做成本的日益高涨等因素,表演艺术市场逐渐萎缩,也越来越难经营。我们以不到十年的业余管理经验,却面临著别人发展了二十年后才开始面对的问题。
用较学术的说法,所谓艺术管理就是「将专业的管理概念、方法与理论,运用在艺术团体或组织,以期能够在最健全的组织体制下,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将艺术团体或组织的理念、服务与活动,让最广大的群众接受并参与。」所以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它与商业行政管理并无不同,但是,因为艺术管理所管理的事业是「艺术」,所管理的对象是艺术家,所得的收入无法从单一来源获取,而且通常无法支付其成本的开支,因此,它所发展出来的内容就不同于商业或行政管理,例如募款就是商业或行政管理所没有的。一般没有艺术背景的商业或行政管理人员,较难掌握这项工作的精髓,而没有管理知识与经验背景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更无法胜任它所带来的庞大管理工作。如果我们想将「艺术」当成一项事业来经营,培养专业的艺术管理者是绝对必要的。
以专业管理创造第二春
国内的专业艺术管理一向跟不上硬体的发展,政府的文化政策似有似无,因为它好像是美式的自由放任与欧式的政策规划下的综合版。没有人知道什么样的组织型态最适合艺术组织,也没有艺术行销与专业化、组织化的募款,有的只是一成不变的组织架构、宣传模式与完全建立在个人关系上的募款而已。从政府到民间,所谓的艺术管理,仍是依循少数艺术界大老们以数十年经验所累积的相关方法与制度而成。而国外学成,戴著艺术管理硕士方帽的年轻一辈,则限于制度、环境、或经验不足等,不是散居各相关行业不成气候,就是早已改行。各大专院校也并不认为这是一门学科,仅在艺术或管理相关科系点缀地开一堂艺术管理概论,更因为偶由一些非专业人士任教而无法传承相关理论与实务。
在八十三年底,由文化环保促进会所主办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座谈中,终于有艺术行政工作者站出来高呼:「当让艺术的归艺术,让行政的归行政」。的确,多少国内优秀的艺术家因为行政工作而不得不放下创作工作。由近来国内表演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与国民所得的日益增加现象看来,我们的确有比欧美更好的艺术发展环境,但如何去结合这些老一辈与新一辈艺术管理者的经验与观念,使我们能够发展出一些真正适合国内环境所需的艺术行政理论与方法,而以专业的管理来创造表演艺术市场的第二春,这是我们所迫切需要的。
文字|朱乃利 美利坚大学艺术行政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