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爵士纵横谈 新视窗/爵士纵横谈

爵士长靑俱乐部主席

老当益壮的乔.韩德生

这位四十八岁才大放异彩的老牌乐手,

在老大师凋零殆尽的九〇年代,

不断从重新诠释旧经典的过程中发掘新宝藏,

俨然成为爵士界仅存的最佳独奏表征。

这位四十八岁才大放异彩的老牌乐手,

在老大师凋零殆尽的九〇年代,

不断从重新诠释旧经典的过程中发掘新宝藏,

俨然成为爵士界仅存的最佳独奏表征。

如果要选一位二十年来从不曾令乐迷失望的「老牌」爵士乐手,乔.韩德生(Joe Handerson)显然当之无愧,喔,不,或许该换个角度说:他是「五十岁以上」艺人中的「长靑俱乐部主席」!别的吹奏乐器类老大师总逃不过岁月的摧残,年过半百后不是减少长期巡回演出,就是录音创作量减低,但韩德生却是愈老愈多演出邀约,创作更是每年、甚至每八个月就推陈出新。

这老家伙是怎么办到的?当然不是靠打胎盘素,生于一九三七年的乔.韩德生从一九六三年第一张深具个人魅力的作品Page One出版,到一九八五年录制他这一辈子被公认的现场演奏经典The State of The Tenor前,已经累积了长达廿二年的演出经验,在这期间他除了担任过爵士导师迈尔斯.戴维士的搭档乐手最为人所熟知外,韩德森独特的次中音萨克斯风声音更曾经出现在许多大师名人的乐团中,如一九六四到一九六六年间与钢琴大师郝瑞斯.西佛(Horace Silver)合组的五重奏,或是一九六九到一九七〇年间与融合乐鬼才贺比.汉考克的短暂遇合,无不爆出璀璨眩人的火花。

但韩德森最强的,还是他独一无二的独奏方式,虽然他有幸在爵士乐史上最为风云聚会的六〇年代初期踏入乐坛,但从当时整体环境来看,由于他选择的主奏乐器是次中音萨克斯风(Tenor)(注),在相同主奏乐器的巨星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等旷世奇才的光芒下,能「杀出血路」最后终于自成一家,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韩德森在独奏上不但有天赋的特别音感,最为人称绝的尤其在吹奏力道高强的控制功力。一九五五到一九六五这十年期间,正是爵士乐坛最重视「吹奏力度」的时期,天赋异禀的爵士管乐界异人鬼才们(除了故意吹慢、延长旋律的迈尔斯.戴维士外),莫不以愈快愈急的飙奏互别苗头,韩德森虽从军中退伍后,早期曾受约翰.柯川、桑尼.罗林斯两大巨匠影响,但他很快掌握住自己在吹奏音色上饱满而温润的特质,在与各个乐团合奏的间隙展现他独一无二的独奏风格与延长乐句断句习惯,成为众名家乐手争相邀约的助阵艺人。

好景不常,七〇年代爵士乐在美国本土一方面受到摇滚乐的市场冲击,另一方面,每次都率先发难革命的迈尔斯.戴维士领导一班年轻而有才华的中靑代爵士菁英乐手,创造了融合爵士乐,把爵士乐与各类音乐融合、实验、即兴的可能几乎都尝试殆尽,在某种角度上,也吸乾了传统爵士乐的市场能量。于是乔.韩德生便与许多乐手一样,在七〇年代挣扎于商业困境中苦求突破,更难有让乐迷记得的实质表现。

直到一九八五年,韩德森痛定思痛,重回他最擅长的强烈个人风格路线,并从重新诠释前辈作品中找到突破方向,以萨克斯风的旋律变化获得乐评肯定,当时的代表作就是前面提及的现场演奏经典The State of The Tenor。一九九一年他以超强的信心重新挑战爵士巨匠约翰.柯川早已立下典范的录音Lush Life,并以同名专辑赢得欧美两岸爵士乐评压倒性的好评。自此韩德森终于成为公认的「大师」,而非之前仅是「超强独奏者」的名声。一九九二年他以向迈尔斯.戴维士致敬为主题录制的So Near, So Far(Musing For Miles),不但领导贝斯手戴夫.荷兰(Dave Holland)、指法卓越的吉他手约翰.史考菲(John Scofield)、鼓手艾尔.佛斯特(Al Foster)等组成新爵士明星队,韩德森诠释迈尔斯.戴维士旧作时更靑出于蓝,不但大量加入自己的独奏风格使得温润的萨克斯风声音远远凌驾戴维士当年的小号,更在编曲与乐器编制上作全新的安排,使乐界刮目相看,接著一九九二、九三年蝉连爵士权威刊物《Down Beat》年度艺人,再加上《纽约时报》、《纽奥良邮报》等刊物的争相推崇,韩德森此时似乎已赢得一张爵士名人堂的保证门票。但他并不自满,虽然年近六旬,仍然积极从过去的爵士乐中寻找能够加以重新创作的素材。果然,紧接著一九九四年,他出乎一般人预料地推出纪念巴西作曲家Antonio Carlos Jobim的崭新南美风味作品Dou-ble Rainbows,再度成为无庸置疑的经典。

一九九七年则是韩德森最活跃的一年,他不但足迹遍及各大爵士音乐节,更想出了以「大乐团」(Big Band)的方式,聚合爵士乐老、中、靑生代,表面上以新的编曲概念重新诠释三、四〇年代的大乐团曲目,但背后则隐含了团结爵士乐界,为爵士乐迈向下一世纪凝聚力量的浓厚意味。助阵乐手包括:奇克.柯瑞亚(Chick Corea)、克里斯汀.麦克布莱(Christian McBride)、尼古拉斯.派顿(Nicholas Payton)、佛莱迪.哈博德(Freddie Hubbard)、琼.法迪斯(Jon Faddis)、路易.纳许(Lewis Nash)、乔.钱伯斯(Joe Cham-bers)、陆.索罗夫(Lew Soloff)与艾尔.佛斯特(Al Foster)。接著他又集结爵士界重录盖希文作曲的爵士音乐剧《乞丐与荡妇》Porgy& Bess,结果仍然令人激赏。

复古意浓厚的《大乐团》在爵士乐不断被各种音乐浪潮冲刷后的今天听来,仍然生趣盎然。乔.韩德生在接受《Down Beat》专访时说:「从我有这念头开始到现在,时事变迁不少,本来这年头好像很少人感兴趣投入这么多排练时间,就只为了单纯的音乐理想,但我们还是完成了。」在这位年届六十的老将登高一呼下,后起之秀与老、中两代不计名份投入这张作品录制,这样的爵士精神与旺盛生命力让人不禁动容,不知是谁说过「爵士乐已死」?这张作品就是廿一世纪来临前最有力的反证。

注:爵士乐上所使用的萨克斯风常见的有soprano高音、alto中音、tenor次中音、baritone上低音、bass低音。与声乐中称呼soprano(女高音)、tenor(男高音)并不相同。

 

文字|朱中恺  音乐文字工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