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庆云在这场演唱会中,对于美声唱法应该如何运用于中国歌,提出她长久思考后的成果。(陈雅雯 摄)
音乐 演出评论/音乐

扩散的记忆 金庆云独唱会

金庆云的选择,显然绝不仅以 共鸣吐字之类表层的效果为依 归,可以感觉到,她的视野里 至少涵盖了歌词的意图,一首 歌之中音乐与文学所牵连的文 化与历史记忆。

金庆云的选择,显然绝不仅以 共鸣吐字之类表层的效果为依 归,可以感觉到,她的视野里 至少涵盖了歌词的意图,一首 歌之中音乐与文学所牵连的文 化与历史记忆。

金庆云中国歌独唱会《灯火阑珊处》

4月7日台北国家戏剧院

「时间的水滴冰冷,记忆与魂魄,日益稀薄」。日益稀薄。稀薄。声音如逐渐拉远的镜头,在可闻与不可闻,遗忘与回忆之间。我们从一个梦里醒来,梦里似乎有一个已逝的亲人的魂魄来访。舞台深邃而空洞,声音不像从那里传来。我们脊背上有森森凉意,记忆里某一深藏的角落又被照亮。

这是施捷题献给金庆云的作品〈魂〉。这位颇受国际瞩目的作曲家为这次台北的首演专程回到睽违十八年的出生地,也上台接受了喝彩。

殊异的曲目风格,反映独唱者的文学品味

连续几年,每年一组不同主题的独唱会。以歌龄为轴线,金庆云的里程记录鲜有人及,而她似乎还要不断打破自己的纪录。节目的份量很重:二十二首歌包含两首十分钟的大曲〈魂〉、〈王昭君〉,外加三首安可曲。预备四十天内巡回演出九场。显然这位堪称高龄的女高音,依然信心十足。技巧与功力,塡补了生理上或有的不足。

份量重,也是因为曲目风格的殊异。二十几首歌的作曲者几乎没有重复。共同点倒在于歌词的高品质──这是独唱者文学品味的反映。在民歌和艺术歌的交界处,如滑稽俚俗的〈朶老汉〉变换到纤细典雅的〈鹊桥仙〉,最现代的〈魂〉跳接到单纯古旧的〈小白菜〉。演唱者几乎是在炫耀变化能力。平易与艰涩,熟悉或陌生并呈,可以见到演唱者在艺术性和接受度之间维持平衡的苦心。听众当然不能期待如她唱舒曼两大歌集时的统一精纯,倒可以惊讶唱中国歌时她又是另一种面貌。

「最难中国歌」,金庆云在节目册里宣称。这位对中国歌曾有深入思考的演唱家,对那争论不休的课题依然念兹在兹:究竟美声唱法应该如何应用于中国歌。她在技巧上所作的试验和成绩固然历历可见,更重要的,金庆云似乎在揭橥一种信念:艺术中没有独尊的答案。问题不在于「应该」如何,而是「可以」如何。对声音运用的选择,是面对诠释一首歌时美感抉择的一部分。而金庆云的抉择,显然绝不仅以共鸣吐字之类表层的效果为依归。可以感觉到,她的视野里至少涵盖了歌词的内涵与情调,作曲者的意图,一首歌之中音乐与文学所牵连的文化与历史记忆。

从美声基础上回归朴素的民歌韵味

或许这是金庆云中国歌独唱会节目中每每包含许多民歌的原因。她的民歌韵味,来自语言与文化,是一种都会听众无从想像的美感经验。而从美声基础上回归朴素,想来费了不少苦心与苦工。〈小白菜〉唱到非常简单,〈蓝花花〉唱到非常丰富。古曲〈王昭君〉的层次变化和节奏掌握,都不同流俗。这何止是音色的选择而已,主要更在于呈现演唱者对歌曲内涵与形式的洞察力。而民歌无作者,容许如金庆云这种有高度自主性的诠释者有更大的再创造空间。

艺术歌的旧与新,以中场休息为界。上半场的作品多具有一般听众能够欣然接受的动听旋律。如〈春思〉(屈文中),呕心沥血,更近于 歌剧咏叹调,反倒掩盖了应有的内在深度。作品本身最可注意的是大陆作曲家黎英海的〈枫桥夜泊〉,意 境超俗,饶富吟咏之趣,也让金庆云展现了深沉的中低音域。而演唱者本身的素养,决定了境界高低。上半场最后一曲〈声声慢〉中戏剧院的喇叭音爆,演唱者虽然以非凡的定力唱完全曲,爆竹般的嗓音终究破坏了气氛。

总体来说,演唱者上半场表现较为不稳,偶有支撑不足的小破绽。与唱德文艺术歌时相较,使用的共鸣区偏向前端,较接近传统戏曲的吐字发声方法。然而多少牺牲了共鸣的饱足,也相对较少在唱德文艺术歌时的深沉。

「一小节」方法赋予演出者更多诠释的自由

下半场的当代作品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情调。旋律不再居于主导地位。讲求的是气氛的营造,歌词意义的凸显;使得这些歌未必好唱好听,但更能让歌者发挥诠释性的创造。钱南章的〈雨中独行〉,演唱者 和钢琴伴奏在短短篇幅中力度音量上的变化,很有突兀的美感。许常惠的〈歌〉,童谣般的简单旋律,以无邪之姿面对人生几大课题。金庆云以音色和速度,在反复中作出不同的悬宕和暗示。〈牧羊女〉中长段由人声独撑大局,更凸显出咄咄逼人的力量。

〈魂〉是施捷「一小节系列」中第一部钢琴与人声的独唱曲,献给金庆云首唱,自有深意。「一小节」 方法中废除了音符时値,赋予演出者更多诠释的自由,却也要求了更多创意和对作品的深度了解。而金庆云和伴奏罗弘之间母女连心的极佳默契,提供了整体而深刻的诠释。或许我们该说,诠释者其实已经真正成为共同原创者。

在歌词提供的想像空间和沉思深度里,施捷以新的音乐或音响语汇创造了特异的气氛。平直,半音或升或降的音线,忽而波动,忽而涨大。金庆云唱这首为她而作的歌,仿佛有魂灵附身,与歌中人合为一体。「委婉俯下,没有重量的身体」,她的双臂垂下,声音飘虚,如将浮起。无论收放,始终保持着慑人的张力。伴奏罗弘弹出细致而丰富的效果,在独立的气氛营造或与歌者的呼应两方面,都有充分的发挥。

在这首作者与演出者相约二十多年而终于实现的作品里,我们见证了师友情谊和心灵默契,还有艺术家相互感染砥砺的成果。这首歌,这场音乐会,唤醒了我们的一些记忆──秘密性的或历史性的,也将一些新的经验,注入了我们共有的记忆之中。

 

文字|沈畏言  音乐文字工作者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