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专栏 Columns 专栏

可见与不可见之间

过去几十年来不愿被讨论的传统与现代之结合,总是受到传统主义者与现代主义者夹击,但观众才是最后的裁判,谁能得到他们的心,谁就掌握了先机。事实上云门在国际上的重要成就,也正是因为外国的观众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体会到中国传统精神的所在,而且是通过他们自己所能理解的语言而体会到的。

过去几十年来不愿被讨论的传统与现代之结合,总是受到传统主义者与现代主义者夹击,但观众才是最后的裁判,谁能得到他们的心,谁就掌握了先机。事实上云门在国际上的重要成就,也正是因为外国的观众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体会到中国传统精神的所在,而且是通过他们自己所能理解的语言而体会到的。

去年十一月初,雅韵公司邀请了南京昆剧院的几位重要角色在台北办了几天的活动,演出很精采的戏码,有几位朋友在开办之前,根据最近尝试性的介绍中国古演艺的经验,认为台湾观众已经很成熟,对于艺术品质甚高的昆曲,应该有很广的接受度。可是实际的情形却非如此。我是星期五的晚上去看的,发现一个不算大的新舞台座位不过五成左右,而且观众大多是年长的。有些文化界的朋友来捧场,相信是免费进场的。

喜欢昆曲的朋友们尽了一切可能,运用媒体关系,希望能广为人知,来欣赏这次很难得的表演,可是他们失望了。年轻人都到国家戏剧院去看云门了吧!

爱好艺术的靑年朋友们究竟对中国古典的艺术抱持着怎样的看法呢?

十一月的第二个礼拜五,我看了云门的《水月》。这是一个充满了灵静的节目,几乎完全在超越凡世的、空寂一片的气氛下进行着。如果无法接受空灵的美感,几乎就会感到很闷了。可是国家戏剧院座位坐满了年轻的观众。表演结束,林怀民出场谢幕,大家对他表现了极高的热情。我不明白的是,云门受到热烈的欢迎,是林怀民个人的魅力所致呢?还是这一代的爱好艺术的靑年真正能欣赏、体会他的作品?

云门的成功是国内低沈的文化气压下的正面指标。国内的艺术界不少人在默默的努力,以认真的态度创作,追求卓越。可惜的是卓越的艺术与大众接受度之间常常不相契合。再好的作品如果只有很少数的知音,对于整个国家的文化来说,其影响力是很有限的。我们需要更多既卓越又能受大众接受,以为提升国民精神品质的艺术。

我常以为我国的靑年观众缺乏定心与耐心。甚至不只在艺术的鉴赏上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亦复如此。这是新时代速食文化现象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后期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所以我可以了解年轻人对于产生于明朝末年的昆曲没有耐心接受。可是他们能鸦雀无声的接受云门那种比昆曲还需要耐心的表演,确实使我对他们刮目相看,他们似乎愿意接受云门诠释过的中国传统,而不愿意接受传统的本身。

诚然,云门的作品几乎都使用了现代语汇去诠释传统。云门的成功正是把传统呈现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年轻的一代也许无法对几百年前的古典艺术发生共鸣,却在无形中有一种对传统,对文化之根的渴望。他们既不要传统,在骨子里又离不开传统。

对今天的艺术界这是一个启示。过去几十年来不愿被讨论的传统与现代之结合,总是受到传统主义者与现代主义者夹击,但观众才是最后的裁判,谁能得到他们的心,谁就掌握了先机。事实上云门在国际上的重要成就,也正是因为外国的观众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体会到中国传统精神的所在,而且是通过他们自己所能理解的语言而体会到的。

 

文字|汉宝德  台南艺术学院校长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