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会编列预算,在自己资讯网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委托「学术交流基金会」承办「空中剧院」的规画。即将在九月中落成的「网路剧院」附属在文建会的网站(www.cca.gov.tw)当中,包括以下主题:「专题故事」、「剧围大观园」、「好戏大家看」、「封神榜」、「艺文活动看板」、「后台新鲜事」、「艺言堂」。
谈了许久,属于表演艺术的大型网站终于即将登场,文建会委托「学术交流基金会」制作的「网路剧院」九月揭幕,而规模稍小的「艺术年代」网站(arts.eranet.net)也推出动态报导,朝「艺文电子报」的方式发行。秋天的丰盛艺术飨宴有了两份数位的菜单,东方美馔、西式佳肴、台湾小吃,或是当令时鲜,大概在这里都能找到。文建会这次的网路行动也延伸了政府文化部门的角色,使它扮演更重的服务功能;「年代资讯」则希望从民间的立场,担任敲锣打鼓的前导,一起把艺术界带到网友面前,让观众和艺术工作者有个彼此接触的空间。
掌握网路,打通行销、传播通路
台湾一直缺乏大众艺术教育的机制,因而很难让民众比较有准备地接近艺术。讯息管道短缺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不去碰它,免得看不懂、不对味。国家剧院及音乐厅成立十多年以来,这里的精致文化休闲仍然排不进大众的夜间活动行程表当中 ,即使每天晚上推出各种艺术餐点,上门的总是那群老主顾。
对于这种观众人口拓展的困局,艺术家或表演团体常也感到无奈。他们不时必须专注在创作或演出上头,能够用在行销、传播与教育的剩余资源实在有限,要让他们自己肩负票房责任,也的确相当勉强。在一九八八年报禁解除之初,各报增设文化艺术版面,非常认真地从事表演艺术讯息的经营,然而受到发行市场的压力,冷门的创作已经逐渐淡出版面,话题导向的新闻才容易上报。而大型报团在最近几年也似乎改变了艺术传播与赞助的间接角色,开始直接加入艺术活动的主办,同时推出商品来平衡支出,甚至赚取利润,倒也是有趣的发展趋势。碰到这种情况,报纸为了让自己推出的活动风光开场、热络以终,期间大量的版面也都用在造势,对其他表演艺术讯息也不免产生排挤的效应。
网际网路的出现对文化圈来说,应该是个喜讯。因为这个数位媒体基本上没有篇幅的限制,而讯息的保存不会像剪报黏贴那样麻烦,重新调阅也不会像是上图书馆找微缩影片费事。尤其是具有相当功能的电脑伺服器成本快速降低,已经逐渐接近三年前的高阶个人电脑,加上网路传输的速度也颇有改善,开始可以运用在低解析度影片的传输,网际网路无疑地将会成为表演艺术的替代媒体。
目前的困难在于许多表演艺术团体不觉得自己可以驾驭电脑,对于上网路一直迟疑。所以除了几个剧团能掌握这波网路趋势之外,多数民间艺术机构都对网路敬而远之。事实上,网路已经是历来最具有亲和力的一项电脑应用,任谁都可以很快学会上网,而制作网路内容,也已经比起两年前来得方便轻省,一般行政人员都很可以从必要的文书处理延伸到网路页面的制作,只要不涉及太多图像或美术设计,大家都能做些基本的编写。
然而大家都对电脑心生畏怯,即使硬体愈来愈便宜、软体愈来愈好用,也不积极投入,那么,就只好由文建会来发动,委托专业制作单位代劳,免得因为艺术团体不上网,而耽误了艺术的网路传播,影响年轻朋友透过网路来认识艺术的机会。
网路剧院九月开幕
「网路剧院」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文建会编列预算,在自己资讯网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委托「学术交流基金会」承办「空中剧院」的规画。学术交流基金会的执行长吴静吉博士对台湾表演艺术的贡献卓著,除了创办「兰陵剧坊」带动台湾小剧场风潮,之后也透过基金会安排许多表演艺术界的人士前往美国作访问进修。而学术交流基金会的一组工作人员更是在网际网路兴起之初,便已投入「留学生网站」(www.saec.edu.tw)的建置,不乏网页制作与网路传播的经验。
即将在九月中落成的「网路剧院」附属在文建会的网站(www.cca.gov.tw)当中,包括以下主题:「专题故事」、「剧团大观园」、「好戏大家看」、「封神榜」、「艺文活动看板」、「后台 新鲜事」、「艺言堂」。「专题故事」由资深艺术工作者、艺术记者、艺评人执笔,提供新闻性的艺文事件深度报导、表演艺术发展观察,以及艺术评论。「剧团大观园」初期则已经纳入五十个表演艺术团体,除了文建会扶植奖助的艺术机构之外,也让深具潜力的新秀有机会在网路露脸。其中并分为四个群组:现代戏剧、音乐、传统戏曲、舞蹈,大概涵括了台湾表演艺术团体的重要成员。「封神榜」则是表演艺术团体创办人、负责人的名人堂,众星云集。过去的事迹、历来的作品都在这里非常有系统地呈现。
「后台新鲜事」由艺文团体上网写日记,让戏迷、乐迷知道他们最近在准备些什么,也可以让表演团体在登场之前,便能开始建立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这是只有网路的互动时代才可能出现的过程。「好戏大家看」是个公共论坛的空间,可以弥补台湾艺术评论无处刊登的问题,应该也能激起一些讨论,使表演艺术工作者可以直接在此取得演出的意见回馈。而类似的艺言堂则提供更广泛的讨论方向、谈文化政策、艺术管理都可以是「艺见」,并且欢迎「异见」。
「活动看板」也该是极有价値的资讯。对表演艺术的惯性观众,将可以非常方便,不必什么节目都得紧盯著报纸的消息。如果能像美国的文化网站Culture Finder(www.cultur-efinder.com)那样提供全国的节目查询和节目介绍,那对表演艺术团体的全国行销和中南部观众的观赏权益,都会有更好的效果。
而就表演艺术产业生态最重要的推票机制来看,文建会这样一个政府机构大概不愿意背负「图利他人」的罪嫌。然而,更积极的想法或许是该提供网路购票的连结,在优秀团体或是节目的网页上,直接将观众带去票房。既然文建会的目的是要帮这些杰出的表演艺术团体拓展观众,在网路提供方便的服务也未尝不是对表演艺术产业的协助了。
文字|黄志全 资深媒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