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数女性编舞家一样,三十岁的她,也想透过舞台传达内心深处那股属于女人的独特气质。于是,「女」系列由然而生,从《花》、《她们》到《女》,舞蹈诉说著女人的一生,也表露她自己的故事。
卓庭竹「女」系列
5月13日、14日
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系舞七教室
舞台上伫立一只木制浴桶,披著长发的女舞者扭动著身躯从桶里缓缓升起,仿佛含苞的花由深处慢慢地绽放开来,体内的能量透过各部位肢体的律动传达,丰沛的热情表现出来却是细致而内敛的语汇。《花》是卓庭竹「女」系列舞展的序舞,这支独舞让观众在一开始就明白她的创作意念,不改其肢体语汇多样化的风格,舞蹈展现强烈的女性特质。
这是卓庭竹第一次举行一整场的个人舞展,和大多数女性编舞家一样,三十岁的她,也想透过舞台传达内心深处那股属于女人的独特气质。于是,「女」系列由然而生,从《花》、《她们》、《年轻女子》、《花嫁》、《空巢女子》到《女》,舞蹈诉说著女人的一生,也表露她自己的故事。
最具潜力的年轻编舞者
卓庭竹是新生代编舞者中相当具潜力的创作者。从小在母亲的期待和刻意栽培下习舞,进入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系后,她开始尝试舞蹈创作。一九九三年还在读大三的她,以《变色人鱼》一舞获得文建会舞蹈创作首奖,从此喜欢上创意不断的感觉。
一九九四年国立艺术学院毕业那年的夏天,她应邀参加亚洲靑年编舞营,发表作品《九四日记》。毕业后最初的两年,她游走于各小剧场间,并且为许多表演团体编舞,合作过的团体包括风动舞蹈剧场、流浪舞者工作群、多面向舞蹈剧场等。一九九五年获「亚美艺术创作交流协会」所颁舞蹈创作类「具潜力杰出艺术家」奖,荣获推荐参加第一届「曼哈顿艺术节」,在曼哈顿音乐厅发表个人创作。
三十岁以前的卓庭竹编舞创意十足,在靑春旺盛的活力下,她自认为有「用不完的语汇」,创作速度随著加快。这股精力随著年轻,非常直接地投射在舞作里,这个时期的作品不仅语汇多变,肢体的延展和爆发力也未曾减弱。发表的舞作有《偶缺》、《孕味十足》和《一九九五的香烟》。
碍于经费、场地和人力的不足,两年的小剧场创作经历让她因无法尽情编舞而感到有些无所适从,这些力不从心的事彰显在作品上,反而形成反讽又带点幽默的风格。虽然透过舞作自我解嘲,却不能完全得到满足,她自觉该把身体的动力和能量找回来。她认为编舞者需要经过职业舞者的历验,于是选择严谨的舞团、严格的训练和专业的表演,和云门舞集签下一年半的合约。在云门的日子里,她跳过林怀民的《白蛇传》、《红楼梦》、《家族合唱》、《九歌》、《流浪者之歌》等;也参与罗曼菲《羽化》、《城市边缘》演出;同时也跳黎海宁的作品《女人心事II》。
云门舞集合约到期后,她毅然离开了舞团,重蹈创作之路。近两年来,她陆续与三十舞蹈剧场、云门舞集2合作,创作包括《九八的一个下雨天》、《独白》、《花》、《心花》、《天使在吗?》等。
「女」诉说女人的一生
去年,她获得「亚洲文化协会台湾奖助计划」舞蹈类别奖助学金。出国之前,她想为自己几年的创作历程划下一个休止符,举行舞展是最好的方式。
「女」系列是一场新、旧作品交融的演出,虽然创作时间不同,却以彰显女人的身体特质为共通点。舞台上的动作细致多了,情绪表达也内敛不少,卓庭竹的创作风格有些许转变,她已从一个精力旺盛的少女成长为成熟婉约的女人。
《花》揭开了「女」系列的序幕,接著是《她们》、《年轻女子》,其中,《年轻女子》分为两个舞段,前段表现一个试图与社会道德规范抗衡的自信女子;后段则表露随时会脱序的年轻女子。
谈女人就不会错过新娘这个角色,在卓庭竹眼里,当新娘的心情并不一定快乐,《花嫁》直接点出新娘内心的焦虑、不安和忧愁的一面。而《空巢女子》则是她生活经验的写照,她编舞的灵感来自更年期的母亲,透过对母亲心理转变的观察,创作这支既演戏又跳舞的作品,描述一个步入空巢期的女人内心情緖的各种样貌。
舞蹈到了《空巢女子》,观众看来似乎就已经说遍一个女人的一生,卓庭竹却不以为然,如同她的创作风格,故事到了尽头也呈显多变的风貌,末段舞蹈《女》为女人寻求蜕变的机会。舞者穿上一袭长尾舞衣,幕落下前如蛹般脱壳而出。整支舞蹈随花开而幕起,蜕变而幕落,「女」系列表现的不仅是女人一生各阶段,也透过舞者身体传达编舞者的创作理念。
文字|王凌莉 新闻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