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莉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由舞蹈肢体引领 启发多元艺术的空间
「没有设限、开放思考、多元创作」,二十年来,这些发展概念形塑舞团经营的特质。舞蹈空间舞团的「新」与「变」,扩大表演艺术的空间,更实质地对台湾舞蹈表现形式产生质变的影响,也因此形成舞团特有的风格和发展形式。它的发迹不是仰赖一个舞台明星,创团团长平珩凭借的是对艺术和舞蹈的热爱与不设限的宽容,与其说它是一个专司表演的舞团,不如视它为一个借由舞蹈肢体探索而发展多元艺术的「空间」。
-
其他分类 台法再度合作 卫武营先行预演
汉唐乐府《教坊记》重现唐代东西交流风貌
在卫武营艺术中心部分制作经费的支持下,台法双方合作的《教坊记》将重现千余年前唐代中西文化交流风貌。制作前期,汉唐乐府在卫武营举办为期一周的「梨园舞蹈教坊」工作坊及「南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讲座。让南方艺术工作者与校园学子有机会深入了解南管音乐的创建历史背景,并进一步了解梨园科步之细致与典雅,体验唐代当年乐舞升平的艺术盛世。
-
焦点专题 Focus
这厢铙钹丝竹 那厢舞动酷炫
现代舞创作人很少听国乐,甚至于从来没有接触,如果编舞者愿意运用点戏曲或南管的素材,那也是极少数。十岁的云门舞集2,八月要与三十岁的台北市立国乐团一起在舞台上跳出一个新「Tone」当国乐演奏员跃出乐池上舞台,国乐遇上西方现代舞,一幕幕由视觉暂留串连而成的酷炫影像,将让观众视觉《跳Tone!》。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歌山舞海 期待滔滔不断
随著传统祭仪式微与生活环境变迁,原住民歌舞活动内在的文化精神根源也日益凋零,现代社会的资本消费逐渐高涨,将部落传统文化观光化。面对生活变迁,原住民乐舞从部落发展到舞台,试图在主流社会艺术领域里保有自己发声的主体性;此外,社区、学校等部落自发性的传承更能彰显原住民生活艺术的活力。
-
焦点专题 Focus
八二高龄仍翩舞的彩蝶—李彩娥
台湾国宝级舞蹈家李彩娥,从十二岁师从日本现代舞之父石井漠起,迄今八二高龄,历经生理病痛与心理的瓶颈,仍在舞台上翩舞。李彩娥希望能重塑先民「人皆可舞」的美学精神,让艺术从高奥的殿堂里解放到每个人的指尖脚下。
-
焦点专题 Focus
引领风潮的现代舞推手—游好彦
身为玛莎.葛兰姆舞团的第一位台湾弟子,游好彦不仅把葛兰姆的舞蹈技巧在台湾发扬光大,更借由编创《鱼玄机》、《屈原传》等舞作,赢得「台湾现代舞之父」的地位。结束艰困的舞团经营,退而不休的他仍致力舞蹈教学和小品创作,以欣赏落日的心情,惬意地享受人生。
-
焦点专题 Focus
台湾芭蕾的美丽园丁—姚明丽
对台湾芭蕾舞发展功不可没的姚明丽,是第一位将《吉赛儿》、《天鹅湖》、《睡美人》等古典芭蕾全本舞剧搬上台湾舞台的人。大半生从事教学与排舞的她,希望舞蹈艺术教育能从小扎根,让孩子进剧院领会艺术之美,更期待年年有芭蕾舞剧新制作,让舞者能够有机会淬炼舞艺更上层楼。
-
特别企画 Feature 纪事一:跨过海峡,寻找新舞台?(之一)
审慎多角经营,跨上交流平台
随著《暗恋桃花源》的大陆热卖,《莎姆雷特》的征服北京,都令人感到台湾表演团队在对岸的发展似乎颇有光明远景,但是否真是一片坦荡?或是应该步步为营?让我们来看看云门舞集、表演工作坊、屏风表演班的「文化交流」经验谈。
-
特别企画 Feature 碧娜的「舞蹈剧场」为何触动人心?
他们「来真的」 于是我们流泪
碧娜.鲍许之所以撼动观众的心,不在于她的「舞蹈剧场」,而是作品中呈现出近乎自然主义的表现形式,表演者在舞台上都「来真的」,舞者或其本身的经验都曾即兴入舞,所以当观众看到男舞者抚摸全裸女舞者,表演者闭著双眼在舞台上跌撞桌椅时,会留下满脸泪痕与触了电般的感动。
-
舞蹈
极阳力度和纯阴柔美
春给人一种初始而清新的感觉,这一季有两个编舞家从老故事里找到新感觉,张晓雄的《浮士德之咒》重新诠释浮士德与魔鬼的交易,探讨人性欲望,林向秀的《倾斜-Tilt》则从杜丽娘的不同面向出发,呈现女人的爱情观,两档演出分别在舞蹈视觉中展现出极阳力度和纯阴的柔美。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跨越多世代,开拓舞坛新生命
廿年难逢 「舞蹈双重奏」展现台湾创作力
「舞蹈双重奏.生日快乐」邀请二十位国内舞蹈创作人齐秀,涵盖了台湾中、青到年轻的编舞者,有长期在国内耕耘的,也有国际知名职业舞团舞者。尽管「舞蹈双重奏.生日快乐」并非舞技较劲,不过,芭蕾、传统舞蹈与现代技法等长期在编舞者身上所积累出的肢体语汇,将分别以不同形式表现在舞台上,这也是观众可以看出台湾舞蹈发展多元化的例证。
-
舞蹈
楼梯上下间的男舞魅力
演出的节奏由沈静而激动;从和缓到活泼;由内蕴戏剧情感到外显肢体能量,一支支看似独立的小品,串连出一场点题清楚的舞蹈,舞者与舞台物件及舞者彼此的互动,明确传达出人与时空作用后引发出的各种意涵。
-
舞蹈
兼顾浪漫传统与现代美感
台湾制作大型古典芭蕾舞剧最难之处除了舞者的足尖技巧外,舞蹈编排也是一项大挑战;在舞台上要兼具炫技及展露现代美学观,抓住看惯国外芭蕾舞者表演观众的目光并不容易。台湾艺术大学舞蹈系此次公演《吉赛儿》,在芭蕾技巧上,不仅展现出学校芭蕾训练的成果,也同时显露出台湾芭蕾舞者迈向专业舞台的潜力。就整体舞台视觉而言,既能兼顾传统浪漫芭蕾的唯美风格,又展露出现代舞台的美感。
-
舞蹈
视觉趣味亮眼,舞蹈融合顺畅
《波波历险记》不仅仅玩出舞台视觉效果,从故事的铺陈到段落的安排,可以看出艺术总监罗曼菲的用心。虽然科幻奇遇故事不是新鲜题材,内容却因应时代演进,融入电玩科技及虚拟世界的概念;同时也透过形塑外星人生活面貌隐喻地球人类百态,观众从台上现实或超现实人们生活景象中,得以获得思考和想像自我生活的空间。
-
舞蹈
不脱硬鞋,走出芭蕾新路
在欠缺长期专业培养与大型古典舞剧经验的环境下,要移植西方芭蕾体系困难重重,因此,融合台湾文化特质与自己身体经验的创作芭蕾,显然才是国内芭蕾舞团积极发展的方向,创作者大都希望芭蕾不只是停留在技术阶段,也不仅止于古典芭蕾舞步的堆叠与排列组合,而是在不脱芭蕾舞鞋的坚持下,运用西方古典芭蕾的身体经验,发展属于台湾芭蕾的美学观。
-
舞蹈
光影细绘多样人生
灯光设计是全舞的大功臣,灯光的多重表情,反射出舞台事物的多样感情,更给予观赏者不一样的心情。灯光设计王世信这次在《芦苇地带》里用灯光展现大自然光感,从日暮西山、日正当中到日出前的晨曦,把舞台上的芦苇照活了。灯光随著舞蹈情绪所设计的色调,除了成功地结合自然光景与舞台灯光的美学外,也为整场舞蹈的剧场张力增色不少。
-
舞蹈
走上回头路的艰困挑战
《流转》的舞者身体表现并不平稳,新旧面孔的肢体质地不同,再加上〈水〉一段的舞句不如编舞者想表达地那样流畅,反而更呈显出舞者身体训练的时间缺憾。此外,刘绍炉在独舞时试图展现纯粹的身体自觉,虽然显露出他长时间发展「气、身、心」合一的身体质感,但舞台呈现也许可以透过其他舞者传达。
-
舞蹈
逐时间之浪
「逐浪」的三支舞作虽然个有特色,却可以理出一个共同的主题──时间,时间在舞者的动作语汇中流露出来也在一幕幕舞蹈情境中表现,尽管年轻编舞者的作品不尽成熟,时间就是给他们机会的重要元素。
-
专题
老师,请多多「利用」表演团体!
《九年一贯》新课程实施后,表演艺术团体成了学校实际施作艺术与人文领域最有助益的资源,学校不应如过去般被动接受艺术活动,而是应该主动建立与表演艺术团体之间沟通的管道,以便能够获得更有利的资源配合。
-
专题
观念迷雾中,师生自求多福?
观念与态度是教育最关键的两件事,却是「九年一贯」教育改革在基层学校中最难推行的层面。不但大家对于「九年一贯」最重要的弹性、协同及统整等特质理解仍然有限;制定政策的教育主管机关、主要师资来源的师范体系,到基层学校与教师,各环节长期都存在著本位槪念,教改要「推」不见得「动」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