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应新制课程「艺术与人文」领域的教学需要,文建会也开办表演艺术的研习营。图为以国小教师为对象的「舞蹈成长种籽培训营」活动。(舞蹈空间舞团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画/艺术教育的新启蒙时代?/对表演艺术纳入九年一贯国民教育课程的省思/政策理念篇

下一场百年大计

检视九年一贯课程规画中的表演艺术教育理念与施行纲要

表演艺术是一门多元且多变的艺术,对于课程的弹性、教学的灵活都有一定程度的助益。在培养国民美学内涵的前题下,艺术教育在九年一贯课程中,应由艺术槪念、美学观察而基本技术培养等方向,分龄循序渐进。学校除了软硬体兼备外,也应尝试灵活调度教学空间与环境,直接亲近艺术才能真正认识艺术。

表演艺术是一门多元且多变的艺术,对于课程的弹性、教学的灵活都有一定程度的助益。在培养国民美学内涵的前题下,艺术教育在九年一贯课程中,应由艺术槪念、美学观察而基本技术培养等方向,分龄循序渐进。学校除了软硬体兼备外,也应尝试灵活调度教学空间与环境,直接亲近艺术才能真正认识艺术。

明年起将全面实施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艺术」这门向来被教育体制视为边缘的学科,也随之名正言顺地纳入必要的课程中,成为「艺术与人文」的学习领域,和「语文」、「健康与体育」、「社会」、「数学」、「自然与科技」、「综合活动」等其他学习领域并重。然而,放眼九年一贯制的课程科目编列,艺术学科规画依旧停留在旧教育概念下的「音乐」、「美术」两项单一学科,在讲求全人教育时代,表演艺术的全人教育何在?令人费解。艺术面貌愈来愈多样,跨界结合的艺术作品形成时下流行现象,为了因应新世纪社会变迁,表演艺术全方位的教育不应在正规的教育体系中缺席,而影响下一代美学观的培养和发展。

漫长的九年国教改革之路

九年一贯课程虽然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但早在一九六八年,教育部就已经开始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数十年来虽然历经多次课程变更与革新,且每一次改革都提出九年一贯、生活化与整体化的理念,却从未真正看到这项教育理念落实在教育体系内。直到一九九五年,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经过两年研议,提出教育改革的建议,教育部才积极研拟相关计划,突破以往以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改以生活为中心,培养学生基本能力。而立法院教育委员会在一九九七年四月透过预算审查的方式,要教育部限期完成教育改革计划,则是加速九年一贯课程实施的原因。于是,「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在去年九月完成,将于明年起全面实施新制。

在研拟新制课程纲要之初,教育部本著国民教育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应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让受教者的潜能获得最大发展的理念,将课程定位在让每位学生的身心能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能力,而不只是提供学术性的知识。在这样的概念下,九年一贯的教育课程应该不是为了培养专家或少数菁英,而是以所有未来国民为对象,国民教育是从「培养一个现代化的一般国民」的角度来思考。

新制理念未见落实

尤其是艺术领域部分,教育部计划透过广泛而全面的艺术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能参与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演出、视觉艺术等活动,学习创作和表达观念与情感,并且借由课程解读艺术作品的历史、文化意涵,并分析、批评、归纳、反省其感受与经验所代表的意义,同时也要求学校应该提供学生机会探索生活环境中的人事与景物;观赏与谈论环境中各类艺术品、器物及自然景物;运用感官、知觉和情感,辨识艺术的特质,建构意义;访问艺术工作者;了解时代、文化、社会、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也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学习各类型艺术的表现技巧,鼓励他们依据个人经验及想像,发展创作灵感,学习创作发表,丰富生活与心灵。

由此可见,过去忽略艺术相关学科培养人文内涵的重要性,或更早期学校艺术教育只求部分艺术表达与技术传授的教学样态,在新制的课程理念下应会有一定程度的改观。不过,通常在落实的过程中,理念的原意或本质会产生些许差异。从即将实施的各级学校新课程标准来看,除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前两年(也就是国民小学一、二年级)把社会、自然与生活科技、艺术与人文等学习领域合并为生活学科外,在后七年的学科里,艺术教育竟只规画「音乐」与「美术」两门学科而已,其他表演类型都被隐身在各个学科中。以表演艺术内容之多元,范围之广大的现况来看,绝非「音乐」单一科目就足以涵盖,显然新制课程的教育专业,与国民美学、艺术观的培养,在理念上仍有落差,才会导致教育本位对艺术的浅见。

既然国家有意利用九年一贯新课程改变积弊已深的教育,以因应新世纪智识的多样性,艺术教育也应该跳脱过去附属学科的窠臼,在强调全人和全方位教育的社会潮流下,艺术领域相关智识必须提升到与智育并驾齐驱的地位,全民的美学素质才可能随著时代进步而提高。

新制执行各凭运气

长期以来教科书制式化的教育方式,导致部分学校和老师视教科书为唯一教材,学校教育僵化,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种现象在旧有的音乐学科里显露无遗。由于教材培养国民对表演艺术认知的方向糢糊,学校课程仅随著教材授课,在不了解基础教育是启发学生美学概念、还是培训学生表演技术的情况下,学生只好自求多福,学习完全由学校主导,表演艺术教育的推展只能凭运气。

拟定课程纲要与标准,而非教材统一化,是九年一贯新课程和传统教学最大的差异,也因此突显纲要和课程标准的重要性。教育部在一九九七年四月成立「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其下设「课程目标和发展原则」和「总纲」两个研究小组,负责规划九年一贯的国民教育阶段课程纲要,以取代现行的国民中小学课程标准。从总纲的课程目标、授课科目、实施原则,到各科课程时间分配、教材大纲、实施方法,都规定得巨细靡遗来看,新课程虽然强调提供学生全人的弹性教育,却没有留给学校或教师适当的调整空间。因此,总纲的方向若有所偏颇,便会直接影响理念的执行。

新的课程依据总纲的说明,规画出各课程的标准,强调各学校可依实际需要「弹性教学」。然而,连课程总纲都漠视表演艺术教学的情形下,各级学校再依循总纲编列课程,表演艺术自然无法与其他学科并重,仅靠学校「弹性教学」来补表演艺术大方向设计的不足,无非又是另一层次凭运气的做法。

从课程规画到教材编写

从表面上来看,教育部拟定表演艺术类学科的理念,是希望国民在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至少要能够具备感受、想像、鉴赏、审美、表现与创造的艺术能力,展露自我特质,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质,这也是「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总纲所拟订的课程目标;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活泼化,还希望各级学校能够透过课程安排,有效利用各种符号,像是语言、文字、声音、动作、图像或艺术及各种媒材、科技等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或观念,善于倾听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资讯。实际上,学科项目延续过去以音乐为主体的模式,仍然是目前学科编排的主要考量,其他类型的表演艺术课程则散落于各类学科里,很难获得重视。

课程修订后,虽然学生上课的科目和时数有所调整,但就课程的本质而言,也只是旧有课程的调适与整合,过于教育本位的计划缺乏重新思考。因此,体育加多了些舞蹈课程的建议,鄕土课程加强艺术活动,戏剧融入语言教学成为辅助工具,便成为未来九年一贯教学课程的「新」面貌。

事实上,表演艺术教育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之外,还可以针对一般人的美学观念提升。就现有的教育体系而言,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后段的国中部分,音乐、舞蹈等已有针对专业表演和创作人才培训的特别班,一般学校课程既然强调国民美育培养,就应著重在美学观念的入植。此一方向建立,课程编排自然不容易流于技术传授或理论强记等旧有的教学形式中。

再就教材而言,尽管教育部摒除教材统一化,但开放后的民间教材必须依据教育部课程纲要编写,在总纲所明定的表演学习方向和课程内容主导下,即便各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学校教学也很难开创表演艺术教育的新局面。更何况从师资方面来看,虽然表演艺术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内,但大多数的现有教师对表演艺术教学认识有限。因此,表演艺术课程开始实施后,课程落实与表演美学概念传授是否能有效进行,仍待观察。

善用表演艺术的多元特质

表演艺术是一门多元且多变的艺术,也正因其多样和善变的特质,对于课程的弹性、教学的灵活都有一定程度的助益。在培养国民美学内涵的前题下,艺术教育在九年一贯课程中,应由艺术概念、美学观察而基本技术培养等方向,分龄循序渐进。就教学方式来看,课程安排应力求活泼,才能发挥表演艺术的多变特质。学校除了软硬体兼备外,也应尝试灵活调度教学空间与环境,直接亲近艺术才能真正认识艺术。

就多元性而言,随著时代变革,表演艺术已不仅限于传统的音乐、戏剧和舞蹈等类型,在实质的舞台或剧场里,表现形式呈显出跨艺术领域合作的多种面貌。以戏剧为例,新时代的戏剧美学不再拘泥于语言、表情等传统表演方式,从新兴的剧作里,观众可以发现没有口白、只有肢体语汇的戏。既然戏已超脱以往人们对戏的概念,如果将戏剧仅视为教学工具和方法,运用在其他课程里,而以音乐单科来涵盖所有艺术类型,无疑是开倒车的做法。

再就舞蹈而言,传统以技术型态分类的方式,已不再满足剧场需要。舞蹈作品和肢体美学观,随著编舞者的多媒材运用,产生日渐多样化的表演风貌。但是,在以教育思考为主体的九年一贯课程里,舞蹈屈居于体育、甚至于健康教育课程下,非但漠视舞蹈艺术对养成学生身体美学观的重要性,同时也窄化舞蹈包含音乐、视觉艺术、剧场媒介等多元艺术形式的特质,而停留在舞蹈即身体运动的短视观念中。

艺术教学理念的流失与窄化

事实上,如果根据教育部的理念,「艺术与人文」这个领域应该要包含了艺术学习与人文素养,在课程规画上详述以人文素养为核心内涵的艺术学习,以培养学生艺术知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文活动,提升艺术鉴赏能力,陶冶生活情趣,并且启发艺术潜能与人格健全发展为目的。因此,学生学习内容除了视觉艺术、音乐之外,应还有戏剧等其他表演艺术方面的课程,整体课程规画不应忽略表演艺术的多元及全面性。尽管如此,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与计划讨论,教育部掌握的理念在不同的的理解下,就会形成不同的解读。

多年来,艺术教育相关议题一直受到文建会和艺术工作者关心,早在十几年前,艺文界就曾经提出「艺术教育法」,希望从艺术专业的角度著手,协助教育体系加强艺术领域的课程理念。如今这项攸关全民艺术教育的法案虽然顺利立法,但是在官方行政体系欠缺资源整合效率下,即便新制课程实施,教学理念仍只是以教育界为本位的艺术教育,缺乏艺术的全面性思考。

从理念形成到课程目标拟定,九年一贯新课程虽然没有忽略表演艺术在教育体系上的重要性,但落实到课程规画时,却可以清楚看到理念的流失与窄化,显然艺术文化的思考并没有真正融入课程概念里,其中,「人」是影响课程规画最重要的因素。不少表演艺术专业工作者或教师都应邀接受新制课程咨询,但是参与课程规画的空间有限,很难将艺术与文化内涵融入教育课程中,教育革新仍旧从教育本位出发,流于换汤不换药的形式,本质上难有全新且全面的思考,全人教育的前景令人怀疑。

创造文化艺术资源共享的未来

尽管如此,文建会基于文化艺术全民推广的考量,因应九年一贯新课程艺术领域教学需要,也积极开办有关舞蹈、戏剧等艺术研习营,针对国中国小教师,安排各项有关艺术史、美学观、各类艺术技巧等课程,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在职进修机会,另一方面也试图透过教育体系之外的计划,将文化艺术的本质与思考挹注到教育体系内。

要培养一个全人的国民,就得营造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理念形成之余,也得贯彻计划落实。此外,教育是一项全面性的工作,从人文、社会议题、艺术到科学,项目众多,绝非教育部一个行政单位的能力所能负荷,在有限的人力和经费考量下,资源共享与整合的正面意义大过于主体性或本位心态,教育部应整合跨部会和民间的资源,不要再关起门行事,应结合其他公部门的经费和人力,像文建会、各县市文化局和文化中心等,使中央和地方行政部分连结为艺术教育网络。此外,邀集民间艺术工作者或表演团体与社区内的学校合作,为艺术教育提供新意,并且安排艺术实务课程或相关活动,在文化艺术资源共享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达到落实于学校课程的目标,让艺术教育获得最有效的结果。

 

文字|王凌莉 新闻工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