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构思而言,「华裔艺术家的艺术节」是一项富有意义和发展潜力的构想。节目策画者不看国籍,不谈语言和意识形态,邀请散居在世界各地,拥有相同的血缘和不尽相同的历史、生活经历和文化型态的华人及华人后裔共襄盛举,颇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挟著二十小时全本昆曲《牡丹亭》亚洲首演的声势,在华人农历新年期间推出的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第一届「华艺节」,终于在二月十六日、今年的华人元宵节后一天欢快地落幕了。各地艺术节的名目层出不穷,然而以种族为题、以族裔为界的当属少数;而像「华艺节」这样超越国籍、地区和艺术形式的界限,标榜「华人艺术家」的艺术节,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个。
通俗欢快,同族人同欢共庆
第一届华艺节为期十一天,共十三个节目,规模不算大,且按照该中心开幕以来一贯的节目策画模式,节目分三个层次:国际主流大制作、通俗流行节目,以及委托民间艺术机构独立策划的一组较小众的系列节目。其中,「主流大制作」是曾经在美国纽约引起热烈回响的全本昆曲《牡丹亭》,萧邦钢琴大第一位华人冠军李云迪则是倍受瞩目的「艺术明星」,其钢琴独奏会结束后,观众等签名的热烈程度直追同样受邀参与华艺节演出的台湾歌手蔡琴。其他节目还有台湾当代传奇剧场的《李尔在此》、北京现代舞团的《逆光》、马来西亚川草舞蹈剧场的《白蛇青蛇恩仇记》、新加坡「Toy肥料厂」剧团搬演《南海十三郎》、新加坡华乐团华族民间音乐精品集锦、音乐会《空》,和「脸」系列中四个来自「非华语」地区的小剧场节目。由新加坡作曲家约翰•沙普利(John Sharpley)作曲、本地「唐四重组」和「胡琴四重奏」合作的音乐节目《空》,是华乐与西洋音乐跨界合作的作品。
和走实验路线的新加坡艺术节相比,华艺节亲民、通俗而开阔的性格十分突出;比如,既有《空》这样具探索意义的大型音乐会,又纳入一般被视为流行乐手的蔡琴的表演。选在农历年间举行,同族人同欢共庆的意味强烈。像长达十九小时、分六场四天演完的《牡丹亭》,在传统中国社会也是大庆才有的特别活动,当这出戏农历初六开演时,观众席一片红彤彤的中式传统服装,相识者见面时互道贺年祝语,一派洋洋喜气。如果连看六场演出,在恍若苏式园林的场景里泡上四天,悠悠荡荡看著杜丽娘春日游园、惊梦寻梦,继而幽媾、回生、当上状元夫人,杜父成功荣升相位、阖家团聚,即能体会几分古人过节的精神状态。
演员参差不齐的《牡丹亭》
上世纪末,纽约林肯中心与上海昆剧院宣布将合作,将沉睡两百多年的明代汤显祖长达五十五折的名作《牡丹亭》完整地重现舞台,此项壮举曾引起中国戏曲界振奋与热列期待。但最后这个东、西方携手呈献《牡》剧的美意,以中、美各演各的双包局面收场,陈士争联合出走美国的上昆演员钱熠、昆笛大师周鸣在纽约按原来构想推出全本《牡丹亭》,这世纪末剧场大工程从纽约巡回至法国巴黎,从义大利米兰演到澳洲柏斯,其亚洲首演发生在狮城,新加坡是第一个演出此剧的华人城市,对此,新加坡人深感与有荣焉。
诚如陈士争在访问中多次强调的,在全本《牡丹亭》里他不仅要把剧本完整演出来,还要构建出明代文人制造愉悦的外在环境和氛围,让观众「尽情地品味我刻意为他们营造的一种观剧的氛围,在深刻体会中国人演剧观的同时,全方位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在滨海艺术中心看到池塘环绕的亭式舞台,真的流水、真的戏水鸳鸯和锦鲤、婉转轻啼的画眉鸟,《清明上河图》式的民俗风情,等候用的大厅刻意布置成带有东方色彩的茶座,观赏《牡》剧时,观众可以自由出入、聊天、到大厅喝茶。他形容这样的呈现方式,是「重新创造一个形式,这个形式再现中国传统,又是重新创造出来的形式」。
上海文化局禁演《牡丹亭》,理由是「封建、色情、迷信」。剧中某部分
刷马桶、演员在观众席里递毛巾的片段,更被评为曲意讨好外国人。这场论争的一点星火也随《牡》剧延烧到亚洲。新加坡华人没有「义和团式」情绪,但是也有不少人在看戏后表示:此戏难脱讨好美国人之嫌。乐评人黄嘉一看过首场演出后,即写道:「整个演出缺乏了一种精神,一种驱动著观众积极参与求索,以为这戏非如此排演不可、导演手法让人折服惊叹心动的精神。」平常也撰写剧评的黄嘉一认为,导演满足老外对东方地方艺术好奇的商业动机,远远超过艺术上的真诚追求(注1)。他的看法,代表了一部分观众的意见。在惊叹于舞台的精致典雅、男女主角的精湛表演之余,因为《牡丹亭》在新加坡所展示的面貌,已经不是一九九八年陈士争首次执导此剧时、集合上昆顶级菁英的阵容,二十四个表演者中,大部分是从美国和中国各地召集而来,故演员的艺术水平参差不齐,过场戏太多,不免令人感到失望。
演员大于演出的《李尔在此》
但基本上,《牡丹亭》所获得的评语还是肯定的居多。报章上出现与《牡》剧相关的专栏文字、感想随笔,超越近几年任何一个单一戏剧作品所引起的回响。全本戏中,汤氏原作所刻划的各种社会面貌,杜丽娘人物的多层变化,都是折子戏所无法表现的。旅新戏剧博士、前中国戏曲研究院研究员孙玫在其剧评中的几句话,概括了此一演出的核心价值。他说:「把汤显祖的《牡丹亭》全本搬上舞台,是有见地、有气魄、有影响的艺术实践,其难度可想而知……演出视觉效果很好地服务于导演的整体艺术构思。」不同于黄嘉一,孙玫认为,为了二十小时的演出不「闷死」观众,陈士争用苏州评弹的形式来表现原著「写真」和「玩真」的两出重点唱工戏,化用木偶、又加踩高跷、耍武术、抖空竹、跳猴皮筋,都无可厚非(注2)。尽管回响相当热烈,宣传声势浩大,《牡》剧票房并不理想。票价高,演出剧院大,可售门票总数多达两万张,本来就是创建票房成绩的障碍,另一方面,也与新加坡的戏曲观众以粤剧迷居多,缺少昆剧基本观众群有关。
而台湾当代传奇剧场吴兴国的《李尔在此》则获得热烈回响。吴兴国一人分饰十角,融合京剧和现代剧场手法,把莎翁名剧《李尔王》压缩在一百分钟内,不少观众被吴兴国感性、强烈、个人魅力十足的表演而倾倒。不过,也有评论者指出,这场戏「演员大于演出」,意即,吴兴国个人的表演爆发力无限,却需要编剧或戏剧文学顾问来帮助他从更高的着眼点去审视剧本,以进入创作的更高境界(注3)。
向具地域代表性的华艺节发展
就构思而言,「华裔艺术家的艺术节」是一项富有意义和发展潜力的构想。节目策画者不看国籍,不谈语言和意识形态,邀请散居在世界各地,拥有相同的血缘和不尽相同的历史、生活经历和文化型态的华人及华人后裔共襄盛举,颇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如「脸」系列里,由非华语地区和华裔混血儿带来的节目便进一步鼓励人们将「华人」的定义向外推展。比较遗憾的是,华艺节的喜庆氛围无法与深刻文化反思配合,关于文化课题的探讨,并没能随着演出而展开。
滨海艺术中心自开幕以来,始终处于本国艺术界人士的各种怀疑眼光之下,去年底,曾举办过马来艺术节、印度艺术节,但规模和成就都不及华艺节显著。在经济不明朗的情况下,本届华艺节整体票房成绩超过七成,且成功赢得社群认同,是极大的成就。随著此次成功,不论是该中心或是华艺节,其在新加坡人心目中的地位都得到有力的巩固,往后,华艺节将更有条件逐步发展成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华人艺术节」。
注:
1.黄嘉一〈未曾游园,何来惊梦〉,《联合早报》副刊,2003/2/12。
2.孙玫〈赏心乐事超越时空〉,同上注。
3.韩咏红〈浓缩原剧,吴兴国展现一身技艺〉,《联合早报》,2003/2/14。
文字|韩咏红 新加坡媒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