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专栏 Columns

台湾有乐评荒吗?

更宏观的观察台湾的乐评风气

新阶段乐评人朝不同专业发展,或迈向更前瞻、跨领域的文化课题,媒体管道也更见活泼多元。这样,乐评就算不再以传统大众媒体为曝光点,但专业媒体一边透过筛检机制,维持指标角色;另一方面也成为维续乐评风气的鼓风炉。电子报发行量动辙上数万,更别说那些天文数字的「素人写手」了。这样的情况,还能说台湾有「乐评荒」吗?

新阶段乐评人朝不同专业发展,或迈向更前瞻、跨领域的文化课题,媒体管道也更见活泼多元。这样,乐评就算不再以传统大众媒体为曝光点,但专业媒体一边透过筛检机制,维持指标角色;另一方面也成为维续乐评风气的鼓风炉。电子报发行量动辙上数万,更别说那些天文数字的「素人写手」了。这样的情况,还能说台湾有「乐评荒」吗?

政党解严前,各地书报摊都在门面挂著琳瑯满目的「党外杂志」或「政论杂志」,曾几何时,这些杂志都不再有市场。过几年,民进党开始攻占政坛,台湾出现了奇特的「计程车政论家」。这些运将先生喜欢车外挂满旗帜,车内大声播放「台湾之声」,更乐于穿插自己独到的政论。奇怪的是,当民进党赢得政权后,这些现象反而消声匿迹了。

照理说,民进党的胜利应代表这些言行的正确性,而正确的东西怎么会消灭呢?如果我们把时空因素考虑进去;便不难理解这个问题。正因为它们完成阶段性任务,也就无法一成不变、永续长存。形式消失或改变,并不代表原质消失。好比当社会达成民主后,争取民主的运动不再必要,并不代表社会不民主。过去的言论力量只是转换面貌,在新的平衡生态中,继续发挥新的功能。我们如果只看单项表面数字,很可能做出与实况相反的判断。

乐评问题也一样,去年中正文化中心《表演艺术年鉴》「音乐评论」现象评述部分,作者颜绿芬女士所作结论是「活动很多,评论很少」。由于该文所有参考资料全部来自报纸,个人觉得其结论如针对「报纸刊载乐评现况」来说是正确的,但跨及整个乐评生态未免「以偏概全」。台湾真有乐评荒吗?

首先就近代乐评在台湾的发展而言,九○年代初期随CD唱片普及和表演风气起飞,音乐与音响类媒体出现前所未有的荣景,十多本杂志在市面竞争,「五大」和独立厂牌唱片公司、表演经纪公司更不计其数。各报纸不但有唱片名家推荐,也开始推出「责任乐评」。十年后,这些就算不是「消声匿迹」,也是苟延残喘,但我并不认为它代表音乐风潮的「消灭」,而是「阶段性完成」。

个人认为,乐评不是事件,而是一种态度与风气。一九九○年前,一般爱乐者并没有评比音乐的习惯,十年音乐热改变爱乐者的欣赏习性,也改变创作、演奏、欣赏者的互动关系,甚至影响到其他艺术。了解民间爱乐生态的人都知道,一九九○年代末几乎到了乐评「泛滥」的程度,不分老少新旧爱乐者,都勇于发表其音乐美学和观感,这是风气本质的改变。现在报纸没有乐评,有其特定的生态问题,并不能借此反映台湾没有乐评风气。

新阶段乐评人朝不同专业发展,或迈向更前瞻、跨领域的文化课题,媒体管道也更见活泼多元。这样,乐评就算不再以传统大众媒体为曝光点,但专业媒体一边透过筛检机制,维持指标角色;另一方面也成为维续乐评风气的鼓风炉。例如《表演艺术》杂志近年转向评论杂志,民间杂志不但有音乐会评论,国产唱片也较以往有更多关注;电子报发行量动辙上数万(远多于传统平面杂志),更别说那些天文数字的「素人写手」了。这样的情况,还能说台湾有「乐评荒」吗?该文以大篇幅抱怨歌剧《西施》没有乐评,其实从官方的「表演艺术」到民间媒体都有,甚至还引发《乐览》杂志一场论战。在在说明以报纸作为评量乐评风气唯一指标是偏颇的。人世本是一部无我无常的「常动曲」,不可能胶凝于某个「正确点」,讨论台湾乐评现象,是否应顾及更宽广的时空视野?

 

文字|杨忠衡 资深乐评人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